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作为最弱势的一方,在军事上的实力也是最弱的,尤其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最执着于北伐的就是姜维了,可是姜维多年北伐无果,不过在他的军事生涯中,还是有一次大胜的,也就是洮西之战,历史记载此战魏军损失万人,姜维获得大胜,这也是他在蜀汉的军事巅峰,但就结果而言,此战仅仅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局面,更没有转变曹魏在西线的强势地位。
首先说一下洮西之战的爆发过程,姜维是抓住了一个时机,那就是司马师挂了,司马昭初掌司马氏集团,把控曹魏朝廷,但是的蓸髦可是打算趁机夺取司马昭手里的兵权的,只不过没有得手罢了。
眼看着曹魏内部处于一定的混乱时期,姜维怎能坐视机会错失,所以说他率领大军北上。
《三国志.陈泰传》雍州刺史王经白泰,云姜维、夏侯霸欲三道向祁山、石营、金城,求进兵为翅,使凉州军至枹罕,讨蜀护军向祁山。
姜维北上之初故布疑阵,扬言要三路北上,这使得魏军在反应上有些顾此失彼,陈泰率部扼守陈仓,以防备蜀军,同时陈泰赋予了王经指挥雍州所有军队的权力,也正是这个决策,导致了魏军的大败。
其实能够做到一州的刺史,尤其是雍州这个羌胡少数部族聚集的地区,而且还紧邻前线,蜀汉北伐可以攻打雍州,因此能够做到雍州刺史位置的人,必然是上马可治军,下马可安民的人才,王经不会是一个庸才。
而面对姜维率大军来袭,陈泰的意思是求稳,“泰敕经进屯狄道,须军到,乃规取之”,陈泰的意思是查明姜维所部虚实,之后待各路大军汇集,再寻求和蜀军决战,因为陈泰是不会轻视姜维的,姜维在雍州,大致就是陇右之地,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三国志.姜维传》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在洮西之战前,姜维就北伐击败过徐质,并且将投降城池的百姓南迁,增加蜀汉的民力,可以说陈泰是害怕王经过于急战,被姜维抓住机会的。
可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王经在魏军主力尚未驰援的前提下,主动出击,结果被姜维击败,这是一次重大失败。
《三国志.姜维传》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三国志.陈泰传》经巳与维战,大败,以万馀人还保狄道城,馀皆奔散。维乘胜围狄道。
王经初战大败,只能退守狄道城,等待援军,后来是邓艾陈泰率援军前来,陈泰率部奇袭至蜀军南部,并且登上狄道东南的高山,点起烽火,吹起号角,以此让城内守军军心大振,毕竟得知援军已到。
而姜维迫于压力,在军事上,围攻狄道城不下,如今魏军援军已到,没有再继续在战场上和魏军相持的理由,所以就率军撤退了。
关于此战魏军的损失是有争议的。
《三国志.张翼传》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於洮水者以万计。
《三国志.少帝纪》诏曰:「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蜀贼陆梁边陲。洮西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或没命战场……
《三国志.姜维传》说的是魏军损失数万人,而张翼传说的是,损失上万,蓸髦在此战之后下诏说,阵亡了数千,这期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毕竟双方都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夸大或者故意隐瞒阵亡人数。
而且张翼传提及的是姜维和王经在洮水的首战,姜维传里记载的应该是整个洮西之战魏军的损失,而蓸髦在下诏时,必定是有意隐瞒损失,因此此战魏军损失上万是很有可能的,再者说此战魏军损失最大的应该是四散的部众,无法记载他们是被俘了还是逃脱了还是战死了。
作为后来姜维死地的邓艾也是说过,“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於危亡”,可见此战对于曹魏在西线的战局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原雍州的野战部队,损失惨重,恐怕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恢复的。
《三国志.少帝纪》十一月甲午,以陇右四郡及金城,连年受敌,或亡叛投贼,其亲戚留在本土者不安,皆特赦之。
此战之后,蓸髦也是赶紧下诏稳住陇右的局势,他安抚陇右百姓的情绪,并且特别下令收敛阵亡将士的尸体,让他们入土为安,也是特赦了叛逃流亡之人,就是害怕在洮西之战后,陇右地区发生崩盘,大量人员难逃到蜀汉去。
毕竟在东汉末期的时候,这种大规模人口流动是很正常的,益州和汉中作为拥有天险之地,曾经都赶上过涌入人口的红利,逐步壮大,蓸髦是害怕这种事情发生的。
所以说洮西之战,就战术而言,的的确确是姜维的一次大胜,但是在战略上并没有改变魏蜀的局势,姜维也并未借机扩大战果,为后面的北伐做铺垫,没有后劲的一次胜利,对于曹魏来说也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大败。
同时蜀汉内部还是厌战的情绪比较高,主要还是北伐无法实现地盘扩张,获利不足,哪怕是洮西之战随姜维出战的武将张翼,也是在朝堂上极力反对姜维北伐的,在首战击败王经后,他也是建议适可而止,赶紧撤军,以保全蜀军兵力。
而在洮西之战次年,在段谷被邓艾击败,蜀军损失惨重,姜维的声望就一落千丈了,“众庶由是怨讟,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也就是百姓开始埋怨姜维,陇西地区也开始出现不稳的局势,已经是大将军的姜维只能自贬。
所以说蜀汉内部更希望的还是休养民力的策略,姜维如果能够一直打胜仗还可以,打了败仗哪怕是出师无功都会引起内部的反感,所以说一次战术胜利不足以改变蜀汉对曹魏的劣势。
对于曹魏来说,洮西之战后,陈泰王经被召回,被夺取了兵权,邓艾开始掌控西线战局,在西线仍然拥有兵力优势的曹魏依然占据着主动权,后面面对邓艾,姜维再也打不出洮西之战这样的胜利,更多的是北伐相持后无功而返。
因此洮西之战是战术上的大胜,但是战略上并未取得什么效果,对于蜀汉来说,是需要类似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样足以扭转战局的大战,但是洮西之战显然不是。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主传》《三国志.少帝纪》《三国志.姜维传》《三国志.邓艾传》《三国志.陈泰传》《三国志.张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