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发动珍珠港偷袭的总指挥山本五十六是怎样一个人?

发动珍珠港偷袭的总指挥山本五十六是怎样一个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71 更新时间:2024/1/15 17:45:30

说正事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自带喜感的名字。山本五十六的父亲叫高野贞吉。在高野五十六岁的时候,妻子为他诞下一个儿子,他想到自己在五十六岁的时候还能得子,感觉很开心,一时兴起,就给儿子起名为五十六,也就是高野五十六。这位父亲也是真随性啊!父亲过世以后,由于母亲的娘家没有子嗣,五十六就从了母亲的姓(山本),也就有了我们如今怎么叫怎么顺的“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的家境不算太好,但是,他很争气。1916年,山本在日本海军大学毕业,然后又去哈佛留学了两年,回国后,成为其母校海军大学的一名教官。1935年底,山本就任日本航空本部部长,致力于发展海军航空兵。在对华作战中,山本五十六曾多次指挥轰炸机轰炸上海、杭州、宣城等城市,导致了无数中国百姓的丧生。1939年,山本五十六任联合舰队司令。此时的山本极其反对日本加入轴心国,也不赞同日本扩大战争,这在海军高级军官中,是唯一一例。然而,山本孤掌难鸣,日本还是一步步走深渊。作为军人,山本只能服从国家的意志。1941年,在右翼的压力下,山本策划了珍珠港偷袭。这次偷袭中,美军太平洋舰队伤亡惨重,导致其无力对日军进攻东南亚构成威胁,这样,就保证了日军进攻东南亚计划的顺利施行。1942年6月,山本五十六又指挥中途岛海战。然而,由于山本战法太过保守,导致日军惨败。此后,日本便停止了其对外扩张,陷入被动。1943年4月,在巡阅部队时,山本乘坐的飞机被美军有预谋地击中,59岁的山本五十六丧生于布干维尔岛。对于日本来说,山本五十六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由于具备留美经历,所以山本对美国的实力有多强大十分清楚,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山本不赞同日本对美国开战。然而,迫于军部的压力,他只能投入战争,并且最终丧生于战争。从这个角度看,不能不说山本是一个悲剧人物。高润:《珍珠港事件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世界知识》,1985年第18期。裴锦、龄尹东:《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国防》,1989年第5期。

我在拙作《浩瀚的大洋是赌场》中的结论是:山本五十六是二战诸将领中被严重高估的将领,还没有之一。

对于旧日军一直有一种“海军好,陆军坏”的说法,这种说法的中心就是山本五十六神话。

其实不存在这个神话,山本确实反对过对美开战,但日本如会走上对美开战的道路,山本也同样脱不了干系。山本在战争迫在眉睫时反对战争,然而这种迫在眉睫的状态却是山本五十六参与制造出来的。

山本五十六一直有“国际派”的形象,他有一个很古怪的记录:晋升中佐、大佐、少将和中将时都不在日本国内,而是在国外出差,这在世界各国都是绝无仅有。

但仅仅“在国外时间多”并不能说明什么。

两次伦敦会议山本五十六都是坚决地站在舰队派的立场上。第二次伦敦会议时大藏省派出来的代表是后来的大藏大臣,甲级战犯贺屋兴宣,当时贺屋从财政负担的角度出发主张接受英美方案,而山本五十六则恶狠狠地对贺屋说:“闭嘴,再不闭嘴当心我揍你”。

(山本五十六参加伦敦会议)

山本五十六从来就认为对美开战不应该是一个选项,但从未认为过是一个禁忌,事实上最早开始操持对美作战的就是山本五十六。1930年山本五十六写信给军令部次长末次信正提出建议:“被迫接受劣势比例的帝国海军在同优势的美国海军作战一开始就只能以空袭的方式给与敌人一记痛击”,在给部下的信中说:“和英美开战的日子不会太远,在开战之前如何做到航空上的跃进是最紧要的要务”。

