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审配:袁绍手下的守城名将,曹操久攻不下,还差点命丧其手!

审配:袁绍手下的守城名将,曹操久攻不下,还差点命丧其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白泽述异 访问量:2870 更新时间:2024/1/1 8:44:19

曹操攻破邺城,俘虏审配。曹操屡劝不降,只能下令将审配处决。审配忽然挣扎着站起来: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曹操原以为审配改变主意,岂料竟是如此宁死不屈!不禁感慨审配之忠烈,令人予以厚葬!

审配,字正南,出身河北豪族,曾与田丰沮授一同在冀州牧韩馥手下任职,却因正直敢谏被冷落。而后袁绍入主冀州,审配被委以重任,担任“治中别驾”。

袁绍军中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尤其是沮授和田丰的计策智谋和战略眼光均高于其他人一大截。但审配为人清正廉洁,袁绍南下争霸时,就将大本营交给审配把守。

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双方互有胜负。就在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许攸的家人却在邺城内犯法,被审配收押下狱。

此举成了许攸叛袁投曹的导火线。许攸泄露了乌巢粮仓的部署,致使曹操火烧乌巢,袁军兵败如山倒!

袁绍仅率800骑狼狈逃跑,沮授被俘身死,连审配的2个儿子也被曹操活捉。袁绍回到邺城后,听信逢纪谗言而将田丰赐死。田沮二人皆没,河北四庭柱或亡或降,审配成了军中仅次于袁绍的存在。

审配经营邺城多年,与总督冀州的袁绍爱子袁尚关系亲厚,因而支持袁尚与兄长袁谭争储。谋士郭图和辛评支持袁谭,二人和蒋奇一同向袁绍进谗:“审配大权独揽,审家宗族强大,私兵众多。而且,审配的2个儿子都在曹操那里,他必定会反叛的!”

袁绍深以为然,准备罢免审配的监军之位及县长之职。袁绍事前询问谋士逢纪的意见,逢纪与审配不和,但两人均是袁尚的拥趸。逢纪就为审配说好话,称赞其刚烈率直,必定不会行不忠之事!

袁绍优柔寡断,就没有将审配罢官。审配因此与逢纪重归于好,尽心辅佐袁尚夺嫡。

2年后,袁绍发病去世,众人认为应当由长子袁谭继位。审逢二人素来与袁谭、郭图、辛评不睦,因而矫诏篡改袁绍的遗命,拥立袁尚继位。

袁谭一气之下,招呼手下随自己离开。辛评一家慢了一步,被审配扣在邺城,郭图一家和辛毗一家则跟着袁谭在黎阳拥兵自立。曹操来攻时,袁尚怕袁谭势单力薄,稍微给了他一些兵力,又派逢纪随军盯着袁谭。

袁谭请求继续增兵,审配等人不肯。袁谭火冒三丈,直接将逢纪给砍了。后来,曹操回师许都,袁谭又在郭图的挑拨下攻打袁尚,败回南皮。兄弟两人已是势成水火,袁谭顺势与曹操结盟。

审配此时也感到不妙,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给袁谭,希望兄弟两人和睦相处,共抗曹操。袁谭收信怅然,登城而哭。审配虽然劝谏袁谭,却没能劝阻袁尚。

公元204年,袁尚发兵攻打袁谭,留下审配和苏由驻守邺城。曹操趁机北上,进围邺城。曹操与审配的邺城攻防战正式打响!

先是苏由背地里充当曹军内应,被审配发现,苏由只得出城投奔曹操。邺城易守难攻,曹操选择挖地道偷袭,亦被审配在城内掘沟堑阻挡。

曹操又偷偷劝降审配部将冯礼作为内应。冯礼趁夜打开城门,放入300名曹军时,被审配再次发现。审配急中生智,朝栅门发射大石。栅门落下,曹军受困于城内,被一一射杀。

曹操绕着邺城开凿壕沟,故意挖得很浅,向城上的审配表示可以越过。审配哈哈大笑,知道这是曹操的诱敌之计,视若无睹。

曹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趁夜将壕沟挖至深二丈、宽二丈,并决漳水以灌之。次日,审配望着城外这一圈沟河震惊不已。

邺城的粮草补给已被曹操切断,曹操因高墙厚壁无法进城,审配也因河宽水深无法出城。就这样,曹操兵围邺城长达3个月的时间,邺城之内饿死者竟超过一半。

袁尚知邺城危急,舍下袁谭,率军回援,准备与审配内外夹攻。曹操以逸待劳,分兵拦阻,在邺城郊外连败袁尚。袁尚部将大半临阵倒戈,袁尚败逃中山。

曹操向邺城展示缴获的袁尚印绶、节钺及衣物。城内诸将以为袁尚已亡,纷纷崩溃。审配连忙安慰:“曹军已经疲惫不堪了,我们要坚守死战!袁熙将军的援军就快到了,何愁没有主帅呢!”

审配决定擒贼先擒王,在城上埋伏诸多弓手,将箭矢都集中在一起。曹操巡视围城时,审配下令弓手齐射,差点儿将曹操射死。

后来,审配的侄子审荣趁夜打开城门放入曹军。审配以为曹操已强攻入城,忿恨郭图辛评两人败坏冀州,命人疾驰到大牢将辛评一家全部诛杀。

审配在城中拼死反抗,终究还是被曹军活捉。曹操疑惑不解:“我之前巡视围城时,为何突然多了那么多箭?”

审配却是回答:“恨少!恨少!”

曹操并不想杀他,为审配找了个台阶:“你忠于袁氏父子,应该也是因为宗族不得不为吧!”

