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当年是无奈投降诸葛亮, 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王朝呢!

姜维当年是无奈投降诸葛亮, 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王朝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张丹锋数码知识 访问量:3258 更新时间:2024/2/4 12:21:41

(图说三国·蜀汉王朝·武将篇·第36期 文/东方夜未眠 图/东方夜未眠 )

姜维,是天水郡冀县人,姜氏在此地亦是大族,他也在地方官府混了一个吏员的身份:上计掾。其父亲姜冏,就担任过天水郡的功曹,不过时逢羌、戎叛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父亲姜冏的死,让年轻的姜维获得当官的资格,赐官为中郎,相当于幕僚的身份,担任了天水郡参军职位。总之,姜维成为曹魏王朝一名低阶的地方军官了。

公元228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蜀汉丞相诸葛亮军出祁山。诸葛亮第一次发兵北伐,声势浩大,由于魏国事先毫无防备,导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纷纷响应了诸葛亮的北伐,成功投降了。在此期间,天水郡的姜维也投降了诸葛亮,根据史料记载,姜维投降诸葛亮实属有点被逼无奈。那么问题来了,姜维当年是无奈投降诸葛亮,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王朝呢?为何却从未有想过再叛逃回到曹魏呢?

其一:我们得从曹魏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当时的姜维虽然在曹魏当了官,但是只是地方性的小军官,对国家的羁绊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刻,不像我们现在的平民百姓,时时刻刻把祖国放在心里,以中国人自豪,充满了主人翁的精神,而姜维在18岁之前,还是东汉王朝的人,18岁之后,就变成曹魏王朝的人了,出生于汉朝的姜维,或许对曹氏家族篡夺汉室皇权,还存在很大的抵触心理。后来,诸葛亮评价他心存汉室,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姜维是天水郡的参军,直接上司就是天水郡的太守马遵。面对诸葛亮的蜀军,马遵却直接背叛了姜维。

《三国志》: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等。維等乃俱詣諸葛亮。

《魏略》:时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冀。”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回复信,皆贼也。”各自行。維亦無如遵何,而家在冀,遂與郡吏上官子脩等還冀。冀中吏民見維等大喜,便推令見亮。二人不獲已,乃共詣亮。

《三国志》和《魏略》的记载虽然有点区别,但整体上,还是说明了天水郡的太守马遵,怀疑姜维等人已经投蜀了,担心自己的性命,率先逃到上邽,寻求郭淮的庇护去了。姜维本来对马遵有点忠心,这下好了,一点念想都没有了,投降也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值得一提,姜维,还有梁绪、梁虔、尹赏等投降诸葛亮,他们都是天水郡冀县本地大家族,他们每个人只代表这自己的家庭,而不是家族。家族之人,在曹魏任职也非常常见,比如很多人就在曹真将军府中任职。至于其家人,按照《姜维传》,母亲,妻子,儿子也没有性命之忧,《魏略》中也记载了曹魏方面没有追究姜维家人的责任,甚至在孙盛《杂记》中还有姜母写信给姜维,劝他回头的故事。

但是姜维拒绝了母亲的请求,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这一点看,姜维一心改效力蜀汉,并不影响自己的家人和家族利益。

其二:我们得从蜀汉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面对姜维的投降,诸葛亮如获至宝,明明是曹魏方面的弃子,却在诸葛亮的眼中,那就是凉州上士了,一心打算把他培养成复兴汉室的人才。

《三国志·姜维传》: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姜维一投靠过来,就加官进爵,先当了奉义将军,就封了当阳亭侯。让其统帅了蜀汉精锐虎步兵五六千人,这个殊荣,真的跟曹魏没法相比。这就好比,你在上一家公司,只是一个小职员,却被下家公司看中,直接当上主管,甚至晋升很快,成为经理、总裁等,这个时候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要知道,姜维是心怀大志,这是公然的。一个从小便立志建立一番大事业的人,自然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平台。蜀汉王朝就是一个非常适合,能够实现姜维大志的平台。相较于马遵的不信任和抛弃,诸葛亮、蒋琬等人的慧眼识英对姜维来说更是可贵。

而且,姜维在蜀汉王朝的地位可言说,非常稳固,晋升的速度也非常快,从投降,到成为蜀汉王朝的大将军,仅仅用30年时,期间在公元253年,就已经成为蜀汉王朝的军界一把手了,也就是说,姜维在蜀汉,只用24年时间,就成为蜀汉执掌军权第一人了。

这个时候的姜维,又怎么会叛逃,只会更加效忠蜀汉王朝才对。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太平御览》《华阳国志》《晋书》《襄阳记》《史记》《魏略》

标签: 姜维诸葛亮蜀汉曹魏太守蒋琬

更多文章

  • 诸葛亮、钟会都称赞姜维:人才难得!最后他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姜维,钟会,蜀汉,刘禅,费祎,三国,诸葛亮,书法家

