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拿破仑。那人们会觉得很正常。可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希特勒。就不免让人感到差异。可见,拿破仑和希特勒虽然都是征服者,都是想统一欧洲的人,但历史形象是不一样的,拿破仑更像是一个正面人物,而希特勒是个反动人物。
如果只从单纯的军事斗争上说,拿破仑和希特勒对外战争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扩张领土,为本国人民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二者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下面主要列举三点:
1.拿破仑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继续和扩张,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制度在欧洲范围内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法国在革命之前,欧洲大陆笼罩在封建专制主义的雾霾之中,各国人民都在本国的国王和贵族的压迫下艰难生存,法国就是这种制度的典型代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就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朕即国家”。法国于1789年爆发了大革命,经过长时期的反复,不断打击着旧贵族的统治,甚至杀死了国王路易十六。拿破仑上台以后更是迅速镇压了各派反对势力,尽可能多地清除旧社会的残余。拿破仑在征服了其他地区以后,同样推广法国的革命理念,将新的思想尽可能推广开来。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欧洲的众多国家,以至于在拿破仑以后,欧洲各国再不能按原来的方式进行下去,都纷纷进行改革,这一点以普鲁士最为典型,因为它就是统一德意志的主要力量。
这一点后来的德国是做不到的,希特勒统一欧洲的目的,几乎仅限于军事征服,然后将欧洲的市场联为一体,获得更多的资源,并没有对欧洲各国以后的产生太多深刻的影响。
2.拿破仑战争后,法国虽然失败了,但拿破仑制定的法典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
拿破仑临终前说过,我打了多少次战役,有过多少辉煌,都会随着我的死而烟消云散,而我所制定的《拿破仑法典》则会一直影响后世。这句说得太精辟了。果然,这部法典有以后法国乃至所以欧洲大陆国家所学习,对世界范围现代国家法律的制定都提供了参考,影响巨大。
从这个方面来看,希特勒就更加不如了。他根本就没有留什么值得后世人借鉴的东西,纳粹德国在整个二战的原则一直是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根本没有推广过具有普世价值的观念。
3.二者时间不同,两次战争后世界的格局不同。
可以想象,在拿破仑战争后,国际上成立了神圣同盟,来维持国际秩序。可以想象,此时的法国肯定是受人排挤的,拿破仑的名声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也和后来的差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拿破仑的很多政策影响了各国,那他的名声自也会越来越法。
德国就不一样了,因为二战离我们太近,而且现在的国际秩序也是二战后确定的。二战后德国上台执政的又是纳粹的反对党。所以,无论是国际还是德国内,都对希特勒和纳粹持否定态度,以此作为七十年来的共同认为。这样一来,没有人再为希特勒翻案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可知,虽然二人都想统一欧洲,但具体的作为上看,拿破仑带来了更多的进步,而希特勒带来的则更多的灾难。所以二人的名声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