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400年前的“天启大爆炸”造成2万人死伤,是怎么回事?

400年前的“天启大爆炸”造成2万人死伤,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86 更新时间:2024/1/18 19:22:25

大爆炸,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中最令人疑惑的,就是“死、伤者皆裸”,比如一顶处在爆炸范围内的轿子,轿内女子衣服荡然无存,人却安然无恙。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五月初六,原本熙熙攘攘的京师街道上,一场横祸突如其来,先是自京城的东北方向,涌起一人多高的灰墙,紧接着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如同天崩地裂一般,无数房屋开始坍塌。

这就是被评为世界三大自然未解之谜之一的“天启大爆炸”,这场爆炸,波及范围达到了惊人的6500米,这个区域内,房屋化为齑粉,人和动物变成残尸从天而降,整个惨状使北京城恍如人间地狱。

除了北京城的中心爆炸区域之外,周边的其他地区如通州、昌平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最远处连蓟州(今天津蓟州区)都被震坏了几百间房屋,爆炸共造成死亡两万余人,受伤着以及各类财产损失无数。

除此之外,还发生了不少诡异的事情,如一座重达5000斤的大石狮子,居然被甩飞500米之远,爆炸后天空中还升起一朵类似于核爆的蘑菇云,经久不散,最让人觉得不解的是,爆炸过后发现,无论死伤者,大多赤身裸体,一丝不挂。

关于这场爆炸的原因,在各类史料中是众说纷坛,但有一种认可程度较高的说法,认为是由于存放炸药的王恭厂是爆炸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这种说法也经不起推敲,因为火药不足以造成规模如此之大的爆炸,更有说法认为是非自然力量造成的,总之关于这场爆炸,其中尚有不少未解之谜。

这场发生在天启六年春夏之交的大爆炸,来得很是突然。

在当天上午,完全没有任何先兆的,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异响,然后就从京城的东北方向,涌起一道一人多高的灰墙,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就接踵而至,随即,无数房屋在爆炸声中坍塌不止。

爆炸的范围,东起顺城门大街(宣武门内大街),西至平则门(阜成门),全长200米,宽6500米,在这个范围之内,几乎所有的房屋均遭到摧毁,爆炸声后,无数石块、木头以及任何动物的尸块从天而降。

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震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事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明季北略》

城中一处仪仗队的象舍,也受到了损坏,受惊的大象奔逃而出,不少人因此被踩踏,加上不绝于耳的房屋倒塌声,让人们哭天喊地,发疯的往安全的城外跑去。

爆炸中有不少处在爆炸中心的官员受伤或遇难,如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被折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两人连同一家老小,全部被“覆入土中”,还有宣府总兵杨大人一行七人,连人带马均瞬间没了踪影。

与此同时,紫禁城中的人,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一处正在修建的宫殿上,因爆炸产生的震荡让两千多名工匠从高处跌落,死于非命,尚在襁褓中的太子朱慈炅也因受到惊吓而夭折。

而我们的木匠皇帝朱由检,也就是天启帝,在爆炸发生时,他“深厚”的木匠知识,救了他一命。

当时的天启帝,正在乾清宫吃早饭,还没等吃上几口,就感到大殿不断晃动,经常接触木匠活的他,一看这形势不对,知道这种晃动下,大殿恐怕要榻,饭都不吃了,飞奔而出,速度之快,就连内侍都追不上。

正是他反应快了一点,才幸免于难,而身后的一个内侍,稍微慢了一点,就被掉下来的横梁砸了个脑瓜崩裂,当场身亡,那些服侍他用早膳的太监宫女,没一个活下来的。

除了爆炸现场极为惨烈之外,在爆炸前和爆炸后,还发生了一系列堪称“诡异“的事件。

爆炸发生前一年和当年,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并且在爆炸发生的五月,居然出现了霜降,本该炎热的天气,却“白露著树如垂棉,日中不散”,甚至在部分资料中,还记载爆炸发生前几个小时,地安门守门的内侍忽然听到有音乐之声,粗细之声交替,响了三遍方才停止。

而在爆炸发生后,让人觉得疑惑的事情更多了,最令人惊奇的就是,几乎所有的死伤者,皆是不着寸缕,如前文提到的轿子内的女子,以及御史何廷枢的一个小妾等。

这些人虽幸免于难,但衣服却荡然无存,一个在大街上因腿部被压住动弹不得的人,不一会功夫,就看到数十个妇女经过,用手、瓦片以及床单被褥来遮挡下身,匆匆跑过。

还有就是,爆炸时产生的力量之大,令人匪夷所思,一座重5000斤的石狮子,生生的飞出500米之远,而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飞到了远处的密云境内。

爆炸后,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宛如灵芝模样的云朵,不断翻滚,经久才散去。

这次爆炸,给明朝的京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仅死亡人数,就达到了两万余人,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房屋倒塌那就更不用提了,基本上以爆炸点为中心,方圆数里之内,均夷为平地,另外,失踪者也是不在少数,据说在城中,有一个学馆,里面几十个学童连同先生,皆无踪影。

那么这场惨剧究竟是因何原因造成的呢?

