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太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太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40 更新时间:2024/1/22 20:30:35

商代末期(约公元前11世纪),西岐的周族首领古公父(即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生有三子:泰伯(亦作“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周文王)很有才干,古公拟传位于季历,以便能使姬昌成为继承人。

泰伯、仲雍为避让季历,“奔荆蛮”、“纹身断发,示不可用”,从中原出逃至江南,和这里落后的土著“荆蛮”相结合,带来了较先进的中原文化,泰伯、仲雍被拥为首领,建立了“勾吴”小国,并在今无锡梅里一带建造小城,名“太伯邑”,泰伯称“吴太伯”,因“太伯邑”临湖而筑,太湖即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太湖之名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今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湖面形态如向西突出的新月,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太湖太湖底部较为平坦,平均水深1.9米,可以说姚明站在太湖中,还能露出头部;

去过太湖的朋友都听说过太湖三白,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银鱼和白虾;

渺然震泽东来,太湖望极平无际。三吴风月,一江烟浪,古今绝致。羽化蓬莱,胸吞云梦,不妨如此。看垂虹千丈,斜阳万顷,尽倒影、青奁里。追想扁舟去后,对汀洲、白萍风起。只今谁会,水光山色,依然西子。安得超然,相从物外,此生终矣。念素心空在,徂年易失,泪如铅水。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笠泽。古代有九州九泽之说,九泽指云梦泽(洞庭湖)、孟潴泽、大陆泽、雷泽、大野泽、彭蠡泽、菏泽、荥泽、震泽。震泽能成为九泽之一,可见其水域面积相当大的,就如今天一样,在国内淡水湖里面排名居前。相传大禹曾在太湖一带治理水患,《尚书禹贡》记载,“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在夏朝的时候,太湖还是叫震泽,但是周朝时改名为具区,这在明代朱右的《震泽赋》中有提到:“夏名震泽,周曰具区……”现在无锡市滨湖区还有一条路叫具区路。至于何时改名为太湖,却没有具体的时间,只知道太湖得名和历史上著名的泰伯奔吴故事有关。

商朝末期,西岐的周族首领古公父(即周太王,周文王姬昌的祖父)生有三子:泰伯(亦作“太伯”)、仲雍、季历。周太王喜欢孙子姬昌(季历之子),欲传位给季历。泰伯、仲雍为避让而出逃江南,当时南方还未开发,比较落后,被称为蛮夷之地。泰伯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耕作技术,深受人们爱戴,被拥为首领,建立“勾吴”国,即后来吴国的前身。都城位于今无锡梅里一带太湖边上,称太伯邑,太湖也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认为,其实没那么复杂,古代“太”就是大的意思,太湖就是大湖,说明太湖很大。

太湖为什么只属于江苏?

从历史上,清至民国,江苏和浙江在太湖中的分界线是:北起长兴县父子岭,经太湖中的大雷山、小雷山、泽山南至湖州市郊的湖,此线之南为浙江省管辖,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左右,俗称“南太湖”。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统一太湖地区的剿匪,华东军政委员会于1949年设立苏南太湖剿匪指挥部和太湖行政特派员办事处(简称太湖办事处)。1950年,经内务部核准,由华东军政委员下令,将浙江省所辖的南太湖区域划归苏南太湖办事处。1952年,内务部同意新建太湖区。1953年,改太湖区为县,称震泽县。1960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震泽县,原区域并入江苏吴县。

就目前来说,江苏和浙江在太湖边界上执行的是2000年民政部、水利部和农业部联合协调小组给出的意见:1、两省太湖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具体走向,从父子岭起,沿浙江段环湖大堤迎水坡脚向垂直延伸70米,到湖止。界线以实测为准。2、从父子岭直线经大雷山北侧、小雷山北侧到湖,接两省太湖段行政区域界线所构成的水域范围内,浙江方享有开发利用的权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相关事项的管理维持现状。

苏浙环太湖地区是传统的江南水乡地带,地势平坦,经济发达,物产富饶,但是普遍存在水质型缺水问题,平原地区河道水质作为生活饮用水一般都要深度处理,而太湖作为全国第三大淡水湖,常年蓄水量44亿立方左右,是周边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虽然发生过2007的无锡蓝藻事件,但通过近年来太湖综合治理,尤其是引江济太工程(引长江水置换太湖水)实施以来,太湖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太湖水历来都是江苏苏州、无锡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目前浙江湖州也在太湖取水,嘉兴也计划从太湖取水。

江苏、浙江应该携手共同保护好这一湖水,使其能够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丰沛的水资源保障,而不是单纯的争议这是谁家的地盘。

关于太湖的归属问题,估计很多浙江人都很纠结。

从小就在地理课本上知道长江流域的几个大湖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但真正有过亲密接触的,也只有太湖。

2012年,我和老婆一起从广州到浙江海宁投靠朋友,进了一家皮衣厂。上了几天班,老婆不适应。我有个堂妹在湖州织里一家服装厂,经过联系,我就把她送了过去。

第一次去织里,也是我第一次到湖州,在湖州市区转车,到织里南太湖产业聚集区下车。

初到织里,虽然是个镇,感觉是一个县城的规模。

湖州之所以叫湖州,这名字也因太湖而来。但在湖州的太湖之滨,我们能看到的一些公务船,都是江苏籍。一查地图才知道,整个太湖都是江苏的。

据说湖州以前是拥有一部分太湖的,解放初期太湖一带被土匪盘据,当时由江苏方面平定匪患。为了更加有效的管理太湖地区,便将太湖大部直接划给了江苏,而毗邻太湖的湖州,则只有太湖离岸70米的管辖权。作为补偿,原本属于江苏的嵊泗列岛及附近海域,后来划给了浙江。

以湖换海,这么说来其实浙江也不算吃亏。

江苏省虽然在南边拥有太湖,但其北面与山东接壤的微山湖却是实打实的被山东人给“抢”走了,咋回事儿呢?