别忘了,日本第一次正式把美国作为假想敌是1936年制定的《帝国国防方针》,山本五十六领先于时代起码六年。

不少人都认为日本海军是后来在亲德派的鼓动下变节才有了后来的事,但即便真的是那么回事,“海军亲德派“的大前辈也还是山本五十六。

最早开始推动日德海军交流合作的就是山本五十六。山本主要是干航空,推动日本和德国的航空合作,招聘了技术人员,引进零式战斗机的关键杜拉铝(duraluminum)。山本五十六在第二次伦敦会议破裂亲往柏林,虽然在日本驻英驻德大使的反对下没有和希特勒见面,但是面会了里宾特洛甫和德国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在山本五十六的直接参与下,亨克尔公司向日本转让了He70的俯冲轰炸机技术,后来的奇袭珍珠港作战时发挥了重大作用的九九式舰上爆击机就是根据这项技术开发的。

日本和德国海军的最大规模合作是搞航空母舰“齐柏林伯爵号”。德国有意搞航母,请求日本转让山本五十六曾任舰长的“赤城号”技术,日本人立即决定将“赤城号”从设计到训练方法为止的所有机密全部向德国海军公开。日本海军派去负责“齐柏林伯爵”号下水之后的技术交换的正是山本五十六第一亲信黑岛龟人。

(从未用过的纳粹德国航母“齐柏林伯爵号”)

后来“齐柏林伯爵号”没有服过役,德国没有时间来训练人员,而是找了条最驾轻就熟的老路潜艇作战,这条航空母舰的船壳就一直泡在水里,1945年4月自沉,最后被苏联人捞起来做了靶船。

中途岛日本丧失了四艘航空母舰之后,山本和黑岛还想和德国交涉过回购“齐柏林伯爵号”,但是当时的形势已经不容许“齐柏林伯爵号”回航日本了。

美国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是因为日军侵入法属印度支那(现在的越南),其实日军入侵法属印度支那的第一步是入侵海南岛,而入侵海南岛就是海军军令部提出来的要求,

日本海军入侵海南岛是为了海南岛田独铁矿和石碌铁矿的铁矿石。再有就是修建飞机场为将来向英美进攻时提供空中掩护。

当时的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强烈要求在“台湾总督府”里成立“海军武官府”,派遣福田良三少将去上任,其工作就是负责制定所谓“海南岛处理方针”。

再来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山本五十六的军事作战才能。

山本五十六最大的成功就是成功袭击了珍珠港,消灭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在当时的思维方式上),虽然最早在实战中使用飞机进攻军舰是英国人在1940年11月用从航母上起飞的鱼雷轰炸机攻击意大利塔兰托军港内的意大利舰队,但山本五十六攻击的不仅是军舰,而是一个军港,而且规模和难度就更不能同日而语。

最后的袭击珍珠港当然是“日本海军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提出构思以及草案的是山本五十六,在遭到军令部坚决反对的时候坚持下来的还是山本五十六,所以把成功归功于山本五十六没有错。

但是作为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的山本五十六的成功作战就只有过这么一次。

还是那句话:日本海军在一战之后的30年中,平均下来每年花费了国家预算的1/4以上,但在太平洋战争中对美作战除了珍珠港之外无一胜利,而珍珠港还是偷袭才成功。所以说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效率最低,成绩最差。

中途岛作战也是山本五十六排除了军令部的强烈反对而进行的,结果是中途岛成了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转折点。开战之前山本夸下了“能坚持一年半到两年”的海口,半年之后就完了蛋。

