秦朝灭亡发生于公元前206年,而此前王翦早已病故,可以说秦始皇后期伊重的是蒙恬,章邯以及任嚣等,所以有北有长城军团蒙恬,南有岭南军团任嚣,中央有章邯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王翦军事指挥才能杰出,与其子王贲为秦朝得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军事成就有
1.公元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接着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使赵国成了秦的一个郡(灭赵国)
2.公元前224年,王翦领兵伐楚,俘虏楚王负刍
3.公元前234年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
题主,你好。王翦在灭百越时候,已经因病挂了。没有熬到灭秦的时候,所以答案是他这时候在地里。哈哈,一笑哦。
看不起韩信的龙且,他是如何被韩信打败的?
龙且和韩信都曾经在项羽手下当差,但是两个人在项羽帐下的职位和地位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韩信只是项羽手下的一个小小的郎中,在项羽阵营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龙且在小说家笔下是五虎将,在历史上是项羽帐下重要的大司马,也是项羽最为信任的将军。龙且和韩信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龙且也看不上韩信。项羽看中的龙且和项羽瞧不上的韩信曾经有一次直接交战,最终韩信击溃龙且大军,取得潍水之战的胜利。
刘邦曾经给韩信下达过灭掉齐国的命令,后来在郦食其的劝说下又令郦食其劝降齐国。刘邦命令郦食其劝降齐国的时候,却没有撤销韩信灭齐的命令。郦食其到了齐国之后,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齐王投降刘邦。郦生成功说齐之后,韩信也准备就此撤军。但是经过蒯通一通忽悠之后,韩信决定继续“执行”刘邦的灭齐命令,率领大军开到燕齐边境。齐王被忽悠之后,非常痛恨郦食其,下令将郦食其扔进了锅里。汉国和齐国之间发生了战争。齐王田广自然不是韩信的对手,田广决定向项羽求救。
之前项羽和齐国算是愁人。当年田荣摆了项燕一道,使得项燕孤立无援最终战死。项羽分封之后,也是齐地的田荣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项羽。项羽派兵灭齐,大肆屠杀齐国百姓。后来由于刘邦偷袭彭城,项羽才不得不从齐地撤军。两家虽然是大仇家,不过值此亡国灭种之际,两家不得不放下以往的矛盾站在一起。天下诸侯大部分已经被刘邦灭掉,齐国只能向项羽求救。项羽当然也知道齐国的重要性。韩信已经灭掉了七八个国家,项羽现也知道韩信经天纬地的军事才能。项羽知道一旦齐国被灭,自己的大后方就彻底暴露在韩信面前。
项羽为了救齐,派出手下最得力的战将龙且带领二十万大军前往救齐。这二十万楚军也是项羽手下唯一一支生力军。当时项羽全部军队也就是三十万左右,此时他愿意把总兵力的三分之二抽调往齐国战场我们足以看出项羽对齐国的重视。项羽知道韩信的厉害,不过龙且却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知道韩信的厉害。龙且带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往齐地,到了齐地和田广残军汇合以后,军力得到了进一步补强。
龙且大军还没有和韩信正面接触,龙且手下一个谋士给龙且提出了一个可靠的建议。他认为:“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龙且否定了这个正确的计策,龙且回答说:“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龙且不知道韩信到底有多厉害,他是一员猛将,但绝对不是独当一面的统帅。龙且这个人看人只看一半。他只看到了韩信前半生先是依靠一个女乞丐为生,没有任何生存能力;再是看到了韩信的胯下之辱,看到了韩信的无能。但是他没有看到韩信的隐忍,没有看到韩信已经灭掉了七个国家。其次龙且这个人求功心切。可惜的是龙且徒有这么大的志向,却没有这么大的才能。韩信和龙且双方在潍水两岸对阵,韩信是用水的行家,这一次他同样决定用水解决龙且大军。
