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做事从来不留余地,他就是主父偃,专门替汉武帝干脏活

做事从来不留余地,他就是主父偃,专门替汉武帝干脏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的百态 访问量:1868 更新时间:2024/1/15 10:12:21

今天说说,专门替汉武帝干脏活的主父偃,他的前辈叫晁错,因为办事不力,被汉武帝他爹腰斩,主父偃更惨,因为办事太给力,被汉武帝灭族。

书归正传!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过一段酒后吐真言“再不疯狂?我就老了,这一生就白活了。”

对主父偃而言,再不疯狂?他就老死了。

很难想象,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一生穷困潦倒,借钱借到没朋友。

当一个男人,在贫贱时,受尽白眼,求告无门,一旦他自己站了起来,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一定会非的残酷。

在垂暮之年,主父偃决定铤而走险,去找汉武帝,求取功名。直接上书,用推恩令解决了,皇室纠结4代的削藩问题。

推恩令是不可抗拒的,从皇帝的嘴中提议,“藩的遗产,要给所有的子女平分继承。”直接得到了大多数皇室宗亲的拥护。

汉武帝直接接见了主父偃,两个人达成了协议,汉武帝发布推恩令,剩下的脏活,主父偃去做。

主父偃开了报复模式,后世人给他的评价,非常贴切!“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但凡得罪过主父偃的人,全部被置于死地,就算当时借钱,那些没有借的人,也被随便找个借口干掉了!

最成功的案例是,干掉了齐王。就在他准备弄赵王的时候,被赵王联合宗亲势力算计,陷入了被动。

汉武帝本来想保住他,可是为了安抚诸侯王的情绪。下令斩杀主父偃并诛其九族。不过主父偃也算是死得其所了,主父偃就曾经说过一段名句子“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主父偃的故事,告诫后人, 步子不能迈得太大,会适得其反!显然,贵族不是一代养成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

标签: 主父偃刘彻脏活推恩诸侯皇室

更多文章

  • 流星人物主父偃向汉武帝推荐的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真是无解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彻,主父偃,刘邦,刘启,刘恒

    公元前128年,就在汉武帝与北方的匈奴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杀得难分难解、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大汉王朝的广袤夜空上“嗖”的划过一道耀眼、闪亮的流星,呼啸而来、匆匆而去。这个骤然闪亮、奇迹般进入汉武帝的视野,凭借着一己之力改变了大汉王朝运行轨迹的人,就是号称向汉武帝推荐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的主角--

  • 主父偃是汉武帝最宠信的大臣之一,为什么会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刘彻,主父偃,齐王,燕王,赵王,卫青,汉武帝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最受宠信的大臣之一,他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主张,并且建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解决了汉朝持续多年的诸侯王权利过大的问题。因为汉武帝对主父偃言听计从,主父偃也越来越骄傲自大,大臣们都十分讨厌主父偃。后来主父偃多次检举皇亲贵族的丑闻,触动了汉朝皇族的底线,最终落得族灭的悲惨下场。主父

  • 才子主父偃:深入骨髓的刻薄,让他最终墙倒众人推,葬身群攻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主父偃,刘彻,卫青,齐国,公孙弘,诸侯国

    从布衣迅速升迁至中大夫,成为汉武帝身边的红人,主父偃本可以安享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却最终自己作死,把自己的老命葬送。主父偃的一生,经历了几次戏剧性的转折。他在这些风波中飘摇、崛起,最终也葬身于此。按照主父偃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前半生是:一直在游学,可依旧做什么都不成功。父母认为他不是好儿子,兄弟不认他这

  • 主父偃为什么被诛九族?如何评价他的功过?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主父偃,刘彻,齐国,卫青,公孙弘,齐王

    老话说得好,人狂没好事,够狂挨砖头。人失意时不要气馁,得意时不要张狂。今天,我们来说说汉武帝时期红得发紫的主父偃。主父偃绝对是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大咖级人物。但是为了能够建立功名,他费了九牛二虎啊之力,终于权倾朝野,不可一世。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常常会伤人又伤己。主父偃任性行事,搅得别人不安宁,最后也搭上

