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大爆炸,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中最令人疑惑的,就是“死、伤者皆裸”,比如一顶处在爆炸范围内的轿子,轿内女子衣服荡然无存,人却安然无恙。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五月初六,原本熙熙攘攘的京师街道上,一场横祸突如其来,先是自京城的东北方向,涌起一人多高的灰墙,紧接着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如同天崩地裂一般,无数房屋开始坍塌。
这就是被评为世界三大自然未解之谜之一的“天启大爆炸”,这场爆炸,波及范围达到了惊人的6500米,这个区域内,房屋化为齑粉,人和动物变成残尸从天而降,整个惨状使北京城恍如人间地狱。
除了北京城的中心爆炸区域之外,周边的其他地区如通州、昌平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最远处连蓟州(今天津蓟州区)都被震坏了几百间房屋,爆炸共造成死亡两万余人,受伤着以及各类财产损失无数。
除此之外,还发生了不少诡异的事情,如一座重达5000斤的大石狮子,居然被甩飞500米之远,爆炸后天空中还升起一朵类似于核爆的蘑菇云,经久不散,最让人觉得不解的是,爆炸过后发现,无论死伤者,大多赤身裸体,一丝不挂。
关于这场爆炸的原因,在各类史料中是众说纷坛,但有一种认可程度较高的说法,认为是由于存放炸药的王恭厂是爆炸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这种说法也经不起推敲,因为火药不足以造成规模如此之大的爆炸,更有说法认为是非自然力量造成的,总之关于这场爆炸,其中尚有不少未解之谜。
这场发生在天启六年春夏之交的大爆炸,来得很是突然。
在当天上午,完全没有任何先兆的,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异响,然后就从京城的东北方向,涌起一道一人多高的灰墙,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就接踵而至,随即,无数房屋在爆炸声中坍塌不止。
爆炸的范围,东起顺城门大街(宣武门内大街),西至平则门(阜成门),全长200米,宽6500米,在这个范围之内,几乎所有的房屋均遭到摧毁,爆炸声后,无数石块、木头以及任何动物的尸块从天而降。
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震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事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明季北略》
城中一处仪仗队的象舍,也受到了损坏,受惊的大象奔逃而出,不少人因此被踩踏,加上不绝于耳的房屋倒塌声,让人们哭天喊地,发疯的往安全的城外跑去。
爆炸中有不少处在爆炸中心的官员受伤或遇难,如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被折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两人连同一家老小,全部被“覆入土中”,还有宣府总兵杨大人一行七人,连人带马均瞬间没了踪影。
与此同时,紫禁城中的人,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一处正在修建的宫殿上,因爆炸产生的震荡让两千多名工匠从高处跌落,死于非命,尚在襁褓中的太子朱慈炅也因受到惊吓而夭折。
而我们的木匠皇帝朱由检,也就是天启帝,在爆炸发生时,他“深厚”的木匠知识,救了他一命。
当时的天启帝,正在乾清宫吃早饭,还没等吃上几口,就感到大殿不断晃动,经常接触木匠活的他,一看这形势不对,知道这种晃动下,大殿恐怕要榻,饭都不吃了,飞奔而出,速度之快,就连内侍都追不上。
正是他反应快了一点,才幸免于难,而身后的一个内侍,稍微慢了一点,就被掉下来的横梁砸了个脑瓜崩裂,当场身亡,那些服侍他用早膳的太监宫女,没一个活下来的。
除了爆炸现场极为惨烈之外,在爆炸前和爆炸后,还发生了一系列堪称“诡异“的事件。
爆炸发生前一年和当年,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并且在爆炸发生的五月,居然出现了霜降,本该炎热的天气,却“白露著树如垂棉,日中不散”,甚至在部分资料中,还记载爆炸发生前几个小时,地安门守门的内侍忽然听到有音乐之声,粗细之声交替,响了三遍方才停止。
而在爆炸发生后,让人觉得疑惑的事情更多了,最令人惊奇的就是,几乎所有的死伤者,皆是不着寸缕,如前文提到的轿子内的女子,以及御史何廷枢的一个小妾等。
这些人虽幸免于难,但衣服却荡然无存,一个在大街上因腿部被压住动弹不得的人,不一会功夫,就看到数十个妇女经过,用手、瓦片以及床单被褥来遮挡下身,匆匆跑过。
还有就是,爆炸时产生的力量之大,令人匪夷所思,一座重5000斤的石狮子,生生的飞出500米之远,而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飞到了远处的密云境内。
爆炸后,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宛如灵芝模样的云朵,不断翻滚,经久才散去。
这次爆炸,给明朝的京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仅死亡人数,就达到了两万余人,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房屋倒塌那就更不用提了,基本上以爆炸点为中心,方圆数里之内,均夷为平地,另外,失踪者也是不在少数,据说在城中,有一个学馆,里面几十个学童连同先生,皆无踪影。
那么这场惨剧究竟是因何原因造成的呢?
