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之中,刘备虽然名气很大,但他本质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物,在古代的时候,24岁这个年龄已经不算是很小了,而他在这个时候才因为参与到镇压黄巾之乱,而得到了功劳,而一直到28岁的时候他才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官职,成为了安喜县县尉。而到了53岁的时候,他才在成都有了自己的地盘,因此说他是大器晚成是一点问题没有的,而对于刘备,他身上有很多值得后来者去学习的地方。
从出身来说,刘备自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但问题是他的爷爷时期,其家族已经开始出现落寞的情况,而刘备的父亲因为死的早,导致他的生活也非常的困苦。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后来卖草鞋的原因,毕竟是为了生活,但恰恰是因为这段经历让他后期屡次遭到了一些军阀的看不起,被称为织席贩屦之徒。
但刘备虽然早年生活十分的艰苦,但是他的志向却一直十分的远大,他从小就对身边的小伙伴们说自己未来肯定会成为那些人上人,这也为他后来打下自己的基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从刘备最初的职位来看,他是没有办法具备自己的势力的,顶多就是一些朝廷册封的小官职,维持个基本生活倒是还可以。而刘备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为自己积攒力量,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去打下自己的天下。最初的时候他和公孙瓒一起对抗董卓,在失败之后,经过一系列的辗转和拼杀,最终成为了平原国相。这个时候虽然地盘很小,但终究算是刘备自己的地盘了,也有了自己的军队,这个时候他才算是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势力集团。
刘备的下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他成功驻军小沛,这比当初的平原县要大了很多。当然这个过程,刘备要好好感谢一下陶谦的帮助。而在陶谦病重之后,刘备在多人的推荐之下,最终接受了徐州牧的职位。这个时候,刘备有了自己的第三个地盘,此时的他才真正意义上可以和那些军阀们掰手腕了。
之后,刘备曾经被曹操推荐做豫州牧。但是实际上这只是空有一个名头,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职权,刘豫州这个称号也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本质来说,还是当时的他自己实力不行,被吕布打败,让自己不得不去依附于曹操。
随后刘备先后依附于曹操和袁绍,但是对于刘备来说这些只是权宜之计,而最后刘备则是找借口投靠了刘表,这个时候他又有了自己的新地盘。在赤壁之战之后,刘表因病死去,此时,刘备则是很好的抓住了机会大幅度的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因为他的名望,加上手下有着精兵强将,刘备最终成为了荆州牧,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成为可以和孙权以及曹操等人掰手腕的军阀势力了。
而在有了荆州之后,刘备后续的发展就顺利很多了,在从孙权手中借来了南郡之后,刘备则是准备拿下益州。刘璋一开始对于他可能没有那么多戒心,但随后他也意识到将刘备给迎到益州,这显然是一种危险的举动。虽然刘璋后续意识到了麻烦,但是无奈那个时候的刘备在当地名望已经太大了。甚至到了后期,连刘璋的手下,都劝说其投降,这个时候刘备拿下益州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最终,刘备成功地拿下了益州,整个过程可谓是十分的顺利。
而在有了荆州和益州之后,刘备没有满足,接下来他打算完成自己的大业,一方面,他和孙权约定平分荆州,另外一方面则是在和曹操的对抗之周,成功拿下汉中,这个时候他的势力范围达到了自己的巅峰,他还自称自己是汉中王。但是没想到这个时候关羽却犯下了大错,失去了荆州,这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崩溃后果,张飞和刘备自己也因这个事情,而间接丢了性命。
但不管如何,刘备的逆袭还是值得大家去肯定的,毕竟从最初的艰苦出身,到后期成就了一番事业,刘备的隐忍和坚持,是他能成就大事的关键。虽后后期也有点情绪化用事,但是这不能否认刘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