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朝历任皇后大全(含追尊)

北朝历任皇后大全(含追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8 更新时间:2023/12/17 4:16:57

北魏皇后

一、神元帝拓跋力微(追尊)皇后(追尊):

神元皇后窦氏(?-248年)魏神元帝拓跋力微的妻子。魏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后,追尊拓跋力微为神元皇帝,窦氏为神元皇后。(追尊)

二、文帝拓跋沙漠汗(追尊)皇后(追尊):

文皇后封氏(?-?)代桓王拓跋猗卢的生母。北魏建立,追尊拓跋沙漠汗为文帝,封氏为文皇后。(追尊)

三、桓帝拓跋猗?(追尊)皇后(追尊):

祁皇后(?―约324年)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迤的正妻。北魏建立后,追尊拓跋猗迤为桓皇帝,祁氏为桓皇后。(追尊)

四、平文帝拓跋郁律(追尊)皇后(追尊):

平文皇后王氏(?-355年)十六国时期代国平文帝拓跋郁律的正妻,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生母。代国自烈帝拓跋翳槐死后,国家危难,拓跋什翼犍能够复兴代国,王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建国十八年,王氏去世,安葬于云中金堕。道武帝拓跋珪即位后,追谥为平文皇后,配祭太庙。(追尊)

五、昭成帝拓跋什翼犍(追尊)皇后(追尊):

昭成皇后慕容氏(?360年)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女,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皇后。建国七年,慕容氏嫁给拓跋什翼犍为皇后。慕容氏聪明敏捷知识丰富,沉着宽厚善于决断,专门处理宫内事务,每次主张多被拓跋什翼犍采纳。建国二十三年,慕容氏去世。慕容氏的孙子道武帝拓跋珪即位后,将她供奉于太庙配祭。(追尊)

六、献明帝拓跋寔(追尊)皇后(追尊):

献明皇后贺氏(351年―396年)本姓贺兰氏,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的生母。年轻貌美,选为世子拓跋寔的妃子,生下拓跋珪。皇始元年,北魏政权建立后,尊为皇太后。(追尊)

七、道武帝拓跋珪皇后:

1.道武皇后慕容氏(?-?)魏道武帝拓跋珪的皇后,燕惠愍皇帝慕容宝的四女。

2.宣穆皇后刘氏(?~409年)刘眷之女,刘眷乃前秦人,匈奴之首领。明元帝生母,后被赐死。(追尊)

八、明元帝拓跋嗣皇后:

1.昭哀皇后姚氏(?-420年)秦文桓帝姚兴的女儿,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妃子。姚氏初封西平长公主,明元帝就以皇后的礼仪纳为妃子,后改为夫人。后来拓跋嗣希望她正位皇后,而姚氏却谦让不当皇后。泰常五年,姚氏去世,拓跋嗣很后悔没有立她为皇后,于是赠封谥昭哀皇后。(追封)

2.明元密皇后杜氏(?-420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妃嫔,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生母。初以良家子身份选入东宫,得到太子拓跋嗣宠幸,生下儿子拓跋焘。拓跋嗣即位后,封为贵嫔。泰常五年去世。拓跋焘即位后,追谥杜氏为密皇后,因拓跋嗣谥号为明元,故称明元密皇后。(追尊)

九、太武帝拓跋焘皇后:

1.赫连皇后(?-453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后,夏武烈帝赫连勃勃之女。

2.敬哀皇后贺氏(?-428年)本姓贺赖氏,匈奴族。相貌出众,聪明伶俐,嫁给太武帝拓跋焘,生下景穆太子拓跋晃,封为夫人。神?元年,去世,追赠贵嫔。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追谥敬哀皇后。(追尊)

十、景穆帝拓跋晃皇后:

景穆恭皇后闾氏(?-?)北魏景穆太子拓跋晃妃子,为其生育长子拓跋浚,在儿子年幼时去世。(追尊)