  • 以主父偃的遭遇,分析汉武帝时代内朝和外朝的权势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羞羞的谈标签:刘彻,丞相,齐王,齐国,赵王,主父偃,公孙弘,汉武帝

    公孙弘谗言主父偃,表现了汉武帝时代,内朝和外朝已经势同水火一,汉武帝时的内朝和外朝的产生。汉武帝时代,为了对外作战而设立了一个参谋部,这就是有名的"中朝",外朝是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务办事处。中朝的权势,地位,俸禄不及外朝,但中朝人员参与决策,筹划等工作,与皇帝走得近,具有比外朝更有优势的发言权,左右着

  • 提出推恩令的寒门主父偃,在权力与富贵旋涡中沉沦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畅想游戏之美标签:主父偃,刘彻,齐国,公孙弘,贾谊,秦国

    一、春秋战国变法者非死则逃在古代社会中,变法者皆没有好下场:公元前498年,孔子为鲁丞相,提出了“隳(hui)三都”的措施,即将鲁国除了君主以外的境内三个诸侯王统治的国中国拆除,强化鲁国的中央政权,后三恒极力反对,齐国也趁着鲁国内乱而派兵,鲁国国君鲁定公为了抵抗外敌,于是废除了孔子所提之策。孔子为了

  • 汉武帝宠臣主父偃,为何落得被灭三族的下场?早年读错了书

    历史解密编辑:小杰聊综娱标签:主父偃,刘彻,齐国,张仪,王太后,董仲舒

    主父偃被杀的时候,估计满朝官员多少有点吃惊。这位俸禄只有比千石的太中大夫,虽然职位不高,但实际权势盖过三公,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朝中大事,汉武帝不去找丞相商议,而是找主父偃。当初,主父偃一封奏疏达到汉武帝案前,早上到,晚上他就得到汉武帝召见。一番详谈后,汉武帝感慨相见太晚,立刻任命他为谒者,一年四迁

  • 主父偃贪财手段太特殊太阴损,官场人人自危,汉武帝不得不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青家東山标签:刘彻,齐国,齐王,赵王,主父偃,公孙弘,汉武帝,历史故事

    主父偃六十岁了才当上官,给汉武帝献上削藩之计,被汉武帝采纳。汉武帝颁发了《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坐大的问题。主父偃因此而得到汉武帝格外重用,对他宠信有加。仗着汉武帝的信任,主父偃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告大臣,告诸侯王。而他告发的都是大臣诸侯王见不得光的隐秘私事,搞得整个官场人人自危,恨不得生啖其肉。主父

  • 主父偃帮汉武帝开创盛世,堪称首功之臣,为何最终会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主父偃,刘彻,齐国,王娡,公孙弘,刘彭祖

    主父偃确实有才华,但说他是首功之臣过于夸张了。事实上,主父偃对汉武帝的帮助,正是将自己推向灭亡的原因。主父偃被杀,起因源自于个人的贪欲。汉武帝的母亲王娡,想给自己的外孙女找一门好亲事,她相中了齐王刘次昌。王娡本人又拉不下脸去求亲,身边一名叫徐甲的太监看穿了她的心思,他一拍胸脯:我是齐国人,这件事包在

  • 穷兵汉武(十一)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立下奇功,为何被刘彻下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刘彻,主父偃,公孙弘,丞相,王太后

    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被很多网友称为天下第一阳谋,认为这是西汉解决诸侯王尾大不掉隐患的终极法宝。而提出推恩令的官员主父偃也受到很多网友的推崇,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眼里是顶级谋士的存在。然而让这些粉丝们失望的是,主父偃除了推恩令外,在汉武帝时期立下的功劳并不大。反而因为受贿诸侯王黄金的罪名受到追究,最终被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