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军将士为何如此恨姜维,将他杀死后不解恨,还要剖腹取胆?

魏军将士为何如此恨姜维,将他杀死后不解恨,还要剖腹取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90 更新时间:2024/1/17 1:54:22

引言

在三国时期,姜维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悲情人物,他早年是魏国天水郡的一名将领,在诸葛亮北伐后,不得已而投降蜀军。诸葛亮非常赏识姜维,对他也是各种提拔重用,姜维也不辜负诸葛亮的厚望,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为蜀汉建立了不少功勋。

在诸葛亮,蒋琬等人相继去世后,姜维成了蜀汉的大将军,执掌兵马对曹魏开了北伐之路。诸葛亮在位期间,一共进行了多达五次北伐。在姜维执掌蜀汉兵马的时候,他北伐的次数超过了诸葛亮,多达11次。

姜维的多次北伐,并没有给蜀汉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还被扣上了“穷兵黩武”的帽子。因为蜀汉所面临的局面,姜维知道如果不主动北伐,等待蜀汉的必定的覆没,他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立志“兴复汉室”,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姜维一计害三贤

公元263年,当时已经控制曹魏兵马大权的司马昭开始了他的伐蜀之路,他派遣了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大军进攻蜀国。原本蜀国可以凭借地势优势,对魏军进行层层阻击,等到魏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迷的时候会撤军。

然而,随着邓艾率领一支偏师偷渡阴平,让远在剑阁抵挡钟会大军的姜维无法首尾相顾。再加上刘禅的软弱无能,使得在邓艾的攻击下,刘禅竟然开城投降。刘禅投降后,在邓艾的授意下,让姜维向邓艾军投降。

此时的姜维虽然感到无力,但很快就想出了一条计策,他打算利用钟会来帮助蜀汉复国。姜维大军并没有遵照刘禅的旨意向邓艾军投降,而是向被自己挡在剑阁外的钟会投降了。

与钟会接触后,姜维看出钟会此人有异心,这恰好被姜维利用了。姜维先是提醒钟会功高震主,让他学习范蠡,并提醒他文种,韩信的下场。钟会表示自己贪恋权位,但也不会像文种,韩信那样任人宰割。

最终,在姜维的怂恿下,钟会计划在蜀中自立为王,当第二个刘备。姜维怎么可能助钟会在成都称王,他的计划比钟会更“毒”,先是利用钟会将魏国的将军全部杀死,然后自己想办法杀死钟会,最终达到“还复蜀祚”的目的。

别看这小小的一计,姜维这个计划不仅害死了钟会和邓艾两位灭蜀功臣,自己也因为计划失败被魏军所杀。

钟会如果想在成都自立,首先要除掉他的对手邓艾,钟会先是诬告邓艾谋反,司马昭让钟会将邓艾父子押往洛阳,在半道上邓艾父子被杀。除掉邓艾父子后,听闻司马昭亲自领兵来到长安,为避免夜长梦多,钟会准备造反。

不料,钟会造反遭到了魏军将领们的一致反对,姜维力劝钟会将所有魏军将领坑杀,以免出现变故。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钟会犹豫了,以至于后来有人通风报信,将钟会造反的消息传遍了军营。

胡烈的一条谣言更是让钟会死无葬身之地,他在军中造谣说钟会已经挖好了一个个大坑,打算将不服从自己的将领全部坑杀。最终钟会反叛的事情提前泄密,魏军众多将领非常愤怒,不仅杀死了钟会,也没有放过姜维。

姜维被杀后,魏军还不解恨,将姜维剖腹取胆。传言姜维的胆如斗大,是否是真的不得而知了。

魏军为何如此残忍对待姜维

按理来说,姜维算半个魏国人,在诸葛亮北伐前,姜维一直生活在魏国控制下的地盘,只不过后来因形势所迫,归顺了蜀汉,被诸葛亮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姜维“还复蜀祚”的计划失败后,魏军对他进行了疯狂报复,魏军为何如此仇视他?

这一切其实并不能怪魏军,姜维差点把众多魏军将士害死了。如果站在魏国军人的角度上考虑,姜维的死的确是罪有应得了。

首先,姜维虽然曾经的魏国人,但在他执掌蜀汉军权后,相继对魏国发动了十一次北伐,给魏国军民带来了严重的伤亡,这笔债自然要算到姜维的头上来了。其实光这一点还好,毕竟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姜维虽然曾经的魏国人,但他也是蜀国军队的统帅,自然为蜀国效力。

如果光这一件事来讲,魏军恐怕也不会如此残忍对待姜维了,造成姜维下场悲惨的主要原因还是他直接参与谋划了钟会的叛变。正是因为在姜维的各种怂恿,谋划下,钟会被他引入了一条不归路。

钟会造反,他手下的将军和士兵也会跟着倒霉的,因为在三国时期,将士在外造反是会影响在家中的妻子儿女,钟会如果造反了,他手下的将士在魏国的妻女都要遭殃,这种现象魏军自然不愿看见。

更有甚者,姜维还让钟会杀掉牙门骑督以上官职的将领,魏军将领得知后,心中的无限怒火没地方撒,最终只能拿姜维开刀了,杀死姜维解了魏军众将士的心头之恨。

结语

姜维对蜀汉的忠诚的,他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统帅,作为对手的邓艾也高度评价了姜维:“姜维,雄儿也。然而,蜀汉的天数如此,姜维想凭借自己的一条计策“还复蜀祚”,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希望非常渺茫。

姜维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是蜀汉的最后一位忠臣。然而一计害三贤,虽然将对手邓艾钟会除掉了,但姜维自己下场也十分凄惨,令人叹息。