潍水之战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役,不过韩信一方领军将领的素质要远远高于龙且大军。韩信一方有韩信、灌婴、曹参、吕泽、柴武等,龙且一方则是龙且、周兰和田广等。这样一比较就知道战争的双方的优劣了。龙且轻视韩信,但是韩信却没有轻视龙且。韩信这个人不太喜欢和别人狡辩,却是一个喜欢用实力打脸的人。韩信在战争之前连夜让士兵带着上万条布袋子,每条布袋子里都装满了沙土。然后韩信命令这些盛满沙土的布袋子投入潍水中。潍水不像长江黄河,只是山东境内的一条小河。一万多条装满泥沙的布袋子足以堵住潍水,一万多条布袋子把潍水死死堵住,形成了一座人工的大坝。潍水上游的河水水位越来越高,下游的水位则越来越低。布置好布袋子以后,战前的一切布置已经完成。韩信带领大军渡过潍水主动攻击龙且大军。不过没有几个回合韩信军队就被龙且击败,韩信大军像井陉之战一样,放下武器就赶紧逃跑。这个无知的龙且看到韩信军队不堪一击,马上得意忘形地说:“固知信怯也。”
战争才刚刚开始,龙且就已经先失一招,为帅者最忌轻敌与心浮气躁。面对韩信“战败逃走”的大好形势,龙且自然不会放过,他命令全军压上,一定要趁机灭掉韩信。二十万大军呼啦啦一拥而上。当大军渡过一半的时候,韩信命令上游的士兵撅开了挡住潍水的一万多个布袋子,被挡住一夜的潍水全部朝下游冲去。之前由于一万多个布袋子挡住了上游的潍水,所以下游水位相对较浅。现在掘开了一万多个布袋子,等于是洪水冲破了大坝。潍水下游的潍水急剧上升,而且水流变得特快。龙且的二十万大军一下子被潍水充成了两段。其实应该是三段,只不过第二段成了水中鱼儿的美餐。龙且大军被潍水成两段以后阵脚大乱,韩信率领大军马上猛攻已经渡过潍水的龙且军。一方是以逸待劳的虎狼之师,一方是被洪水冲散的军队,双方战斗力可想而知,战争的结果也就不难得知了。龙且也在慌乱之中被灌婴的手下将军丁复杀死。
龙且瞧不起韩信,想轰轰烈烈赢韩信一场。可是最终的结局是彻彻底底地输了一场,最终把自己身家性命也输给了韩信。龙且被杀死以后,龙且剩余的军队由于失去了主将,也都四散逃走。田广看到形势不对,马上拍屁股走人。不过田广没有跑多远,在阳城被韩信追上。剩余的楚国士兵也没有再战的必要,于是全部投降了韩信。龙且的二十万大军短时间内被韩信吃掉。项羽救援齐国的目的没有达到,而且自己唯一一支有生力量也消耗殆尽。拥有三十万大军的项羽尚能和刘邦维持相对均衡。现在齐国没有了,龙且和二十万楚军也没有了,项羽全部军事力量也只有十万军队。至此项羽全面处于楚汉战争的劣势,刘邦全面掌握楚汉战争的主动权。
韩信击败龙且这一仗,实在是以弱胜强的战争典范之一!龙且身为楚军悍将本也不是易予之人,所以楚霸王项羽才会在察觉到韩信有坐大之势后,派遣龙且率20万楚国精兵赶赴齐国讨伐韩信!
(兵家之传奇韩信)
本来龙且只要采取稳扎稳定、步步为营的战略,是可以击溃韩信的部队的!可谁知可能是因为龙且追随项羽的日子久了的原因呢?还是别的原因,导致了龙且也沾染了骄傲自满、轻敌冒进的缺点!龙且认为当年韩信不过是项王麾下的持戟郎中而己,也没发现他有何超越常人之处啊?倒是韩信受过跨下之辱的往事,成了将士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因此龙且是打心眼里瞧不起韩信的,并且认为先前韩信之所以能打得顺风顺水,那不是因为韩信的本领大,而是因为韩信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如今我龙且率20万悍勇地楚国大军前来讨伐韩信,想那韩信不仅兵力不如我,而且也末必有真本领,所以他是不足为惧的!于是龙且便犯了骄傲轻敌的兵家大忌,这严重影响了龙且的正确判断能力,导致其出现了不可收拾的失误!
(这人像龙且吗?)
要说韩信还真是个兵家之奇才,他为了击败龙且,竟然想出了用沙袋垒断河流的阴谋诡计,故意示弱引诱龙且率兵渡河追击自己,然后再趁楚军半渡之机,突然重新疏通河道,只见河水吁啸着扑向了正在渡河的楚军!
这一下就把楚军的阵容冲垮了:已渡之兵有限,未渡之兵尚在河岸上,刚刚走到河中间的士兵都被大水冲了个七零八落!而韩信则趁楚军大乱、人心惶惶不安、龙且指挥失灵之际,突然率兵向楚军扑来,在一顿猛冲猛打之后,这场战斗以楚军惨败、龙且被杀而告终!
可怜那楚国名将龙且只因犯了骄傲轻敌的毛病,而被实力远弱于自己的韩信击败了!落了个兵败身死的下场,思之令人为之叹息!
(龙且的老板楚霸王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