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庶:比庞统还让人惋惜的奇才,若能一直追随刘备,关羽也不会死

徐庶:比庞统还让人惋惜的奇才,若能一直追随刘备,关羽也不会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288 更新时间:2024/2/12 7:53:59

三国时期,那是一个乱世,战火不断,烽火连天,民不聊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那就是“梦里依稀兹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可乱世就注定出英雄。世事混乱,方能彰显英雄本色。

“江山辈有人才出,独领风骚数百年”因此,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充满阳刚之气,既有英雄气概又能浪漫情怀的时代。多少风流人物在这挥洒热血,指点江山,多少盖世英雄在这里叱咤风云,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们也影响着所处的时代。三国时代,提到奇才我们就会想到诸葛亮周瑜庞统等人,但有这么一个人,有人对他的评价是若能一直追随刘备关羽就不会死。他就是徐庶

弃武从文

徐庶出身贫寒,他身处当时社会的最底层,他能深刻地体会到底层人民的不容易,因此他十分憎恶那些压迫欺负当地老百姓的地方恶霸。自少年时代起他就有了武侠梦,他想像那些武功高强行侠仗义的人一样,去帮助别人。

徐庶开始向家乡里那些会武力的人学习,拜师学艺,苦练武功。怀揣着武侠梦四处游历,学习武功。有了能力之后他也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受欺压的人们。

到了东汉灵帝中平末年,徐庶的一位好友被当地的恶势力欺压抢劫,好朋友无能为力被害到家破人亡。在无助之际,他想起了行侠仗义的徐庶,徐庶得知好友一家竟受到这般欺压,心中愤慨不已,他已然决定要帮好友要回公道行侠仗义让恶霸付出代价。

为此,徐庶做足了准备,他十分聪明,先用白泥将自己面容伪装起来以保护自己身份,然后趁恶霸在家放松之时,突然闯入恶霸家中。他身手敏捷,一刀就刺死了恶霸,绝不拖泥带水。不幸的是,徐庶逃离的时候还是晚了一步,他被闻讯而来的官兵抓获。

官府对他进行了严刑逼问,但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还有好友,坚决不说出此事真相。

官府只好让百姓指认,在游行时候,百姓们认出了徐庶,他们知道他为人仗义善良,且这次帮助他们除掉了恶霸,百姓们无人指认。官府无可奈何,最终是徐庶平时游历相识的友人将他救出牢狱。

经过这件事之后,徐庶发现除掉一个恶霸还会有千千万万的恶霸,他觉得行侠仗义不能解决问题,明白应该从政府整治抓起。于是他放下了武侠的身份,开始没日没夜地学习知识,读通各种书籍,掌握治国理政的方法。

依附刘备,推荐诸葛

汉献帝初平年间,汉室衰微,中原大地群雄并起,混战连绵。徐庶为了逃避战乱,去到了荆州地区。就是在荆州,徐庶结识了客居此地的诸葛亮、庞统等人。

可谓英雄相惜,徐庶被诸葛亮渊博的学识还有他超前的见解和对当今时势的理解所折服。诸葛亮也对徐庶之前的经历心中的抱负由衷敬佩。两人来往频繁,时常一同饮酒谈天下大势,探讨治国用兵之道。

汉献帝建安六年,在中原地区战败的刘备前来投靠刘表,刘表收留了刘备并让他屯兵新野抵挡曹操。恰好在此徐庶通过观察,发现刘备与刘表完全不同,刘表空有其名无英雄之态,而刘备胸怀大志,才略过人,在战场上能够善待部署,素有人望。

徐庶觉得与刘备一起必能成大事,他愿意追随刘备,于是就前往新野拜见刘备。刘备此时正在广纳贤才,得知学识渊博思想敏锐且品德高尚的徐庶前来拜见,内心欣喜不已。刘备当即把他留在营中并委以重任。