史料上,对于这场爆炸,均有详细的记载,包括如《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酌中志》以及《帝京景物略》中都有记载,其中记载最为详尽的,就是相当于现在公报性质的《天变邸抄》。
但在这些史料中,都是记载了这场爆炸发生的过程以及爆炸后各处的惨状,同时还有朝廷对于这场爆炸的反应,但对于爆炸的原因,却并没有太多描写,最多也就是一些推测而已。
而对此猜测较多的,就是爆炸发生的起点,一个叫做王恭厂的地方。
王恭厂的原址,位于北京内城的西南角,这里曾经是大明朝的重地,又叫做火药局,说白了,就是给朝廷制造火铳等武器的地方,另外也是存放火药的仓库。
因为爆炸是自这里而起,所以,很多人认为爆炸的原因是由于火药被点燃,才发生了惨剧,但经过推敲,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就是王恭厂的火药存放量,根据史料记载和计算其产能,王恭厂作为明朝的军火总工厂,里面的黑火药存放量确实不少,大概有3000吨左右,虽然这个数量的黑火药被引爆,确实能造成巨大的破坏,但若是与天启大爆炸那种天崩地裂的情形对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其次就是王恭厂和紫禁城的距离,在明朝,为了安全起见,王恭厂的位置设置在距离紫禁城直线约2.5公里的地方,依照库存的黑火药所具有的能量,是不足以让紫禁城内受到很大的冲击的,但史料上都明确记载了天启帝受伤,皇城内损坏严重等情况,显然这不是那些黑火药能造成的。
更何况,古代制造火药的技术,远不及现代,黑火药引爆后的能量,也肯定达不到现代标准,这就更不可能是因为这些黑火药而造成这种罕见的惨剧了。
还有就是,爆炸后所形成的的爆炸区域,与王恭厂明显的不对称,偏向北部很多,如德胜门附近,包括密云、蓟州等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与本该是以王恭厂为中心的起爆点并不一致。
最后就是一个细节,那座重达5000斤的石狮子,即便是王恭厂存放的火药在石狮子周围爆炸,也不足以让其硬是飞出去500米之远,这是那些炸药完全达不到的能量。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引起天启大爆炸的原因,并非是王恭厂的黑火药,反而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天灾,更为靠谱一些,毕竟在明末清初那个时期,也就是15世纪到17世纪,是历史上公认的自然灾变群发期。
早在大爆炸发生前,明朝各地就有不少记载有地质异变的奏疏和见闻,比如,很多人听到地下传来巨大的异响,天空中出现彩色的云朵等。
同时,在很多相关的见闻中,都记载了爆炸开始后,地裂和平地突陷大坑,其中,地裂开的口子和大坑的宽度,均是十分巨大。
“地裂一十三丈,平地陷二坑,深二丈许。”---《京师坊巷志稿》
根据这种现象,结合现代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形,天启大爆炸与一场级数较高的地震十分相像,按照爆炸产生的破坏力,应该是一场6到8级的地震。
也正是因为地震,才会造成王恭厂内存放的火药爆炸,可能是地震发生时伴随着大量的静电现象,或者是由于地震工人们慌乱不小心引燃,总之就是,王恭厂的火药,加剧了地震带来的后果。
而石狮子会飞走,很有可能是,地震发生时,伴随有恐怖的龙卷风,生生的将沉重的石狮子挪出几百米,这也是为何地震后,多处发现掉落下来的人体残块以及金银器皿和衣物等现象了。
当然,这些也是根据史料进行相关的推测,历史上天启大爆炸究竟是因何发生,目前尚无定论,史料中也很少提及这场灾难的具体原因,甚至还有人推测,这不是天灾,而是蓄谋已久的人祸,但都没有合理的证据来支持这种说法。
小结:
天启大爆炸,一共造成死亡人数高达两万余人,让正值动荡不安的晚明政府,遭受了致命一击,其发生的原因目前为止众说纷坛,但较为可靠的就是地震之说,爆炸发生后,天启帝诚惶诚恐,为此还专门下了一道“罪己诏”,并拨银赈灾,但也无济于事,这场爆炸,让把持朝政的阉党与东林党再次起了尖锐的冲突,间接地加速了明朝灭亡的速度,可以说,天启大爆炸,算是明朝灭亡的一个推手。
395年前的五月,北京王恭厂发生一场大爆炸,原因至今不明。而吊轨的是,这次灾难中死者皆一丝不挂,没死的人也赤身裸体,衣服莫名消失。
1626年5月30日(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这一天清晨,北京城跟往常一样苏醒,各型各色的人照旧为一天的生计开始忙碌。谁也想不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正悄悄向他们逼近。