    263年八月,魏国名将邓艾、钟会率领十余万人攻打蜀汉。大军长驱直入,蜀国大将军姜维只好带领人马退守剑阁。钟会爱惜姜维的才能,于是给姜维写了一封劝降信。在信中,钟会盛赞姜维的文德武功,希望他能够投降魏国。对于钟会的劝降,姜维不加理会,他一心保卫蜀汉,和魏军奋战到底。可是,让姜维没想到的是,他很快就收到

  • 刘禅自毁名节保护众将领得以善终,为何姜维一家还是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刘禅,姜维,魏国,邓艾,钟会,三国,蜀汉,诸葛亮

    史上对刘禅的评价是非常差劲的,明明有诸葛亮竭尽全力贡献,又有张飞等人的后代相助,却还是没有保住蜀国。当魏国的大军来临时,所有大将都在抵御强敌,唯独刘禅选择投降,到洛阳做一个安乐侯。事实上,刘禅主动投降,除了保护自己以外,也是为了保护手下的大臣。然而,他保住了自己的富贵,保住了列位大臣的生命,为什么却

  • 姜维到底凭什么掌握蜀汉军权?真的是因为诸葛亮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姜维,蜀汉,郭淮,费祎,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临终遗言第五次北伐之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留下“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遗言,以这个遗言看来,诸葛亮并没有将军权交给姜维,只是让姜维辅助魏延断后,而主持蜀汉军队撤退的,则是另一个人——杨仪。至于蜀汉治国的接班人,诸葛亮依次选择了蒋琬、费祎、董允,唯独没有选择姜维。其实这

  • 诸葛亮死后,接班人为何不是姜维?刘禅:他不够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西府赵王爷标签:诸葛亮,姜维,刘禅,蒋琬,蜀汉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蒋琬随即被刘禅任命为尚书令,总览蜀国政务。随后蒋琬又领益州刺史,并升为大将军,由此掌控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值得一提的是,蒋琬接掌蜀国,乃是诸葛亮的遗愿。诸葛亮生前曾向后主刘禅推荐蒋琬,称如果自己遭遇不测,诸事可以交付蒋琬。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

  • 蜀国已亡姜维为何还要复国?因为他曾见识过他亲戚如何搞定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姜维,马超,蜀国,刘禅,魏国,古蜀,三国,曹操手下

    汉忠臣戮力回天——麒麟儿姜维(1)姜维(公元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士,也就是今天甘肃天水市甘谷县。曹魏时期,天水郡是连接凉州和雍州的关键点,冀县则是天水郡郡治所在地,位于该郡核心位置。自东汉末年以来,雍凉地区就因为羌胡杂居长期陷入混乱之中,百姓尚武,民风彪悍,所以一般雍凉人根本不读书,

  • 姜维北伐,到底有多少蜀汉大臣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姜维,蜀汉,曹魏,诸葛亮,廖化,刘禅

    众所周知,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维继续北伐中原。对于姜维北伐来说,《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将其称之为“九伐中原”。当然,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则认为公元238年—公元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十一次北伐中原。不过,在整体战绩上,虽然姜维北伐中原的次数较多,却比不上诸葛亮北伐曹魏。究

  • 演义中姜维几次北伐,都因何而败?为什么说邓艾是其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姜维,邓艾,郭淮,廖化,演义,三国,夏侯霸

    姜维是三国名将,蜀国的顶梁柱。虽然正史中有人统计前后大小战役,共北伐十一次,可能是演义作者略有筛减。姜维为了继承武侯遗志,先后在演义中共八次北伐。虽然也算得上是战功赫赫,如洮阳大捷歼敌数万,直接让蜀国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只可惜此后遇到了姜维一生的宿敌邓艾,姜维多次被邓艾按到地上摩擦,堪称姜维的克星!今

  • 张嶷:才华媲美赵云,却15年不得重用,战死后姜维感慨说我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聊宠物标签:张嶷,姜维,蜀汉,赵云,三国,赵子龙,诸葛亮

    作为知名的历史演义类小说,《三国演义》为我们描写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三国。在罗贯中的笔下,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中的三国人物,似乎被再度赋予了生命一样,跨越数千年的漫长时空出现在了现代人的面前。不过,历史演义终究还是艺术的范畴,作为文艺作品它也有着其局限性,其中最明显打的一个特点就是,只对有名的人物有浓墨重

  • 三国时期,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何处?是如今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姜维,曹魏,蜀汉,诸葛亮,蒋琬,费祎,司马懿,三国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死诸葛惊走生仲达”。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

  • 洮西之战是姜维的军事巅峰,令曹魏折损万人,但不是战略上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邓艾,雍州,洮西之战,史说三国

    三国时期,蜀汉作为最弱势的一方,在军事上的实力也是最弱的,尤其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最执着于北伐的就是姜维了,可是姜维多年北伐无果,不过在他的军事生涯中,还是有一次大胜的,也就是洮西之战,历史记载此战魏军损失万人,姜维获得大胜,这也是他在蜀汉的军事巅峰,但就结果而言,此战仅仅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