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八十一章 田畴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八十一章 田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4032 更新时间:2024/4/11 12:18:24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八十一章 田畴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有道之君礼义诸侯,务本民事的意义:役希起,淫奢止。对外少战争,国泰民安;对内禁奢淫,政治清明。这是一个理想的国度,是君主治国的方与目标,也许这样的“盛世”只有圣贤才会想象出来,有点乌托邦但这恰是圣贤的可爱与伟大之处。圣贤为世人描绘了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这样的美好思想一代传一代,不仅成为世人的世代梦想,更是成为历代君主的紧箍咒,因为这样的梦想就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但要实现是其的难。不单要政治清明国富民强满足生存的需求,还要国际环境和平稳定睦邻友好满足发展的需求,我们可以做好自己的事,但不能确保外部的不确定因素。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的情况,我们的先贤给出了最为智慧的答案:礼遇诸侯,务本民事。先贤们并没有给我们武力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用明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就是东西方文明本质的区别,西方文明发源于狩猎劳作,讲究的是发现消灭获得,而东方文明发源于农耕劳作,讲究的是按时培育收获。

韩非子用马的作用来说明达到“礼遇诸侯,务本民事”是多么的难,因为要解决一个人类社会无法解决的矛盾。马的主要作用是打仗,同时也是宫廷淫奢之乐。历史就是在战争与淫奢中起起伏伏,是否能实现既不打仗也不淫奢呢?在中国先贤的心中是可以的。韩非子似乎在创造一种“和平崛起”的国内外环境,想想现在的中国不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吗?对内反腐,淫奢止,对外友好,役希起,环境有了剩下的就是奋发复兴。

如果能实现马既不战也不淫,那就让马回归本职“上不事马于战斗逐北,而民不以马远通淫物,所积力唯田畴。”意思是君主不用马进行战争追击败敌,民众不用马到处游荡运输货物,所积蓄起来的力量只用于农耕。这里要说明一下,中国古代是重农抑商,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粮食就显得特别重要,农耕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对于商业行为国家是重点防范的,犹其是使用战略资源马匹作为运输工具是重罪。所以韩非子将“马远通”视为“淫物”。话回正题,君不用马战,民不用马运,那就可以将全国的马统一用来发展农业。农作全凭人力是无法实现突破的,畜力的使用让农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牛耕之前马是主要畜力。

积力田畴的作用是“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意思是积聚的力量用于农耕,必将从事施肥、灌溉。这是马力的具体使用,就是运输农肥,灌溉农田。这些都预示着丰收,资源的积累,民众生活的保障与改善,国家富强的根基越来越牢固。对于积力农耕的重要性,老子曾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也。”意思是天下太平,就会把奔跑的马歇下来从事施肥。看到没,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从一件战马施肥的小事就能得出天下太平的智慧。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从此天下休战。

【上不事马于战斗逐北,而民不以马远通淫物,所积力唯田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故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也。”】

生产力的发展是需要“积力田畴”的智慧,把有限的资源集合起来解决核心问题,而不是无谓的消耗。天下有道,走马以粪,这就是东方特有的智慧,与其冒险去抢,不如自力更生,发展壮大。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田畴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四章 服理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天灾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四章 服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节省的概念是产生于大小的规律。本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良好的习惯,却来自于深奥的规律,可见每一种美好善良的品德都不是随便而来的,都是来自于规律,需要我们去遵守。浮躁,是一种社会病,它出现于物质较为丰富而精神略为贫乏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三章 侈啬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本性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三章 侈啬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治人事天的办法,就是“啬”即节省,爱惜精神不受损,节约脑力不浪费。遵道而行,何须劳神,循理而为,不必深究。老子和韩非子的意思并不是不让人类探究世界与宇宙的未知,而是要让人类在自然规律与社会法律面前不要再痴迷于“为什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一章 真有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道家,君王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一章 真有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进一步解释了老子的“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天下的攻无不克之术,让人不知道其究底。能够战胜所有的困难并使事物圆满的力量,只有规律,而人是事物的主体,所以掌握并严格按规律行事的人,才能攻无不克。而这样的人其思想和行为都超出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六章 引乱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祸福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六章 引乱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取舍,他认为不管人是傻还是聪明,人生都是在取舍与选择。由于时间的唯一性,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做两件事,按时间的进程,事物就有了先后。时间的特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有先后,人做事有先后。选择,决不是停留在某个时间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七章 慎敬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魏惠王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七章 慎敬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子的“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 解决难题要从易处着手,想干大事要从小处着手。为什么要从易处和小处着手,因为老子认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难事必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必定开始于微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二章 节省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祭天,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二章 节省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治人事天之道。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治人事天有些遥远,但对于君主来说这是大事,治人不必说是日常政事,关乎政通人和,天下太平;事天不单是君主的事更是国家的事,关乎国运民安。古代君主都要行祭天奉地的礼仪,祈福风调雨顺,国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六章 肢窍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九窍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六章 肢窍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并引用老子的原话定义了道。“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中处于泰山之位,可他的名字却是勉强而起,勉强并不是不认真,而是真的找不到一个名称来给它起名,老子只能勉强起命为“道”,只是为了大家方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 爪角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爪角,贵处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 爪角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既然“动尽则损”就应“处静”的道理。韩非子告诉我们“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最高境界,向下走是世俗世界,向上走是精神世界,圣人就处在上下的界线上,向下看看到的是世俗社会与人的祸福,向上看看到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章 最病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周宣王,奸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章 最病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描绘了在君主“从众”用人心理下,不法权臣在获得治国大权后篡权夺位的生动画面。不法权臣的总策略就是“内构党与,外摅巷族,观时发事,一举取国”,在朝廷内结党成盟,形成利益团体,在朝廷外勾结地方势力,蓄积力量,窥测时机,发动政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三章 子哙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子哙,臣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三章 子哙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用赵国先王敬侯的例子告诉君主明于任臣,知人善用,就是奢靡享乐,国家犹在。韩非子将敬侯描述的一无是处,不仅不修德行,还整天纵情歌舞,打猎饮酒,甚至强灌不会喝酒的臣子。生活奢靡腐化,理政更是无所忌惮,对于臣子过于严苛,行为不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