昭太后常氏(?―460年)前秦扶风太守常亥孙女,渤海太守常澄之女,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乳母。太延年间,常氏因事入宫,担任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拓跋濬的乳母。正平二年,拓跋濬继位,因常氏有辛勤保护之功,尊她为保太后。兴安二年,又尊为皇太后。和平元年,常氏去世,谥号昭。(尊保太后)

十一、文成帝拓跋濬皇后:

1.文成文明皇后冯氏(441年-490年10月17日)即冯太后,汉族。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魏献文帝拓跋弘嫡母,魏孝文帝元宏嫡祖母。出身北燕王室长乐冯氏,辽西郡公冯朗之女。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太安二年,册封为皇后;和平六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时值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权臣乙浑,依据祖制归政于献文帝;延兴六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疑为冯太后所鸩杀。冯太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即位,成为太皇太后。二度临朝称制,扶持孝文帝十四年,成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太和十四年九月病逝,累谥“文明太后”。

2.文成元皇后李氏(?―456年)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献文帝拓跋弘的生母。李氏被押送宫中,成为宫女。有一次,文成帝登上白楼时看见李氏,因她长得漂亮,于是临幸了她。兴光元年,李氏为文成帝生下儿子拓跋弘,受封贵人。太安二年,文成帝立拓跋弘为太子,常太后依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赐死李氏。拓跋弘继位后,追谥她为元皇后。(追尊)

十二、献文帝拓跋弘皇后:

献文思皇后李氏(?-?)献文帝妃嫔,孝文帝生母,18岁选入东宫。献文帝即位,封夫人。皇兴三年,按照子贵母死之制处死。(追尊)

十三、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皇后:

1.孝文贞皇后林氏(约460年-483年)又称林废后,孝文帝元宏少年时候的妃子,废太子元恂的母亲。林氏容色美丽,482年给元宏生下了长子元恂,封为贵人。元宏性情仁厚,恳求嫡祖母文明太后留她一命,文明太后不肯,林氏遂被按照杀母立子的制度处死,追封贞皇后。498年太子元恂被废,不久又被元宏赐死。次年十月,元宏将已经死了多年的林氏追废为庶人。(追封、追废)

2.孝文废皇后冯氏(?-?)又称孝文废皇后,太师冯熙之女,文明皇后之侄女,魏孝文帝元宏之皇后,后被废。太和七年,废皇后与其姐幽皇后入宫,幽皇后封贵人,废皇后不详。后幽皇后得咯血症,太皇太后遣其出宫养病。太和十四年,太皇太后崩,元宏居丧三年。丧期满,元宏册立废皇后为皇后。太和十八年,元宏闻幽皇后病愈,接其入宫,封为左昭仪。幽皇后再次入宫后,便得到了元宏的宠爱。后来,姊妹不和,因废皇后不满幽皇后得宠,受幽皇后所谮。于是废皇后被废为庶人。后废皇后出家为尼,终于瑶光寺。(被废)

3.孝文幽皇后冯氏(?-499年)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二任皇后,废皇后的姐妹,谥号为幽皇后。冯氏为冯太后的侄女。后元宏出征,幽皇后便毫不掩饰地与男宠们公然通奸。元宏尽力赶回,处死幽皇后的男宠,但保留她皇后的头衔和尊仪,又命令元恪不许再朝见幽皇后。太和二十三年,元宏去世,赐幽皇后死,以后礼与他同葬。(赐死)

4.文昭皇后高照容(469年-497年)孝文帝元宏的贵人,宣武帝元恪生母。十三岁时入宫,得到孝文帝的宠幸,生宣武帝元恪、广平文穆王元怀和长乐公主元瑛。公元497年,高照容在从代地到洛阳的途中去世,时年二十九岁,一说是被孝文帝的妃子冯昭仪(幽皇后)派人杀害。高照容死后,谥号为文昭贵人,其子宣武帝即位后,追尊为文昭皇后。(追尊)

十四、宣武帝元恪皇后:

