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43岁开始流亡,19年里娶7个老婆,在岳父帮助下回晋国继位

晋文公43岁开始流亡,19年里娶7个老婆,在岳父帮助下回晋国继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241 更新时间:2024/2/7 19:01:23

晋文公重耳43岁踏上流亡之路,19年的流亡生涯里娶了7个老婆,算得上是一边流亡一边娶媳妇了。

公元前656年,因着骊姬的陷害,也或者晋献公本就有意,总之,太子申生送给晋献公的胙肉中有毒这件事让晋献公对申生有了杀心,最终太子申生自杀。

骊姬又陷害重耳和夷吾也和这件事有关系,吓得两人不辞而别回到了封地。

于是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派兵攻打重耳所在的蒲城和夷吾所在的屈地,逼得两人踏上了逃亡之路。

重耳的母亲是狄国人,又因着狄国距离晋国很近,所以重耳的第一站是狄国。

在狄国,狄人将打败廧咎如俘获的两个姑娘送给了重耳,重耳娶了其中的季隗,把叔隗赐给了跟随在身边的赵衰。

重耳和季隗生了两个儿子伯鯈和叔刘,也算是在狄国有了一个真正的小家。

在狄国的第五年,晋献公病逝,晋国大将里克杀死了骊姬的儿子奚齐和少姬的儿子卓子,准备将重耳迎回国继位。

不过重耳怕里克等人也会杀死他就找了个理由拒绝了,随后里克等人将夷吾迎回国继位,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在晋国不怎么得人心,他害怕晋国人重新依附重耳,就在继位的第七年派人去谋杀重耳,重耳知道后不得不离开狄国,准备到齐桓公的齐国寻找庇护。

在离开狄国的时候,重耳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就改嫁吧。”

季隗没想着改嫁,但也没有挽留重耳,她知道重耳是做大事的人,就说:“等到二十五年,我坟头上的柏树都长高了,虽然如此,但我还是会一直等着你的。”

到底是在狄国生活了十二年,重耳很是舍不得,但又不得不离开,从狄国到了齐国。

齐桓公厚礼招待了重耳,还将宗室女齐姜嫁给了重耳,陪送了二十辆驷马车,对重耳是相当的看重。

而重耳对此也很是满意,生活得很满足,即便是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重耳也没有离开的打算,大有一种沉浸在温柔乡里乐不思蜀的架势。

这可是急坏了他身边的跟随者,他们都是希望重耳将来回到晋国干一番大事业的,所以他们才离开晋国一路追随重耳,可不是想和重耳在别国过悠闲日子的。

于是在齐国的第五年,重耳身边的追随者开始谋划离齐之事,有一次他们避开重耳在一棵桑树下商量这件事,正好被正在桑树上采桑的齐姜的侍女给听见了。

侍女回去就告诉了齐姜,本意是让齐姜防着重耳离开,但齐姜心中也是有丘壑之人,她直接杀了侍女,然后亲自劝重耳离开齐国。

只不过重耳不肯,他说:“人生来就是寻求安逸享乐的,何必管其他事情呢,我一定要老死在齐国,不会离开。”

不管齐姜怎么劝,重耳就是不肯走,齐姜没办法就和赵衰等人设计灌醉了重耳,然后用车载着重耳离开了齐国。

等重耳醒来的时候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了,他气得想要用戈杀死身边的狐偃,狐偃也不害怕,只要能成就重耳的事业,即便是死了也是值得的。

重耳倒也还存着理智,知道这些人都是为了他好,只能由着他们离开了齐国。

从齐国离开之后,他们经过了曹国,曹共公更没有以礼相待,倒是曹国的一个大夫偷偷给重耳他们一些食物。

后来他们又到了宋国,宋襄公倒是听说了重耳的贤明,以诸侯之礼接待了重耳,但当时宋楚之间刚结束了泓水之战,宋国大败,宋襄公也受了重伤。

宋国的司马就私下里告诉狐偃不要在宋国多待,宋国无法给予重耳帮助,还是应该去大国。

于是重耳一行又踏上了流亡之路,不久之后到了楚国,楚成王也以诸侯之礼接待了重耳。

当然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另一个人好,所有的好都是有目的的,楚成王对重耳的好也不例外。

他直接问重耳,如果能够返回晋国,将来怎么报答他,重耳回以若有战则退避三舍让楚成王很满意。

不过重耳在楚国只待了几个月,因为晋惠公的儿子、太子圉原本在秦国做质子结果逃跑了,秦国对此很生气,就邀请重耳到秦国去住。

楚成王知道后就对重耳说:“楚国和晋国隔得远,而秦国与晋国交界,秦国的国君又很贤明,你去秦国比较合适。”

重耳一行也觉得去秦国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告别楚成王就去了秦国,走的时候,楚成王赠送给了重耳很多的礼物。

重耳到秦国之后,秦穆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都嫁给重耳,这其中还有原太子圉在秦国的妻子。

重耳本来不想要侄媳妇的,但胥臣告诉重耳:“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意思很简单,重耳有求于秦穆公,为了重回晋国大业就应该不拘小节,重耳只能接受了,秦穆公看到重耳这么识趣也很高兴,还亲自和重耳宴饮。

重耳在秦国住了没多久,晋惠公病逝,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

晋怀公很忌惮秦国和重耳,试图让重耳的跟随者们赶紧回国,以削弱重耳的势力,只不过用力过猛,不仅没有削弱重耳的势力,反而让晋国的卿族站在了重耳那一边。

晋国的大夫诸如栾枝、 郤穀等暗中和重耳往来,劝重耳回国,并甘心给重耳做内应,而秦穆公也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

