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襄子为攻取代国甘愿用自己亲姐做诱饵,此地对于赵氏有多重要?

赵襄子为攻取代国甘愿用自己亲姐做诱饵,此地对于赵氏有多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4269 更新时间:2023/12/25 15:04:42

文|飞鱼说史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凯风永至,思彼蛮方。愿随越鸟,翻飞南翔。——曹植《朔风诗》

汤封同姓,代子立国。

简单的八个字,便是后世追寻有关代国历史的起始了。

相比较文献中对代国的记载稀少,代国盛产的一个物种远远要比代国有名,它就是代马,在很多古诗词中都能见到对代马的描述。

比如,三国的曹植在《朔风诗》中写道: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再比如汉代的桓宽在《盐铁论·未通》中论述:故代马依北风,飞鸟翔古巢,莫不哀其声。

那么为何代马在中国古代那么有名呢?这是因为代马是真正的骏马,品质超群,打仗时如虎添翼,假如能骑着代马驰骋,即使不怎么富裕,那也很有面,这就好比现在的豪车一样,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作为商汤所封的诸侯,一直存了商、周两个时期,可以说还是很有生存能力的,但后来却沦为了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狄人的乐土,至于中间经历了什么,已经不得而知了,但代国在历史中的存在,却不能被抹除。

战国时代来临之前,代国已经被并入了中原的版图,从代国变成了代地,完成这一伟绩的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赵襄子,他为了攻取代国甘愿用自己亲姐做诱饵,宁愿牺牲亲姐的性命也要把代地收归囊中。

那么此地对于赵氏究竟有多重要,赵襄子为何要非取代国不可呢?

因为此地具有4大战略意义,能让其真正具备位列诸侯的实力,此事我们还得从赵襄子攻取代国说起。

亲姐为饵,诛杀姐夫。

代国,位于今天河北蔚县与山西大同交界处,在北京正西150公里处,是后来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一,一大块沿河铺展的肥美平原,贯穿了代国。

土地的肥沃,草原的旺盛,让此地成为了后来兵家虎踞和游牧民族不断徘徊相互攻伐的地方,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后代,这里也是中原抗击鲜卑、突厥等少数游牧民族的北向门户,其位置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赵襄子继位之初,就把目光盯向了代国,因为这里不仅是他父亲的遗愿,也是整个赵氏宗族强大的希望,按理来说,从常山上居高临下攻击代国,该有胜利的把握(《史记》记载: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

但赵襄子并没有采取强攻代国,而是充分利用了代王好色的特点,把自己娇美的亲姐姐送给了代王当夫人,代王也就成为了赵襄子的姐夫,但如果要在亲姐夫和心中的理想做个选择的话,赵襄子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后者,获取了代王的信任之后,赵襄子以宴请姐夫为由,然后在宴席上诛杀了代王,从而毫不费力将代国收入囊中。

解除威胁,巩固晋阳。

晋阳可以说是赵氏以及后来赵国的发家福地,当初晋阳城的建造者董安于选在远离晋国其余五个大夫地盘的太原盆地筑造晋阳,其战略意图就非常明显,后来晋阳城也帮助赵氏两次转危为安正是证明了这点。

但晋阳城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离北方的狄人太近了,尽管游牧民族并不能攻破晋阳城,但是他们凭借着战马的彪悍,对赵氏的腹地还是很有威胁,而把代国收归囊中,异族对晋阳的威胁,便可大大减轻。

代地的右边是燕国,左边是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聚集的地方,拿下了代地,赵就可以借助代地的地理优势,从侧翼向左右两边进行攻击,从而扩大地盘。

占据了代地,同时也意味着赵国在南北上的纵深又拉长了,极大的提高了抗打击的能力,代地也和赵氏南部的地盘遥相呼应,如果真要对周围进行军事打击,对敌人的夹击之势则可尽可能地扩大战果。