许昌打败曹魏大军夏侯惇一战中,凭借徐庶卓越的军事才能,刘备反败为胜。此战过后刘备更是越发欣赏徐庶,大力赞赏。但徐庶极其谦逊,他向刘备说道自己才能学识远不如诸葛亮,并向他举荐了诸葛亮。他极力劝说刘备亲自前往,请孔明出山。

刘备见能力如此之强的徐庶竟大力举荐孔明,他坚信徐庶所言是正确的。而后,刘备亲自前往诸葛亮住处请求孔明出山协助他打天下。

这也是著名的三顾茅庐一事。徐庶的极力举荐,极大地促成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士之合,诸葛亮的出山大大帮助了当时实力较弱的刘备,由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无奈归曹,心仍在汉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曹操大军过于强大,而刘表儿子刘琮却不战而降。刘备听从诸葛建议,放弃荆州率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趁势追击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徐庶母亲却不幸被曹军抓获。

曹操知徐庶军事才能极强,便以母要挟徐庶前来辅佐他。徐庶得知此消息后,痛不欲生。在自己的家国梦想路上却遇到了这样的事儿,他心中是多么希望跟随刘备继续征战,兴复汉室。但他的孝顺之心让他放不下他的母亲,他只能做出抉择,离开刘备前去曹营。

他向刘备说道:“我不忍离开刘公,但我此时已方寸大乱,留在这里也无济于事了。请刘公允许我北上救母!”刘备也不做挽留,他知道孝顺是徐庶的骨气,便让他走了。徐庶挥泪而别,北上归曹。

徐庶在刘备身边这么多年,兢兢业业,为刘备夺下了西川,他与关羽的关系也相当之好,关羽一直听从徐庶的派遣。在我们的上帝视角看来,若是徐庶在,关羽或许就不会大意,就不会如此身亡了。

但是到了曹营之后,他心中仍然挂念着刘备和诸葛,他不愿给曹操出谋划策,这是他对自己的忠心唯一能做的。这便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由来。诸葛亮在之后北伐中原时候,得知徐庶在曹营的经历时,也不忍叹息不已。

小结:

徐庶一生,虽然命运多舛,人生道路也坎坷不平,最终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业。但他忠直坦诚、孝敬亲尊、力荐英才的人格品德将永传后世。

标签: 徐庶庞统刘备关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长坂坡之战,曹操为何因徐庶的建议而捉赵云?他看不出其中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曹操,徐庶,赵子龙,刘备,孙权

    长坂坡之战,曹操为何因徐庶的建议而捉赵云?他看不出其中问题?东音八度2022-07-0618:01山东生活领域创作者关注曹操当然知道这是救赵云的,他之所以接受徐庶的建议,是因为曹操想生擒赵云。曹操为什么想生擒赵云?当然是为了生擒赵云怀里的阿斗。生擒这个赵云有多大意义?生擒阿斗,用处可就大多了。曹操的

  • 赤壁之战时曹操手下谋士那么多,除了徐庶就没有人看出问题吗?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操,徐庶,程昱,周瑜,赤壁之战,庞统

    赤壁之战使得曹操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没有征战的机会,让东吴以及蜀汉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出现。那么赤壁之战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难道真的什么都看不出来吗?非也非也,曹操手下顶尖的谋士其实都看出了赤壁之战的不同寻常。曹操之所以能够被诸葛亮和周瑜合力欺骗,一方面是火烧赤壁本就是计中计的连环计

  • 从徐庶、典韦、夏侯惇靠杀人出名,看两汉三国的“任侠”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徐庶,夏侯惇,典韦,任侠,曹操,李永

    游侠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特殊的人群,最先兴起于春秋战国,至汉初其势力发展日盛。西汉初立,因人们尚武和宽松的政治环境,为游侠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至于汉武帝不得不重点对游侠进行打击,以稳定社会。但两汉三国,游侠之风其实一直在延续,很多三国人物的传记中都有“豪侠之气”的记载:徐庶——为人报仇杀人