中途岛作战的失败由南云忠一背了锅,其实联合舰队和山本五十六要负主要责任。

日本海军参加中途岛作战的舰只多达350艘,再加上1000架飞机和10万陆海军官兵,直接碾压过去的话美军无还手之力,但是联合舰队就是摆了一个首尾相隔600海里(1110公里)以上的一字长蛇阵,8艘航母全体出动却分成4块,就像一张满是漏洞筛子让美国人乱钻空子。最要命的是在联合舰队已经监听到了“企业号”航母的信号之后,山本做主不通知南云忠一,理由是“南云也能听到,保持无线静默要紧”,结果赤城号正好在飞机起降,放倒了无线接收天线,没捕捉到企业号的信号。

中途岛大败之后,山本五十六其实就已经死了,灵魂随着那4艘帝国海军珍贵的航母一起沉入和海底,活着的仅仅是一具生理躯体,说是行尸走肉没错。

瓜达卡纳尔岛的起因就是海军没事瞎修机场,其实那就是山本五十六主义,后来美军来取缔违章建筑之后请陆军来摆平,结果被美军强要着出血。结果不但陆军死了不少人,海军丢了不少船,最要命的训练有素的海军精英飞行员在这一仗中消耗殆尽。

瓜岛失败之后,山本五十六琢磨出来的最后一个作战计划是“い号作战”,想争取一点整顿防线的时间。这个作战的脑洞实在太大:集中拉包儿的全部海军航空力量加上第三舰队的舰载机,趁美军可能在连战连胜以后放松的机会,对瓜达卡纳尔和新几内亚实行空中打击,如能取得较大战果,则能争取到贵重的巩固防线的时间,问题是:巩固了防线以后干嘛?留到巩固以后再去琢磨吧。

没有任何根据,只是寄希望于“美军可能松懈”的山本五十六集中了能抽出来的375架飞机,亲自前往拉包儿督战,4次攻击的战果是:击沉驱逐舰去艘,运输船及其他舰艇共4艘,击落击毁飞机31架,而日本海军的损失是46架飞机,大约13%的飞机又没有了。

瓜岛消耗掉了陆基航空兵,这一下剩下的舰载航空兵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往后日本海军连能在航母上降落的飞行员都难找了。

(山本五十六最后一张照片,不少美国人包括战史学者都认为山本五十六这次就是去自杀的)

所以在美国一直有一种“山本五十六是自杀”的说法,因为整个局势已经无法逆转,连在现在站在事后诸葛亮的立场上都无法找出解决的办法,更不用说“此身在山中”的山本五十六了。按照美国人对日本武士道那种“输了就自杀”的脸谱式简单理解,得出“山本五十六去拉包儿就是一种在寻找赴死之敌的行为”这么个结论也不是不能理解。

(被击落的山本五十六的座机)

2009年,NHK电视台连续三个晚上放映了一部电视片《日本海军400小时的证言军令部的参谋们谈败战》,里面谈到了败战之后日本海军为了赖账而进行的工作,到最后海军的工作成功了,东京国际军事法庭把战争罪责全部归于了陆军,“陆军坏海军好”的神话就是这么出来的。

本来山本五十六就是战时第一位战死的大将,震惊了全日本,从那时就开始了作为军神的“山本神话”,战败之后,这个“军神”的神话之上又加上了一个“开明”的形象,对于日本人来说也需要一个正面人物来平衡一下,总不能所有的军事将领都是坏蛋,那也太黑暗了。

(山本五十六的骨灰被战舰“武藏”运回了木更津基地)

二战之后第一批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内部放映的日本电影就是《啊,海军》、《日本海大海战》和《山本五十六》这些“海军神话”和“山本神话”的代表作,这些电影给中国人带来了先入之见,就连林立果搞大小舰队还要学习所谓“江田岛海军学校(海军兵学校)”的精神。