史料上,对于这场爆炸,均有详细的记载,包括如《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酌中志》以及《帝京景物略》中都有记载,其中记载最为详尽的,就是相当于现在公报性质的《天变邸抄》。

但在这些史料中,都是记载了这场爆炸发生的过程以及爆炸后各处的惨状,同时还有朝廷对于这场爆炸的反应,但对于爆炸的原因,却并没有太多描写,最多也就是一些推测而已。

而对此猜测较多的,就是爆炸发生的起点,一个叫做王恭厂的地方。

王恭厂的原址,位于北京内城的西南角,这里曾经是大明朝的重地,又叫做火药局,说白了,就是给朝廷制造火铳等武器的地方,另外也是存放火药的仓库。

因为爆炸是自这里而起,所以,很多人认为爆炸的原因是由于火药被点燃,才发生了惨剧,但经过推敲,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就是王恭厂的火药存放量,根据史料记载和计算其产能,王恭厂作为明朝的军火总工厂,里面的黑火药存放量确实不少,大概有3000吨左右,虽然这个数量的黑火药被引爆,确实能造成巨大的破坏,但若是与天启大爆炸那种天崩地裂的情形对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其次就是王恭厂和紫禁城的距离,在明朝,为了安全起见,王恭厂的位置设置在距离紫禁城直线约2.5公里的地方,依照库存的黑火药所具有的能量,是不足以让紫禁城内受到很大的冲击的,但史料上都明确记载了天启帝受伤,皇城内损坏严重等情况,显然这不是那些黑火药能造成的。

更何况,古代制造火药的技术,远不及现代,黑火药引爆后的能量,也肯定达不到现代标准,这就更不可能是因为这些黑火药而造成这种罕见的惨剧了。

还有就是,爆炸后所形成的的爆炸区域,与王恭厂明显的不对称,偏向北部很多,如德胜门附近,包括密云、蓟州等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与本该是以王恭厂为中心的起爆点并不一致。

最后就是一个细节,那座重达5000斤的石狮子,即便是王恭厂存放的火药在石狮子周围爆炸,也不足以让其硬是飞出去500米之远,这是那些炸药完全达不到的能量。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引起天启大爆炸的原因,并非是王恭厂的黑火药,反而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天灾,更为靠谱一些,毕竟在明末清初那个时期,也就是15世纪到17世纪,是历史上公认的自然灾变群发期。

早在大爆炸发生前,明朝各地就有不少记载有地质异变的奏疏和见闻,比如,很多人听到地下传来巨大的异响,天空中出现彩色的云朵等。

同时,在很多相关的见闻中,都记载了爆炸开始后,地裂和平地突陷大坑,其中,地裂开的口子和大坑的宽度,均是十分巨大。

“地裂一十三丈,平地陷二坑,深二丈许。”---《京师坊巷志稿》

根据这种现象,结合现代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形,天启大爆炸与一场级数较高的地震十分相像,按照爆炸产生的破坏力,应该是一场6到8级的地震。

也正是因为地震,才会造成王恭厂内存放的火药爆炸,可能是地震发生时伴随着大量的静电现象,或者是由于地震工人们慌乱不小心引燃,总之就是,王恭厂的火药,加剧了地震带来的后果。

而石狮子会飞走,很有可能是,地震发生时,伴随有恐怖的龙卷风,生生的将沉重的石狮子挪出几百米,这也是为何地震后,多处发现掉落下来的人体残块以及金银器皿和衣物等现象了。

当然,这些也是根据史料进行相关的推测,历史上天启大爆炸究竟是因何发生,目前尚无定论,史料中也很少提及这场灾难的具体原因,甚至还有人推测,这不是天灾,而是蓄谋已久的人祸,但都没有合理的证据来支持这种说法。

小结:

