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的殉葬制度究竟从何开始,有多恐怖?

古代的殉葬制度究竟从何开始,有多恐怖?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13 更新时间:2024/2/9 9:50:47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说到最没有人性的制度,那么非殉葬制度莫属了,那么它究竟从何开始的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殉葬制度始于春秋

春秋晚期,奴隶制濒于崩溃,人殉的作法引起非议。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后用177人殉葬,其中包括三名才能出众、深孚众望的良士。国人因此作《黄鸟》诗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对暴君的憎恨。这时在各诸侯国,妇女作为主人婢妾生殉的恶俗也逐渐受到摒弃。

齐大夫陈子车死后,其妻和总管商定用人殉葬。子车的弟弟子亢对他们说:“如果哥哥在阴间需人侍候的话,没有比他的妻子和总管更合适的了,这件事要不就算了,如果一定要坚持,我就准备用你们二位生殉。”子车的妻子与总管只好取消生殉婢妾的打算。

春秋之后,人殉的作法已不多见,基本上改用木制或泥制的人形偶像殉葬。战国时的秦国于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废止人殉。

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却再次发生了大规模的生殉事件。

秦始皇嬴政死后,殉葬的确切人数至今仍是个谜。《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从这段文字看,后宫女人大约全部殉葬了。

秦王朝的速亡,也狠狠地教训了汉朝的统治者。汉武帝死后,殉葬了大批金银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但他的几千名妃子、宫女却都保住了性命。从此,除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外,强制妇女殉葬的制度,基本不复存在。

汉朝时期后宫妻妾皆殉死。“汉武帝时,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充后宫,及弃天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帝陵”《汉书》卷72。《汉书》是汉代当朝人写的历史,对于汉武帝的残忍行为的记录,当为真实。

张廓《多妻制度——中国古代的社会和家庭结构》还说,两汉、六朝、隋唐、宋辽金等朝,相继以后宫活人为专制帝王殉葬,至元朝时期达到高潮。

元代是殉葬制度的高潮。

成吉思汗死时,灵柩经过之处,所遇之人也“尽杀之”,“诸将负成吉思汗柩归蒙古,秘其丧,在道,遇人尽杀之”冯承钧《成吉思汗传》。成吉思汗战死后灵柩归葬蒙古,途经万里之遥,所遇之人都杀死,其数字之大,难以估量。成吉思汗还用美女骏马殉葬:“杀40名贵族美女及大汗之骏马以为殉”何建民《中国殉葬史》。“蒙古大汗时,杀最良之马以供蒙古大汗来世之用,蒙兀没时,送葬之途次,遇人尽杀之,其数在2万人以上”《马可波罗记》蒙兀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的做法,就是秉承了天之骄子成吉思汗的家传。

由此,明朝建立以后,继承了元代的一些宫廷殉葬制度残余,《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所谓“宫人”,就是嫔妃和宫女的统称。可见,朱元璋临终要求责殉诸妃并非空穴来风。

明朝人毛奇龄所著的《彤史拾遗记》则对朱元璋殉葬情况进行了更明确记载,并给出了具体殉葬嫔妃人数:“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必须强调的是,这46人当中,仅有2人是死在了朱元璋之前,其余44位则全部是活人殉葬。

毫无疑问,朱元璋临终要求责殉诸妃是非常不人道的行为。殉葬是古代一项非常残忍的制度,有几千年的传统,至少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有了活人殉葬习俗,是阶级不平等的体现。但随着社会发展,到了汉朝,这一恶习就被朝廷明文禁止了。

既然如此,朱元璋为什么要开历史倒车,在死前特地恢复了已经废止了一千多年的殉葬制度呢?

朱元璋是个好父亲,但却不是一个好哥们、好领导、好丈夫。为了巩固皇权,为了把江山永远留在朱家子孙手中,他不惜大杀功臣,残害忠良。对于后宫三千佳丽,朱元璋也称得上是薄情寡义,真正让他付出真情的唯有结发妻子马皇后。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终身没有再立新皇后。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为他对马皇后的刻骨深情,认为在朱元璋心中,马皇后是不可替代的,除了她,没有任何女人配当皇后。但对此,笔者却不能完全赞同。

诚然,朱元璋晚年不再立皇后,确实与他对马皇后的真情有关,但绝非仅此而已。作为一代帝王,如果把朱元璋看得这般儿女情长,那也太小瞧他了。其实,朱元璋另有深思远虑,背后原因,与他临终要求责殉诸妃完全一致,与他大杀功臣也如出一辙。

朱元璋越过二十几个儿子,隔代传位给孙子朱允炆,虽然避免了夺嫡之争,但却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朱允炆年少懦弱,将来的皇位传承必将隐患重重。历朝历代血的教训告诉他,主少国疑通常有两个结果:要么权臣当道,要么外戚专权。这在历史上衍生为两种制度,即顾命制和垂帘制。

但是,朱元璋是绝对的强权主义者,他既不喜欢顾命制,也不喜欢垂帘制,所以,他首先要铲除权臣,其次就要杀绝外戚。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朱元璋虽然没什么文化,却也熟读历史。汉高祖刘邦英明伟大,死后却有吕后专权,祸乱朝纲;唐太宗李世民文韬武略,死后却有武则天篡权,牝鸡司晨。所以,晚年的朱元璋最担心的,除了权臣谋反,还有外戚专权和女主天下。