标签: 姜维魏军钟会蜀汉邓艾诸葛亮刘禅三国

更多文章

  • 姜维用生命谱写的复仇曲

    历史解密编辑:怎么敷衍怎么演标签:姜维,邓艾,蜀汉,钟会,魏国,诸葛亮,刘禅,复仇曲,三国

    姜维,自伯约,蜀汉后期的军事统帅,在蜀汉最后的时间里,姜维先后九次与曹魏作战,虽然其军事才能非凡,但是也无力改变蜀国灭亡的局面。对于他九次与曹魏作战,比起他的师父诸葛亮六出祁山来说,数量上是超过了诸葛亮,有观点也认为当时的蜀国只能以进攻对抗魏国,如果姜维不主动出击进攻魏国,那么魏国也会进攻蜀国,与其

  • 姜维九伐中原无功,恢复蜀汉失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姜维,蜀汉,钟会,诸葛亮,刘禅,邓艾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本是魏国人,自从投降蜀汉之后,受到诸葛亮赏识,跟随诸葛亮北伐,屡建战功。诸葛亮死后,姜维又继承诸葛亮遗志,坚持北伐,一生九伐中原,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景耀六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面对钟会十万大军,姜维将其紧紧地绊在剑阁,没想到,邓艾偷渡阴平小路,穿越七百里无人区

  • 多次败北的诸葛亮被歌功颂德,而战无不胜的姜维嗤之以鼻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诸葛亮,姜维,魏国,刘备,费祎,邓艾

    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能注意到诸葛亮在北伐中其实打败的次数是很多的,而姜维在北伐中战胜的次数就比较多了。但是为什么后人更加赞赏崇拜诸葛亮而对姜维嗤之以鼻呢?历史上的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而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从结果来看诸葛亮输的多赢的少;而姜维赢的多输的少。然而与结果不同的是,人们对诸葛亮的北伐

  • 《三国演义》中魏延死后,蜀汉以姜维为首的九员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魏延,姜维,蜀汉,廖化,邓艾,夏侯霸,古装剧,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在《三国演义》前期,群雄逐鹿天下,猛将辈出。随着关羽、张飞、黄忠等人退出舞台,将星光辉已经黯淡,赵云的死则终结了五虎的传奇,而魏延授首标志着老一代猛将彻底远去。魏延死后,三国已是彻底进入了后三国时代。在后三国时代并非没有猛将,但已经远远比不上前期猛将的质量和数量了,就算是强大的曹魏也是一样,无非就是

  • 为什么邓艾能进武庙72将,而姜维却没有进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邓艾,蜀汉,钟会,诸葛亮,东吴,魏延,三国

    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唐朝时期,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为武成王,并设立武成王庙,历代简称为武庙,以张良为的配祀。宋朝时期,追谥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并增设古今七十二名将为从祀,这就是著名的“武庙72将”。就宋朝追封的古代名将72人,就有九位出自三国时期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质、郭淮,为何会被姜维在铁笼山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郭淮,姜维,徐质,夏侯霸,司马昭,廖化

    姜维杀死郭淮是绝地反击,而不是轻易杀死的。杀死徐质倒是一击得手了,没有费大的功夫。姜维杀死郭淮是败中求胜。当时是姜维中计,被郭淮打得大败。姜维仓惶逃跑,郭淮穷追不舍,姜维反杀郭淮的。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大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出阳平关伐魏。姜维采用夏侯

  • 姜维死后80年,他给刘禅的密信才被人发现,后人:孔明可以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禅,诸葛亮,姜维,蜀汉,钟会

    公元234年10月8日,整个蜀汉都被一股阴郁而悲伤的气氛所笼罩,而在悲伤下隐藏更深的便是前途渺茫的惶恐与慌张。这一日,蜀汉的顶梁柱、丞相、武侯诸葛亮,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位将先帝的嘱托贯彻到底,为了蜀汉,为了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可是看着平庸无能的皇帝,人才凋零过半的

  •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姜维早计划失败(6)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姜维早,哈森,大鹏,金哥,加代,酒楼

    哈森的场子里热火朝天,哈森都亲自上桌了。老金和娈伟在场子里巡回检查,崔虎守在门口。车往门口一停,战兴问:“就这个呀?”“就这个。哥。”“快点,动作麻利点。一会儿进去要狠,凡是看上去像服务员、看场子的全部砍了!”五十来人拿着四把五连子,拎着大砍往一楼大厅一进,战兴看了崔虎一眼,问:“你是干什么的?”“

  • 诸葛亮苦心培养姜维,后期却平平无奇,难道真的是孔明眼光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姜维,蜀汉,魏国,刘禅

    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之中集智慧与谋略的化身,就连后世的鲁迅先生也称赞诸葛亮是三国一个近乎妖怪的人。这样高的评价让诸葛亮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最完美的形象,但美中不足的是诸葛亮自己的事业却是后继无人。虽然说选择了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也因为培养的时间过短和很多种原因,导致姜维后期发力严重不足,诸葛亮死后的蜀国

  • 姜维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为何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姜维,蜀汉,郭淮,司马昭,邓艾,陈泰,北伐,三国

    《三国演义》中一共记述了姜维九次北伐,并称之为“九伐中原”,其实历史上姜维北伐的次数远远不止九次。虽然他频繁发动北伐战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徒耗民力造成国内矛盾重重,还让自己陷入了危局当中。不过对曹魏来说,姜维发动的战争也并非一直不痛不痒,他曾大破魏军,蜀汉也差一点就可以占据陇西乃至整个凉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