天启大爆炸,一共造成死亡人数高达两万余人,让正值动荡不安的晚明政府,遭受了致命一击,其发生的原因目前为止众说纷坛,但较为可靠的就是地震之说,爆炸发生后,天启帝诚惶诚恐,为此还专门下了一道“罪己诏”,并拨银赈灾,但也无济于事,这场爆炸,让把持朝政的阉党与东林党再次起了尖锐的冲突,间接地加速了明朝灭亡的速度,可以说,天启大爆炸,算是明朝灭亡的一个推手。

395年前的五月,北京王恭厂发生一场大爆炸,原因至今不明。而吊轨的是,这次灾难中死者皆一丝不挂,没死的人也赤身裸体,衣服莫名消失。

1626年5月30日(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这一天清晨,北京城跟往常一样苏醒,各型各色的人照旧为一天的生计开始忙碌。谁也想不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正悄悄向他们逼近。

到早上九点,天还是明亮的,却忽然有一阵沉闷的吼叫声从东北方向至京城西南角传来,人们从未听过这种奇怪的声音,吓得都停住了手脚。紧接着看到远处有灰色的蘑菇状气体冲向上空,继而慢慢变大,向周围笼罩,周边房屋也像波浪一样一层层摇荡起来。

前所未有的景象,让人惊恐万状,他们本能地寻求庇护的场所,以求躲过这场天灾。

可他们还未跑出几步,便听到一声巨响,随之地动山摇,周围也瞬间变得伸手不见五指,好像天塌了似的……

因为发生的地理位置特殊,损失异常惨重,且波及面广,所以这场灾难在许多史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譬如《明熹宗实录》、《天变邸抄》、《玉镜新谭》、《酌中志》等。

这次灾难,以王恭厂为中心,在半径达750米,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万间房屋坍塌在地化为断井颓垣,死亡者达万人之数。尤其是王恭厂一带,尸体层叠,秽气熏天,情状惨不忍睹。

这些死去的人,大多是被坍塌的房屋压死的。

如御史潘云翼一家,全家老小及下人,都被埋在瓦砾之中。另一位御史何廷枢也是“全家复土,长班俱毙”,不过,灾后何的手下在瓦砾堆中挖出了呼救的小妾,也不算全军覆没了。

有的是被气流卷上空中摔死的。

像《碧血录》里就记载,某个会馆当时正在讲课,结果在那一声巨响后,三十多名小孩连带老师都消失了。

而承恩寺那边,本来有一队乘坐着女子的轿子,在爆炸后仅见轿子,女乘客和抬轿的轿夫都不见踪影了。

这些失踪的人去哪儿了呢?被卷上空中,四分五裂后与木头畜牲、瓦片石沙等杂物一同落下。如《天变邸抄》中有载:

“长安街一带,时从空飞堕人头,或眉毛和鼻,或连一额纷纷而下”

“德胜门外坠落人臂,人腿更多”

还有的是高空作业坠落身亡的。

据记载,当初皇宫里在修建三大殿,本来还有两个月就竣工的,然而这一次大爆炸中,近两千位工人在屋顶施工时被震了下来,摔成了肉饼。

再有就是被踩踏身亡的。

那时候宣武门附近有饲养大象的象房,爆炸后象房随之坍塌,据史料记载,象房中饲养的大象有十多只,这些大象受惊后就满大街乱窜,根本无法控制,不少人就这么死在了大象脚下“蹂踏死者不可胜计也”。

还有的是被飞来的投掷物砸死的。

据《天变邸抄》记载,当时天启皇帝在乾清宫吃早饭。突然有强烈的震感袭来,整个大殿都在震动,天启皇帝赶紧跑出。身边的太监都没反应过来该怎么办,只有一位太监仅仅跟着天启皇帝跑,谁知快跑到建极殿时,一块瓦片飞过来刚好砸到这太监的脑袋,太监当场死亡。而在其他史料中,类似这种被投掷物砸死砸伤的不在少数。

由此可见,这一次爆炸,产生了非常大的力学效应。大到连石驸马大街几千斤重的石狮子都能被冲击到顺城门外边。上万人因此殒命,就不足为奇了。

而除了规模极大的力学效应,这次爆炸还有产生一种非常吊轨的现象,那就是“脱衣现象”。

据记载,这些死去的人,除了肢体大多不全,还大多赤身裸体“不论男女,尽皆裸体”。而有的更诡异,那就是有的人即便逃过一劫,其衣物也被莫名剥去。如《碧血录》中就记载,园宏寺大街有一坐着女子的轿子,在那一声巨响后,轿顶被掀开,等那女子回过神来,虽然安然无恙但身上已经没有了任何衣物。

