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邦和项羽一共打了几年?

刘邦和项羽一共打了几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991 更新时间:2024/1/23 22:59:15

秦汉之际,项羽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领导权力而爆发了楚汉战争。战争自汉王元年(前206)至汉高祖五年(前202)十二月,历时四年余。

秦二世三年(前207)与次年初,刘邦、项羽相继率军西入函谷关,推翻秦王朝。

按照当初楚怀王与诸将“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率军先入秦都咸阳灭秦,理应为关中王。但项羽自恃灭秦功高,且兵强将勇,遂以诸侯之主自居而号令群雄。

前206年正月,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南徙于郴(今湖南省郴州市)。二月,项羽分天下大封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封地巴、蜀、汉中,都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

由于项羽进入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加之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六国故王于恶地,封亲信诸将于善地,引发并加剧了各路诸侯王之间的权力之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

四月,西楚霸王项羽于大封诸侯王后,即罢征秦之兵,诸侯王各就其封国。项羽亦率军东归根据地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刘邦被徙封汉王,自然愤愤不平,然实力不及项羽,只好隐忍,决定以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发展自强,然后收复三秦(项羽将秦关中之地封秦三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故合称三秦)。

五月,田荣(战国齐国贵族,因未助楚攻秦而未得封王,怀愤)起兵攻占三齐之地,自立为齐王。

汉王刘邦乘田荣举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以争天下,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

不久,齐、赵和彭越起兵反楚,对西楚构成直接威胁。项羽不得不调遣主力击齐,以稳定局势。

当时避处巴蜀的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于八月兵出故道(陈仓道,起自今陕西省宝鸡市东),迅速还定三秦。刘邦继续挥师东进出关,沿途击降数诸侯王,实力大增,使项羽在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

楚军主力困于齐地,无法脱身,刘邦乘隙进驻洛阳。

汉王二年(前205)四月,刘邦以项羽放杀义帝为由,率领诸侯兵五十六万攻楚,进据楚都彭城。项羽闻讯彭城失陷,亲率精骑三万自齐南下,回师突袭彭城,大破汉军。汉军五十六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得与数十骑突围逃脱。

彭城之役后,楚汉双方便进入了相持阶段。相持阶段一开始,刘邦就组建了骑兵部队,有效地阻挡了楚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汉军一方面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一方面积极在楚军的后方与侧翼开辟新战场,不断袭扰牵制楚军。这一部署打击了项羽在战略上的致命弱点,很快便收到成效。

八月至次年十月,韩信接连平定魏、代、赵、燕,兵锋直指齐地,汉军逐渐形成包围西楚的主动态势。

楚霸王项羽虽具“力拔山兮气盖世”之无敌之勇,却乏韬略,在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策;虽百战百胜,却始终疲于奔命陷于战略被动态势,无法摆脱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刘邦遂得以调兵遣将,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

汉王四年(前203)冬,汉军趁项羽率领主力东击彭越之机,在成皋(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西)大破楚军,复取成皋;东线韩信亦尽定齐地。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陷于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八月,项羽军中粮尽,遂向刘邦提出议和。楚汉约定以鸿沟(从荥阳以北向东至今开封附近,折向南流,至今淮阳东南注入颍水)为界,鸿沟以西为属汉,以东属楚。

九月,项羽率军东归彭城。

十月,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建议而背约攻楚。他乘项羽引军东撤无备之机,率军全力追击,并约韩信、彭越合围之。

汉王五年(前202)十二月,项羽被围困于垓下(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汉军四面唱起楚歌,以瓦解楚军军心,楚军将士闻楚歌而皆无斗志。项羽率领亲随八百骑兵突围南走,渡淮后仅余二十八骑。

项羽来到乌江亭(即今安徽省和县东北苏皖界上乌江镇),见大势已去,遂悲壮自刎。

楚汉战争最后以西楚霸王项羽败死、汉王刘邦完胜而告终。

汉高祖刘邦五年(前202)二月,刘邦即皇帝位于水(古水名,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之阳,建立大汉王朝,是为汉高祖。

