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有哪些关于中国古代战争且场面很壮观的的电影?

有哪些关于中国古代战争且场面很壮观的的电影?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26 更新时间:2023/12/21 6:13:38

《黄金甲》《长城》这两部电影值得观看的古代战争且场面壮观

中国古代战争的电影,场面都很壮观,毕竟也是花费上亿,十几亿的钱。但是剧本,导演功力,人设,什么的中上等也算不上。最新电影,观众都是奔着演员去的。

不信你查查,豆瓣上有没有中国古代战争电影的高评分。没有。

李牧一生最经典的一战是哪里?秦国大将樊於期逃亡燕国和李牧有关吗?

李牧是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将。想知道李牧最经典的一战,先来看看李牧都参加了哪些战事。

一、大破匈奴在秦王嬴政坐上王位前,李牧常年在赵国的北方和匈奴作战。

从战略上,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长远战略。

据《史记》记载,李牧在雁门关教习战士骑射,厚待战士。关键还提到“多间谍”,说明当时的李牧非常重视情报搜集。而且,烽火很多,只要看到匈奴马上点燃烽火,军民必须立即躲到据点中,但凡有擅自作战的,斩!几年下来赵国不但没有损失,还误导匈奴认为李牧是个胆小的将领。李牧的兵也认为李牧怯战,甚至连赵王也发火,让人代替李牧的位置。

边关换了大将,开始和匈奴正面作战,正中匈奴的心意,赵军连败,损失惨重!

赵王又想起了李牧,但李牧很有个性,用可以,但要赵王同意自己的打法!赵王同意。

李牧继续自己的战略,看风景就是不打,匈奴还是认为李牧不能打。边疆的战士拿着钱没事做,都盼望能打一仗!

这时李牧发现时机渐渐成熟,于是挑选战车,战马,精良的战士,加紧军事演习。然后放纵牧民,到处放牧。匈奴小股入侵,李牧让士兵诈败,让匈奴抢掠牛羊和百姓。匈奴得利,单于率主力大举入侵。

李牧已经预备好了战场,正面列阵迎敌,奇兵左右夹击,打败匈奴十万骑兵!接着破东胡,降林胡,单于遁逃,匈奴十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二、肥之战赵悼襄王元年,赵悼襄王继位,派乐乘代替廉颇的位置。廉颇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出走到了魏国。李牧打败匈奴后,接受赵王的命令攻打燕国,接连获胜。

桓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八年后,秦国攻赵,斩首十万!这是长平之战后的又一次惨败。

秦军乘胜攻击,一路深入赵国的后方,逼近邯郸,形势极为危机。

赵国一时缺少良将。攻击估计这时的匈奴威胁暂时解除,赵王敢于让李牧带精兵南下。封李牧为大将军。

李牧避其锋芒,采取廉颇的战术,高垒深沟,消耗秦军,秦军使用当时白起的打败赵括的招数,想引诱赵军出战,李牧不是赵括,并没有中招,而是等待时机,奇兵出击攻破松懈的秦军。被封为武安君!

番吾之战两年后,秦军兵分两路进攻赵国,主力走南路攻邯郸南部,一路向北袭扰邯郸北部,企图两面夹击。李牧在邯郸南面,依托长城和漳水形成僵持,然后果断在南部要塞,留守少量兵力,集中兵力北上一举击败邯郸北部的秦军,然后挥师南下,气势如虹,秦军知道北路败走,李牧稍一反击,秦军随即撤军。此时的李牧成了秦国消灭赵国最后的障碍。李牧向南进攻,韩魏不敢向北!

邯郸之战(打了一半被诛杀)大势所趋,李牧只能暂缓秦国的入侵。前229年,秦王使王翦进攻赵国,此时赵国国都已经迁到柏人。秦军兵分多路进攻赵国。李牧、司马尚领兵抵挡。

这时的秦国还是忌惮李牧的。正面战场想要打败李牧十分困难,于是正面进攻的同时,还在另外一个战场发力。这个战场赵国没有什么抵抗力,秦国买通赵王近臣郭开,散布谣言说李牧要造反,赵王助攻秦国,下令赵葱代替李牧。李牧为将一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作风,让赵王更加坚信李牧将要造反。于是设了圈套杀了李牧,和岳飞被害风波亭有的一比!