而一个叫做冯栓的人的老婆,坐在轿中被风连人带轿吹走,等到轿子落地,只见赤身裸体。

更诡异的是,这些被吹走的衣物,竟然集体被吹到了西山,纷纷挂在树梢上。昌平县校场的衣物堆成了小山,此外还有银钱、首饰等物。

这场灾情来得突然且重大,原因又无法确定,而且种种现象太过离奇,所以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一时人心惶惶。

当时的天启朝,政治极度腐朽,天启皇帝宠信奸宦魏忠贤,杀害杨涟左光斗等人,忠奸不分,朝纲混乱。许多大臣借机上疏称这是“上天警示”、“天人共愤”,要求天启皇帝匡正时弊,重振朝纲。

因为此次灾变着实诡异且骇人,天启皇帝也觉得十分不吉利,自己惶惶不可终日,加上民众激愤,不得已只好下了“罪己昭”,深痛地做了自我检讨和省醒,并从国库中拨出一万两黄金救灾。

如此轰动全国的大爆炸,究竟因何而起?三百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就此进行过无数探讨研究,但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就目前流传较广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火药爆炸说火器在明朝军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在明朝末年,京营军官有六成是火器军人。而王恭厂火药库,就是国家直接掌管的最大火药库之一。

有人认为,此次爆炸,或是厂内出现了明火,火药遇到明火,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会发生什么。

或是厂内黑火药自爆,因为黑火药对摩擦和撞击异常敏感,仅仅是两公斤、落高70厘米以上的落锤冲击就能将其引爆。

而在工人制造、搬运过程中,因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都足以引爆整个王恭厂。

然而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按理说一个火药厂储存的火药不过几百吨,而这几百吨的炸药是不足以有如此破坏力的。而且在后来的崇祯年间,也有几个火药局发生过近十次爆炸,都没有如此大的爆炸力。如果说是因为王恭厂大爆炸后明朝做出了降低破坏措施,那也是没有的事,因为在此之前,自嘉靖到天启年间,也爆炸过七次,但都没有造成过这么大的灾难。

更有一层,有人考证这王恭厂当时仅是个铸锅厂,如果是这样根本就不存在火药爆炸的原因了。

陨石坠落说有人认为,这次灾变的范围非常的有限,如果是地震、飓风这样的自然灾难,所波及到的地区绝对不仅这么一点区域。

而且,在爆炸之前,天空突然出现呼啸声,人们抬头仰望,却见“飚风一道,内有火光”,随后一声巨响,“烟尘蔽空,白昼晦冥”《明史五行志》。伴随强大的放射状冲击波。无论人畜还是木石,都被震掀到空中。这一点除了是陨石坠落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无论是地震还是飓风都无法做到。

而据记载,在这次爆炸后,王恭厂附近出现了两个大坑“约长三十步,阔十三四步,深二丈许。”这个坑被认为是陨石炸出的坑。

这么一分析确实很有道理,但在这次灾变前发生的种种地震征兆,却又很难解释了。

地震引发的多重灾难说根据史料多处记载,这一次灾变之前,所出现的种种征兆与地震极其吻合。

而在地震过程中,火药厂的火药被撞击摩擦后自爆,导致整个厂发生爆炸。

这还没完,在爆炸当天,“天色皎洁”,正是“风霾屡作,旱魃为灾”的严重干旱之时。而气候越干燥,就越容易聚集静电,由此空气中潜伏着巨大的静电离子。

再有,通过许多记载,人们还确认了爆炸后出现了一股龙卷风,由此才会有“飞石”、“剥衣”这种诡异的现象出现。

也就是说,这次灾变,是因为许多因素聚集在了一块,具体说来是地震、火药爆炸和强静电加上龙卷风一起作案的结果。

然而,且不说这种情况是极度巧合,概率微乎其微。就如前文我们所说的,如果是地震和龙卷风,所波及的地区就不会仅仅这么一点了。

此外,还有认为是天然气引爆的,有火山地内热核强爆的等等,但都难以令人信服

所以,直到今天,这场大爆炸已经发生了395年,但关于灾变的原因,仍旧没有确切的答案。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史料对此事的记载,并非全部可信,除了与官方记述相同,其他内容我们也该持有怀疑态度。因为许多记述几乎是超自然的,甚至荒诞的。譬如三大殿上两千工人被震落的描写,若是这样,恐怕三大殿也要坍塌。而重达五千斤的石狮子,即便是各种因素混合破坏,也不可能将其上抛起来。

而造成这些奇异和诡异的记述的原因,或出于人云亦云,但凡有人在灾变中出现某些错觉,会将其放大化神秘化,当时人们思想普遍迷信,便添油加醋人云亦云,在形成文字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神奇。

