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章 贵无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章 贵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3033 更新时间:2023/12/8 23:05:14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章 贵无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重点讲了什么是真正的有德。韩非子通过论述表相与本质的关系,来说明那些注重“德”的表相的人其实并没有德,真正有“德”之人,只注重并按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老子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天下事物均按时间有序发展,没有哪一样事物是超越时间发展的,而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知道了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那就离“道”很近了。

今天一早看到一段话:一位被汗水雨水湿透衣服的女子月薪5万,每天不停地找客户,约客谈单,从来没有停止过。也许你会说,给我5万月薪,我也能这么努力,可是千万别把成功的顺序搞反了,不是先有5万,再去努力;而是先努力了,才有机会拿5万。越是有钱的人,越是全年无休止的努力工作。越是穷人越是挑三拣四好吃懒做。这段话说出了“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真谛,先有努力,才会有拿5万的机会。有德者先努力,无德者先为利。努力是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作这件事的发展规律,而“月薪5万”只是努力工作的表相,我们不能用表相代替规律,否则表相就没有来源,没有动力,最终表相也会消失。

所以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至上的“德”性是不需要用“德”的表相来刻意表现的,这才是真正有“德”。努力工作是不需要用“月薪5万”来刻意表现的,只要努力工作了月薪5万是自然而然的事。当下社会,正好相反了。先的经典就是这么有力量,指导意义远大于现在的说教与物质诱惑。

老子为什么如此推崇“无为无思”呢,韩非子的理解为“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意思是推崇无为、无思作为虚的原因,是说人的心意不受任牵制。何为“虚”?《说》中“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大则空旷,故引伸之为空虚。《尔雅》中“虚,空也”。贵无为虚的重点是“其意无所制”,我们现在所有的行为都受自己的意识所控制,而这种意识是由后天的认知所决定的,并不是由事物的发展规律所决定。老子的思想是想让事物的发展规律来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但,现在人的身心已被自以为是所占据,“德”就没有了位置,自然无法控制人的意识与行为。基于此老子才强调要无为无思,让身心“虚”空,让“德”进来,才不受其它心意所控制。

真正的“虚”是“无为无思”按规律办事,不思虑不怀疑不反对。韩非子在这里也批驳了假虚“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意思是那种不懂道术的人,故意用无为、无思来表现虚。这里的无为无思,意思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按佛教教义讲就是陷入了“断灭”状态,有点像得了忧郁症。佛教讲四大皆空,不明就里的人就认为是什么也没有,既然什么也没有,那就什么也别做别思,此为断灭之想。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

在公司管理中,老板要让企业文化与公司制度起到管理主体的作用,这样公司的管理才不会被其它所左右与控制。一般管理不善的企业都是企业文化与公司制度没有起到管理的主体作用,企业文化与公司制度还停留在纸上,起作用的是要么是公司长期形成的潜规则,要么是老板的喜好与习性。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老子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一章 愚首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一章 愚首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严厉批判所谓的前识先知是“婴众人之心”迷人心志,惑人思想,看似玄奥实则儿戏。对于此种行为韩非子认为“华焉殆矣”是华而不实之为,极度危险之举,危险不单指听信者,还有行詹子之术者。如果“詹子之术”形成组织,那与邪教无异,后患无穷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六章 别黑白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奸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六章 别黑白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亡国之臣的亡国行径。如何消灭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蛊惑君主,通过君主的昏庸无道使国家陷入混乱,达到亡国的目的。这就是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抛开世俗的善恶论,能让一个国家消亡的奸臣绝对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他既是谋略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三 避塞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圣贤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三 避塞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万物有害”的痤疽(cuó jū)爪角之害与纲罗爪角之害。痤疽爪角之害,是违背生活常识与共识的伤害,这里要重点解释一下什么是“痤疽”,只有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才能将问题重视起来,这是世人惯有的思维。痤疽,释义为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一 忠节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自然界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一 忠节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万物有害”,他是由“兕虎之害”引出的“万物有害”,这里的有害,并不是指事物本身有害,而是指人如果不按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就会受到伤害。事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无有害无害之分,事物并没有主动去伤害人,而是人主观违背了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章 罪欲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十过,文公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章 罪欲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明喻了老子的“戎马生于郊”。天下无道,君主穷兵黩武,连年战争,国力虚弱,供给缺乏,连士卒的护甲都生虫了,军帐破败的燕雀都在上面恐巢了。韩非子细仔入微的写实,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为君主的无道感到愤慨。老子的“戎马生于郊”一句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九章 易妄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祸福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九章 易妄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弃道理,失民财”的天道地理,这一点不管是对一国之君,还是一国之民来说,都是至理。我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君主弃道理而妄举动,既是有天子诸侯势尊和天下财富一样会失民失财。人生在世,才为基,财为实,实力是人生价值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九章 前识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前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九章 前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揭示了世间争执的根本原因,是沟通出了问题,礼确定了沟通双方的关系与方式,而人为的因素让关系变的势利,沟通内容变得虚假。物理介质的信息传输从来不会让产生争执,是因为联接协议与传输内容没有改变,比如电脑向U盘传输信息。礼确定的人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事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解答了如何才能获得事理。其实,韩非子的解答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规则,就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所获得的每一份认知甚至是智慧都是“因祸得福”的结果,只有受伤了,我们才知道小锅是铁打的。韩非子从“人有祸”开始说起,认为“祸”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六章 利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治国,法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六章 利民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再论厚赏重罚的社会价值,重罚不仅在于惩罚盗贼,更是警示百姓,让民众对律法产生敬畏,不能违法,不敢违法,不想违法,行为规范。厚赏不仅在于奖励有功之臣,更是让全体民众明白君主治国的原则是有功必赏,促使臣民踊跃为君为国立功。重罚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四章 国本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圣贤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四章 国本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了莫知其极,则可有国。让人不知道究底,则可以拥有国家。只有规律,才会让人莫知其极,看不到根由底细,其实,世间的每件事物都让人莫知其极,即使是最简单的事物,也有其规律,但就是不知其极,因为它随时在变,而我们只看到了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