无论是外戚专权还是女主天下,其前提都是主少国疑,后妃上位。朱元璋不立皇后,就是不希望再出一个吕后,朱元璋要求责殉诸妃,就是不希望再出一个武则天。杀死所有强权女人,灭掉所有潜在威胁,则大明江山就可以长长久久留在朱家子孙手中了。

历史证明,朱元璋的心狠手辣确实效果明显,他死后,既没有出现权臣篡位,也没有出现外戚专权或女主天下。但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终究是百密一疏,他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是,最终篡夺朱允炆皇位的会是他的儿子朱棣。

另外,由于朱元璋开了一个坏头,明朝接下来的几位皇帝死后也都有大量嫔妃殉葬。根据《李朝实录》的记载,明成祖朱棣驾崩时,殉葬的嫔妃数量多达三十多人,即便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驾崩时,殉葬的嫔妃数量仍有十多人。直到明朝中期,明英宗朱祁镇觉得这样太残忍了,因此就要废除殉葬制度,在明英宗逝世后,没有人陪葬,因为明英宗留下了“罢宫妃殉葬”的遗言,这五个字意味着以后所有没有子嗣的妃子,都不用再殉葬。于是,从明英宗以后,妃子就不再为皇帝殉葬了。

有一种说法,明英宗和他的原配钱皇后两人十分相爱,至死不渝的爱情使明英宗为了自己死后,让妻子钱皇后不受委屈和压迫,这才留下了“罢宫妃殉葬”的遗言。但是在明朝殉葬的人是除了皇后和为皇上生下皇子的妃子,所以这一说法也是不对的。即使明英宗逝世后,需要陪葬,而皇后肯定不会是其中一个。

在明朝,后妃们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缢,还有绝食。这些在中国正史上的记载都是很少的。而明英宗就是觉得这样的殉葬很残酷,所以废除了殉葬制度。这个制度在之后的明朝都延续了下去。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盐的发展历史,不是武器胜似武器,齐国靠它成为春秋五霸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都说水是生命之源,但同样的盐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古代盐的发展历史,不是武器胜似武器,齐国靠它成为春秋五霸。中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音:试)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 “羝(

  • 中山国:神秘的战国第八雄 数次被灭又数次复国 最终彻底被同化 堪称春秋战国时时期最悲催的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中山国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中山国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最终为赵国所灭。历史上,一个国家一旦国土面积小,就特别容易被灭亡。比如二战时期的卢森堡,5月10号凌晨和德国开打,当天中午就投降了。比利时也好不到哪

  • 齐魏马陵之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齐国兴于马陵也衰于马陵 魏国成于武卒亦亡于武卒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战国中期的齐魏马陵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战例,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对于损失了十万武卒的战败国魏国而言,其走向衰亡已是必然;而对于战胜国齐国而言,其实也没得到任何好处。反而是秦、赵两国崛起,开启了新一轮的争霸战争。魏国称王桂陵之战失败后,魏婴的一番多边操作基本落空。魏国不仅和赵国关系破裂,还

  • 册府元龟是北宋四大部书之一 险些埋没于烟尘 册府元龟的历史价值有哪些?册府元龟被忽视的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册府元龟》是北宋四大部书之一,为政事历史百科全书性质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将历代君臣事迹,自上古至于五代,按照人物阶层身份,分门别类,先后排列,目的是“为将来典法,使开卷者动有资益”。其中唐、五代史事部分,是《册府元龟》的精华所在,不少史料为该书所仅见,即使与正史重复者,亦有校勘价值。宋代重视文

  • 民国时期的青天白日勋章,含金量究竟有多高,使得人人向往?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民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勋章,其中最耳熟能详的要数青天白日勋章,那么它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使得人人向往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青天白日勋奖的设颁,始于1929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特于同年四月十六日明令规定,凡民国十八年以前,所有以政府名义颁发之勋位勋章,一律废止。1929年5月15日《陆海空军勋章条

  • 北魏孝文帝改革 力推汉化 胡汉通婚革风易俗 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开创一片太平盛世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灰暗的时

  • 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侯景之乱是如何发生的?侯景之乱与南北朝后期局势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北魏于永熙三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高欢与西魏宇文泰彼此争雄,与南方的萧梁政权对峙,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在历史上成为“后三国时代

  • 三朝元老是从何而来的?有哪些著名的三朝元老呢?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大臣,由于他们作为时间较久,被称为三朝元老,那么三朝元老是从何而来的?又有哪些著名的三朝元老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出自:《后汉书·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权在握的他为何不称帝,是不是我们误会了他?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他的事迹甚至留下了许多的谚语,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权在握的他为何不称帝,是不是我们误会了他?司马昭的夺权之路司马昭是司马懿的二儿子,他是晋景帝的司马师的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曹魏末期手握大权的臣子,也为西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劳。成年后司马

  • 宋金隆兴和议丧权辱国 金宋关系由君臣之国变为了叔侄之国 宋金隆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主要内容为: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宋割唐、邓、海、泗四州外,再割商、秦二州与金。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年的和平。1141年,南宋在宋金战争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赵构与宰相秦桧一心想与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