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使用次数最多的年号是哪个?建兴!

中国使用次数最多的年号是哪个?建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33 更新时间:2023/12/11 10:20:17

考虑沿用因素,建兴年号被13位君主使用:

怀帝刘禅,汉建兴元年(高句丽山上王二十七年,魏黄初四年,吴黄武二年,223年)至汉建兴十五年(高句丽东川王十一年,魏景初元年,吴嘉禾六年,237年);

会稽王孙亮,吴建兴元年(汉延熙十五年,高句丽中川王五年,魏嘉平四年,252)至吴建兴二年(汉延熙十六年,高句丽中川王六年,魏嘉平五年,253年);

武帝李雄,成建兴元年(高句丽美川王五年,晋建武元年,汉元熙元年,304年)至成建兴三年(高句丽美川王七年,晋光熙元年,汉元熙三年,306年i);

愍帝司马邺,晋建兴元年(高句丽美川王十四年,成玉衡三年,汉嘉平三年,313)至晋建兴四年(高句丽美川王十七年,成玉衡六年,汉建元二年,316年);

昭公张寔,晋建兴二年(高句丽美川王十五年,成玉衡四年,汉嘉平四年,314年)至凉建兴八年(高句丽美川王二十一年,晋建康二年,成玉衡十年,赵光初三年,赵明帝二年,320年)沿用;

成王张茂,凉建兴八年(高句丽美川王二十一年,晋建康二年,成玉衡十年,赵光初三年,赵明帝二年,320年)至凉建兴十二年(高句丽美川王二十五年,晋太宁二年,成玉衡十四年,赵光初七年,赵明帝六年,324年)沿用;

文王张骏,凉建兴十二年(高句丽美川王二十五年,晋太宁二年,成玉衡十四年,赵光初七年,赵明帝六年,324年)至凉建兴三十四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六年,晋永和二年,代建国九年,燕文明王十三年,汉太和三年,赵建武十二年,346年)沿用;

恒王张重华,凉建兴三十四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六年,晋永和二年,代建国九年,燕文明王十三年,汉太和三年,赵建武十二年,346年)至凉建兴四十一年(高句丽故国原王二十三年,晋永和九年,代建国十六年,燕元玺二年,秦皇始三年,353年)沿用;

哀公张耀灵,凉建兴四十一年(高句丽故国原王二十三年,晋永和九年,代建国十六年,燕元玺二年,秦皇始三年,353年)沿用;

冲公张玄靓,凉建兴四十三年(高句丽故国原二十五年,晋永和十一年,代建国十八年,燕元玺四年,秦寿光元年,355年)至凉建兴四十九年(高句丽故国原王三十一年,晋升平五年,代建国二十四年,燕建熙二年,秦甘露三年,361年);

成武帝慕容垂,燕建兴元年(燕更始二年,高句丽故国壤王三年,晋太元十一年,代登国元年,凉凤凰元年,秦太安二年,秦白雀三年,秦建义二年,凉大安元年,386年)至燕建兴十一年(高句丽永乐六年,晋太元二十一年,魏登国十一年,秦皇初三年,秦太初九年,凉麟嘉八年,396年);

威德王扶余昌,百济建兴元年(新罗建福九年,592年)至百济建兴七年(新罗建福十五年,598年);

圣宗大仁秀,渤海建兴元年(唐元和十四年,吐蕃彝泰四年,蒙全义四年,819年)至渤海建兴十二年(唐大和四年,吐蕃彝泰十五年,蒙保和七年,830年)。

排除沿用因素,建平年号被使用9次,属于使用次数最多的年号:

哀帝刘欣,汉建平元年(高句丽琉璃王十四年,前6年)至汉建平四年(高句丽琉璃王十七年,前3年);

明帝石勒,赵建平元年(高句丽美川王三十一年,晋咸和五年,凉建兴十八年,成玉衡二十年,330年)至赵建平四年(高句丽故国原王三年,晋咸和八年,凉建兴二十一年,成玉衡二十三年,333年);

文帝石弘,赵建平四年(高句丽故国原王三年,晋咸和八年,凉建兴二十一年,成玉衡二十三年,333年)沿用;

文帝慕容瑶,燕建平元年(燕建兴元年,高句丽故国壤王三年,晋太元十一年,代登国元年,凉凤凰元年,秦太安二年,秦白雀三年,秦建义二年,386年);

昭武帝慕容盛,燕建平元年(燕元年,高句丽永乐八年,晋隆安二年,魏皇始三年,秦皇初五年,秦太初十一年,凉龙飞三年,凉太初二年,凉神玺二年,398年);

献武帝慕容德,燕建平元年(燕长乐二年,高句丽永乐十年,晋隆安四年,魏天兴三年,秦弘始二年,秦太初十三年,凉咸宁二年,凉建和元年,凉天玺二年,400年)至燕建平六年(燕光始五年,高句丽永乐十五年,晋义熙元年,魏天赐二年,秦弘始七年,凉永安五年,凉建初元年,楚天康二年,405年);