  • 徐庶为什么不愿意回来辅佐刘备?想知道原因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徐庶,刘备,曹操,诸葛亮,程昱,孙权

    徐庶不回刘营有三条理由徐庶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次要人物,是为诸葛亮的出山作铺垫的,但他的形象被写的十分生动,到现在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字元直,少时好学击剑,曾为人报仇杀人,被官府缉捕,逃脱后化名单福,折节学文,大成之后,刘备拜其为军师,小显身手,即退了来攻的曹

  • 从庶民到国之重臣,徐庶的崛起之路靠的是什么?这三点值得去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徐庶,曹操,刘备,诸葛亮,庞统,刘表

    网上有这样一个笑话,三国时期最穷的名人是谁,答案是“庶民”,因为在那样兵荒马乱的年代,处于最底层的老百姓应该是最无奈和最穷苦潦倒的,而此“庶民”指的就是徐庶本人。徐庶这个人出生贫寒,是真正的草根,当然就像人们俗语所讲,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老徐这个人性格上有三个特点,而这三个特点也成为他不断攀升的

  • 除了徐庶离开过刘备,原来还有一人,直接飞黄腾达,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待沽君标签:徐庶,刘备,公孙瓒,曹操,孙权,赵子龙

    刘备手下人才众多,许多人都奔着刘备的仁德之治而去,但是也有不少人不看好刘备,或者有意外的事情而离开。像徐庶为救母而离开刘备,赵云投入刘备麾下等。而刘备麾下有一无名小卒,离开刘备后加官进爵,战功赫赫,最终活了八十二岁,和孙权同年病逝,这个人便是田豫。他有什么特殊的呢?刘备早年间便拜卢植为师,卢植还有另

  • 快评 抖掉“徐庶化”干部的“包袱”

    历史解密编辑:张晓霖剪辑标签:使命,徐庶化,光荣感,坚持到底,共产党人

    当前,部分干部空有才能,却出现“徐庶化”倾向,效仿三国名士徐庶“不献一计”,挑选“骑驴找马,得过且过”的隐性退出模式。这不仅影响地区党政机关的运行绩效,更埋藏了“人才流失、为官不为”的长远隐患。“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面对干部“徐庶化”现象,必须深究“症结”、抖掉“包袱”,在清思想灰尘、

  • 徐庶因为性格缺欠,成为一位悲剧人物,他的后代如今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徐庶,刘备,魏国,魏略,诸葛亮,三国演义,曹操手下

    小说《三国演义》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名著,它也被翻拍成各类影视剧广受好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多且杂,因此有些重要人物也容易被忽略,比如徐庶就是其中之一。在历史上,徐庶因为干了一件傻事,最终成为了悲剧人物,后代子孙也都变得默默无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从头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

  • 程昱模仿徐母笔迹骗来徐庶,三国真的有笔迹模仿与鉴定专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程昱,徐庶,钟会,曹操,诸葛亮,孙权

    大抵是刘备的人格魅力与交友手段都非常出色,以至于与他有过往来的名士、才子,大多都曾被其折服。对比之下,徐庶的离开难免会让人感到有些“意难平”。对此,小说《三国演义》曾给出了一个恰当解释:刘备得到徐庶后,如虎添翼,屡次击败曹军;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见状,便模仿徐庶母亲的笔迹给徐庶写了封信;后者收到信后,

  • 徐庶入曹营真是一言不发吗?真实历史并没有那么感人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徐庶,曹营,曹操,蜀汉,曹魏,刘备,三国,诸葛亮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徐庶徐元直这个角色总是有一层非常美好的滤镜的。在小说中,他谋略过人,谈笑之间便破掉了大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又略施小计便攻下了樊城。可以说,在诸葛亮出场前,他几乎独领风骚。就连曹操身边备受倚重的程昱也这样评价他:“元直之才,胜我十倍。”更难得的是,徐庶不但才华出众,还至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