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炎黄国医传奇: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故事

炎黄国医传奇: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炎黄国医吴越 访问量:3523 更新时间:2023/12/10 21:49:52

姚僧垣,字法卫,是吴兴武康人,吴国太常姚信的八世孙。父亲姚菩提,在南朝梁任高平令。姚菩提曾经遭受疾病多年,于是就留心医药。梁武帝召见他讨论方术事,说话大多合意,所以受到礼待。

姚僧垣年轻时很通达,服丧符合礼节,年方二十四岁,就继承父亲的医业。在梁朝任太医正,加文德主帅。梁武帝曾因发热,服了大黄。姚僧垣说: “大黄是快药,君您年事已高,不宜轻易服用。”皇帝不听,遂至病情加重。

太清元年,姚僧垣调任镇西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姚僧垣年轻时喜好文史,为当时学者所称道。到梁简文帝即位,姚僧垣兼任中书舍人。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乱,召姚僧垣到荆州,改任晋安王府谘议。梁元帝曾有心腹病,各个医生都说用平药。姚僧垣说:“脉象洪实,应该用大黄。”梁元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喝完汤药,果然泻下宿食,病就痊愈了。当时开始铸钱,以一当十,赐他十万贯,实际上是百万贯。

到魏军攻克荆州,姚僧垣仍侍候在梁元帝身边,不离左右,被军人阻止,这才哭泣而离开。不久周文帝派遣使者乘着驿马征召姚僧垣。燕公于谨一再留住不愿意让他走,他对使者说:“我年纪很大了,疾病很重,今天得到了姚僧垣,希望能与他一起老死。”周文帝因为于谨功劳大名望高,就不再征召。第二年,姚僧垣随同于谨到了长安。

北周武成元年,姚僧垣任小畿伯下大夫。金州刺史伊娄穆因病回到京城,请姚僧垣看病,说自己从腰到脐,好像有三道绳捆着,两脚松弛乏力,不能自持。姚僧垣马上给他开了三剂汤药,伊娄穆服下第一剂,上缚就解开了;服了第二剂,中缚也解开了;服了第三剂,三缚全部除掉。而两脚疼痛麻痹,仍然蜷曲而孱弱,又给他合散一剂,才稍微能屈伸。姚僧垣说:“到霜降时,这病就会痊愈。”到了九月,就能起来行走了。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起先有气疾,加上水肿,气喘急促,坐卧不安。有人劝他服用决命大散,他的家人有些疑惑不能决断,就问姚僧垣。姚僧垣说:“我认为这病,大散不适合。”马上给他开出处方,劝他立即服用,气即时就通畅了;再服一剂,各种病都痊愈了。

大将军、乐平公窦集突然患了风寒,精神紊乱,无所知觉。先看视过的医生都说已经不可救治。姚僧垣后到说:“很严重了,最终能不死。”给他喝合汤散,病就痊愈了。大将军、永世公叱伏列椿苦于痢疾已有很久,但仍坚持朝谒。燕公于谨曾问姚僧垣说:“乐平公、永世公,都有久治不愈的病,我想永世公稍微轻一些吧。”姚僧垣回答说:“患有深浅,时有危杀,乐平公虽然病重,最终能治好;永世公虽然轻一些,最终不免死亡。”于谨说:“当在什么时候?”回答说:“不出四月。”果然如他说的那样,于谨感到很惊异。

天和六年,姚僧垣调任遂伯中大夫。建德三年,文宣太后卧病,医巫看了以后,说法各有不同。周武帝召见姚僧垣坐下,问他情况。姚僧垣回答说:“比之常人,我深为忧惧。”皇帝哭着说:“你已决断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不久太后就去世了。这以后再次召见他,任命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敕令停止朝谒,如果没有别的敕书,可以不入朝谒见。四年,皇帝亲自东讨,到河阴后得了病,口不能言;眼睑垂下遮住了眼睛,不能看东西;一足短缩,又不能行走。姚僧垣认为是内脏各器官都病了,不能一起治疗,军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讲话,就开处方進药,皇帝能讲话了;其次又治疗眼睛,眼病也痊愈;最后治疗足病,足病也好了。到华州时,皇帝已全部康复。即任命他为华州刺史,仍诏令随皇帝回京,不让他任职华州。宣政元年,姚僧垣上表辞官,皇帝下诏同意他的要求。这一年,皇帝巡幸云阳,于是卧病,召姚僧垣赶赴云阳。内史柳昂私下问他说:“皇帝脉候怎么样?”姚僧垣回答说:“天子上应天心,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及的。如果平常人如此,肯定不行了。”不久皇帝就去世了。

宣帝当初为太子时,常常苦于心痛,就让姚僧垣治疗,他的病立即就好了。到即位后,更加宠信姚僧垣。对他说:“曾听说先帝称你为姚公,有没有?”回答说:“我承蒙厚爱,实如圣旨。”皇帝说:“这是尊崇年长者的话,不是贵爵之号。朕当为你建国开家,为子孙永业。”就封他为长寿县公,册封的那一天,又赐给他金带以及衣服等用品。大象二年,任太医下大夫。皇帝不久有病,越来越厉害,姚僧垣夜间值班医治疾病。皇帝对隋公说:“今天我的性命,全托给这个人了。”姚僧垣知道皇帝已经不行,就说:“我只担心医术不精,怎么敢不尽心呢!”皇帝点头同意。到静帝即位,任命他为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隋朝开皇初年,進爵位为北绛郡公。三年,去世,年八十五岁。遗嘱告诫衣帽入棺,朝服不要下殓,灵柩上只放香奁,每天只设清水就够了。追赠本官,加荆、湖二州刺史。

