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钟会都称赞姜维:人才难得!最后他结果如何?

诸葛亮、钟会都称赞姜维:人才难得!最后他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娃趣谈 访问量:1362 更新时间:2024/2/13 16:47:50

263年八月,魏国名将邓艾钟会率领十余万人攻打蜀汉。大军长驱直入,蜀国大将军姜维只好带领人马退守剑阁。

钟会爱惜姜维的才能,于是给姜维写了一封劝降信。在信中,钟会盛赞姜维的文德武功,希望他能够投降魏国。

对于钟会的劝降,姜维不加理会,他一心保卫蜀汉,和魏军奋战到底。

可是,让姜维没想到的是,他很快就收到了后主刘禅的敕令。刘禅的旨意和钟会一样:他让姜维马上放下武器,带领手下将士到钟会的军营投降。

同样都是投降,姜维却不能不遵从刘禅的旨意。

投降的消息一经传出,准备浴血奋战的蜀汉将士们都愤怒地拔下佩刀,疯狂地乱砍山石以发泄满腔怒火。

可是,不管将士们如何愤怒,姜维都只能带领大家前去钟会营中投降。

钟会久攻姜维不下,粮草殆尽,正准备撤军返回,没想到却突然有这样的惊喜。

姜维是诸葛亮十分看好的将领,他一心忠于蜀汉,现在却被迫投降,他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1、之前就被迫投降

其实,除了这次被迫投降之外,以前姜维还有一次被迫投降的经历,那次他是从魏国投降到蜀国。

当时,姜维正在天水郡担任中郎。姜维之所以能得到中郎的官职源于他的父亲,姜维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的功曹,在羌戎叛乱时为护卫郡守而战死。因为父亲战功的缘故,年轻的姜维被赐官中郎,参与天水郡的军事。

228年,诸葛亮率军攻打祁山,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先后望风而降。

当时,姜维正和同僚梁绪、尹赏等人跟随天水太守马遵在外巡查。马遵听说天水郡投降之后,认为身边的姜维等人也有反心,于是马上和姜维他们分道扬镳,自己火速投奔了上邽。

姜维等人来不及追赶太守,无奈只好返回自己的冀县城池,可是冀县城大门紧闭,根本不让姜维他们入城。

姜维等人没办法,只好投降了诸葛亮。

很快,姜维就因为才能出众受到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任命姜维为仓曹掾,主管军中仓谷事,加奉义将军,封他为当阳亭侯。

在和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来往书信中,诸葛亮盛赞姜维的品德和才能:

姜伯约(姜维字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诸葛亮认为,按照才略评判的话,当年的西曹掾李邵、侍中马良等人都不如姜维,姜维堪称贤能之士。

姜维不仅富有军事才能,还很有胆略,更让诸葛亮欣赏的是,姜维虽然是魏国人,但是他心存汉室,因此诸葛亮认为可以把他推荐给后主刘禅一见。

在诸葛亮的赏识和提拔下,姜维很快升迁到了中监军征西将军。

234年,诸葛亮去世,姜维奉命退回成都,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领诸军,被封为平襄侯。

2、蒋琬和费祎时期

蒋琬代替诸葛亮总揽蜀汉军政之后,姜维被任命为司马,多次率军西入羌中作战,他的职位一路飙升,历任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

246年蒋琬去世以后,费祎辅政,姜维被任命为卫将军,和大将军费祎一起执掌朝中事务。

姜维一门心思兴兵征西,费祎对此却十分不赞同,他自认为才能比不上诸葛亮,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保国治民,敬守社稷,类似于征西这类建功立业的事情应该留给以后更有才能的人去做。

姜维一向以自己的文武之才自负,认为当今之际就应该征服西部的羌、胡部落,使他们投靠蜀汉,这样蜀汉才可以牢牢控制陇西一带。

可是,从费祎当政到结束,他从来就不认可姜维的想法,每当姜维想要带兵征西之时,费祎都会想办法加以制约,只拨给他不足一万的人马。

不能征服羌胡为蜀汉所用,这大概是这段时期姜维最大的憾事。

253年春,费祎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身亡。

当年夏天,没有任何人制约的姜维得以率领数万人马出征,数万之众长途奔袭,直奔陇西南安而去。

结果,蜀军受到魏国军队的强烈反击,最终因为粮草用尽无功而返。

254年,姜维再次出征陇西。这次,他收降魏国的李简,大败猛将徐质,他乘胜追击,相继攻克河关、狄道、临洮三县。

3、黄皓弄权

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姜维不断在外征战,可是却始终没能成就多大的功绩。更让姜维焦虑的是,他在外冲锋陷阵的同时,还要防备来自蜀汉内部的攻击,那就是深得后主刘禅信任的宦官黄皓。

黄皓利用自己在刘禅身边服侍的机会,经常对刘禅进谗言,致使刘禅疏远了自己的弟弟刘永,刘永因此有十几年时间不能觐见哥哥刘禅。朝中大臣纷纷依附黄皓,黄皓则随意任用亲信,打击报复与自己不和的大臣。

姜维深恨黄皓擅权,于是向刘禅奏,要求把黄皓处死。没想到,刘禅根本没把黄皓的危害当回事,他反倒安慰姜维说道:“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刘禅的大意是:黄皓不过是个供我驱使的小人而已,以前董允也很讨厌他,我也经常恨他,这样的小人物,您又何必在意呢?