随后赵国灭亡!

后世评价“李牧在,赵国存,李牧死,赵国亡!”

总结下来李牧的三场大战都很精彩。破匈奴放长线钓大鱼,有足够的战略定力。能够打败十万强悍的骑兵,绝对是经典战役。为后来打败秦军铺垫了很好的北方环境,赵国能够调动他们的“北境之王”,集中全国的力量对付秦国。

肥之战,不用说,打败锋芒正盛的秦军,李牧凭借此战,被封为“武安君”可想而知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番吾之战,极为精彩,因为李牧面对两面夹击不慌,展现了定力,分析形势,果断集中优势兵力,打败稍弱的北面敌人,使两面受敌的形势得以转变。虽然最终因为秦军败退没能形成大捷,但这场战役应该最为精彩!

樊於期出逃于李牧应该无关。因为史料没有记载樊於期和李牧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许在秦赵之间的战争中樊於期参与了其中,但当时的主将不是他!秦将樊於期得罪於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史记》记载是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亡燕国的。

(文/一世嘉文图片来自互联网,侵权必删!)

纵观李牧平生战役,应该是公元前236年的宜安之战最为经典!非但以弱胜强打败了来势汹汹的秦军,光是歼灭秦军人数就有十万之多,而且作为名将的李牧,其战术之成熟,勇谋兼具之胆略,料敌之精准,也在此战中尽显,不愧为一代名将!下面简述这场战斗的背景及经过

赵国在经历过长平之战(公元前26l公元前26o年)后,实力大伤,被白起坑杀了四十万军队,肯定是份筋动骨的重创!长平之战后,燕国趁火打劫,想趁赵国元气未恢复时捞点便宜,燕王喜听信栗腹谗言,派栗腹领兵二十万攻赵,结果被老将廉颇和李牧南北夹击,二十万大军被击渍,栗腹被斩杀!后来廉颇受到排挤出走魏国,燕国见赵国无大将,想报上次之仇,派剧辛领兵两万再次攻赵,结果再次赵将庞打败,剧辛战死两万燕军又打了水漂。

公元前241年,秦王赢政派大将蒙骜领兵从北,弟弟长安君成蚊领兵从南两路出击攻打赵国,结果北路军被赵将庞击溃,蒙骜被乱箭射死,南路长安君成蚊投降了赵国(其中曲折有机会再说)。此次秦国战败是丞相吕不韦主导的,赢政当时还未亲政,也正是经此一战,秦国认识到赵国虽实力不再,要一口吞下也是做不到,于是采取和燕国结盟的战略。之后秦燕结盟,燕王派大子丹入秦为人质,秦王派张唐到燕国为相,两国合谋攻赵。说是介绍李牧的,为啥说了这么多无关事呢?因为想让大家知道,尽管赵国和秦燕两国发生了这么多战争,却始终没李牧啥事,以上所有战争,李牧都不是主将。长平之战用廉颇,之后用老将庞,两个人年龄相当,再之后用了庞的副将扈辄,却仍然没用李牧,其时李牧在赵国北面防守匈奴,虽然说也很重要,但是秦燕两国攻打国内应该更重要,如此屡次重大战斗,居然一再不用李牧,说明此时的赵王赵迁的眼光和用人之略,比其祖父赵惠文王差得可不是一点点,蔺相如只是宦官缪贤的门客,都可以拜相,而此时数次大战不用李牧,可见李牧之不受重视。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写到李牧附,并未列传而是放到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好了,背景介绍完毕,大戏即将开场。