公元前636年,在外流亡19年的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做了晋国的国君,是为晋文公。

而晋怀公逃到了高粱,不久就被晋文公派去的人杀死。

更多文章

  •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做了哪些事,才真正得到霸主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重耳,诸侯国,周王室,狐偃,周天子,楚成王

    城濮之战的胜利,为晋文公称霸奠定了基础。这一战结束之后,对晋文公威胁最大的也就是楚国的令尹子玉了。毕竟,子玉也不是一个庸才,而且此次的失败一定会让他怀恨在心,这对晋国的称霸来说,可能会是一个不小的麻烦。但是,让晋文公意外的是,子玉这个麻烦竟然被楚成王自己给解决掉了。对于子玉的失败,楚成王感到非常愤怒

  • 晋文公成就霸业,他的齐国妻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齐国,重耳,狐偃,秦国,骊姬,晋文公,先秦,周朝

    春秋时,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骊姬是晋献公的宠妃,生了儿子叫奚齐,她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便设计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想杀掉重耳和夷吾。重耳看到情况不好,便从晋国逃了出去,开始周游列国。跟他出亡的大臣有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介子推等九人,每个人都是非常难得的人才。他们之所以愿意跟随重耳,是因

  • 四处逃亡的他,最后成为晋文公,他的经历让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重耳,齐国,秦国,夷吾,骊姬,晋献公

    前篇我们提到了春秋五霸中的前两霸,齐桓公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个霸主,而宋襄公在五霸中相对有些水分,自带喜剧效果。而今天说到的五霸中的第三霸就是晋国的晋文公,说到晋国在春秋时期的影响力,秦国是最有发言权的,当时就是晋国压得秦国根本不敢东出。晋国位置晋文公名为重耳,是晋献公和狐姬之子,自幼就喜欢结交朋友,用

  • 晋文公重耳流亡,先是到了哪几个国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重耳,齐国,秦国,骊姬,齐桓公,国君

    韩原一战结束之后,为了履行和秦国的盟约,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到秦国当人质。同时,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他一边修行德政,一边又派人去刺杀公子重耳。那么,此时的重耳又在做什么呢?太子申生死后,重耳和夷吾到都城绛打探消息,结果却听说骊姬诬告他们跟申生合谋要毒死晋献公,吓得他们赶紧逃离了都城,回到自己的封地。重耳

  •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旷世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重耳,秦国,齐国,齐桓公,晋文公,春秋五霸,历史故事

    成语典故的由来很多人在语文课本中学过退避三舍的成语,它比喻退让和回避,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这句成语典故出自楚成王与重耳(后来的晋文公)之间的对话。话说重耳年轻时流亡到楚国,楚成王以国君之礼相迎。在一次宴会上,两人喝酒畅饮,成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道:“要是托

  • 晋文公重耳攻打郑国一事,究竟有多少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郑国,秦国,重耳,秦军,秦穆公

    在击败楚国并顺利称霸中原之后,晋文公重耳立刻想好了下一步该怎么走。他要灭掉郑国。重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史书给出的解释是:在重耳流亡时,郑国国君郑文公对他非常不礼貌,所以这回是秋后算账。这个说法我并不赞同,要知道,重耳继位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帮助晋国称霸。哪怕

  • 晋文公“退避三舍”真实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报答楚王,而是另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重耳,宋国,成得臣,晋国,楚国

    以退为进,是一种很高明的战术,能够让敌军产生一种误判,认为是怕了自己,或者对自己产生了惧意。而让敌军放松警惕,打乱其原有布局,在出其不意的攻击敌军,以获全胜。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就用这种战术战胜了楚国,成功的称霸中原。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到了楚国,面对这个失势的公子,楚王选择了以盛情款待。但是楚王盛情款待

  • 春秋霸主晋文公是怎样实现他的霸业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重耳,秦国,郑国,周王室,齐国,宋国

    晋文公登位以后,推行善政、广施恩惠,晋国的国力迅速崛起。晋文公在位九年,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之后公认的第二个霸主,他是如何实现他的宏伟霸业的呢?在位不长的九年时间里,通过勤王救驾、城濮之战、践土之盟、征讨、协调诸侯等完成了齐桓公之后第二个中原霸主的华丽转变。勤王救驾公元前636年(文公元年),周天子

  • 晋文公文把郑国打服,从此再也不敢对晋国无礼,为晋国马首是瞻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晋国,郑国,宋国,晋文,姬发,重耳

    周武王十一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周成王继位后,周朝诸侯国唐国发生叛乱,威胁周王室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后被周公旦率军平息叛乱,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叔虞,叔虞于是成为唐国国君,成为了晋国始祖。叔虞叔虞也是三晋文化创世人,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姬燮父继位。姬燮继位后,因迁居到晋水之傍,故将国

  • 晋文公:本无争位之心的公子,经过历练,转变成叱咤风云的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静欲沉香呦标签:重耳,齐国,周王朝,晋国,楚国

    上回讲到六十多岁的晋文公终于上位,接下来看看他是怎么发展的?晋文公上位之后,大力发展生产,很快国家便强盛起来。但现在的国家局势是什么呢?齐国已经开始衰落了,旁边的楚国不断地强大起来。晋国和楚国将会爆发更大的冲突。晋国也想当霸主,晋文公便模仿齐国的尊王攘夷。当时周王朝发生内乱,晋文公立马派人去救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