白亚栗斯,建平元年(高句丽长寿王三年,晋义熙十一年,魏神赐二年,燕太平七年,秦弘始十七年,秦永康四年,凉玄始四年,凉建初十一年,夏凤翔三年,415年)至建平二年(高句丽长寿王四年,晋义熙十二年,魏泰常元年,燕太平八年,秦永和元年,秦永康五年,凉玄始五年,凉建初十二年,夏凤翔四年,416年);

率善王刘虎,建平二年(高句丽长寿王四年,晋义熙十二年,魏泰常元年,燕太平八年,秦永和元年,秦永康五年,凉玄始五年,凉建初十二年,夏凤翔四年,416年)沿用;

哀王沮渠牧犍,凉建平元年(高句丽长寿王二十五年,宋元嘉十四年,魏太延三年,仇池建义二年,蜀泰始六年,437年)至凉建平六年(高句丽长寿王三十年,宋元嘉十九年,魏太平真君三年,仇池建义七年,442年);

酒泉王沮渠无讳,凉建平六年(高句丽长寿王三十年,宋元嘉十九年,魏太平真君三年,仇池建义七年,442年)沿用;

南郡王刘义宣,宋建平元年(宋孝建元年,高句丽长寿王四十二年,魏兴安三年,凉承平十二年,454年);

文景帝元愉,魏建平元年(魏永平元年,高句丽文咨王十八年,梁天监七年,高昌承平七年,柔然建昌元年,508年)。

更多文章

  • 曾是中国藩属国 那么日本是如何吞并琉球群岛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琉球群岛,琉球,琉求

    在浩瀚的东海之东,有一串珍珠似的群岛,接连着日本的九州岛和中国的台湾岛,共有60余个有名称且有人居住的岛屿和400多个无名小岛,这便是琉球群岛。大多数人几乎只对小学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西沙群岛印象比较深刻,对于琉球群岛相较于陌生些了;更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些星星点点的群岛上,也曾有过灿烂的古代文

  • 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首都的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安,首都,五代十国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上古三代中历时275年的西周王朝就建都于长安,此后铸造华夏大一统帝国的秦汉王朝也建都于此,中国历史上最鼎盛辉煌的大唐王朝也建都于此。前后总计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史上西安累计建都时间达1200多年

  • 清朝入关的确有捡漏成分,得天下有太多的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满清入关,清兵入关,明朝,清朝

    清朝是继明朝以后的封建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清朝政治上专制的极端化,对内思想的禁锢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清朝对中国的祸害是罪深重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是最不值得称颂的朝代。关于清朝的历史,很多人认为清朝之所以从关外

  • 北宋和南宋的分界点在于哪个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和南宋分界点,北宋,南宋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带着一班文臣武将南渡长江在南方继续宋室,称“南宋&rdqu

  • 分封制历史上出过事情,为何朱元璋还要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藩王,分封制

    过去一直认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毕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是太子外,他想要让其他25个儿子都称王,在地方上做土皇帝。不过我们从朱元璋分封诸侯王的地形图上,可能就会有其他的认识。除了自私自利的一面以外,朱元璋还是有其他考虑的。一、朱元璋希望皇子们负责保卫

  • 你知道“嗣子、祧子、继子、养子”的含义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嗣子,祧子,继子,养子,嫡长子

    修过谱的人,一定在老谱上见过“嗣子、祧子、继子、养子”这些称呼。有的人可能知道这些词的大概意思,那就是给别人做儿子。但如果简单地说给别人做儿子,为什么还要用这些不同的称呼呢?下面简要介绍一下。1、嗣子这个称号是从古代开始的,原来指宫廷或者官宦之家为继承官位或者权力之人的称谓。

  • 中国历朝历代官僚体系图示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朝历代官僚体系,历朝历代,官僚体系

    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看似复杂,其实总体框架仅有三类,那就是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六部制。历朝历代虽然官制不同,但基本都可以从这两类当中找到影子。今天,便在此简单介绍一下我国从夏朝开始的官制。夏朝夏朝的官僚制度主要来自于后世的传说,其中最重要的乃是天子身边的“四辅”,四辅名

  • 清朝为何会存在多个兵部尚书,谁才是真正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兵部尚书,清朝

    兵部,作为封建王朝设置的中央“六部”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曹魏时期的“五兵制”,当时曹魏军制设中兵、外兵、骑兵、都兵、别兵等五兵,长官称五兵尚书。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是封建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三省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不同,在封

  • 隋炀帝背负昏君暴君之恶名 修好大运河利于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隋朝大运河,隋朝

    在隋炀帝杨广身上有着诸多问题,比如刚愎自用,比如猜忌多疑,他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不喜欢接受旁人的建议,但是,真理往往站在少数人一边,也正是由于杨广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才给盛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炀帝在位时期,有很多惊天动地的大工程,比如营建东都、两巡塞北、修缮长城、修大运河等等,在后世很多人看来

  • 李世民被李渊宠妃所害 最后也因为他们得到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婕妤,尹德妃,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晚年有两个最受宠爱的妃嫔,一个叫张婕妤,一个是尹德妃。史书记载二人与李建成、李元吉勾结,多次陷害秦王李世民。第一招:造谣诬陷。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李渊晚年,娇艳出众的张婕妤和尹德妃成了李渊新的“绝代双骄”。据说这两个人的耳边风胜过十二级台风,可见她们两人的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