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卖铁的石苞被司马懿看中后一飞冲天,其家族竟被石勒写进族谱?

卖铁的石苞被司马懿看中后一飞冲天,其家族竟被石勒写进族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月色如遇梦 访问量:463 更新时间:2024/1/16 20:43:45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93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司马集团篇第二十五章:卖铁的石苞司马懿看中后一飞冲天,其家族竟被石勒写进族谱?

石苞这个人拥有传奇的一生,他出身于冀州,起先只是冀州当地一个普通公务员。随后被地方官员推举而有所起色,虽说有起色,但石苞还是以卖铁为生。青龙年间有一次石苞在长安卖铁,遇到了司马懿。受到司马懿赏识后重新进入了公务员仕途,这一下激发了石苞的政治军事天分,从此逐渐成为一方大员并成为司马家的好伙伴。

一位西晋开国元勋,从他这辈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家族。石苞有六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嫁给了渤海欧阳氏,生了一位正直且有文学素养的大家欧阳建,欧阳建最终因反对司马伦篡权之事被灭三族。

石苞的儿子分别是石越、石乔、石统、石浚、石俊、石崇。石越去世较早,就不多说了。

石乔曾因为忤逆司马炎差点被判定为谋反,要不是老爹石苞澄清,后果不堪设想。他在八王之乱时也非常活跃,最终因石崇拒绝与司马伦合作的被处死。石乔有两个儿子分别是石超(被范阳王司马虓诛杀)和石熙(司马越参军。)

石统官至射声校尉、大鸿胪。他有一个儿子叫石顺,被封为尚书郎。

石浚成为一时名士,官至黄门侍郎。石俊年轻的时候口碑也很好,曾官至阳平太守。此二人姓名虽然相似,但确有区分。

石崇是石苞的小儿子,石苞去世前将自己的财产分给儿子们,但唯独没有给老六,石苞解释称他未来自己一定会创造财富的。

石崇步入仕途后仍然没有忘记学习,因为老三石统曾经忤逆司马炎,石崇也没少出力相救。虽然石崇和一些诸侯王与朝中大臣有一点瓜葛,但他的官职暂时还算安稳。只可惜他到荆州地区当官时,做了一件黑案,那就是打劫商人。原来,石苞猜测的石崇创造财富,就是打劫。此后石崇在地方上开始作威作福,在朝中抱紧贾家人,甚至见到贾南风的母亲,每次石崇都要下车来到路边,扑通跪地下下拜,直到贾南风之母的车辆完全离开。

后来司马伦诛杀贾南风,石崇因为站队问题被免职。司马伦其实很久以前就和石崇的外甥欧阳建关系很差,现在听说石崇的小妾非常好看,于是就向石崇索要小妾,石崇拒绝,最终司马伦在官员的诋毁下判处石崇死刑并灭三族。

司马伦被杀后,惠帝以九卿的规格重新安葬石崇。不久后,惠帝封石崇的侄孙子石演为乐陵公。这也是石苞当时的爵位,就算对石家有个交代了。

其实石崇在晋朝的故事有很多很多,说点和家族有关的,他曾和王朗的孙子王恺斗富,就是著名的“王石斗富”,也曾出手解救两位年轻的朝臣大臣刘琨和刘舆,此二人也是中山靖王之后。不过出手相救的原因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死对头王恺要杀这俩人。

石家的事情还没有完,根据记载石苞有一个曾孙叫石朴,刘聪攻陷洛阳后,石勒为了笼络人心,于是将石朴计入石勒的宗室中,石苞的曾孙子摇身一变变成了后赵宗室。石朴在冉魏时期又被封为司空,最终被石勒的侄孙子石祗杀害。

标签: 石苞司马懿石勒石崇贾南风

更多文章

  • 石苞为什么会被司马炎免职?-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石苞,曹魏,太守,晋朝,司马炎,司马懿,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很多朋友在读《世说新语》的时候,都读到过西晋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但很多人不知道石崇为什么会得到晋武帝的赏识。石崇之所以能被晋武帝所容忍和器重,就是因为他的父亲石苞是西晋的开国功臣。但‍‍‍‍‍但在《资治通鉴》中,也记载了石苞因为被司马炎所猜忌,差点被司马炎派出的大军所剿灭的历史。石苞石苞为什么会被

  • 姚玉京:重情重义为夫殉节的一代名妓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姚玉京,名妓,燕子,白居易,关盼盼,苏小小

    燕足留红线,鸾影闲团扇张可久是元曲中的大家,他曾经写一篇《塞鸿秋 春情》:“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燕足留红线:曲出《丽情集·燕女坟》对“宋末妓女姚玉京”的叙述。不过,这儿的宋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岳飞秦桧那个时期的宋朝

  • 【温峤】五月枇杷黄 树树皆生金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枇杷,白砂,种植,采摘,河岙,温峤,大红袍