到早上九点,天还是明亮的,却忽然有一阵沉闷的吼叫声从东北方向至京城西南角传来,人们从未听过这种奇怪的声音,吓得都停住了手脚。紧接着看到远处有灰色的蘑菇状气体冲向上空,继而慢慢变大,向周围笼罩,周边房屋也像波浪一样一层层摇荡起来。
前所未有的景象,让人惊恐万状,他们本能地寻求庇护的场所,以求躲过这场天灾。
可他们还未跑出几步,便听到一声巨响,随之地动山摇,周围也瞬间变得伸手不见五指,好像天塌了似的……
因为发生的地理位置特殊,损失异常惨重,且波及面广,所以这场灾难在许多史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譬如《明熹宗实录》、《天变邸抄》、《玉镜新谭》、《酌中志》等。
这次灾难,以王恭厂为中心,在半径达750米,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万间房屋坍塌在地化为断井颓垣,死亡者达万人之数。尤其是王恭厂一带,尸体层叠,秽气熏天,情状惨不忍睹。
这些死去的人,大多是被坍塌的房屋压死的。
如御史潘云翼一家,全家老小及下人,都被埋在瓦砾之中。另一位御史何廷枢也是“全家复土,长班俱毙”,不过,灾后何的手下在瓦砾堆中挖出了呼救的小妾,也不算全军覆没了。
有的是被气流卷上空中摔死的。
像《碧血录》里就记载,某个会馆当时正在讲课,结果在那一声巨响后,三十多名小孩连带老师都消失了。
而承恩寺那边,本来有一队乘坐着女子的轿子,在爆炸后仅见轿子,女乘客和抬轿的轿夫都不见踪影了。
这些失踪的人去哪儿了呢?被卷上空中,四分五裂后与木头畜牲、瓦片石沙等杂物一同落下。如《天变邸抄》中有载:
“长安街一带,时从空飞堕人头,或眉毛和鼻,或连一额纷纷而下”
“德胜门外坠落人臂,人腿更多”
还有的是高空作业坠落身亡的。
据记载,当初皇宫里在修建三大殿,本来还有两个月就竣工的,然而这一次大爆炸中,近两千位工人在屋顶施工时被震了下来,摔成了肉饼。
再有就是被踩踏身亡的。
那时候宣武门附近有饲养大象的象房,爆炸后象房随之坍塌,据史料记载,象房中饲养的大象有十多只,这些大象受惊后就满大街乱窜,根本无法控制,不少人就这么死在了大象脚下“蹂踏死者不可胜计也”。
还有的是被飞来的投掷物砸死的。
据《天变邸抄》记载,当时天启皇帝在乾清宫吃早饭。突然有强烈的震感袭来,整个大殿都在震动,天启皇帝赶紧跑出。身边的太监都没反应过来该怎么办,只有一位太监仅仅跟着天启皇帝跑,谁知快跑到建极殿时,一块瓦片飞过来刚好砸到这太监的脑袋,太监当场死亡。而在其他史料中,类似这种被投掷物砸死砸伤的不在少数。
由此可见,这一次爆炸,产生了非常大的力学效应。大到连石驸马大街几千斤重的石狮子都能被冲击到顺城门外边。上万人因此殒命,就不足为奇了。
而除了规模极大的力学效应,这次爆炸还有产生一种非常吊轨的现象,那就是“脱衣现象”。
据记载,这些死去的人,除了肢体大多不全,还大多赤身裸体“不论男女,尽皆裸体”。而有的更诡异,那就是有的人即便逃过一劫,其衣物也被莫名剥去。如《碧血录》中就记载,园宏寺大街有一坐着女子的轿子,在那一声巨响后,轿顶被掀开,等那女子回过神来,虽然安然无恙但身上已经没有了任何衣物。
而一个叫做冯栓的人的老婆,坐在轿中被风连人带轿吹走,等到轿子落地,只见赤身裸体。
更诡异的是,这些被吹走的衣物,竟然集体被吹到了西山,纷纷挂在树梢上。昌平县校场的衣物堆成了小山,此外还有银钱、首饰等物。
这场灾情来得突然且重大,原因又无法确定,而且种种现象太过离奇,所以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一时人心惶惶。
当时的天启朝,政治极度腐朽,天启皇帝宠信奸宦魏忠贤,杀害杨涟、左光斗等人,忠奸不分,朝纲混乱。许多大臣借机上疏称这是“上天警示”、“天人共愤”,要求天启皇帝匡正时弊,重振朝纲。
因为此次灾变着实诡异且骇人,天启皇帝也觉得十分不吉利,自己惶惶不可终日,加上民众激愤,不得已只好下了“罪己昭”,深痛地做了自我检讨和省醒,并从国库中拨出一万两黄金救灾。
如此轰动全国的大爆炸,究竟因何而起?三百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就此进行过无数探讨研究,但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就目前流传较广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火药爆炸说火器在明朝军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在明朝末年,京营军官有六成是火器军人。而王恭厂火药库,就是国家直接掌管的最大火药库之一。