微山湖一带历史上一直都属徐州管辖,明朝时期,因为黄河改道,大量的泥沙在这里堆积淤塞,导致河水不能正常的排出,形成一片较大的湖泊,也就是微山湖。之后微山湖一直由山东省和江苏省共同管辖。

据说后来由于水患,江苏人逃离,而山东人则顽强的留了下来并开始在此开荒营生。等水患退去江苏人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地盘被山东人占据了。为此两地老百姓甚至还发生过激烈冲突,但终究还是山东人彪悍一点,牢牢的占据了地盘。

解放后,为了便于治理管辖湖区,便将整个微山湖以及西岸山东人开垦区域划入山东,形成如今的微山县。

太湖是用嵊泗列岛交换而来,对江浙两省来说,还算是笔公平交易;而微山湖,于江苏而言,绝对是一笔亏本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秦灭亡战场上王翦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秦朝灭亡发生于公元前206年,而此前王翦早已病故,可以说秦始皇后期伊重的是蒙恬,章邯以及任嚣等,所以有北有长城军团蒙恬,南有岭南军团任嚣,中央有章邯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王翦军事指挥才能杰出,与其子王贲为秦朝得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

  • 溥仪游太湖见乾隆御碑落泪,旁人问原因,溥仪是如何回答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爱新觉罗.溥仪,大清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都在充满着悲剧,溥仪三岁继位,六岁退位,十一岁再复辟,然后仅十二天又退位,后来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再后来日本战败,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最后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

  • 中国古代政治开始从北方移到南方是什么时候啊?还有经济重心南移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开运河,移宫江都郡,定位了“扬州”,即“淮南江北海西头”,并最终亡于江都。扬州地处长江运河交汇之处,交通便利,商业繁盛,而江南古都金陵(南京)毁于战乱,又因为隋朝、唐朝都是北方政权,而南方尚未充分开发(宋朝大南迁),所以政治经济中心就移至江北广陵。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成

  • 请问古代两军短兵相接时,两军普通士兵是往死里剁就完事了,还是类似现代兵击一样会互相试探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相互试探那不是真正的战场。那是有争议的,怕有两国之际的矛盾起因才试探。真正的战场是你死我活。我公公在解放战争时期,失去了一个胳膊。他老人家常给我们讲战场上的故事,那真是你不把他打死,他就打死你,越怕死越活不成。在清明来临之际,缅怀先烈丰功伟绩,不忘初心,爱党爱国。对得起老一辈先烈为我们流出的血汗。都

  • 拜占庭与神圣罗马帝国有发生过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 当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当时的大将军匡章干啥去了?是早就死了,还是战败被杀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咱们先一句话简单说说“乐毅伐齐”(或叫“五国伐齐”)的事情。公元前284年,在乐毅的统帅下,燕国联合秦国、赵国、魏国、韩国一起攻伐齐国,接着五国联军攻克了齐国七十二座齐国城池,昔日的齐强最后只剩莒城和即墨两座城在防守,也就是说齐国差点被灭国了。那大家要问了,齐国负责抵抗五国联军的主帅呢?他跑哪里去了

  • 齐国为何惨死于秦国之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落后就要挨打,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这个道理不是只有清朝才告诉我们,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老祖宗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春秋时期,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重用原本在牢狱之中的管仲为相。管仲,管夷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后于齐桓公元年(前6

  • 桂陵之战简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桂陵之战就发生在战国前期公元前354年。在战国初期,魏国经魏文侯改革而变的强大起来,因此引起其它诸候国的戒备,于是赵、齐、宋、燕在阿会盟,共同抵制来自魏的威胁,魏国感受到了危机,就要

  • 春秋战国时,能横扫齐国72城的乐毅,为何却3年攻不下即墨?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率燕、秦、赵、魏、韩,五国攻齐,两年时间攻陷齐国全境,其中乐毅用了六个月,攻克齐国七十余城,仅剩莒城和即墨两座城池未下。此后三年时间,乐毅对这两座城池先强攻,后怀柔,都无法攻克。三年后,新即位的燕惠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将乐毅被调离齐国,以骑劫代替乐毅伐齐。结果燕军被田单

  • 斯巴达为什么打败了雅典的提洛联盟?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我来给你解答波斯战争后,斯巴达为了与雅典争夺霸权,因此统率其主导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进行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其中双方几度停火,最后斯巴达获胜。但双方均打至筋疲力竭,结果斯巴达在称霸希腊不久后便被新兴的底比斯打败,其后再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