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四章 服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四章 服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1606 更新时间:2024/1/20 3:27:25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四章 服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节省的概念是产生于大小的规律。本是日生活中的一种良好的习惯,却来自于深奥的规律,可见每一种美好善良的品德都不是随便而来的,都是来自于规律,需要我们去遵守。浮躁,是一种社会病,它出现于物质较为丰富而精神略为贫乏的时期,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精神的成长落后物质的成长,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大于精神的需求,激励人们前的是物质拥有而不是精神升华。在这个时期,社会是浮躁的,人也是浮躁的,所以国家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只有法律才可约束人们浮躁的心灵,使其在可控的范围内活动。如果,这时没有法律的管束,结果就是社会混乱国家崩溃。

浮躁的时代,人人为物质,物质为人人,就连精神也可以商品化,一切都可以用“价格”来衡量,人们不需谈论品德与理想,只谈财富及站在财富上的社会地位。而就在财富不断增加时,“累”成了财富的并发症,人们使用上天赐的“灵性”过于浮躁,就会劳神,劳神过多就是侈,侈者邪行。圣人,不会刻意追求财富,他们清楚道性到了财也就到了,而最高的道性就是不争,不争则静,静则虑,虑则省。所以韩非子说节省产生大小规律。

韩非子讲完“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后,继续讲“啬”的好处,首先是行为“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意思是能够节省,也就是服从于大小规律。财富是有限的,而规律的力量是无限的,节省看似一个小小的习惯,却是上天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品行与告诫,看看一个个资源枯竭的城市,也就知道了人类的结局,地球上的物质是有限的,尤其是现代人类离不开的水、空气、石油、耕地,而这每一项的缺失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与倒退。在人类还没有实现大规模外太空移民的情况下,节省资源是多么的重要,能为人类赢得足够长的发展时间与空间。无节制的消耗,终有一天会让人类等不到太空移民就消亡了。节省,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人来说都是最应该遵守的道德。节省,是生存的智慧,侈靡,死亡的前奏。

为什么人类会遭受如此多的灾难与困苦,韩非子给了我们答案“众人离于患,陷于祸,犹未知退,而不服从道理。”意思是众人遭受灾患,陷入祸害,仍不知退,是不服从大小规律。人类活动总在违反规律,小到生活中不服从社会规则,大到破坏自然环境,更有“人定胜天”的妄论。我们能拦江筑坝,却改变不了“水往低处流”的规律。现在我们所受的灾难,人祸远大于天灾,天灾只是自然规律的作用,而人祸却是人为的结果,一场天灾死的人远不如一场战争死的人多。有时候天灾归根是人祸的副产物,上天有好生之德,她怎么会降祸于人,上天孕育万物,只会让万物圆满。

【夫能啬也,是从于道而服于理者也。众人离于患,陷于祸,犹未知退,而不服从道理。】

人啊,你不服从道理,服从什么?道理能让事物圆满,而妄念只会让事物走向痛苦。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天灾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三章 侈啬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本性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三章 侈啬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治人事天的办法,就是“啬”即节省,爱惜精神不受损,节约脑力不浪费。遵道而行,何须劳神,循理而为,不必深究。老子和韩非子的意思并不是不让人类探究世界与宇宙的未知,而是要让人类在自然规律与社会法律面前不要再痴迷于“为什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一章 真有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道家,君王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一章 真有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进一步解释了老子的“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天下的攻无不克之术,让人不知道其究底。能够战胜所有的困难并使事物圆满的力量,只有规律,而人是事物的主体,所以掌握并严格按规律行事的人,才能攻无不克。而这样的人其思想和行为都超出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六章 引乱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祸福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六章 引乱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取舍,他认为不管人是傻还是聪明,人生都是在取舍与选择。由于时间的唯一性,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做两件事,按时间的进程,事物就有了先后。时间的特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有先后,人做事有先后。选择,决不是停留在某个时间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七章 慎敬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魏惠王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七章 慎敬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子的“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 解决难题要从易处着手,想干大事要从小处着手。为什么要从易处和小处着手,因为老子认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难事必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必定开始于微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二章 节省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祭天,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二章 节省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治人事天之道。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治人事天有些遥远,但对于君主来说这是大事,治人不必说是日常政事,关乎政通人和,天下太平;事天不单是君主的事更是国家的事,关乎国运民安。古代君主都要行祭天奉地的礼仪,祈福风调雨顺,国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六章 肢窍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九窍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六章 肢窍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并引用老子的原话定义了道。“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中处于泰山之位,可他的名字却是勉强而起,勉强并不是不认真,而是真的找不到一个名称来给它起名,老子只能勉强起命为“道”,只是为了大家方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 爪角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爪角,贵处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 爪角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既然“动尽则损”就应“处静”的道理。韩非子告诉我们“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最高境界,向下走是世俗世界,向上走是精神世界,圣人就处在上下的界线上,向下看看到的是世俗社会与人的祸福,向上看看到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章 最病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周宣王,奸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章 最病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描绘了在君主“从众”用人心理下,不法权臣在获得治国大权后篡权夺位的生动画面。不法权臣的总策略就是“内构党与,外摅巷族,观时发事,一举取国”,在朝廷内结党成盟,形成利益团体,在朝廷外勾结地方势力,蓄积力量,窥测时机,发动政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三章 子哙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子哙,臣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三章 子哙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用赵国先王敬侯的例子告诉君主明于任臣,知人善用,就是奢靡享乐,国家犹在。韩非子将敬侯描述的一无是处,不仅不修德行,还整天纵情歌舞,打猎饮酒,甚至强灌不会喝酒的臣子。生活奢靡腐化,理政更是无所忌惮,对于臣子过于严苛,行为不敬回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二章 敬候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君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二章 敬候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告诉君主“诚明臣言”的好处,就是君主奢靡玩乐,国家犹在。而不诚明臣言的君主既是生活勤俭,依然身死国亡。诚明臣言,就是洞悉臣子所说的话,判断是非对错,真假虚实,完整残缺。贤明的君主治国依靠的是朝廷朝臣与国家行政体系全体官吏,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