1.宣武顺皇后于氏(488年-507年)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一任皇后,原姓勿忸于氏。元恪立她为皇后,时年她14岁。于皇后沉静寡言,506年生皇子元昌。后来元恪爱上高英,于皇后失宠。507年十月于皇后暴死,据称是被高英及其叔父高肇所毒杀,谥曰顺皇后。

2.宣武皇后高英(?-518年)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二任皇后,来自高句丽,文昭皇后侄女。515年正月宣武帝驾崩,孝明帝元诩即位,高英被尊为皇太后,三月被灵太后制伏,出俗为尼,居瑶光寺。灵太后并留下高英的六岁女儿建德公主,亲自抚养,高英无法再随意进宫。神龟元年九月高英去探望母亲武邑郡君。当时发生月食,传为国母将崩,灵太后打算以高英挡灾,遂在当夜秘密处死高英于高英母亲的宅第,尸体送还瑶光寺。十月高英被以尼姑身份葬于邙山。

3.宣武灵皇后胡充华(?-528年)本名胡仙真,宣武帝元恪妃嫔,孝明帝元诩生母,临朝听政13年,武艺高强,好射箭,爱登山。临朝听政初期,颇有政绩。后大肆崇佛、荒淫无节等,导致了河阴之变,被沉入黄河溺死。

十五、孝明帝元诩皇后:

孝明皇后胡氏(??)灵太后侄女,魏孝明帝元诩的皇后。当时元诩的母亲胡太后欲光耀家族,故立从兄冀州刺史胡盛之女为皇后。孝明帝颇有酒德,专宠潘充华,后及其他嫔御并无过宠。胡太后为帝选纳,抑屈人流。武泰初,后既入道,遂出家,居于瑶光寺。

十六、文穆帝元勰(追尊)皇后(追尊):

文穆皇后李媛华(483-524年)元勰之妻,孝庄帝生母。出身陇西李氏仆射房,嫁给彭城武宣王元勰,生下三子四女,包括孝庄帝元子攸。正光五年,去世,时年四十二岁。建义元年,孝庄帝即位后,追封文穆皇后。(追尊)

十七、孝庄帝元子攸皇后:

孝庄帝皇后尔朱英娥(514~556年)即大尔朱氏,北朝时期女性历史人物,太原王尔朱荣长女。最初嫁给孝明帝元诩,再嫁北魏孝庄帝元子攸。韩陵之战后,成为大丞相高欢侧室,颇得恩宠,育有二子。天保七年,得罪于文宣帝高洋,坐罪赐死,时年四十四。

十八、孝宣帝元劭(追尊)皇后(追尊):

文恭皇后李氏(?-?)李媛华侄女,元劭妻子。(追尊)

十九、长广王元晔(追尊)皇后(追尊):

尔朱皇后(?-?)契胡族大将尔朱兆之女,前夫长广王元晔。532年元晔被杀后,被高欢娶为妾室,生任城王高湝。不久,与高欢之弟高琛私通,被徙于灵州。与高欢离异后,改嫁卢景璋。(追尊)

二十、节闵帝元恭皇后:

节闵帝皇后尔朱氏(?-?)生平不详。

二十一、武穆帝元怀(追尊)皇后(追尊):

武穆皇后冯氏(?-?)生平不详。(追尊)

二十二、孝武帝元修皇后:

永熙皇后高氏(?-?)魏孝武帝元修皇后。权臣、北齐开国皇帝高欢长女,母亲是北齐神武明皇后娄昭君。532年,元修即位,高欢掌权,安排嫡长女高氏为后。夫妻感情不谐,元修与三个堂姐妹元明月、安德公主、元蒺藜长期姘居。534年,元修丢下高皇后西奔关中宇文泰,不久就被宇文泰杀死。高氏随即收拾宫中财宝改嫁彭城王元韶。

东魏皇后

(北魏灭亡后由权臣高欢所控分裂出的王朝,与权臣宇文泰拥立的西魏相对立)后东魏被北齐(高氏家族)取代,西魏被北周(宇文氏家族)取代:

一、孝静帝元善见皇后:

孝静帝皇后高氏(?-?)即北齐太原长公主,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皇后。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二个女儿,母为神武明皇后娄昭君。娄昭君生高氏时,梦见月亮入怀。兴和元年,嫁孝静帝元善见为皇后。武定八年5月,高欢次子高洋废孝静帝,灭东魏,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孝静帝被降为中山王,高皇后降为中山王妃,兼称太原长公主。(被贬)

西魏(北魏灭亡后由权臣宇文泰所控分裂出的王朝,与权臣高欢拥立的东魏相对立)后东魏被北齐(高氏家族)取代,西魏被北周(宇文氏家族)取代:

一、文景帝元愉(追尊)皇后(追尊):

文景皇后杨奥妃(481年-509年)元愉在徐州的时候,夜闻杨氏歌声,因此互见钟情,宠爱非常。永平元年元愉因为长期遭到哥哥元恪的猜忌以及于皇后对于杨奥妃的欺辱。在冀州起兵谋反,八月十五日,在信都南郊筑坛祭告苍天,自立为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平,并立杨氏为皇后。元愉被生擒送往洛阳,每到宿亭歇息时,元愉必会与杨奥妃手拉着手,尽其私情,途经野王时元愉暴亡,一说自杀,一说他杀。永平二年十一月十二日杨氏在遗腹女儿元明月近周岁时被处死在家中,时年二十九岁。大统元年,元愉第三子南阳王元宝炬称帝,建立西魏政权,追谥父亲元愉为文景皇帝,追谥母亲杨氏为文景皇后。(追尊)

二、文帝元宝炬皇后:

1.文皇后乙弗氏(510年-540年)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大统元年,被立为皇后。乙弗氏生性节俭,为人仁慈,宽宏大量,无嫉妒心,甚得元宝炬的倚重。大统四年,元宝炬为使柔然不侵犯西魏边境,采取和亲政策,迎娶柔然头兵可汗之女郁久闾氏(即悼皇后),并立其为皇后,废黜乙弗氏。大统六年,元宝炬迫于柔然的军事压力,无奈将乙弗氏赐死,时年三十一岁,谥号文皇后。(被废、赐死)

2.悼皇后郁久闾氏(525―540)是柔然可汗阿那瓖的长女,西魏文皇帝元宝炬的第二位皇后。538年,柔然可汗阿那瓖,强迫文皇帝废去乙弗皇后的后位,立其女郁久闾为皇后。郁久闾登上后位之后,逼死已废后位的乙弗氏,此后受到良心的谴责,经常做噩梦,梦见乙弗氏来讨命。540年,郁久闾氏临产,又梦见乙弗氏来讨命,精神十分紧张,结果难产而死,时年仅16岁。谥“悼皇后”。

三、废帝元钦皇后:

元钦皇后宇文氏(?-554年)西魏权臣、北周奠基者宇文泰长女,西魏废帝元钦的皇后。西魏废帝元钦为太子时,纳宇文氏为太子妃。公元551年,元钦即位,册封宇文氏为皇后。元钦只守着宇文皇后,没有册立任何嫔妃。宇文皇后,志操明秀,品行端淑,深受元钦爱重,两人十分相爱。公元554年四月,元钦被宇文泰废掉后,又被鸠害,宇文皇后亦自愿以身殉夫,遂饮鸩而亡。

四、恭帝拓跋廓皇后:

恭帝皇后若干氏(?-?)西魏恭帝拓跋廓的皇后,司空长乐正公若干惠之女。有容色,恭帝纳之为妃。及即位,立为皇后。后出家为尼,在佛寺薨,无谥。

北齐皇后

一、北齐文穆帝高树生(追尊)皇后(追尊):

北齐文穆帝皇后韩期姬(?~496年)北魏时期女性历史人物,北齐神武帝高欢生母。出身昌黎韩氏,嫁给渤海高树生,生下高欢。太和二十年,卒于家中。(追尊)

二、北齐神武帝高欢皇后:

神武明皇后娄昭君(501~562年)本姓匹娄氏,鲜卑族。北齐神武帝高欢正妻,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生母。高亢明爽,处事果断。早年嫁给高欢,辅佐丈夫建功立业,成为渤海王妃。文襄帝高澄嗣位后,进为渤海太妃。文宣帝高洋称帝后,尊为宣训太后。废帝高殷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高演即位后,复为皇太后。孝昭帝高演去世后,拥立武成帝高湛。太宁二年薨,时年六十二岁,谥号武明皇后。(尊皇太后)

三、北齐文襄帝高澄(追尊)皇后(追尊):

文襄敬皇后元仲华(?-?)字仲华。北魏时期公主,孝文帝元宏曾孙女,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女。容德兼美,曲尽和敬,初封冯翊公主,嫁给大将军高澄,生下河间王高孝琬。天保元年,高洋建立北齐后,尊为文襄皇后,居于靖德宫,封号靖德皇后。天保六年,惨遭文宣帝高洋侮辱。武平年间,逝世,谥号敬皇后。(追尊)

四、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

昭信皇后李祖娥(?-?)文宣帝的昭信皇后。容德甚美,温婉可爱,才貌双全,成为其父李希宗的掌上明珠。高洋建立北齐后,成为皇后。高洋死后,长子高殷既位,尊母为皇太后,后被废为济南王,李祖娥迁居昭信宫,号昭信皇后。武成帝高湛继位后,为高湛逼奸,被迫与其姘居,并怀有身孕。后又生女不举,因此遭到高湛严重鞭笞,儿子也为高湛杀害,遂入妙胜尼寺为尼。北齐灭亡后,作为皇室俘虏押入关中,直到隋朝建立后才得以返回家乡赵郡,从此以后,史书上没有了她的记载。

五、北齐孝昭帝高演皇后:

顺成皇后元氏(?-?)复姓拓跋,汉姓元氏。北魏皇室后代,道武帝拓跋珪六世孙,开府仪同三司元蛮之女。早年嫁给常山王高演,贤良淑德。孝昭帝高演夺权即位后,封为皇后。北齐灭亡后,作为北齐皇室成员进入北周宫中为宫人。隋文帝当大丞相时,释放回到老家山东。

六、北齐武成帝高湛皇后:

武成皇后胡氏(??)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天保初年,选为长广王高湛的王妃。生二子,高纬、高俨。高湛继承帝位后,逼奸嫂嫂昭信皇后李祖娥。胡皇后则不耐宫闱寂寞,同高湛的亲信随从和士开有染。569年高湛逝世,她的亲子高纬亲政,史称后主,太上皇后为皇太后,胡太后与和士开的关系公开化。和士开排除异己,封淮阳王,后被高俨杀死。太后不甘寂寞,数出诣佛寺,又与沙门昙献通奸。孙子高恒继位后,祖母胡太后为太皇太后,577年,北齐灭亡后,胡氏入北周。其行为仍不改放荡淫乐。胡氏死于隋文帝执政的开皇年间。

七、北齐后主高纬皇后:

1.斛律皇后(?-?)丁零族,北齐后主高纬的第一位皇后。初为太子高纬的太子妃,高纬即位封为皇后。后斛律光被杀,斛律皇后被勒令削发为尼,北齐灭亡后改嫁开府元仁。(被废)

2.北齐后主皇后胡氏(?-?)北齐后主高纬第二任皇后。当时胡太后(武成帝胡皇后)失母仪之道,深以为愧,欲求悦于自己的儿子北齐后主高纬,所以将胡氏送入宫中。让高纬与她见面,高纬果然很高兴,立胡氏为弘德夫人,后进左昭仪,大被宠爱。当时斛律光的女儿斛律皇后被废,后胡氏遂登为皇后,后被废,亡国后改嫁。(被废)