攻灭中山,代地为板。

春秋末期,代国的南边是后来有“战国第八雄”之称的中山国,赵人攻取了代国之后,中山国就被代地和邯郸形成了夹击之势,想要打中山,代地至关重要。

而战国时期发生的赵国攻灭中山国,正是以此地为跳板的,赵武灵王是赵国十分出色的君主,他转变了对中原争霸的战略方针,而向北拓地千里,灭了中山、林胡、楼烦等等,无一不是以代地为屯兵据点、补给据点和出发地的。

赵襄子在攻取代地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过,这块地对于赵氏的宗族的重要性,但他一定看到了代国拥有的最为浅显的东西——代马,纵横家苏厉(也就是苏秦的兄弟)就曾说赵国有三宝:代马、胡犬、昆山玉,赵襄子拿下代国之后,也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养马场。

你可能会说不就是一个养马场吗,中原不多的是,但代马是真正的战马,远远要比当时中原的马更加高大强壮,此外,能吃苦的骡子也是少数民族培育出来的,打仗骑战马,运输战略物资靠骡子,这也是游牧民族战斗力强悍的原因,而代国姓赵之后,方才真正具备位列诸侯的实力。

飞鱼说:

赵襄子为攻取代国甘愿用自己亲姐做诱饵,此地对于赵氏有多重要?代地就相当于赵国的另一处大后方,直到若干年后,秦国大军攻破邯郸,赵王迁的哥哥赵嘉就是带着残余势力退守代地而称王,继续苟延残踹了好几年,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赵襄子用亲姐当诱饵,若干年后的秦国也发生了同样的事,宣太后为了拿下义渠也是以自己为诱饵,不惜给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然后把义渠王给诛杀,从而把义渠收归囊中,不同的剧情,却有同样的意义,在国家权力面前,有时候感情是最为脆弱的。

赵襄子为何非取代国不可?因为此地具有4大战略意义,能让其真正具备位列诸侯的实力,其一,解除异族对晋阳的威胁,其二,对林胡、楼烦、中山形成夹击之势,其三,为以后赵武灵王灭中山打下基础,其四,源源不断地为以后的赵国提供战马资源。

赵襄子攻取的代国,不仅奠定了三家分晋时赵国位列诸侯的实力,而且为后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是可惜的是,春秋末期,作为赵国前身的赵氏开局还是很好的,简襄之烈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战国时期可圈可点的君主却好似只有一个赵武灵王,其后继位的君主一个不如一个,既可悲又可叹!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吕氏春秋》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赵襄子代国赵武灵王赵氏

更多文章

  • 赵襄子毋恤,从卑微庶子到继位为君,贤能与血统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始曼冬看萌娃标签:代王,赵鞅,先秦,周朝,赵襄子,赵毋恤,司马迁

    扁鹊诊费创下天价记录,赵鞅赏赐了四万亩田地。这事发生在晋定公十一年,即公元前501年。赵鞅便是“赵氏孤儿”中主角赵武的孙子。司马迁对《赵世家》编撰格外用心,其中有不少神乎其神的小故事。司马迁用神话故事到底在掩饰什么问题呢?赵鞅“昏睡”了七日,醒来后讲述了与百神遨游的神奇经历,预言儿子将占有代国以及七

  • 赵襄子的启示:只有得民心,国家有难人民才会死命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说话请投币标签:韩魏,大军,晋阳,周朝,先秦,赵襄子,赵简子

    当今世界纷纷扰扰,老美率众小弟到处煽风点火,我们确实面对严峻的局面,今天我们重温历史,以史为鉴以明得失,以知兴替。《资治通鉴》司马光手稿得民心者得天下。3000人的八国联军打败10万清兵登陆塘沽,直逼北京,其实有很多当地老百姓帮忙才办成的。500八国联军打下并坚守东交民巷,受清廷之托的10万义和团大

  • 赵鞅把晋国三军六卿裁减为二军四卿,赵襄子灭智伯后获得最多土地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赵鞅,赵襄子,晋国,智伯

