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坂坡之战,曹操为何因徐庶的建议而捉赵云?他看不出其中问题?
东音八度2022-07-0618:01山东生活领域创作者关注曹操当然知道这是救赵云的,他之所以接受徐庶的建议,是因为曹操想生擒赵云。曹操为什么想生擒赵云?当然是为了生擒赵云怀里的阿斗。生擒这个赵云有多大意义?生擒阿斗,用处可就大多了。曹操的思路是:生擒了阿斗,就可以拿阿斗来当人质,逼迫刘备投降或者是服从自己的命令。
那么,如果曹操生擒了阿斗,能不能逼迫刘备就范呢?应该有很大的可能。原因何在?生擒阿斗有什么意义呢?第一、阿斗是刘备的嫡长子,对刘备事业的继承意义重大。刘备当时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义子刘封,一个就是甘夫人所生的阿斗。刘备当时已经将近六十,儿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吧?像我们过了五十多岁以后,谁还不是为了儿女在努力奋斗?甚至有很多人可以说就是为了儿女而活着。另外,在古代以儿子做人质的例子很多,简直就很普遍了。曹操讨伐孙权之前,也是令孙权把一个儿子交给朝廷做人质的。孙权不服从命令,曹操这才发动进攻的。孙权后来在刘备进川之际,也想把阿斗拐到东吴,被张飞和赵云夺了回来。孙权的阴谋诡计没有得逞。所以,曹操如果把阿斗给生擒了,那么对他以后跟刘备的斗争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试想,如果曹刘两军一开战,曹操就把阿斗抱出来,放到两军阵前,刘备的士兵能放开手脚,全力以赴吗?第二、曹操如果生擒了阿斗,刘备就会陷入进退两难之中。
即使刘备有放弃阿斗的勇气,也决定不管阿斗的死活。那么刘备以前四处标榜的仁义,将作何解释?仁义来,仁义去的,对自己的儿子不管不顾了。那么,刘备就会给天下人留下了一个为了权力和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牺牲一切的恶劣形象。刘备集团很可能因此而土崩瓦解。要知道,刘备没有地盘,没有财富,能够凝聚将士们团结一致对付曹操,全靠着仁义道德。而刘备对自己的儿子都见死不救的话,谁还会再死心塌地地为他卖命?第三、即使刘备不受挟制,依然我行我素。曹操也可以把阿斗养大,然后加以利用。等刘备占领了地盘以后,阿斗再长大几年,曹操就可以推出阿斗,以朝廷的名义把阿斗封为刘备地盘的领导。刘备届时就会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比如,等刘备如果占领了汉中。曹操就把阿斗封为汉中太守。刘备占领了益州,曹操就等阿斗为益州牧,这样刘备就会很被动。第四、生擒了赵云和阿斗以后,曹操可以用阿斗的生命来威胁赵云,逼迫赵云投降。赵云也是很难抉择。
曹操以前就用刘备的二位夫人,胁迫关羽投降。关羽也无计可施,就只好投降了曹操,并且在白马之战,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阿斗的分量绝对不低于二位夫人,所以曹操有故伎重施的必要。试一试嘛,成功了,就是稳赚不赔;即使不成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曹操的心思,徐庶洞若观火,所以他立即抓住时机,向曹操建议。一则可以乘机最大限度地保住赵云的性命,二则使曹操有台阶下。
因为曹操毕竟不好把内心龌龊的想法宣之于口。这样借徐庶的建议,曹操来个顺水推舟,又赢得了爱惜人才,求贤若渴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之?如果允许士兵放箭,赵云当然必死无疑。然而,谁能保证在射死赵云的时候,不射死阿斗呢?万箭齐发的时候,箭是没有眼睛的。如果用乱箭去射赵云,赵云势必会挥动长枪拨打羽箭。那么他枪法再好,也难免会挂一漏万,只要有一支箭射中他怀里的阿斗,小小阿斗就呜呼哀哉了。令曹操出乎意料的是:赵云竟然有如此高超的武功和如此持久的耐力,竟然杀出重围,把阿斗毫发未损地就回去了。“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