秦王赢政在解决了内政隐患后,处死了,幽禁了太后,逼死了吕不韦,最后实现了大权独揽,开始了亲政,终于可以大展宏图开启统一天下之战了。这第一个攻击的还是赵国,没办法,地理位置决定的,秦要东出必须先取赵国,公元前236年,秦王赢政派大将王翦,杨瑞,樊於期三路大军共三十万再次攻赵,并且一路攻城拔塞于安阳会师,而此时赵国的主力共二十万人马,正由庞率领在燕国边境抗击燕国,接到紧急消息,庞马上全军转头回头回来灭火,同时在边境布置警戒以防燕军。但是赵军开到前线与秦军接战之后,虽然阻挡了秦军的攻势,并最终两军隔太行山与漳河对阵而立,但老将庞却于此时病亡了。面对赵国的二十万保国兵力,秦王赢政明白要想打赢这亲政后的第一仗,必须改变秦军组织结构精兵简政才行。于是秦王下令:前线秦军三十万,将老弱士卒及无功将士抽调回国,负责后勤保卫及粮草供应,前线进攻将士只保留十五万左右的精兵,由樊於期任主帅,以图一击成功。这次整改完毕时间己是公元前234年,赵军自庞病逝之后,全军由副将扈辄统一指挥,而秦军主帅樊於期也改变了战略,既然赵军凭山河地利阻击秦军,正面无法突破,那就换个地方攻击,于是樊於期带领主力向东迂回,绕过赵军正面防守,从漳河下游渡过直奔平阳。平阳后面就是赵国都城邯郸,情势危急万分!扈辄连忙撤军回防,在平阳附近与樊於期展开激战,结果扈辄阵亡,赵军再损失十万兵力,至此赵国只剩下十万兵力了,而且除了李牧再无将可派了。这时的赵王赵才想起了北方还有个李牧,于是急调李牧回军抗击秦国的十五万虎狼之师。李牧率领边防铁骑迅速奔赴到前线,在宜安一带接手赵军的指挥,展开迎敌势态。敌我双方兵力摆在那里,秦军十五万,赵军只有十万左右,秦军人多势众且为精兵猛将,只求速战。而赵军虽人少,但有地利且是保家卫国的抗战,所以士气高涨也有胜利的希望。李牧还是防守战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在前线设置了很多堡垒,凭地利及强弓硬弩阻挡秦军的进攻。战况又陷入胶着状态,秦军樊於期天天求战,李牧只是闭关练兵坚决不出,樊於期只得移师攻击赵军另外一处防卫肥下城。肥下城是李牧军的侧冀防守,自然也很重要,虽然也设有堡垒重防,但面对樊於期的汹涌态势,自然也压力很大,一面防守反击秦军,一面派人向李牧紧急求援。李牧依然照旧练兵不为所动,既不去救援肥下,也不出击秦军,面对部下的一片求战救援之声,李牧指出玄机:敌攻而我救,是至于人也!乃兵家所忌!

最后赵王接到肥下求援战报,也派人送信给李牧火速救援肥下,面对赵王的紧急命令,李牧召集将令,宣布了作战方案:不是紧急出兵救援肥下,而是集中兵力全力攻击对面的秦军大营!

面对众将的疑虑,李牧解释:秦军求战日久,而我坚守不出,其必以我弱不敢战也,今其久攻肥下未果,主力必在肥下,我军全力攻其大营,必能一战而下。且其见我攻击本部大营,必定率军回救,则肥下之急可解,而我军在得手之后,主力迎敌,两冀设伏,则秦军必败也!