审配冷笑摇头,对着老早就投曹的辛毗破口大骂,毫无摇尾乞怜、苟且偷生之色。众人知他是求速死,皆尽叹息。辛毗因兄长满门遇害而哭泣不已,曹操只能狠心将审配处决。

行刑时,审配面北而跪,慷慨赴死!

荀彧评价审配“专而无谋”。虽然正直专权,却智计不足,直接或间造成田丰、许攸、沮授、逢纪、辛评等人之死。审配虽然比不上田沮,却是始终忠于袁氏、未进谗言,远比逢郭许辛之辈要强得多!

更多文章

  • 袁绍一手好牌打个稀烂,从袁绍手中流失的“好牌”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袁绍,曹操,荀彧,郭嘉,朱灵,张郃

    可能连袁绍自己都没想到,自己曾经的部下竟然帮助自己最大的对手曹操摆平了自己。东汉末年,袁绍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但因袁绍算不得明主,很多大才都投靠了曹操,并辅佐曹操打败了自己的故主曹操。曹操的5大谋士,就有2位是从袁绍那里跑过来的,分别是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荀彧、鬼才郭嘉。荀彧算得上是曹操的首席谋臣

  • 官渡之战看袁绍,历史袁绍一无是处的偏见,来源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袁绍,曹操,沮授,张郃,汉朝,公孙瓒,官渡之战

    作为三国历史之中的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一度被认为是曹操的翻身之战,更认为这是曹操以少胜多取得的最大战果,结局上看曹操因为赢了官渡所以逐渐占据了河北,成为了北方的霸主。但是事实和经不起推敲,首先就是以少胜多这一说法,《三国志》当中对这一次战役双方兵力的描述是袁绍十倍于曹操,也就是说曹操用着不到对面十

  • 袁绍的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有军事,有人和,还有叛卖

    历史解密编辑:每时刻史标签:袁绍,沮授,刘备,张郃,许都,汉朝,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发生了一场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战役----官渡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率领2万多军队,打败了袁绍率领的11万8千大军,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在这场战役里,袁绍率领优势兵力,却打了大败仗。因此,在历史上,对曹

  • 代表袁绍歃血为盟的张景明,为什么被袁绍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袁绍,张景明,曹操,太守,张邈,董卓

    袁绍有一个评价——外宽内忌,其实很多统治者都是这个样子,表面上做出一种宽厚的态度,实则猜忌心很重。曹操也是这样的。不过曹操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里,主要说一说袁绍外宽内忌的一个表现。袁绍做出的人设以豪侠为主,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初期也算是一呼百应,人脉很广泛。然而他对一些部下的态度是非常猜疑且残忍。在臧洪与

  • 袁绍和袁术是兄弟,为何曹操消灭袁术时,袁绍却坐视不理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袁术,曹操,袁绍,公孙瓒,东汉,三国,曹操麾下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对于各个诸侯来说,虽然有不臣之心,但是,在汉献帝退位之前,却只有袁术这位诸侯僭越称帝。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彼时,虽然汉室衰微,但是,汉朝数百年

  • 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翻身的机会吗?曹操:你在开玩笑吗?

    历史解密编辑:吹来人尘烟火标签: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官渡,袁军,平定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首的“官渡之战”是决胜出北方归属权的一场重要战争,谁胜谁败基本奠定未来的结局,后来发生的历史的确是如此。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官渡之战的胜败对曹操至关重要,对袁绍却不是这样,远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有人一直疑惑,官渡之战后,袁绍是否还有翻身的机会?其实这个定论是个伪命题,不成立的,

  • 曹操迎奉汉献帝前,有人劝说袁绍抢先迎接,他为何拒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曹操,袁绍,董卓,沮授,袁术,东汉,曹魏,汉献帝

    曹操在迎奉汉献帝之前,就是一个地方上的诸侯,实力算不上是最强的。可是在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县,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用东汉朝廷的名义征讨各地诸侯,并招揽天下的人才,从而迅速壮大了力量。不过在曹操之前,袁绍是有机会迎接汉献帝的。公元195年,汉献帝遭到李傕、郭汜等人追击,最终来到了洛阳。

  • 袁绍错失了4个顶级谋臣,4个顶级名将,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绍,曹操,荀彧,公孙瓒,郭嘉,吕布,张郃,汉朝

    董卓、刘表、刘璋和袁绍,是汉末群雄逐鹿中的四个失败者,但这四人有个共同点,就是手下人才济济。董卓手下有李儒、贾诩、吕布、李榷、郭汜、张济、董越、徐荣、段煨、华雄、胡轸、樊稠、杨定、王方、张辽等人才,可他偏偏作死,废汉少帝,杀何太后,抢女人(王允养女),最终被吕布所杀。刘表手下有黄忠、魏延、霍峻、文聘

  • 袁绍有五位好友,没有一人善终,两位被董卓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袁绍,董卓,许攸,刘备,太守,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甚得袁逢

  • 袁绍麾下第一猛将鞠义,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袁绍,鞠义,吕布,曹操,臧霸,汉朝,公孙瓒

    鞠义是袁绍麾下第一猛将,却落得惨淡收场,令人扼腕叹息。鞠义到底有多猛?鞠义确实很猛,通过两场关键的战役,打击和摧垮了雄踞北方的诸侯公孙瓒,为袁绍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第一场:界桥之战。此战发生于公元191年冬季,公孙瓒借口弟弟公孙越被杀,发动了对袁绍军的猛烈进攻。在公孙瓒凌厉的攻势下,冀州许多郡县纷纷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