3.北齐后主皇后穆邪利(?-?)小名黄花,后改小名舍利,北齐后主高纬第三位皇后,穆黄花为高纬的第一位皇后斛律氏的侍婢,不久受到高纬的宠爱。初为弘德夫人。570年六月生子高恒。572年十月,在高纬乳母陆令萱的帮助下,穆黄花被高纬立为左皇后。后来,高纬又宠爱侍女冯小怜,一度想废黜穆黄花,立冯小怜为皇后。因为北周进攻,没有成行。577年正月,北周攻陷晋阳,高纬传位幼主高恒,高恒尊母亲穆黄花为太上皇后。高恒即位25日后,北齐京师邺城沦陷,北齐灭亡。

4.左皇后冯小怜(?580年?)北齐后主高纬的宠妃,原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穆邪利失宠后,将冯小怜进献给高纬,高纬封冯小怜为淑妃。冯小怜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深得高纬宠幸,与高纬坐时同席,出则同乘。后立冯小怜为左皇后。577年,北齐灭亡,冯小怜与高纬被周军押解到长安。同年,高纬被杀,冯小怜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赐给代王宇文达,很受宇文达宠爱。宇文达妃李氏,与冯小怜争宠,冯小怜中伤李氏,几乎将李氏害死。北周外戚杨坚杀害宇文达后,又把她赐给李氏的哥哥李询,李询的母亲知道冯小怜曾迫害过自己的女儿,就令她自杀而死。

八、北齐楚恭哀帝高俨皇后:

楚帝后李氏(?-?)事迹不详,亡国后改嫁。

北周皇后

一、北周德祖宇文肱(追尊)皇后(追尊):明德皇后王氏(?-?)北齐文帝生母。

二、北周文帝宇文泰(追尊)皇后(追尊):

1.北周元皇后(?552年)北魏广平王元怀女,北魏孝武帝元脩之妹。元氏初封平原公主,下嫁开府张欢。后孝武帝杀张欢,改封元氏为冯翊公主,改嫁宇文泰。元氏生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公主逝世于西魏大统十七年。西魏恭帝三年十二月,与宇文泰合葬成陵。孝闵帝登基,追尊母亲元氏为王后。武成初年,又追尊为皇后。(追尊)

2.文宣皇后叱奴氏(?-574年)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妾,北周武帝宇文邕生母。北周武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尊皇太后)

三、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皇后:

孝闵皇后元胡摩(?616年)初封晋安公主,西魏文帝元宝炬第五女,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的孝闵皇后。嫁与宇文觉。公元557年,宇文觉称帝,建立北周政权,立元胡摩为皇后。同年八月,宇文觉为宇文护所杀,废去元胡摩的后位,出家为尼。建德初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后,追尊宇文觉为孝闵皇帝,元胡摩为孝闵皇后,居住在崇义宫。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自立建立隋朝,元胡摩被逼出宫居住到私舍,公元616年去世。(被废、追复)

四、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

明敬皇后独孤氏(?~558年)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大司马独孤信长女。早年嫁给太师宇文泰庶长子、宁都公宇文毓。557年,大冢宰宇文护废黜孝闵帝宇文觉,拥戴宇文毓即位,成为北周第二任天王,册封独孤氏为王后。558年,因难产去世,谥号为敬,葬于昭陵。宇文毓称帝后,追封为皇后。宇文毓去世后,加谥明敬皇后。(追封)

五、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

1.阿史那皇后(551年-582年)阿史那氏,突厥族,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之女,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天和三年立为皇后。宣政元年,宇文邕去世,宇文邕之子北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尊奉阿史那氏为皇太后。大象元年,宇文贇传位给长子北周静帝宇文阐,自为太上皇,自称天元皇帝,尊阿史那氏为天元皇太后。大象二年,宇文贇改尊阿史那氏为天元上皇太后。同年五月,宇文贇逝世,宇文阐又尊阿史那氏为太皇太后。隋朝开皇二年,阿史那氏去世,时年三十二岁,与宇文邕合葬于孝陵。

