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之战的故事就是烛之武退秦师之后

之战的故事就是烛之武退秦师之后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05 更新时间:2024/2/24 4:45:39

不是。肴之战发生在烛之武退秦(公元前630年)之后3年(公元前627年)。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东南),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遂还师。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肴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肴山,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著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

秦国出名的战争机器白起,为何反被君王杀掉?

白起之死是不懂韬光养晦术导致的,他的被赐死根源应该在苏代那张嘴上,继而苏代的嘴又借秦相范睢的嘴成功地除掉了白起。

古来做君王也不容易,想一统天下,手下必须有几台“战争机器”,机器性能和马力不行,成不了大器。机器性能马力太强大了,君王又得时刻留神机器失控,伤到主人。

古来做个名将、名相更不容易。没本事君王不会重用,成不了名将名相。本事太大了,又要时刻留神功高震主,主人认为你危及到他时,你离死也就不远了。

有大本事的将相,功成名就后,千万注意韬光养晦,在主子面前装乖卖傻,示弱保命,让主子永远相信你只是他的一条听话的狗,除非你有本事取主子而代之,那是另一回事儿了。

白起战功累累,杀戮无数。秦国同代人除了王翦实力和他有一拼之外,其余难望其项背。

按说范睢也是间接帮过白起的忙的。

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王领兵久攻不下长平。赵将廉颇坚壁不出,以守为攻,和秦军打起了持久战。范睢使出反间计,成功促成赵王临阵换将,派赵括替代廉颇,秦国马上悄悄派出白起为主将,让王做副将。白起长平出战,出了个震惊天下的“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长平之战白起得胜,前后斩杀、活埋俘虏四十五万人。

这时,苏代的那张嘴要说话了。

长平之战后,秦军又攻下了皮劳、太原,韩国和已经受到重创的赵国愈加胆战心惊,派出纵横高手苏代携重金偷入秦国范睢府上,三寸不烂之舌一番说服。向范睢分析:白起已经消灭了赵括,秦军马上要包围邯郸,赵国一旦灭亡,秦王必将称帝。以白起的赫赫战功,就连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不过如此,白起肯定会位居三公。

你范睢愿意屈居白起之下吗,届时不愿屈居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现在即使秦国灭了赵国,赵国大部地盘也会落入燕、齐、韩、魏等相邻国。不如秦国逼赵、韩割地求和,秦国撤兵。这样也不会让白起乘胜追击,再为他增添战功了。

范睢立即向秦昭王建议:秦国军队已经疲惫不堪,不如让赵、韩割地求和,我们休整兵力。

结果,韩国割出垣雍县、赵国割出六座城池给秦国,秦国撤兵。

按说范睢宰相之才,之前能使出反间计,促使赵王换掉廉颇,加速了长平溃败。他不会看不透苏代的阴谋。

但人的嫉妒心、私心泛滥时,还管什么国家利益。而白起事后知是范睢说动昭王撤兵,俩人开始有了矛盾。

再往下,死神已经在向白起招手了。

公元前259年至258年,秦国又派主将王陵率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当时白起可能怨恨昭王、范睢撤兵之故,也可能真有病了,反正是抱病不出任主帅。

王陵仗打的不顺,昭王增派部队支援,王陵还是失败了,损兵五校(大概相当于今日之师或团)。

白起已经病愈,昭王让他替代王陵做主帅,白起推辞说:现在邯郸不好打,他国援兵快到了,秦国已经惹了诸国众怒,我们刚打完长平,兵力损伤过半,国力亏空,再长途跋涉攻打邯郸,人家和救援国里应外合打我们,我们非失败不可。现在不能打啊。

秦昭王看自己一国之君都说不动白起,愤怒又无奈,谁让人家是战神呢。又派范睢去说服白起。白起不满的根儿就是范睢,更不会给面子,干脆又称病不出。

秦昭王见请不动白起,只好又派王去替王陵。王之前打长平就是久攻不下,范睢使了反间计,赵国让赵括替代廉颇,秦国又派白起才取得长平之胜。现在派王再出山,还是白给。

果然,王领兵打了九个月也没能攻下邯郸。而楚国、魏国援军救赵攻秦,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此时说风凉话了:劝你昭王不听非要打,咋样,打不动了吧。

此时的白起已经犯了大忌,君王派不动你,你继续装病不吭声也就罢了,在君王的伤口上撒盐,他已经恼羞成怒了,岂能饶你!

