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坚信仓鼠理论,但该理论,又让他获得了黄犬东门之叹

李斯坚信仓鼠理论,但该理论,又让他获得了黄犬东门之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城森哥S 访问量:4783 更新时间:2024/2/12 6:34:49

秦国著名丞相李斯,曾偶然受到仓鼠的发,让自己有幸成为了一国名臣,但也因为仓鼠理论,导致自己最后不得不为后世留下“黄门之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仓鼠理论又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仓鼠理论是什么?答案很简单,老鼠是卑微猥琐的动物,如果按照理论而言,每一只老鼠都应该毫无二致,可事实上,老鼠与老鼠之间是完全不同的,有些老鼠生活在茅厕之中,因此平日里瘦弱不堪,而一些生活在米仓中的老鼠却脑满肠肥。由此我们能够得出结论,人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会完全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只因它们所在的环境不同,人想要发达和成功,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环境。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曾在国内担任一名小吏,但是他胸有大志,想在官场上混出个模样。久而久之,李斯就盘算着自己该如何得到贵族们的青睐?然而,对于一介小吏而言,该种想法无疑是痴人说梦,毕竟想要做官,必须要有超人的谋略以及难得的机会,事实上李斯对此并不具备。

成功总是会青睐有准备的人,一日李斯去茅房时,发现茅厕内的老鼠虽然见到人后惊慌失措地跑开,却显得毫无精神。相比于粮仓里的老鼠而言,的确是令人惨不忍睹。由此李斯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个人混得好与坏,完全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关。基于以上结论,李斯认为,如果自己想一飞冲天,首先要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环境。从目前的形势上来看,六国之中只有秦国最强大,自己只有置身于秦国之中,才能有机会出人头地。

李斯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不惜变卖家产,带着数目不多的盘缠来到秦国。然而秦国虽是强国,却始终无自己立锥之地,为此,李斯仍然感到有些无奈,他需要在“大粮仓”中找到自己的“小粮仓”。经过多方的打探,李斯才明白,原来在秦国之内,最具有影响力之人,非吕不韦莫属。吕不韦是扶助嬴政上台的功臣,他家有万贯,在朝廷之中具有极高的威信。更重要的是,民间风传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果不其然,李斯靠着自己的学识与能力,顺利成为吕不韦门下的宾客,并从此获得了吕不韦的青睐。

吕不韦的青睐,让李斯在门客中的地位青云直上,最后终于惊动了秦始皇,始皇帝对这位来自于他国的才子赞叹不已。李斯是法家代表人物,向来主张严刑峻法,国家有常法,则百姓明是非、讲伦理,显然,他的想法与始皇帝不谋而合。自从秦国商鞅变法以来,综合国力迅速得到提升,秦始皇是变法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故此才会对李斯更加刮目相看。

李斯是幸运的,他成功让自己这一只小小的老鼠,从粪坑里爬出,进入到米仓之内。与此同时,在秦国广下“逐客令”时,身为客卿的李斯挺身而出,写下了一篇《谏逐客书》,令秦王嬴政幡然醒悟,终于废除逐客令,恢复李斯的官职。从此之后,李斯成为秦国政坛的新星,步步高升,直到成为秦国的左丞相。

李斯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的“大粮仓”嬴政驾崩了。如果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看,长公子扶苏最应该享有继位权,李斯也最应该投入到新皇帝的怀抱中。但此时一个问题凸显出来,权宦赵高暗中支持公子胡亥,故此一直撺掇李斯支持自己。李斯求功心切,居然真的被赵高说动,三人合谋篡位,不仅谋害了扶苏公子,而且连大将军蒙恬也惨遭毒手。

此时的赵高,已经点到了李斯的软肋,他知道李斯贪图富贵,不想舍弃手中的权力。诚然,李斯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然而他的理想与抱负,在秦二世与赵高面前显得一文不值,甚至是毫无用处之物。正因如此,年迈的李斯最终成为了赵高的绊脚石,在其阴毒的手段下,李斯成为继扶苏、蒙恬之后的第三个牺牲品。在断头台上,李斯懊悔不已,他回想往事感慨颇多,对儿子说:“我想与你再次在上蔡的郊外牵着黄犬追逐野兔,可惜不可能了!”。

仓鼠理论的确具有正确性,李斯也确实从中获益,然而李斯却不懂,米仓中的老鼠可以肆意吃下很多的大米,却不能将米仓咬成千疮百孔,否则的话,一旦米仓不在,则老鼠的末日也就到了。

参考资料:《大秦丞相李斯传》上海出版社 钱光华著

更多文章

  • 李斯:千古一相,最后为何会被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所标签:李斯,秦国,荀子,赵高,秦朝,吕不韦,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战国各路枭雄横扫千秋,诸子百家争鸣,战国是历史的交汇时期,文化,制度,人文,在战国时期百花齐放。后人往往把战国时期认为是动荡残酷的,但历史的另一面,客观地发掘出来了战国时期诞生出杰出乃至影响后世的人们。李斯,在人海中脱颖而出,造就了时代传奇。他的人生神秘甚至诡谲,对统一六国的秦朝做出了巨大贡献,放眼