2.天元帝太后李娥姿(536年-58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妃子,北周宣帝宇文贇的生母。宇文贇继位后,先后尊为天元帝太后、天皇太后、天元圣皇太后。宇文贇死后,其子北周静帝宇文阐继位,尊祖母李娥姿为太帝太后。大定元年,北周灭亡,隋朝建立,宇文阐不久被杀。晚年先后丧子丧孙的李娥姿出家为尼,法号常悲。开皇八年,李娥姿去世,终年五十三岁,隋朝以尼姑的礼节葬于长安南部。(尊皇太后)

六、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五后并立):

1.天元大皇后杨丽华(561年-60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原配皇后、五位皇后之首。隋文帝杨坚嫡长女,隋朝时封号乐平公主。北周建德二年,嫁给太子宇文赟,成为太子妃。北周宣帝即位后,拜天元大皇后,后五后并立。北周静帝即位后,成为天元皇太后,反对父亲大丞相杨坚篡位。隋朝建立后,封为乐平公主,女儿宇文娥英嫁柱国李敏。隋大业五年,跟随隋炀帝巡幸张掖时,卒于河西,时年四十九岁。

2.天大皇后朱满月(547~586年)北周宣帝五位皇后之一,北周静帝宇文阐生母,地位仅次于原配皇后杨丽华。早年因罪没入掖庭,负责太子宇文赟衣物。后受宠于宇文赟,生下鲁王宇文阐,封为天元大皇后。北周静帝即位后,尊为帝太后。北周灭亡后,出家为尼,法号法净(静)。??开皇六年,去世,时年四十岁,以尼姑之礼入葬。

3.天中大皇后陈月仪(565~650年)本姓侯莫陈,北周宣帝宇文赟五位皇后之一,上柱国、大将军陈山提第八女。早年随父居于邺城。承光元年,随父进入长安。大象元年,选入宫中,封为德妃,先后封为天左皇后、天左大皇后、天中大皇后,无子。北周宣帝宇文赟过世后,出家为尼,法号华光。唐高宗永徽元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4.天左大皇后尉迟炽繁(566~595年)河南洛阳人。北周宣帝宇文赟五位皇后之一,胙国公尉迟顺的孙女。颜色出众,貌美绝伦。早年嫁给西阳公宇文温。得到北周宣帝宇文赟垂青,召为长贵妃。大象二年,册立为天左大皇后。北周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法号华首。隋文帝开皇十五年,逝世,时年三十岁。

5.天右大皇后元乐尚(?-?)北周宣帝宇文赟五位皇后之一,翼国公元晟第二女。出身北魏皇室,十五岁入宫,册封为贵妃。北周宣帝继位后,册为天右大皇后。北周灭亡后,出家为尼,法号华胜。唐朝贞观年间去世。

七、北周静帝宇文阐皇后:

北周静帝皇后司马令姬(?-?)周静帝宇文阐皇后,父亲荥阳公司马消难。公元579年二月宇文阐即位,七月立司马令姬为皇后。公元580年,司马消难响应尉迟迥反对外戚杨坚而起兵,兵败,投靠南陈,九月,司马令姬废为庶人。次年,杨坚废静帝宇文阐,建立隋朝,不久又秘密杀害了宇文阐。司马令姬则改嫁司州刺史李丹为妻,直至唐朝贞观初年还健在。

更多文章

  • 刘邦8个儿子,在他死后八个儿子几乎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儿子,刘邦,帝王子女

    帝王无家事!皇帝家再小的事,对于天下百姓来说,都是大事。古来皇帝生前享尽荣华富贵,身后之世却很难安稳祥和,毕竟或是地位被觊觎,所以仇家纷纷起来反抗,或者是因为自己的子嗣不堪重用,家族内部混战一番,能够脱颖而出的少之又少。从某种意义上看,生在帝王家虽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又或是一则惨事,并不值得炫耀。

  • 谥号本来能够体现皇帝功勋 李隆基把他玩坏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谥号,李隆基,唐玄宗