还有很多历史事实不为人所知也是日本海军神话以及山本五十六神话流传的一个原因,比如深受日本军国主义荼毒的中国人知道日本陆军的残暴,但日本海军在中国大陆的战争犯罪则

不太为人所知,其实抗战时期日军对重庆等地进行的惨无人道的战略轰炸全是海军航空兵干的。

山本五十六就是这么一个好赌,但就只赢过一次,其全输的海军军事官僚,只是被不知由来地涂上了一层油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哪些关于中国古代战争且场面很壮观的的电影?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黄金甲》《长城》这两部电影值得观看的古代战争且场面壮观中国古代战争的电影,场面都很壮观,毕竟也是花费上亿,十几亿的钱。但是剧本,导演功力,人设,什么的中上等也算不上。最新电影,观众都是奔着演员去的。不信你查查,豆瓣上有没有中国古代战争电影的高评分。没有。李牧是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将。想知道李牧最经典的

  • 400年前的“天启大爆炸”造成2万人死伤,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天启大爆炸,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中最令人疑惑的,就是“死、伤者皆裸”,比如一顶处在爆炸范围内的轿子,轿内女子衣服荡然无存,人却安然无恙。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五月初六,原本熙熙攘攘的京师街道上,一场横祸突如其来,先是自京城的东北方向,涌起一人多高的灰墙,紧接着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如同天崩地裂

  • 被拍摄成电影的欧洲著名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欧洲著名战役及涉及的电影1.滑铁卢战役电影《滑铁卢(战役)》讲述了欧洲第七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期间,1815年6月18日,发生了英普联军与法军在布鲁塞尔以南的滑铁卢的决定性会战。2.凡尔登战役电影纪录片《凡尔登战役》《凡尔登启示录》,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

  • 古代战场厮杀那种的网络游戏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我为你推荐一下以下这款游戏三国大时代之霸王立志这是一款以古代改编为主的游戏,在游戏里面你可以选择投靠各派势力,完成他交给你的任务,以此你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官职,而且你还能多招几个属于自己的士兵,还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副将,你还可以自立为王,通过招兵买马,占领其他城市,巩固自己的势力,以此来统一天下

  • 拿破仑征战欧洲和希特勒征战欧洲本质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拿破仑。那人们会觉得很正常。可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希特勒。就不免让人感到差异。可见,拿破仑和希特勒虽然都是征服者,都是想统一欧洲的人,但历史形象是不一样的,拿破仑更像是一个正面人物,而希特勒是个反动人物。如果只从单纯的军事斗争上说,拿破仑和希特勒对外战争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扩

  • 军事天才拿破仑征服欧洲的战争为何会最终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拿破仑将军在战场上的成就表明:1,拿破仑将军有杰出的战场指挥才能,对战局有很强的解读能力。2,拿破仑将军有很强的执行力,能将法国国力,使用到极限。法国之败,主要还是国力不行,造成的。拿破仑将军征服欧洲,之所以以失败而告终,主要原因是:1,没有在欧洲取得共识,没有让欧洲社会认识到统一的意义,没有让欧洲

  • 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壬辰倭乱即明朝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明军援朝之战。韩国和朝鲜称为壬辰之乱,日本称为文之役,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关白”(官衔)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于万历20年(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意在占领和统治朝鲜后,以此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日军很快攻陷王京,占平壤,朝鲜八个道几乎尽

  • 古代著名的三场战争是哪三场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全部上古的,牧野之战,周武对商纣。三国的,赤壁之战,魏蜀吴定位之战。明末的,清军入关,满八旗统治华夏。其他的,像是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都还行,但个人认为上面三个最重要。最有名的就是:官渡之战曹操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赤壁之战周瑜5万20余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谢玄

  • 著名的赛约河之战,10万欧洲骑士对抗6万蒙古骑兵,两天后剩千人,是真的吗?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元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年),在匈牙利赛约河(今蒂萨河)畔,曾经高贵骄傲的欧洲骑士,被蒙古骑兵结实实地上了一堂军事教育课,10万大军在两天内灰飞烟灭,此战也是世界军事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围歼战之一。元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召开诸王会议,任命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为主帅,速不台为先

  • 古代战争故事:垓下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宿州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