    赵毋恤,战国时期赵国的创立者,史称“赵襄子”。智伯,智瑶。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礼崩乐坏的始作俑者,史称“智襄子”。晋文公称霸时,有很多异姓诸侯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晋文公建立了上中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任命那些立下了赫赫功劳的世族的宗主参与执政。三军中的座次席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

  • 赵襄子如厕时,心中咯噔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赵襄子,豫让,智伯,中行氏,君王

    赵襄子如厕时,心中咯噔一下,命人抓来整修厕所的人,就是豫让,而且在工具上装着刀刃,豫让说:“我要为智伯报仇。” 赵襄子身边的人要杀死豫让,赵襄子却说放了他。豫让是什么人呢?豫让是春秋战国著名的五刺客之一。“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史记》)

  • 赵襄子吞并代国,张仪竟然也能用来做文章,破坏燕赵合纵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赵襄子,张仪,秦国,合纵,秦王,燕昭王

    燕王亲手割让土地给赵国;赵国已经投奔秦国,燕王还有必要亲近赵国吗?为秦国破坏合纵,张仪来到燕国推行连横策略。张仪对燕昭王说:“大王所亲近的莫过于赵国。从前赵襄子把他的姐姐嫁给代君为妻,他想兼并代国,约请代君在句注要塞相聚,然后命令工匠制作酒斗,把尾部加长,使得酒斗可以击杀别人。赵襄子和代君饮酒,暗地

  • 【清风典历】赵襄子善赏

    历史解密编辑:热点导读标签:管仲,韩魏,韩非,周朝,先秦,赵襄子,齐桓公,清风典历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译文】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解围之后,赏赐有功的那五个人,高赫居于受赏的第一位。张孟谈说:“晋阳的战事,高赫并没有立功,现在是赏赐之首,这是为什么呢?”赵襄子说:“晋阳的战事,国家陷入危险,我的社稷危急。我的大臣们对我没有不骄傲轻慢的,只有高赫没有忽视君臣之间的礼仪,所以首先

  • 匪议东周(四十四)豫让并非千秋义士,他与赵襄子演了场双簧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赵襄子,豫让,三家分晋,韩魏,智瑶,赵氏

    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人,晋国正卿智瑶的家臣。在春秋末期,统治晋国的卿族内部混战,韩赵魏三家联合消灭智氏,智瑶满门被灭,豫让逃到山里躲了起来。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的《刺客列传》部分,记述了豫让为智瑶报仇而行刺赵襄子的故事,并称赞是"士为知己者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豫让被认为是东周四大刺客之一,以

  • “晋阳之战”沉灶产蛙的背后是蕴含着赵襄子怎样的战争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赵襄子,晋阳,韩魏,战争,智伯

    导言在滚滚流淌的历史长河中,能在长河中激起波澜的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这些在关键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成为了一座座记录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里程碑。 “晋阳之战”无疑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这场自公元前455年一直打到公元前453年的战争,最终以赵襄子反败为胜,智伯身死族灭,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土

  • 春秋时代,姑布子卿诱导赵简子,颠覆嫡长子继承制,扶立赵襄子

    历史解密编辑:闲云清意标签:孔子,先秦,周朝,赵简子,赵襄子,赵毋恤,姑布子卿,春秋(书)

    周朝选择继承人、接班人的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也就是说,从众多的儿子们中选择政权、事业的继承者时,要选择正妻所生的儿子,而且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不管他贤能与否;要选择地位尊贵的儿子,不能按照所有儿子的年龄大小来排序选择。这是规定,是政府的规定,是社会的约定俗成,是宗法制度。既然是制

  • 这座博物馆有一个镇馆之宝鸟尊,经过研究,怀疑它是赵襄子的遗物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解密标签:墓葬,铭文,青铜,文物,鸟尊,周朝,先秦,赵襄子,博物馆,镇馆之宝

    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收藏的精品文物也不计其数,还有很多是他国流失的文物。比如,在美国华盛顿州,有一座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它的镇馆之宝是一件我国春秋时期的鸟尊。专家们表示,这件鸟尊谜团重重,它的主人究竟是谁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从头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