姚僧垣医术高明精妙,为当时所推重,前后治好的,记也记不完。声誉很盛,边疆地区也听说了,至于胡族外域,都慕名请他治病。姚僧垣就参校治好病的处方为《集验方》十二卷,又撰写《行记》三卷,在世上流行。

(出《北史》)

更多文章

  • 故事:古代故事——京师兵官,乐昌公主,娄江妓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娄江,乐昌,杨素,京师,歌妓

    京师兵官吴地人姜子奇,娶妻三年,遇到明军南下。洪武初年,被大军冲散,失去了妻子下落。他妻子被一个军官带到京师。姜子奇流落四方好几年,辗转乞讨到了京城。走过一个高大的门口,有个妇人看到他就哭起来。送他酒食,又用布袋装了一斗米送他。姜子奇不敢抬头,作揖离去。第二天,这个女人又看到他在门口乞讨,就把他喊过

  • “破镜重圆”,隋灭陈后,乐昌公主引发了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遇双未央标签:杨素,乐昌,陈后主,徐德言,小妾

    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有一个妹妹,被封为乐昌公主,嫁给了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夫妻俩郎才女貌,非常恩爱。徐德言是一个有政治眼光的人,他看到陈后主昏聩,国事衰微,预感到陈朝可能会被隋朝吃掉,就对乐昌公主说,一旦国破家亡,凭着你的才气容貌,一定会被掳入豪门。咱们夫妻恩爱一场,倘若情缘未断,还望有相见之日,

  • 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乐昌,陈叔宝,后主,陈宣帝,铜镜,徐德言

    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有意思的人物,其中有一个人物人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成语破镜重圆就是有她和她的丈夫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乐昌公主。乐昌公主简介中提到她是陈宣帝的女儿,同时也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从小就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方面她

  • “破镜重圆”后的乐昌公主,写下一首诗,道尽了自己的尴尬和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一袭素衣标签:南北朝,乐昌公主

    “破镜重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写的是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因为陈国被灭,她被迫和丈夫徐德言分开,后来又凭着一面被分为两半的镜子,重新团聚的故事。这个非常美丽的爱情故事,历来为人称道,然而,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乐昌公主最大的尴尬和无奈。当年,陈国岌岌可危,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分开之前,他和妻

  • 【诗词课堂】乐昌公主:一段“破镜重圆”的佳话『明月几时有』(159)

    历史解密编辑:我们的太空标签:杨素,丞相,杨坚,陈后主,陈叔宝,战争片,犯罪片,南北朝,破镜重圆,诗词课堂,乐昌公主,明月几时有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852期】 乐昌公主,南朝陈宣帝之女,南陈后主陈叔宝之妹。作为从小生长在皇宫里的金枝玉叶,乐昌公主却有着温婉娴淑的性情和深厚的才学,再加上生得端庄秀美、清丽脱俗,在陈宣帝的41位皇子、24位皇女中,绝对算得上是非常出众的一位。 这样一位“才色冠绝”的公主,自然是王侯公卿之

  • 农资人江总的经销路

    历史解密编辑:功效牛标签:农产品,水溶肥

    已是寒冬腊月,却还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在乡间村头。江总一大早就忙着给零售商、种植户送肥,天明到天黑,他总是热情洋溢,仿佛从未在他的脸上发现过一丝疲惫。江总做农资经销有14年了,今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我早些年在部队当兵,转业回来看中了农业的发展前景,就决定干农资,刚开始怕自己做着没经验,就找了朋友

  • 萧统:红豆树下编写昭明文选的好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萧统,昭明文选,红豆,文选,陶渊明,萧衍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旧时有“文选烂,秀才半”一说,这文选指的是《昭明文选》,是由南北朝时的萧统编撰的文选,可见其在旧时文人心目中地位之崇高,但由于离我们现在的时间实在是太远久,其实并不太适合现代人阅读。 我读这《昭明文选》那还是刚改革开放不久得到的一个选本,光那他写的那一个序就把我读得来头大,里

  • “昭明太子”萧统:君是人间惆怅客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人工厂标签:萧统,明太子,萧绎,陶渊明,昭明文选,李白

    1、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把《古诗十九首》翻出来读一遍,犹如在暮春或晚秋,与落叶飞花说说话,虽然矫情,但多少可得一点安慰。这《古诗十九首》,兀自横在《诗经》和唐诗之间,作者全部佚名,多亏了昭明太子萧统,以大敏感和大慈悲搜罗了它们,像把最伤心的叶子扫在了一处,相互有了依傍。作为虔诚的佛教徒,萧统

  • 萧统:比李煜还要悲情的皇室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萧统,李煜,梁武帝,昭明文选,萧衍,文选

    502年12月23日,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正式册立2岁长子萧统为太子,史称“昭明太子”。提起昭明太子,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他主编的一部奇书《昭明文选》。这部书最早打破了先秦以来文史哲不分的现象,是后来唐宋科举士子们的必读书目和必考内容。李白就是在通读此书基础上,逐步修炼成“诗仙”的;大诗人杜甫也告诫自

  • 《琅琊榜》太子萧景宣和南朝梁太子:史官无限怜惜的南梁太子萧统

    历史解密编辑:庞九林律师标签:萧景,萧统,萧景宣,高祖,东宫,南朝梁

    《琅琊榜》太子萧景宣和南朝梁太子:史官无限怜惜的梁太子萧统《琅琊榜》里的太子,和史书里的太子,完全是两个人。《琅琊榜》里的太子萧景宣,为保储位不择手段,贪图享乐追求奢华,国丧期间竟然声色犬马,太子被废。南朝梁朝,总共只有56年,且只有武帝萧衍一人为帝,其他的几个时间很短,且都是傀儡。梁没有出现过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