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用5万士兵打败50万,让大秦认怂168年,吴起是军神还是屠夫

用5万士兵打败50万,让大秦认怂168年,吴起是军神还是屠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925 更新时间:2024/1/18 19:10:20

《史记》有言: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纵观整个人类的战争历史就会发现,基于一些优秀将领的存在,许多战争才能够绝地反击,并成功以少胜多。通过了解这些优秀将领的故事,我们能够学习到许多军事方面的作战技巧,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的军事实力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提到中国古代的战神,或许大家会想到很多人物,但在战国时期,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不败军神。曾经,他用五万的士兵就成功打败了敌军五十万大军,而他的这一举动也让大秦国认怂了一百六十八年。那么,这位传说中的军神究竟何许人也?他究竟是如何赢得这样一场差距悬殊的战争呢?

这位传说中的军神就是吴起。通过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吴起本是卫国人,由于他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当中,所以,他也希望能够求得政治方面上的发展。

然而,吴起的从政之路却并不顺利,在最开始的时候,他耗费了无数钱财,却未能为自己谋求一官半职,正因如此,他也遭遇到了桐乡人的嘲笑。当时,吴起感到十分气愤,而在那个时候,他也自己的母亲发誓,如果没能当上“卿相”,那么,他也绝对不会回到家乡。

就这样,吴起离开了家乡,而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也来到了曾申的门下学习儒家方面的学说。但是,就在吴起的母亲离世之后,他却因为未回家奔丧而遭遇到了曾申的排挤。经历了这番变动之后,吴起便放弃了学习儒术,并改学兵家方面的知识。

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紧张的,而在后来的日子里,吴起也来到了鲁国,打算辅佐鲁穆公。起初,由于吴起的个人能力较为出色,所以,鲁穆公也打算对吴起进行重用,但由于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所以,鲁穆公也心存疑虑。

在这个时候,为了自己的仕途,吴起便将其妻子杀掉,而后,吴起也得到了重用。当时,吴起帮助鲁国获得了巨大的胜利,然而,后来的他却又一次遭遇到了鲁穆公的怀疑。在经人劝说后,吴起便离开鲁国,并投奔到了魏国,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

在魏国任职期间,吴起曾帮助魏国屡屡攻打秦国,这也使得魏国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在公元前389年时,秦国起兵五十万打算讨伐魏国,但在这个时候,身为郡守的吴起也带领着五万大将迎战。据悉,阴晋之战之所以会爆发,也是基于之前魏国对于河西地区的占领。起初,魏国实力强劲,而这也导致秦国失去了河西这块战略要地。但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秦国也决定正式对魏国发起反击。

当时,通过吴起的规划,魏国成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在那个时候,正是因为有了吴起的激励,魏国的五万精兵才会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从此之后,秦国也认怂了一百六十八年之久。虽然说在《史记》当中,这场阴晋之战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记载,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战的出现使得魏国以及吴起成为了其他国家所敬仰的对象。

在魏国任职期间,吴起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在这支军队的带领之下,魏国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然而,就在魏武侯在位期间,吴起却遭遇到了他人的残害,就这样,魏国失去了这位优秀的将领,而吴起也选择投奔到了楚国当中。

在来到楚国之后,吴起进行了相关的变法,通过他的改革,楚国的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然而,由于吴起的变法触及到了一些楚国贵族的利益,所以,他也成为了众人抵制的对象。

楚悼去世之后,一些贵族便决定趁乱将吴起刺杀,在被刺之后,吴起无路可逃,情急之下,他便把自己身上的箭插到了楚悼王的尸体之上,并使得那些射箭重伤他的贵族受到了株连三族的惩罚。

从以上的事件当中可以看出,吴起的军事能力是非常出众的,而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有计谋的人。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吴起不为母亲奔丧和杀掉妻子的举动,无异于是一介“莽夫”,但从另一方面上来看,正式基于吴起对自身信念的坚持,他才能够成为军神一般的存在。

结语

在对阴晋之战以及吴起的经历进行了解之后就可以发现,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当中,阴晋之战的爆发使得整个魏国的军事实力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而对于秦国这个最终一统天下的国家来说,阴晋之战有成为了他们发展历史上永远的伤痛。

如果在后来的日子里,吴起能够继续为魏国带兵作战,并横扫其他国家的话。或许我国战国时期及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会有着相应的变化。可以看出,历史是瞬息万变的存在,任何一个小小的差错,都有可能改变此后的种种历程。

标签: 吴起魏国秦国史记鲁国

更多文章

  • 其实,那个被人嘲笑、被人非议的吴起,真的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吴起,魏国,齐国,魏文侯,鲁国

    一、公元前381年,一代大有为之主楚悼王熊疑,突然驾崩。早就隐忍许久的楚国贵族们,便迫不及待地在悼王的灵前,发动了“政变”——他们一拥而上,将身为楚国令尹(丞相)的“外来户”吴起,乱箭射死。就这样,那个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将曾经落后、松散的“南蛮”楚国,改造成“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的