有人认为,此次爆炸,或是厂内出现了明火,火药遇到明火,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会发生什么。
或是厂内黑火药自爆,因为黑火药对摩擦和撞击异常敏感,仅仅是两公斤、落高70厘米以上的落锤冲击就能将其引爆。
而在工人制造、搬运过程中,因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都足以引爆整个王恭厂。
然而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按理说一个火药厂储存的火药不过几百吨,而这几百吨的炸药是不足以有如此破坏力的。而且在后来的崇祯年间,也有几个火药局发生过近十次爆炸,都没有如此大的爆炸力。如果说是因为王恭厂大爆炸后明朝做出了降低破坏措施,那也是没有的事,因为在此之前,自嘉靖到天启年间,也爆炸过七次,但都没有造成过这么大的灾难。
更有一层,有人考证这王恭厂当时仅是个铸锅厂,如果是这样根本就不存在火药爆炸的原因了。
陨石坠落说有人认为,这次灾变的范围非常的有限,如果是地震、飓风这样的自然灾难,所波及到的地区绝对不仅这么一点区域。
而且,在爆炸之前,天空突然出现呼啸声,人们抬头仰望,却见“飚风一道,内有火光”,随后一声巨响,“烟尘蔽空,白昼晦冥”《明史五行志》。伴随强大的放射状冲击波。无论人畜还是木石,都被震掀到空中。这一点除了是陨石坠落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无论是地震还是飓风都无法做到。
而据记载,在这次爆炸后,王恭厂附近出现了两个大坑“约长三十步,阔十三四步,深二丈许。”这个坑被认为是陨石炸出的坑。
这么一分析确实很有道理,但在这次灾变前发生的种种地震征兆,却又很难解释了。
地震引发的多重灾难说根据史料多处记载,这一次灾变之前,所出现的种种征兆与地震极其吻合。
而在地震过程中,火药厂的火药被撞击摩擦后自爆,导致整个厂发生爆炸。
这还没完,在爆炸当天,“天色皎洁”,正是“风霾屡作,旱魃为灾”的严重干旱之时。而气候越干燥,就越容易聚集静电,由此空气中潜伏着巨大的静电离子。
再有,通过许多记载,人们还确认了爆炸后出现了一股龙卷风,由此才会有“飞石”、“剥衣”这种诡异的现象出现。
也就是说,这次灾变,是因为许多因素聚集在了一块,具体说来是地震、火药爆炸和强静电加上龙卷风一起作案的结果。
然而,且不说这种情况是极度巧合,概率微乎其微。就如前文我们所说的,如果是地震和龙卷风,所波及的地区就不会仅仅这么一点了。
此外,还有认为是天然气引爆的,有火山地内热核强爆的等等,但都难以令人信服
所以,直到今天,这场大爆炸已经发生了395年,但关于灾变的原因,仍旧没有确切的答案。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史料对此事的记载,并非全部可信,除了与官方记述相同,其他内容我们也该持有怀疑态度。因为许多记述几乎是超自然的,甚至荒诞的。譬如三大殿上两千工人被震落的描写,若是这样,恐怕三大殿也要坍塌。而重达五千斤的石狮子,即便是各种因素混合破坏,也不可能将其上抛起来。
而造成这些奇异和诡异的记述的原因,或出于人云亦云,但凡有人在灾变中出现某些错觉,会将其放大化神秘化,当时人们思想普遍迷信,便添油加醋人云亦云,在形成文字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神奇。
还有一种可能,便是某些人借此宣传天人感应论,为的是抨击魏忠贤一党。像《天变邸抄》可能就是出自倾向东林党人的手笔。
无论如何,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让原本动荡不安的明朝越发雪上加霜。都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朱由校在位的七年里,几乎没有业绩可言,却有“妖孽”屡出皇宫内外。宫内内廷紊乱,阉党窃权,翻云覆雨。宫外白山黑水处的天之骄子凛凛生风,对关内大好河山虎视眈眈。
在种种人祸之中,天灾更是频频出现,黄河决口,地震频繁,连天子脚下都出现莫名其妙的灾变。这种情况正如古人所言,是天怒人怨。明朝的宿命在此基本已经定格。即便后来崇祯呕心沥血十几年,也无法拯救这一个烂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