    5月15日,沿着温峤镇河岙村的山路一路上山,只见满山都是枇杷树,村民提篮的、拿筐的,在树群里时隐时现,没一会儿就摘了一筐筐金黄的枇杷,笑容满面地挑下了山。记者在路上碰到了村民周爱华,迎着热烈的阳光,她在自家的枇杷树上迅速摘了几颗金黄的果子,热情地塞了过来,“快尝尝我们村的枇杷,很甜的。”她的脸上是掩

  • 胡咧两晋(二六)温峤奉刘琨之命拥立司马睿,却两次挽救灭国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温峤,刘琨,王敦,胡咧,晋朝,立司马睿,五胡十六国

    东晋立国之后内乱不断,先后出现了王敦之乱和苏峻之乱,让东晋的国运变得坎坷曲折。参与平定这两次内乱的朝廷大臣很多,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名将温峤。他可以说是平定这两次内乱的首功,也是让东晋从内讧中恢复稳定的基石,其历史功绩受到后世的推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温峤进入东晋朝廷是大英雄刘琨推荐的,也是刘琨留给东

  • 胡咧两晋(二七)庾亮派温峤镇守武昌不只防备陶侃,也是对其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陶侃,庾亮,温峤,王敦,王导,刘琨,胡咧,晋朝,司马绍,史说三国

    晋明帝司马绍即位后,在中书令温峤的策划下平定了王敦之乱,让东晋朝廷政局赢得了短暂的稳定时期。由于司马绍英年早逝,年幼的皇太子司马衍即位,这个稳定期很快被打破。于是朝廷大权落入国舅庾亮之手,而庾亮的一系列企图独揽朝政的操作,为东晋的再次内乱埋下了隐患。在庾亮掌控东晋朝政期间,很多朝廷大臣都成为其猜忌的

  • 大名士温峤被人诬“老不正经,骗婚骗色”,墓志出土,方证清白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温峤,刘琨,王导,王敦

    在我看来,刘琨自然是两晋年间的第一名士。以致于后来的名士加枭雄桓温视之为终生偶像,崇拜不已。刘琨的外甥温峤也算得上大名士。说起来,桓温的名字就跟温峤有关:桓温的父亲桓彝是温峤的好友。桓温刚出生那会儿,温峤见了,奇道:“这个婴孩骨骼不凡,让他哭一下,我听听哭声。”待听到哭声,不由大赞:“真是天降英才!

  • 温峤岭下,为何说温州与温岭可能是因东晋时的山西名人温峤而得名

    历史解密编辑:吕永丰标签:温岭,浙江,温峤岭,永嘉县,温州市,山西省

    温州温岭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以“东南山水甲天下”著称的温州市有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这个特别文艺范的美称,南朝刘宋永初三年(422)谢灵运被贬到永嘉县,遍历诸县且多有题咏,在此写下了中国第一批山水田园诗,或许因此后来与温州有关的古诗多是描写山水风光。陶宏景曾在《答谢中书书》里说温州“山川之美

  • 东晋温峤嗜赌如命还骗婚表妹,却靠发酒疯救国,死后被赐谥号忠武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温峤,王敦,司马睿,陶侃,王导,刘琨

    东晋初期,有这样一位“名臣”:他年轻时,以孝悌闻名;母亲去世,却不能为母亲送终守丧。他嗜赌如命,屡屡狂赌烂赌,都输的身无分文,只好疾呼朋友来替他付钱“赎身”。他妻子去世后,他盯上了年轻貌美、活泼可爱的表妹,想娶来续弦。或许他自己也觉得这样做,有点“无耻”,于是向姑姑汇报说,自己给妹妹寻了一门亲事,未

  • 历代碑刻 | 东晋《谢鲲墓志》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谢鲲墓志,郭沫若,墓志,王羲之,碑刻

    《谢鲲墓志》立于东晋泰宁元年(323)十一月。志长60厘米,宽16.5厘米,厚11厘米,质地为花岗石。志文共四行,行十七字,末行少一字,共六十七字。当时,南京出土了一批东晋墓志,其中有《王兴之夫妇墓志》和《谢鲲墓志》。这两块墓志引发了郭沫若对东晋书法面貌的思考。1965年6月10日和11日,《光明日

  • 太史公啊,若重耳四十三逃亡,那么其姊穆姬不就五十岁嫁秦穆公?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秦穆公,太史公,穆姬,重耳,夷吾,骊姬

    《史记·晋世家》记:“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海外流亡十九年后,晋文公终于得以回国为君。然而,岁月蹉跎,此时重耳已是花甲老人了。由此反推,在晋文公逃出晋国时,他已经四十三岁了。《史记》言之凿凿,可在其它史书中却别有歧见。《国语·晋语四》记:“晋公子(指重耳)生十七而亡,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