还有一种可能,便是某些人借此宣传天人感应论,为的是抨击魏忠贤一党。像《天变邸抄》可能就是出自倾向东林党人的手笔。

无论如何,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让原本动荡不安的明朝越发雪上加霜。都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朱由校在位的七年里,几乎没有业绩可言,却有“妖孽”屡出皇宫内外。宫内内廷紊乱,阉党窃权,翻云覆雨。宫外白山黑水处的天之骄子凛凛生风,对关内大好河山虎视眈眈。

在种种人祸之中,天灾更是频频出现,黄河决口,地震频繁,连天子脚下都出现莫名其妙的灾变。这种情况正如古人所言,是天怒人怨。明朝的宿命在此基本已经定格。即便后来崇祯呕心沥血十几年,也无法拯救这一个烂摊子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被拍摄成电影的欧洲著名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欧洲著名战役及涉及的电影1.滑铁卢战役电影《滑铁卢(战役)》讲述了欧洲第七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期间,1815年6月18日,发生了英普联军与法军在布鲁塞尔以南的滑铁卢的决定性会战。2.凡尔登战役电影纪录片《凡尔登战役》《凡尔登启示录》,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

  • 古代战场厮杀那种的网络游戏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我为你推荐一下以下这款游戏三国大时代之霸王立志这是一款以古代改编为主的游戏,在游戏里面你可以选择投靠各派势力,完成他交给你的任务,以此你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官职,而且你还能多招几个属于自己的士兵,还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副将,你还可以自立为王,通过招兵买马,占领其他城市,巩固自己的势力,以此来统一天下

  • 拿破仑征战欧洲和希特勒征战欧洲本质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拿破仑。那人们会觉得很正常。可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希特勒。就不免让人感到差异。可见,拿破仑和希特勒虽然都是征服者,都是想统一欧洲的人,但历史形象是不一样的,拿破仑更像是一个正面人物,而希特勒是个反动人物。如果只从单纯的军事斗争上说,拿破仑和希特勒对外战争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扩

  • 军事天才拿破仑征服欧洲的战争为何会最终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拿破仑将军在战场上的成就表明:1,拿破仑将军有杰出的战场指挥才能,对战局有很强的解读能力。2,拿破仑将军有很强的执行力,能将法国国力,使用到极限。法国之败,主要还是国力不行,造成的。拿破仑将军征服欧洲,之所以以失败而告终,主要原因是:1,没有在欧洲取得共识,没有让欧洲社会认识到统一的意义,没有让欧洲

  • 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壬辰倭乱即明朝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明军援朝之战。韩国和朝鲜称为壬辰之乱,日本称为文之役,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关白”(官衔)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于万历20年(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意在占领和统治朝鲜后,以此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日军很快攻陷王京,占平壤,朝鲜八个道几乎尽

  • 古代著名的三场战争是哪三场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全部上古的,牧野之战,周武对商纣。三国的,赤壁之战,魏蜀吴定位之战。明末的,清军入关,满八旗统治华夏。其他的,像是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都还行,但个人认为上面三个最重要。最有名的就是:官渡之战曹操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赤壁之战周瑜5万20余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谢玄

  • 著名的赛约河之战,10万欧洲骑士对抗6万蒙古骑兵,两天后剩千人,是真的吗?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元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年),在匈牙利赛约河(今蒂萨河)畔,曾经高贵骄傲的欧洲骑士,被蒙古骑兵结实实地上了一堂军事教育课,10万大军在两天内灰飞烟灭,此战也是世界军事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围歼战之一。元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召开诸王会议,任命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为主帅,速不台为先

  • 古代战争故事:垓下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宿州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

  • 历史上有哪些打脸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就是凸显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话不要说的太满,要等到最后收不回来了,可不就是啪啪打脸。”在历史上,也确实有这么一些打脸事件的故事,我们当做故事看就行。说说曹操的华容道事件这个事儿属于《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咱们当个故事看看就行,但这个事儿确实很“打脸”。这次打脸事件的主人公是曹操,东汉末年的枭雄人物

  • 赤壁之战中真正让曹操失败的原因是庞统连环计和周郎的火攻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更本不在什么庞统设连环计什么的,曹操的军师就这么傻,什么都不懂吗?何况曹操本就是位难得军事家,打仗打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前两条曹操都占且运气极坏。这也是失败原因之一。赤壁之战主要的是吴国周愉为首的水军,调动了一切可用之兵力,同时有刘备的协助,当时的刘备还没有行成气候,赤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