  • 李斯作为大秦丞相,可谓是位极人臣,为何遗言里怀念的却是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斯,嬴政,赵高,丞相,秦二世,韩信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是李斯在临刑前,看到自己的儿子也在被杀的行列之中,一时心酸所说的话。简单来说,就是李斯想要再次和儿子一起,牵着黄狗,一起出上蔡城东门打猎,可惜再也没机会了。这一遗言很简单,但是读起来却让人感到有些伤心。人生匆匆数十年,李斯从一个穷光蛋,靠自己的学问,成

  • 吕不韦与李斯二人谁更厉害?让历史告诉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背阴里的李子标签:吕不韦,李斯,秦国,嬴政,赵高

    吕不韦与李斯,都是与大秦王朝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们二人,一个是促使秦始皇登上秦国国君宝座的关键人物;另一个则全力辅佐秦始皇,为大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治国理政方案。要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各自的出身以及表现吧。01吕不韦——最具魄力和胆识的战国第一商人吕不韦祖上姓姜,

  • 李斯作为秦国一代名相,为何下场如此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斯,秦国,秦王,赵高,秦二世,吕不韦

    李斯是楚国人,年少时就在楚国担任一个小吏。有一次,他无意中发现在办公附近厕所里吃脏东西的老鼠,一旦有人或狗接近就会被惊扰逃跑。而粮仓里面吃粮食的老鼠,他们居住在大仓库里,不会被人或狗惊扰。看到如此情景,李斯感慨说,“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就和这些老鼠一样,都是环境决定的。”1、潜龙勿用,拜师荀子于是,李

  • 揭秘:秦国千古一相大功臣李斯,为何最终下场如此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斯,嬴政,赵高,皇帝,丞相,秦国,秦朝,秦二世,书法家,艺术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有助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大功,为什么丞相李斯最终会迎来惨烈的结局?李斯本算是历史上的聪明人,他师从荀子,法家学派之人才。同样,他也是秦开国功臣之首——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声名才学显赫而权倾朝野的人最后却被处以最残酷的刑罚而死,还灭了三族。李斯的悲剧究竟是如何酿成的呢?对于秦朝的灭亡,很多了解秦朝的

  • 李斯的一念之差:成就了大秦霸业,也将秦国送入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不胖的胖子呦呦标签:李斯,秦国,秦王,赵高,始皇,吕不韦,汉高祖刘邦

    “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王权政治自古都和权臣、重臣脱不了关系。往往兴盛的朝代总伴随着忠臣勇将,而衰落、走向灭亡的朝代总伴随着奸臣佞臣。许多历史的转折点究其到根本,其实就在那些关键人物的一念之间。“一念生,则百缘起;一念灭,则千缘尽。”一个念头下去之后,世事瞬间变化,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

  • 李斯临死之前,为何没有大声鸣冤,反而默默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嬴政,丞相,扶苏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极为奇怪,聂政惨烈毁容之后平静自杀,樊於期为刺秦王自甘奉上首级,白起蒙恬感慨苍天惩罚后淡定自杀.......这些人死前极为平静淡定 ,仿佛不是面临生死之间的大恐慌,而是“挥一挥衣袖,作别人间的云彩”。然而,聂政樊於期等人之死,总归或多或少有客观原因,但作为中国封建历史

  • 赵高能够夺权只是因为李斯太软弱?

    历史解密编辑:大崔谈生活标签:赵高,李斯,扶苏,秦国,周朝,秦朝,秦二世,书法家,秦始皇嬴政

    赵高是秦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太监,作为秦始皇的心腹。在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联手,赐死扶苏,消灭蒙氏一族,彻底掌握秦国大权。更是在之后通过陷害的手段,将能够制衡自己的李斯也赶尽杀绝。最终成为掌握整个秦帝国的强势政治人物。而就赵高夺权的过程来看,他身居要职的确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为相国的李斯,

  • 李斯作为战国末期的楚国人,是如何成为秦国丞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斯,秦国丞相,秦国,楚国,嬴政,吕不韦

    李斯本为战国末期楚国人,早年曾在楚国担任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辞官拜入荀子门下求学,学习帝王治国之术。然而,在学有所成之后,李斯却并未返回楚国,而是前往秦国求官,并最终出任秦国丞相。而身为楚人的李斯,之所以最终选择入秦求官,主要便是源于其以“老鼠哲学”为立身之本。悟出“老鼠哲学”后拜师荀子,前往秦国通

  • 丞相李斯被腰斩时,究竟说了什么预言?竟然全部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丞相,嬴政,秦国

    秦朝壮大的路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便是李斯。不管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政治上,李斯对于秦朝的贡献,那都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秦朝的发展,他一直是尽心尽力,兢兢业业的。为何对秦朝有如此贡献的人,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丞相的李斯,却背叛了秦始皇。并且最后,李斯还被行了腰斩之刑。那李斯背叛秦始皇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