秦昭王听到白起的风凉话,大怒:管不了你了,赶快出发去前线救急。白起这个二愣子还是不听,范睢再请,依旧不干。昭王怒火滔天,免了白起武安君的封号,削职为民,发配到阴密去。白起以病为借口不动身,三个月后,前线战事告急。昭王逼白起动身,不能住在咸阳,白起看昭王的怒火已经要烧到自己了,起身出发。刚走了十来里地到杜邮,昭王越想越愤怒:白起这个家伙肯定不服劲儿,憋了一肚子怨气。拉倒吧,我用不了你,又管不了你,还留你干啥,派人追上白起,赐他一把剑,你自杀吧。

白起的死,《史记》交代:“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战国策卷七秦五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记载:“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

白起擅军事而不善谋身,竟敢以病要挟昭王,批人主逆鳞。一生战功显赫,却落了个被逼自裁。说冤也不冤,还是自己不懂谋身之略造成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澶渊之战所有情况以及当时的历史状况,求详细嘻嘻,写小说要用也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统和十七年(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南下,于瀛州俘宋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十九年,又胜宋军于淤口、益津。二十一年,南京统军使萧挞凛攻入望都,俘宋副部署、殿前都虞侯、云州观察使王继忠。二十二年九月,圣宗、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攻遂城、望都、祁州、定州、瀛州,下德清,兵临澶州城下,宋廷震动。在宰相

  • 表示不服输的古诗,杜甫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表示不服输的古诗,杜甫的如下:1、唐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

  • 唐朝接近300年的历史中,长安一共被攻陷过几次,都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长安被攻破六次.1,公元756年安史之乱,被安禄山攻破.2,公元763年,被吐蕃攻陷.3,公元783年,被士兵哗变攻陷.4,公元881年,被黄巢攻陷。5,公元893年,被秦王李茂贞攻陷。6,公元903年,朱全忠摧毁了长安.由此可见,安史之乱对大唐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间接摧毁了大唐盛世。大唐

  • 大唐是如何失掉西域的?西域又是如何被收复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在天宝年间,军队布局为外强中干,边疆节度使控制的军队是唐朝的精锐,而内地军队的战力相差很多。当唐朝遇到了安史之乱时,内地的军队已经无力抵抗,唐朝中央尽数抽调各地精兵,包括万里之远的西域精兵,被抽调到去内地平叛,致使西域的态势由优势转为劣势。而此时的吐蕃帝国利用这个时机,加紧在西域的扩张。先是占领

  • 俄乌交战,让你想到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俄乌交战,我想到以下几点:一、战争是人类文明的大敌,世界最好没有战争。二、在战争面前,遭罪的都是人民。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三、俄乌交战是鹬蚌相争,得利的是战争贩子:美帝。四、富国强兵是不受霸凌之本。乌国之类弱小之国的最高统治者万万不可充楞,更不可被人利用,否则只会祸国殃民,定当炮灰,

  • 汉朝是怎么吞并西域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用“吞并”一次并不恰当。西域为绿洲农业与中原王朝在经济和文化上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只要中原王朝在与北方游民民族的对抗中占据优势,西域诸国会主动依附中原,并不需要用武力“吞并”。“西域”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并不相同,因为不是学术研究,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今天的新疆。从地理环境上看,新疆被天山山

  • 中国写意画的特点 结合具体作品加以分析 500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喜欢写意画,也临摹过写意是国画中最好学的,是因为写意是按作者的思想作画,也就是意想的,与写实相对,写意也分多种山水写意,花鸟写意,齐白石就是一位写意大师,如齐白石的虾,虾有多只脚,而齐白石的虾脚都没画够,这就是写意画的特点之一,良娣太子妾中的品级较高者,地位仅次于太子妃。。《汉书.外戚传上.卫太子

  • 试论世界历史三次大规模游牧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新余学院的吧1,先进的农耕世界与落后的游牧世界农耕世界:广泛使用铁器工具,农耕不断发展;手工业成就突出,纺织,冶金及金属加工,制陶,造船等已普遍,精神文化亦获相当成就;社会组织比较完备;呈现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先进性;游牧世界:仍处于原始闭塞状态,畜牧为主要生产部门,偶有农耕,几乎无手工业

  • 隋炀帝治理西域,三征高丽,为何却成为隋朝灭亡的致命伤?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是历史上一个计较有争议的皇帝,有的史学家说他荒淫无度,残暴。有的说他文治武功。是个有作为的皇帝。隋炀帝的一生应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他完善科举制度,大力打击“关陇集团”等旧贵族的势利。605年起他兴修大运河,使中国的南北真正意义上统一起来。也为以后江南地区的开

  • 西域霸主突骑施,怎么就和唐朝反目成仇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和突骑施,咋就突然掰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身处碎叶附近的突骑施汗国是这样一个存在,“它是唐朝在西域的小弟,帮着唐朝花样吊打大食。”而突骑施汗国崩盘后,唐朝和大食在怛罗斯爆发了直接冲突。正因为高仙芝在怛罗斯的溃败,让很多网友痛心疾首,认为唐朝联手葛逻禄、大食,搞垮了突骑施汗国是自断一臂的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