一切都如李牧所料,樊於期接到赵军攻击大营消息后,大惊失色!秦军粮草尽在大营,岂能有失?马上回军救援,但是再次落入李牧布好的口袋,没有意外,李牧的强弓硬弩解决了一批秦军先头部队,接着战车骑兵出击和秦军主力接战,相持不下时两冀伏兵杀出,秦军阵型被冲散一败涂地!秦军主帅樊於期见败局己定,害怕回国遭到秦王赢政的杀头,只身逃往燕国去了,其部下秦军被李牧歼灭十万之多。这是长平之战后,赵国对秦国最大的一次胜利!也是李牧堪称经典的一战!至于秦军主帅樊於期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虽逃跑到燕国,但其家人被秦王杀害,最后为了报仇,自杀献头于荆轲,身死燕国他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400年前的“天启大爆炸”造成2万人死伤,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天启大爆炸,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中最令人疑惑的,就是“死、伤者皆裸”,比如一顶处在爆炸范围内的轿子,轿内女子衣服荡然无存,人却安然无恙。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五月初六,原本熙熙攘攘的京师街道上,一场横祸突如其来,先是自京城的东北方向,涌起一人多高的灰墙,紧接着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如同天崩地裂

  • 被拍摄成电影的欧洲著名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欧洲著名战役及涉及的电影1.滑铁卢战役电影《滑铁卢(战役)》讲述了欧洲第七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期间,1815年6月18日,发生了英普联军与法军在布鲁塞尔以南的滑铁卢的决定性会战。2.凡尔登战役电影纪录片《凡尔登战役》《凡尔登启示录》,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

  • 古代战场厮杀那种的网络游戏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我为你推荐一下以下这款游戏三国大时代之霸王立志这是一款以古代改编为主的游戏,在游戏里面你可以选择投靠各派势力,完成他交给你的任务,以此你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官职,而且你还能多招几个属于自己的士兵,还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副将,你还可以自立为王,通过招兵买马,占领其他城市,巩固自己的势力,以此来统一天下

  • 拿破仑征战欧洲和希特勒征战欧洲本质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拿破仑。那人们会觉得很正常。可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希特勒。就不免让人感到差异。可见,拿破仑和希特勒虽然都是征服者,都是想统一欧洲的人,但历史形象是不一样的,拿破仑更像是一个正面人物,而希特勒是个反动人物。如果只从单纯的军事斗争上说,拿破仑和希特勒对外战争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扩

  • 军事天才拿破仑征服欧洲的战争为何会最终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拿破仑将军在战场上的成就表明:1,拿破仑将军有杰出的战场指挥才能,对战局有很强的解读能力。2,拿破仑将军有很强的执行力,能将法国国力,使用到极限。法国之败,主要还是国力不行,造成的。拿破仑将军征服欧洲,之所以以失败而告终,主要原因是:1,没有在欧洲取得共识,没有让欧洲社会认识到统一的意义,没有让欧洲

  • 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壬辰倭乱即明朝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明军援朝之战。韩国和朝鲜称为壬辰之乱,日本称为文之役,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关白”(官衔)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于万历20年(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意在占领和统治朝鲜后,以此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日军很快攻陷王京,占平壤,朝鲜八个道几乎尽

  • 古代著名的三场战争是哪三场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全部上古的,牧野之战,周武对商纣。三国的,赤壁之战,魏蜀吴定位之战。明末的,清军入关,满八旗统治华夏。其他的,像是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都还行,但个人认为上面三个最重要。最有名的就是:官渡之战曹操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赤壁之战周瑜5万20余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谢玄

  • 著名的赛约河之战,10万欧洲骑士对抗6万蒙古骑兵,两天后剩千人,是真的吗?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元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年),在匈牙利赛约河(今蒂萨河)畔,曾经高贵骄傲的欧洲骑士,被蒙古骑兵结实实地上了一堂军事教育课,10万大军在两天内灰飞烟灭,此战也是世界军事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围歼战之一。元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召开诸王会议,任命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为主帅,速不台为先

  • 古代战争故事:垓下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宿州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

  • 历史上有哪些打脸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就是凸显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话不要说的太满,要等到最后收不回来了,可不就是啪啪打脸。”在历史上,也确实有这么一些打脸事件的故事,我们当做故事看就行。说说曹操的华容道事件这个事儿属于《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咱们当个故事看看就行,但这个事儿确实很“打脸”。这次打脸事件的主人公是曹操,东汉末年的枭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