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四川是个极为混乱的地方,前前后后出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军阀,而土匪更是数不胜数,袁刚就是四川与陕西交界西乡一代的土匪,他在此盘踞十余年,横行乡里,为祸一方,穷凶极恶。
一、袁刚其人袁刚又叫袁育成,1888年11月18日,生于四川省宣汉县的一户贫苦农民家中。1925年,当地的地主派人征收粮食,袁刚家没有粮食交,差人于是将袁刚的母亲吊起来打,袁刚一怒之下杀死差人,后来到了国民革命军二十军杨森部当兵。
袁刚先为号兵,后来升班长,然而在乱世之中一个小班长什么都算不上,于是他为了自保,暗中组织小团体,他先后联络了丁勤轩、万炳成等8人组织“红帮”,而他的年龄最大被众人推为大哥。
1928年冬,杨森的二十军被刘湘的二十一军打败,袁刚等8人携带短枪3只离队。杨部离开宣汉县境后,袁刚等人经川北的通江县北上到陕川交界的大巴山区,进入陕南西乡县县境,从此开始了打家劫舍的土匪生涯。
二、土匪生涯袁刚在西乡的一条重要商道上私设关卡,以保护商旅为名,巧立名目,征收护商、印花、查验等税款。与此同时,他还暗劫富商大户,聚敛财富。袁刚经济宽裕后,就四处购买武器弹药,并广招匪众,不到一年就聚集匪众100多人。
为了防止地方武装剿匪,袁刚率部占据了天险高洞子。高洞子是大河坝南坪对面半崖上一天然方形石洞,其内宽约10米,长约百余米,可容百余人。洞内有一条暗河,长年流水不断,只要能够广积粮草能够长期固守。
高洞子下有一簸箕形土洞,也可以容百余人。袁刚让警卫队驻此,守住上山的路,屏障高洞子。两洞的交通,仅以一浮梯相连,浮梯从高洞子收吊,每次只容1人上下。两洞通往山下之路,不仅戒备森严,而且崎岖难行。袁刚占据这一天险后,在南坪以练“神团”为名,继续招兵买马,进一步扩充势力。数月之内,匪众即增加到200余人,并且与另一个匪首罗玉成相勾结,从此袁刚成为了称霸一方的大土匪。
三、土匪相斗1929年罗、袁匪部被田颂尧军队围困,致书镇巴大土匪王三春,1930年王三春致书围洞的军队,劝其撤围,不然则武力解决。川军被吓退后,罗玉成为了答谢王三春,亲自率卫队赴镇巴见他。谁知刚到镇巴就被王三春收编,罗玉成本人则被杀害。
罗部被吞并后,袁部势单力弱,1933年初袁刚为求自保投降了据他不远的匪首徐耀明,被任命为二营营长,当时徐耀明有匪徒五六百人,不过袁刚并没有真正投降,徐耀明也没有给他一枪一弹,彼此都有吞并对方的心思。
1933年7月初,袁刚以给徐耀明拜寿为名,正当酒席热闹之际,袁刚摔杯为号,开枪打死了徐耀明。火并徐耀明后,袁刚率主力仍回驻高洞子,留下一连的兵力防守广家店。从此袁刚的势力就更大了。
四、袁匪罪行袁刚自火并徐耀明后,数次率部骚扰当地红军,但均被击退。1934年初,由于川北战斗激烈,红军驻楼房坪兵力大部入川,袁刚即率部出洞,公开与红军为敌。但被我军几次打击后,袁匪气焰大减,龟缩在高洞子之中,不敢轻易出动。
1935年初,红军撤离楼房坪北上。袁刚出洞四处抢地盘,独霸了大河坝一带。数年间,袁匪在大河坝横行霸道,闹得这一带鸡犬不宁,人人自危。
袁匪在当地强迫农民种植大烟,牟取暴利;私设关卡,明夺暗抢来往商旅;到处绑票敲诈勒索钱财;杀人放火,抢占民女,搞得人们有家不敢回,有路不敢走;抓丁拉夫,带到高洞子长年累月服苦役。1938年秋,国民党西乡县杜县长对袁刚进行招安,封袁刚为常备第二大队大队长。于是,袁刚遂与国民党当局合作,由匪而变为正式民团,从此袁刚就更加的猖狂了。
五、袁匪结局1938年夏,汉中警备司令祝绍周以抗日为名,封袁刚为团长,令其下山赴汉口接受改编,欲乘机将其吞并。袁刚虽与国民党合流,但对国民党常有戒心。因此,他受封不服调,拒绝离开高洞子西赴汉中。
1939年夏初,祝绍周奉调川北,任川军某师师长,准备北上围剿袁部。袁刚返回高洞子后,下令匪众广蓄粮草,准备死守。但由于祝部围攻时期甚久,袁刚等人粮草断绝,不得不投降。
袁刚在西乡县西南为非作歹10余年,积怨甚多,民愤极大。同时袁刚在西乡的座位又直接危害国民党的统治。于是国民党在1940年12月16日,将时年42岁的袁刚枪毙,至此为祸这一代十多年的匪首,终于罪有应得的死去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无关)
乱世,既是生长土匪的沃土,也是埋葬土匪的坟墓,更是无数百姓的灾难。
民国时期,土匪泛滥的程度,和平时期的人们是很难想象的,仅“四川之地,道路之间,何地无匪、何时无匪”。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川西军区所管理的40个县,一度除茂县军分6个县以外,其余34个县都是数十股土匪,而且超过100人的土匪团伙就有近300股,总人数更是多达恐怖的6万多人。
据说,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乘坐装甲车从成都去重庆开会,途经龙潭寺、简阳以及内江时,居然接连三次遭遇土匪的袭击。
可见,当时四川的土匪有多么的猖獗,而巨匪袁刚则是当时无数股土匪中的一员。虽然,袁刚同其他土匪一样,伤天害理的事情没少干,但他宁死也不忘尽孝的一片赤子之心,却是土匪大潮中的一股可贵的清泉,而令人心生佩服。
那么,巨匪袁刚竟然做下了多少恶事呢?自古以来,土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事生产,而不事生产的结果就是没有钱,没钱又怎么养活队伍和扩张势力呢?