刘禅这样将大事化小之后,就让黄皓去向姜维谢罪。

刘禅轻描淡写地处理了这件事,姜维却不敢大意,尤其是他知道黄皓正在密谋让右大将军阎宇取代自己的位置,姜维担心被黄皓所害,所以他不敢在成都久呆,主动请求到沓中屯田以避难。

4、再次被迫投降

263年,姜维得知钟会在关中练兵后,马上向刘禅上表启奏,提醒他为抵抗钟会的进兵早做准备,建议派张翼、廖化带兵驻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

姜维的上书没有引起刘禅的重视,因为黄皓相信鬼巫占卜之说,他直接告诉刘禅:敌军肯定不会来,您只管安坐成都!

和姜维用心探听的消息相比,刘禅宁愿选择相信黄皓的信口胡诌。

等到钟会、邓艾所率大军真的进击时,刘禅这才匆忙派出廖化和张翼。

可惜为时已晚,邓艾攻破绵竹后,刘禅向邓艾请降,邓艾顺利占据成都。

与此同时,姜维退守剑阁,击退了钟会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钟会招降不成,他只好和众位将领商议准备撤兵。

正是在这个时候,刘禅向姜维下达了自己的敕令,命令姜维率将士到钟会营中投降。

敌人没有做到的,自己的君主却替他们做到了!姜维欲哭无泪,只能黯然遵命。

钟会十分欢喜地迎接姜维等人,他尤其优待姜维,经常和姜维形影不离,两个人“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就像诸葛亮当初夸赞姜维一样,钟会也对自己的长史杜预说道:“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认为曹魏的名将诸葛诞、夏侯玄都不如姜维。

5、最终结局

邓艾接受了刘禅的投降后,没有向朝廷做任何请示,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太子刘璿为奉车都尉,对其他蜀汉官员也分别任命了官职。同时,邓艾居功自傲,他经常对蜀汉的大臣们炫耀自己对他们的活命之恩。

那些蜀汉降臣当面对邓艾唯唯诺诺,背后却都嘲笑不已。

钟会知道邓艾的所作所为后,马上向司马昭诬告,说邓艾有意谋反。

劳苦功高的邓艾父子被囚车运送回京城后,庞大而强悍的远征军队伍就牢牢地掌握在钟会的手中。

在姜维的配合下,钟会扣押了魏军全部将领,他自立为益州牧,准备在成都起兵,率领大军讨伐司马昭。钟会准备给姜维五万人马,让他给自己当先锋。

可惜,钟会没能冲出成都城,在被扣押的魏军将领中,南安太守胡烈设下巧计,他利用亲兵送饮食的机会,散播出“钟会要坑杀驻军”的谣言,从而点燃了士兵们的愤怒情绪。

士兵们冲进钟会的营帐,将钟会和姜维等人尽皆诛杀。

根据《世语》记载,魏军士兵认为钟会的所作所为都是姜维在背后出谋划策,所以姜维死后他们仍然觉得不解气,于是就剖开他的身体,发现他“胆如斗大”。

结语

费祎自知才能比不过诸葛亮,所以主张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姜维一心向西征伐,以争取更多的力量支持蜀汉。这两个人只是治国方略不同,忠心却都是一样的,只是那份忠心对于飘摇的蜀汉政权来说实在微不足道。

面对虎视眈眈的外忧,后主刘禅不但安稳逍遥,同时他还热衷于自制内患,任由黄皓专权,任由蜀汉内耗不已。有这样的君主在,无论是费祎的谨慎保守,还是姜维的对外扩张,最终的结局都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被吞并的那天来得或早或迟。

本文参考《三国志》

标签: 姜维钟会蜀汉刘禅费祎三国诸葛亮书法家

更多文章

  • 刘禅自毁名节保护众将领得以善终,为何姜维一家还是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刘禅,姜维,魏国,邓艾,钟会,三国,蜀汉,诸葛亮

    史上对刘禅的评价是非常差劲的,明明有诸葛亮竭尽全力贡献,又有张飞等人的后代相助,却还是没有保住蜀国。当魏国的大军来临时,所有大将都在抵御强敌,唯独刘禅选择投降,到洛阳做一个安乐侯。事实上,刘禅主动投降,除了保护自己以外,也是为了保护手下的大臣。然而,他保住了自己的富贵,保住了列位大臣的生命,为什么却

