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有多少个诸侯国?

春秋时期有多少个诸侯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08 更新时间:2023/12/13 15:59:55

春秋诸侯国的由来:东周前期又称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其中比较重要的诸侯国是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1、齐国: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位于今天山东。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

2、宋国:是周朝三恪之一,国君子姓,国都商丘。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武王分封诸侯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

3、晋国:晋国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晋国(前1033年前349年),周朝的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

4、郑国:郑国在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姬姓,初都郑邑(今陕西渭南华州),后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在一段时间之内,强大的齐国也对郑国礼让三分,曾跟随郑国讨伐宋国,甚至求助于郑国。

5、楚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帝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

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7、蔡国(公元前1046~公元前447年),周朝诸侯国,建都蔡(今河南上蔡县),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弟叔度,因叔度跟随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于郭邻。蔡叔度死后,周公旦封其子蔡仲(名胡)于蔡(今河南上蔡县),重建蔡国。

春秋时,蔡国经常受到楚国的逼迫。公元前531年,楚国灭蔡国。三年后,蔡平侯复国,迁都新蔡(今河南新蔡县)。公元前506年蔡国曾随吴国伐楚,并攻入郢都。公元前493年在楚国的逼迫下,和吴国的帮助下,蔡昭侯迁都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为下蔡。公元前447年,蔡国被楚国所灭。

8、蓟国:中国商代到春秋中期的诸侯国,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区北。3000多年前,周成王在其父武王灭商后继而稳定国家,分封天下,封召公的长子克于燕(匽)地,以报其辅佐之恩。

蓟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伊姓(一说祁姓),的后裔。蓟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蓟国受到周天子的分封,重新建国。直到春秋中期,蓟国亡于燕国。

更多文章

  • 蒙古帝国、大蒙古国、元朝三者不是同一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蒙古帝国,大蒙古国,元朝

    蒙古帝国、大蒙古国、元朝,三者都是蒙古人在历史上建立的国家,很多人会认为蒙古帝国、大蒙古国、元朝是同一个国家,但事实上三者有一定的区别,又互有关联,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三者。蒙古帝国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是正式国号,是后世为了研究历史而命名的,指的是蒙古人在历史上建立的所有国家及其疆域的统称,当然也包括

  • 吐蕃是如何灭亡的?并逐步纳入中国版图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吐蕃,唐朝

    吐蕃,原本是一个统一青藏高原的大帝国,曾经和唐朝好到和亲,又曾经是唐朝的劲敌。可在842年,吐蕃王朝赞普朗达玛被僧人暗杀,此后吐蕃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中。吐蕃分裂后的历史十分复杂,这段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最终结束于18世纪初期康熙皇帝的“驱准入藏”,经历了将近9

  • 从兰陵和枣庄开始,探讨中国部分地名历史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兰陵,枣庄,汝南,驻马店,更改地名,地名

    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知道你的家乡在古代的名称吗?你觉得家乡如今的名字和古代的名字哪个更好听?比如兰陵VS枣庄,汝南VS驻马店……如果你的家乡在这些地方,你认为哪个名字更能体现家乡的韵味呢?还有,你知道为什么要改变而不是沿袭古代的地名称谓吗?这一大串问题,你不用急着回答,看完

  • 曹操为何要杀孔融全家 孔融因何事被曹操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融,曹操

    有句老话叫“有志不在年高”。对这句话向来有两句解释。其一是对于老年人说的: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没啥,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比如《封神演义》第23回中说: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第二种解释则相反,是对少年人说的:只

  • 中国使用次数最多的年号是哪个?建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使用次数最多的年号,年号,建兴

    考虑沿用因素,建兴年号被13位君主使用:怀帝刘禅,汉建兴元年(高句丽山上王二十七年,魏黄初四年,吴黄武二年,223年)至汉建兴十五年(高句丽东川王十一年,魏景初元年,吴嘉禾六年,237年);会稽王孙亮,吴建兴元年(汉延熙十五年,高句丽中川王五年,魏嘉平四年,252)至吴建兴二年(汉延熙十六年,高句丽

  • 曾是中国藩属国 那么日本是如何吞并琉球群岛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琉球群岛,琉球,琉求

    在浩瀚的东海之东,有一串珍珠似的群岛,接连着日本的九州岛和中国的台湾岛,共有60余个有名称且有人居住的岛屿和400多个无名小岛,这便是琉球群岛。大多数人几乎只对小学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西沙群岛印象比较深刻,对于琉球群岛相较于陌生些了;更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些星星点点的群岛上,也曾有过灿烂的古代文

  • 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首都的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安,首都,五代十国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上古三代中历时275年的西周王朝就建都于长安,此后铸造华夏大一统帝国的秦汉王朝也建都于此,中国历史上最鼎盛辉煌的大唐王朝也建都于此。前后总计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史上西安累计建都时间达1200多年

  • 清朝入关的确有捡漏成分,得天下有太多的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满清入关,清兵入关,明朝,清朝

    清朝是继明朝以后的封建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清朝政治上专制的极端化,对内思想的禁锢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清朝对中国的祸害是罪深重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是最不值得称颂的朝代。关于清朝的历史,很多人认为清朝之所以从关外

  • 北宋和南宋的分界点在于哪个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和南宋分界点,北宋,南宋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带着一班文臣武将南渡长江在南方继续宋室,称“南宋&rdqu

  • 分封制历史上出过事情,为何朱元璋还要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藩王,分封制

    过去一直认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毕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是太子外,他想要让其他25个儿子都称王,在地方上做土皇帝。不过我们从朱元璋分封诸侯王的地形图上,可能就会有其他的认识。除了自私自利的一面以外,朱元璋还是有其他考虑的。一、朱元璋希望皇子们负责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