四川剿匪旧照
自然是用队伍去抢钱,又用抢来的钱养队伍。结果,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旋涡,想要脱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毕竟,一旦“抢”了,就会民心大失,还要面临政府军的围剿。当然,作为巨匪的袁刚也无法逃脱这样的命运牢笼。
由此,则不难理解,宋江为何总想着招安了。
那么,巨匪袁刚究竟是怎样为钱作恶的?
恶事一:于必经的西乡县商道私设关卡,强行征收护商、印花、查验等税金。恶事二:为从国民党那里捞到好处,居然公开与红军为敌,结果反被红军屡次打击,吓得袁刚缩进老巢高洞子中,不敢轻动。恶事三:通过私设关卡,就能掌握一些富商大户的底细,然后暗中进行劫掠。这种形式,无疑是土匪捞钱最快的一种途径。恶事四:数年间,独霸大河坝一带,到处绑票,敲诈勒索,杀人放火,抢占民女,致使这一带鸡犬不宁,人人自危,甚至人们有家不敢回,有路不敢走。恶事五:强迫农民种植大烟,牟取暴利。恶事六:抓丁拉夫,充当老巢建设的免费苦力。因此,十余年间,袁刚在西乡县西南一带的百姓中间积怨甚大,民愤难平。最终,于1940年12月16日,被国民党抓获,并执行枪决。
一时间,人们无不为巨匪袁刚的覆灭而拍手称快。但是,又因袁刚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一腔孝道之心,人们又不免忾然而叹。
那么,巨匪袁刚竟然有多至孝呢?这还得从袁刚的出身说起。
袁刚,又名玉(育)成,1888年11月18日生于四川宣汉县南坝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1925年春,因地主派人逼债将母亲吊打,袁刚一怒之下,杀死了吊打母亲之人,并躲进了深山。
不久,四川军阀杨森招兵,袁刚遂悄悄前往万县,并顺利加入了国军,还被任命为排长。
四川军阀杨森旧照
但是,众所周知,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非常之频繁,而在军阀混战中,一旦军队被打散,为图一时逍遥快活,有些军人则会借机离开,并伙同气味相投者,利用手中的武器,拉起一票人马,当起土匪,占山为王。
有了势力后,当军阀招安时,摇身一变,又会从土匪的身份变成国军身份。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袁刚也走上了打家劫舍的土匪生涯,并以易守难攻的西乡县(陕南汉中)的高洞子和曲江洞为据点,大肆作恶,大肆捞钱,大肆购买军火,大肆扩张势力。顶峰时,其势力达到了1000多人。
同时,袁刚又不甘心被人管,所以也就不想接受国民党的招安,自然也就不被国民党所容。
四川剿匪宣传旧照
最终,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但是,由于袁刚盘踞的高洞子易守难攻,国民党军队在无法攻克的情况下,得知其事母至孝,于是将其母亲请到高洞子前,规劝其投降。
见此,事母至孝的袁刚担心母亲安危,遂束手投降。
虽然,袁刚事母至孝的行为备受人们称道,但他作恶带来的不好影响,则更让人咬牙切齿。
那么,巨匪袁刚的影响有多不好呢?影响一:虽说私设关卡的这种捞钱形式,是当时川陕一带王三春等巨匪的惯用手段,但是却容易造成物价膨胀,最终受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影响的更是普通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影响二:虽说袁刚只不过是红军面对的无数股巨匪中的一股罢了,但他的行为也会诱发其他巨匪的效仿,并成为红军革命征途的一道阻力。影响三:强迫农民种植大烟,那可是制造毒品的主要原料,其危害有多大,就不用多说了吧。影响四:无论是抓丁拉夫,还是抢占民女,或是敲诈勒索等一系列恶行,完全就是将身处乱世灾难中的普通百姓往绝路上逼呀,其影响不仅不是不好,而是非常的恶劣了。虽然,土匪之路是一条不归路,但是若能心系黎民,理想远大,而不是只图个人快活和生存,就算是一条归路,也会受到后人们的敬仰和怀念。否则,就只能是一条臭名远扬的不归路了。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