  • 战国名将-魏武卒的创始人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吴起,魏武卒,秦国,魏国,齐国,魏文侯,战国名将,春秋战国

    以吴起的辉煌战绩来说,他绝对是战国初期最为耀眼的将帅。他以一己之力带领魏武卒将秦国河西之地全部夺了过来,并占领了近百年时间。吴起他在阴晋之战以五万魏武卒击破秦国五十万大军,被誉为战国期间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可惜这么一位卓越的将领,下场并不太好,跟商鞅一样,落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吴起发迹史书没有记载吴

  • 多面吴起:被儒家除名,以兵家闻名,以法家捐躯,死后70贵族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吴起,魏国,齐国,秦国,丞相,鲁国

    吴起生活在东周战国时代是与孙武齐名的人物他曾先后游于多国并取得很大成功在《孙子吴起列传》中司马迁用了1326个字对他进行描述而在《史记》中,对孙武的记载仅527字对孙膑的记载是856字不难看出司马迁对他的喜爱然而军事才干如此受推崇的一代名将却引发千年争议,他好似一个雾里看花的人物其种种不平凡的经历又

  • 吴起雕塑引出管辖权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河北法治标签:立案,雕塑,吴起县,管辖权,人民法院,春秋战国,十大典型案例

    【案情】河北某雕塑公司诉称,2018年10月24日,该司与陕西某公司签订吴起县《吴起将军主题公园工程》,工程已于2019年4月9日验收合格。但竣工后,被告却迟迟不按约定支付工程款,至今尚欠23万多元。故,向法院起诉。【立案】2023年2月24日,河北某雕塑公司委托中国法学会会员、曲阳县曙光法律服务所

  • 资治通鉴:吴起之死,谁是最终获利者?

    历史解密编辑:谋略那些事标签:楚王,商鞅,秦国,封君,资治通鉴,吴起之死,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资治通鉴》周纪一:周安王十六年(乙未,公元前386年)【原文】略。出处《资治通鉴》周纪一【译文】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是个人才,到了便任命他为国相。吴起严明法纪号令,裁减一些不重要的闲官,废除了王族中远亲疏戚,用来安抚奖励征战之士,大力增强军队、破除合纵连横游说言论。于是楚国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

  • 吴起:战国时代的第一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枕桃花时节标签:吴起,魏国,秦国,魏文侯,齐国,秦军

    战国风云战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杰出人才灿若星河。既有范雎、李斯这样深谋远虑的阴谋家,也有孟子、荀子这样为民请愿的儒者,更不乏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那些统帅三军,驰骋疆场的名将。“杀神”白起伊阙破韩魏联军,长平屠赵军四十万,鄢郢大破楚军,迫楚迁都,一生

  • 吴起:从无败绩的战神,死后72家贵族为他殉葬,如今一县以他命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吴起,秦国,魏国,齐国,卫国,商鞅,鲁国,魏武侯,春秋战国

    吴起:从无败绩的战神,死后72家贵族为他殉葬,如今一县以他命名说《史记》,读《史记》,用《史记》,今天陶陶为大家带来《史记·吴起列传》的讲解。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而一代战神吴起的坎坷的经历,或许就是这六个字的完全诠释。吴起是战国时期名将,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从文来说,吴起在楚国掀起轰轰烈烈的

  • 死后还能给自己“复仇”,名将吴起是怎么做到的?|读战国(10)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吴起,魏国,战国,楚王,魏武侯,楚悼王,春秋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0):吴起“以死复仇”文/松鼠爸爸吴起公元前381年的某一天,大有作为的牛君楚悼王驾崩,一场巨大的危机悄然降临楚国。首当其冲的,是当时的楚国国相吴起。这个吴起,当然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大胜秦国、又被逼离开魏国的名将。吴起到楚国后,大力变法,让一度衰落的楚国焕然一新。楚国

  • 翔安之谜:“白府元帅”是谁?白起,还是犬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鹭客社标签:白起,白府,翔安,雷海青,元帅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我曾在翔安香山街道的东园村邂逅一座水朝宫,宫中祭祀的是“白府元帅”,此“白府元帅”东园人认为是战神白起,庙边碑记介绍称,明嘉靖年间,游民过境,遗落闪光“香火袋”,内写“白起”两字。其明示“白府元帅”。村民为此就地起庙。但奇怪的是,我在水朝宫内看到的神像嘴部突起,不太像是白起

  • 白起坑杀40万赵军, 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 倒吸一口凉气!

    历史解密编辑:观文说意标签:赵军,白起,秦国,赵括,坑杀,信平君,长平之战,四大名将

    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发的时期,到战国后期,基本上是以秦国为主的军队征战其他六国。而这六国之中,赵国是秦国的劲敌,曾经击败过秦国的虎狼之师。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秦国很快卷土重来,两国发生了战国历史上的转折之战,即长平之战。此战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时将帅白起当时俘虏了赵国四十多万军人。按照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