图片皆选自网络。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中国古代造反时,由南方进攻北方鲜有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其实在史学界很早就有答案,不过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再加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给出的答案又有点不同观点。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看法:首先分析历史问题,总要先从政治、经济、军事几个方面入手,先来说说政治,中国几千年来文明发源中心和政治中心都在北方,基本处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北的

  • 我国有著名的“狙击手”吗?有哪些战绩?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美军钦点的,张桃芳;在朝鲜冷枪冷炮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狙击手,志愿军对击杀敌人有着非常严格的判断。张桃芳不是战绩最佳的狙击手,但是却是最出名的美军说的,大名鼎鼎好几位美军二战的狙击老手,死于张桃芳的抢下,从此美军在也不敢证明和张桃芳硬钢,而是试图用炮火炸死他。不过张桃芳在朝鲜战场上连皮都没蹭破过,这

  • 人类历史上在战场上使用病毒和毒气的例子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近现代日本等国细菌战毒气战的罪行众所周知,我们来扒一扒古代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细菌战是汉武帝14年匈奴入侵以后,匈奴屡犯汉境,但中行说却生病死了。在死之前中行说建议匈奴对汉军搞细菌战。因为他发现一些池塘有病死的马,羊之后,而这些池塘里的水就开始有“毒”。士兵食用之后,会中“毒”,轻则拉肚子,重则死亡

  • 在全人类历史上,野蛮征服文明的历史事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野蛮征服文明最成功的案例非蒙古帝国最为典型,还很多也蛮民族入侵一个文明通常都会被这个文明所感染而变得文明,蒙古也不例外,他也收到了宋朝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感染,但是野蛮的蒙古帝国毁灭的征服的文明数不胜数,其他也蛮民族进攻一个文明都是以城池计算,一次打几座城,多则打十几座城,而蒙古帝国一次打几个国,多则

  • 西乡隆盛领导西南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意见不和,其次,西乡隆盛不满明治内阁鸟尽弓藏,抛弃为日本立下功勋的下级武士。日本近代化改革的重要人物西乡隆盛说起西乡隆盛,他的名气可能比不上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人那么响亮,但是这个人在日本近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乡隆盛出身日本西南的萨摩藩,在日本近代的倒幕运动之中,西乡隆盛一直都是核

  • 甲午战争中首位殉国的清朝将领是谁?他的事迹有多感人?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随后《马关条约》的签署,给中国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时也大大加深了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至今思来依然令国人心痛不已。虽然最终战败,但在抵御日军侵略的战斗中,却曾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卫国烈士,值得后世敬仰。在这些为国捐躯的人物当中,坚守朝鲜平壤城的奉军统帅左宝贵,无疑是第一位以身殉

  • 爱国战争电影观后感200 - 百度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观后感需要找准写作的切入口。一部电影人物众多,内容纷繁,情节纵横交错。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找到一个切入口展开全篇,好像一条红线将“简介-评论-感受”三块内容串连起来。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1、选择一个人物。一部电影看完,有的同学对主角赞不绝口,有的对某一配角记忆深刻。不管怎样,只要挑选一个人物,

  • 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一、英雄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攻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战斗中,他所在连队担任突击任务。在这生死紧要关头,他为了整体,为了胜利,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21岁。他的牺牲保证了全连队潜伏任务的胜利完成。二、薛志高四川省简阳县人,一

  • 甲午海战著名将领丁汝昌为何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有关甲午战争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1895年2月11日,革职留任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刘公岛丁公府内服毒自尽,是北洋海军历史上至为悲怆的一幕。纵然是当时的外人也很难揣摩丁提督自杀时的心情,更不用说是百年后的现代人,我们只能根据相关史料进行逻辑分析,尽可能来试图理解丁汝昌。丁汝昌的自杀,可

  • 明朝战争史上有哪些力挽狂澜的神操作?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要说古代战争,我国各朝各代都曾创下过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甚至于不战自败的各种神话,但是这些战争中哪些又是因为将领的神指挥、神操作力挽狂澜的呢?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明朝京师保卫战。当时正是正统十四年间,而明朝军队的精英主力在土木堡大战中几乎全军覆没,皇帝朱祁镇也被瓦剌所俘虏,瓦剌首领也先大将军亲自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