    谥号是怎么被玩坏的庙号制度从商朝开始,皇家非常谨慎,拿两汉来说,整个二十余帝,有庙号者不过七人。但没有庙号,也得称呼上一代皇帝啊!有人说了,只要是皇帝,就一定有谥号,用谥号是一个非常简单方便的办法。唐高祖李渊去世后之后,李世民为了赞扬自己父亲开创唐朝基业的功德,追尊李渊为“太武皇帝&rd

  • 谁是古代最没有节操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没有节操的皇帝,皇帝

    这真不是1+1=2,没有标准答案,现列几位:一、后梁太祖朱温扒灰儿媳朱温早年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反抗唐朝,后又投降唐朝镇压叛军,再后杀死唐朝皇帝,55岁建立后梁。称帝后作威作福,不理朝政,荒淫无度,乱伦成性。面对后宫佳丽无数,依然不够满足,在大臣张全义家养病期间,竟将其妻女全部奸淫。趁诸子在外统

  • 龙是帝王象征,为何宋朝皇帝不穿龙袍穿红色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龙袍

    在我们的印象里,皇帝的龙袍都是大黄色的那种华丽衣裳,其实不然,从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后,历朝历代的龙袍格式都不相同,比如大秦以水德立国,水德为黑,故而龙袍为黑色,随后汉文帝短暂用了黄色龙袍,不过后来他认为大汉以火德代水,于是将龙袍换成了红色,隋唐时期黄色龙袍开始为统治者中意,不过在这个时候普通人一样可

  • 尧舜之事当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尧舜之事,禅让

    据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后,志得意满地对大臣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可见他认为禅让是块遮羞布,本质上就是篡位。对于尧舜禅让之事,很早就有人怀疑它的真假,韩非子甚至认为事实上是“舜逼尧,禹逼舜”,都是些“人臣弑其君者也”。他认为即使是真的自愿禅让,也不值得宣

  • 自古晋王多皇帝,细数登基前被封晋王八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王,王储,封王,王爵

    古代皇帝一般给自己的兄弟儿子封王的时候都习惯地采用东周时的国名,例如秦王、齐王、赵王,其实都是东周时的诸侯国。之所以,会采用东周时的国名来封王,主要是因为,象征性参照周代进行封王,表示后来的君主都是尊重周礼的(中国古代可是以周礼为封建社会的礼仪标准的)。而封年龄,资历比较靠前的王一般以战国时代国力比

  • 一代暴君朱元璋没有功绩也没人品 与畜生无异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太祖,明朝,暴君

    对朱元璋的评价并不难,别老说他是第一个出身平民的皇帝,刘邦不是?七品芝麻官都算不上,当然是平民。刘秀不是?刘备不是出身平民?就算祖上是皇族,到了他们早已是平民。没有人比他生得更低,没有人比他爬得更高,布衣造反而成功的事例,在整个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独独的一个。但是,别老拿出身来歌颂朱元璋,然后一厢情愿

  • 唐宋元明清:中国古代18个朝代国号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朝代,国号,18个朝代,唐宋元明清

    我们国家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历经十几个王朝,那么,你知道这些王朝名称的来历吗?夏朝统治时间:约前2070-前1600开国君主:夏启末代君主:夏桀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

  • 明代藩王多集中在湖广河南等地?江浙反而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代藩王,明朝藩王,明朝

    朱元璋是知道分封的弊端的,虽然他没有怎么上过学,文化程度不高,但毕竟这么多年也会学习,而且身边跟着这么能臣,谁还不教他点东西。所以朱元璋对汉朝的历史还是知道的,他也知道采取分封制度是有问题的,但是他还是采取了分封制度,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老朱家的天下长治久安。朱元璋之所以采取分封制度是有原因的,至于藩

  • 岭南本是蛮夷之地 广东是如何并入中国版图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广东,岭南

    公元前214年,南国传来捷报,岭南平定,此为秦朝全盛时期,广东首次并入中国。始皇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以任嚣[xiāo]为南海尉(郡尉),总领三郡,首府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任嚣的战报,岭南人心不附,还需大军留驻五岭(南岭),镇压南蛮。秦朝军队与地方各有一套体系,将军和军中将领一般不兼任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