  • 姜维到底凭什么掌握蜀汉军权?真的是因为诸葛亮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姜维,蜀汉,郭淮,费祎,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临终遗言第五次北伐之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留下“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遗言,以这个遗言看来,诸葛亮并没有将军权交给姜维,只是让姜维辅助魏延断后,而主持蜀汉军队撤退的,则是另一个人——杨仪。至于蜀汉治国的接班人,诸葛亮依次选择了蒋琬、费祎、董允,唯独没有选择姜维。其实这

  • 诸葛亮死后,接班人为何不是姜维?刘禅:他不够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西府赵王爷标签:诸葛亮,姜维,刘禅,蒋琬,蜀汉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蒋琬随即被刘禅任命为尚书令,总览蜀国政务。随后蒋琬又领益州刺史,并升为大将军,由此掌控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值得一提的是,蒋琬接掌蜀国,乃是诸葛亮的遗愿。诸葛亮生前曾向后主刘禅推荐蒋琬,称如果自己遭遇不测,诸事可以交付蒋琬。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

  • 蜀国已亡姜维为何还要复国?因为他曾见识过他亲戚如何搞定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姜维,马超,蜀国,刘禅,魏国,古蜀,三国,曹操手下

    汉忠臣戮力回天——麒麟儿姜维(1)姜维(公元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士,也就是今天甘肃天水市甘谷县。曹魏时期,天水郡是连接凉州和雍州的关键点,冀县则是天水郡郡治所在地,位于该郡核心位置。自东汉末年以来,雍凉地区就因为羌胡杂居长期陷入混乱之中,百姓尚武,民风彪悍,所以一般雍凉人根本不读书,

  • 姜维北伐,到底有多少蜀汉大臣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姜维,蜀汉,曹魏,诸葛亮,廖化,刘禅

    众所周知,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维继续北伐中原。对于姜维北伐来说,《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将其称之为“九伐中原”。当然,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则认为公元238年—公元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十一次北伐中原。不过,在整体战绩上,虽然姜维北伐中原的次数较多,却比不上诸葛亮北伐曹魏。究

  • 演义中姜维几次北伐,都因何而败?为什么说邓艾是其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姜维,邓艾,郭淮,廖化,演义,三国,夏侯霸

    姜维是三国名将,蜀国的顶梁柱。虽然正史中有人统计前后大小战役,共北伐十一次,可能是演义作者略有筛减。姜维为了继承武侯遗志,先后在演义中共八次北伐。虽然也算得上是战功赫赫,如洮阳大捷歼敌数万,直接让蜀国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只可惜此后遇到了姜维一生的宿敌邓艾,姜维多次被邓艾按到地上摩擦,堪称姜维的克星!今

  • 张嶷:才华媲美赵云,却15年不得重用,战死后姜维感慨说我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聊宠物标签:张嶷,姜维,蜀汉,赵云,三国,赵子龙,诸葛亮

    作为知名的历史演义类小说,《三国演义》为我们描写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三国。在罗贯中的笔下,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中的三国人物,似乎被再度赋予了生命一样,跨越数千年的漫长时空出现在了现代人的面前。不过,历史演义终究还是艺术的范畴,作为文艺作品它也有着其局限性,其中最明显打的一个特点就是,只对有名的人物有浓墨重

  • 三国时期,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何处?是如今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姜维,曹魏,蜀汉,诸葛亮,蒋琬,费祎,司马懿,三国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死诸葛惊走生仲达”。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

  • 洮西之战是姜维的军事巅峰,令曹魏折损万人,但不是战略上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邓艾,雍州,洮西之战,史说三国

    三国时期,蜀汉作为最弱势的一方,在军事上的实力也是最弱的,尤其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最执着于北伐的就是姜维了,可是姜维多年北伐无果,不过在他的军事生涯中,还是有一次大胜的,也就是洮西之战,历史记载此战魏军损失万人,姜维获得大胜,这也是他在蜀汉的军事巅峰,但就结果而言,此战仅仅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并

  • 魏军将士为何如此恨姜维,将他杀死后不解恨,还要剖腹取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姜维,魏军,钟会,蜀汉,邓艾,诸葛亮,刘禅,三国

    引言在三国时期,姜维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悲情人物,他早年是魏国天水郡的一名将领,在诸葛亮北伐后,不得已而投降蜀军。诸葛亮非常赏识姜维,对他也是各种提拔重用,姜维也不辜负诸葛亮的厚望,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为蜀汉建立了不少功勋。在诸葛亮,蒋琬等人相继去世后,姜维成了蜀汉的大将军,执掌兵马对曹魏开启了北伐之路。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