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拿破仑征战欧洲和希特勒征战欧洲本质有何不同?

拿破仑征战欧洲和希特勒征战欧洲本质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18 更新时间:2024/1/22 19:21:06

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拿破仑。那人们会觉得很正。可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希特勒。就不免让人感到差异。可见,拿破仑希特勒虽然都是征服者,都是想统一欧洲的人,但历史形象是不一样的,拿破仑更像是一个正面人物,而希特勒是个反动人物。

如果只从单纯的军事斗争上说,拿破仑和希特勒对外战争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扩领土,为本国人民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二者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下面主要列举三点:

1.拿破仑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继续和扩张,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制度在欧洲范围内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法国在革命之前,欧洲大陆笼罩在封建专制主义的雾霾之中,各国人民都在本国的国和贵族的压迫下艰难生存,法国就是这种制度的典型代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就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朕即国家”。法国于1789年爆发了大革命,经过长时期的反复,不断打击着旧贵族的统治,甚至杀死了国王路易十六。拿破仑上台以后更是迅速镇压了各派反对势力,尽可能多地清除旧社会的残。拿破仑在征服了其他地区以后,同样推广法国的革命理念,将新的思想尽可能推广开来。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欧洲的众多国家,以至于在拿破仑以后,欧洲各国再不能按原来的方式进行下去,都纷纷进行改革,这一点以普鲁士最为典型,因为它就是统一德意志的主要力量。

这一点后来的德国是做不到的,希特勒统一欧洲的目的,几乎仅限于军事征服,然后将欧洲的市场联为一体,获得更多的资源,并没有对欧洲各国以后的产生太多深刻的影响。

2.拿破仑战争后,法国虽然失败了,但拿破仑制定的法典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

拿破仑临终前说过,我打了多少次战役,有过多少辉煌,都会随着我的死而烟消云散,而我所制定的《拿破仑法典》则会一直影响后世。这句说得太精辟了。果然,这部法典有以后法国乃至所以欧洲大陆国家所学习,对世界范围现代国家法律的制定都提供了参考,影响巨大。

从这个方面来看,希特勒就更加不如了。他根本就没有留什么值得后世人借鉴的东西,纳粹德国在整个二战的原则一直是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根本没有推广过具有普世价值的观念。

3.二者时间不同,两次战争后世界的格局不同。

可以想象,在拿破仑战争后,国际上成立了神圣同盟,来维持国际秩序。可以想象,此时的法国肯定是受人排挤的,拿破仑的名声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也和后来的差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拿破仑的很多政策影响了各国,那他的名声自也会越来越法。

德国就不一样了,因为二战离我们太近,而且现在的国际秩序也是二战后确定的。二战后德国上台执政的又是纳粹的反对党。所以,无论是国际还是德国内,都对希特勒和纳粹持否定态度,以此作为七十年来的共同认为。这样一来,没有人再为希特勒翻案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可知,虽然二人都想统一欧洲,但具体的作为上看,拿破仑带来了更多的进步,而希特勒带来的则更多的灾难。所以二人的名声差别很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军事天才拿破仑征服欧洲的战争为何会最终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拿破仑将军在战场上的成就表明:1,拿破仑将军有杰出的战场指挥才能,对战局有很强的解读能力。2,拿破仑将军有很强的执行力,能将法国国力,使用到极限。法国之败,主要还是国力不行,造成的。拿破仑将军征服欧洲,之所以以失败而告终,主要原因是:1,没有在欧洲取得共识,没有让欧洲社会认识到统一的意义,没有让欧洲

  • 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壬辰倭乱即明朝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明军援朝之战。韩国和朝鲜称为壬辰之乱,日本称为文之役,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关白”(官衔)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于万历20年(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意在占领和统治朝鲜后,以此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日军很快攻陷王京,占平壤,朝鲜八个道几乎尽

  • 古代著名的三场战争是哪三场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全部上古的,牧野之战,周武对商纣。三国的,赤壁之战,魏蜀吴定位之战。明末的,清军入关,满八旗统治华夏。其他的,像是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都还行,但个人认为上面三个最重要。最有名的就是:官渡之战曹操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赤壁之战周瑜5万20余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谢玄

  • 著名的赛约河之战,10万欧洲骑士对抗6万蒙古骑兵,两天后剩千人,是真的吗?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元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年),在匈牙利赛约河(今蒂萨河)畔,曾经高贵骄傲的欧洲骑士,被蒙古骑兵结实实地上了一堂军事教育课,10万大军在两天内灰飞烟灭,此战也是世界军事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围歼战之一。元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召开诸王会议,任命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为主帅,速不台为先

  • 古代战争故事:垓下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宿州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

  • 历史上有哪些打脸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就是凸显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话不要说的太满,要等到最后收不回来了,可不就是啪啪打脸。”在历史上,也确实有这么一些打脸事件的故事,我们当做故事看就行。说说曹操的华容道事件这个事儿属于《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咱们当个故事看看就行,但这个事儿确实很“打脸”。这次打脸事件的主人公是曹操,东汉末年的枭雄人物

  • 赤壁之战中真正让曹操失败的原因是庞统连环计和周郎的火攻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更本不在什么庞统设连环计什么的,曹操的军师就这么傻,什么都不懂吗?何况曹操本就是位难得军事家,打仗打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前两条曹操都占且运气极坏。这也是失败原因之一。赤壁之战主要的是吴国周愉为首的水军,调动了一切可用之兵力,同时有刘备的协助,当时的刘备还没有行成气候,赤壁结束

  • 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战前的预估和战后的结果,是让人大跌眼镜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948年9月中旬,早在济南战役尚未结束之时,粟裕将军就对华东野战军下一步的作战方向进行了筹谋,决心以苏北兵团主力收复当年的根据地中心区淮阴和淮安(两淮),再以不少于三个纵队的兵力攻取海州和连云港(其他部队打援),之后全军转入休整。战役计划亦得到西柏坡的批准。于是两淮的“淮”字和海州的“海”字,组合

  • 简短古代战争故事:白登之围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自从在秦始皇统治时期打败匈奴以后,北方平静了十几年。到秦灭亡之后,中原发生了楚汉相争,匈奴就趁机一步一步向南打过来。汉高祖的时候,匈奴的冒顿单于(音mòAdúchánAyú,冒顿是人名,单于是匈奴王)带领了四十万人马包围了韩王信(原韩国贵族,和韩信是两个人)的封地马邑(今山西朔县)。韩王信抵挡不了,

  • 赤壁之战发动战争起因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赤壁之战被后世屡屡提及,几乎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一旦提起三国历史,很少有人会不知道这场战役的。尤其是,罗贯中通过在《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的生动刻画,使得这场鏖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场赤壁之战,不仅结束了曹操一家独大的局面,终结了他如火如荼的统一趋势,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