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世项羽”高敖曹的战死为什么间接改变了北齐的国运?

“当世项羽”高敖曹的战死为什么间接改变了北齐的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鬼说历史 访问量:2067 更新时间:2024/1/19 14:26:57

元象元年(538年),东魏实际最高统治者高欢麾下的大将、人称“当世项羽”的高敖曹在河桥之战中被西魏斩杀。因为河桥之战算是以东魏获胜告终,所以高敖曹的战死当时对东魏尚未形成决定性影响。鲜为人知的是,高敖曹的战死间接改变了北齐国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正光四年(523年),北魏爆发了影响巨大的“六镇起义”。起义虽然被北魏平定,但六镇军通过起义崛起成为足以改变天下的战略力量,北齐的实际建立者高欢和北周的实际建立者宇文泰都出身于六镇。由于各种原因,六分之五的六镇军都被高欢控制,宇文泰手里没有多少。

控制大部分六镇军让高欢的军力和威望都超过了宇文泰,东魏(北齐)的综合实力也因此在很长时间里都超过了西魏(北周)。可以说东魏(北齐)就是高欢的六镇军建立的,这就导致六镇军在东魏(北齐)一家独大,甚至能决定北齐皇帝的归属,比如高演高湛的登基。

可是对于高欢以及北齐皇帝来说,六镇一家独大存在两个重大隐患:第一,阻碍汉化,在北魏汉化过程中利益受损的六镇抵触汉化而坚持鲜卑化,导致北齐一直无法获得汉地民心;第二,六镇的一家独大严重威胁皇权,导致北齐皇帝天天都在制衡六镇,引发了严重的内斗。

北齐最后就是灭亡于汉化受阻和内斗严重,某种意义上算是“成也六镇,败也六镇”。然而高欢曾经拥有一个改变六镇独大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大将高敖曹。高敖曹(高昂,字敖曹)出身于汉族世家渤海高氏,孝庄帝遇害后的普泰元年(531年),高敖曹加入高欢麾下。

高欢曾经试图调给高敖曹一千多鲜卑兵,结果被高敖曹拒绝(高祖曰:“高都督纯将汉儿,恐不济事,今当割鲜卑兵千余人共相参杂,于意如何?”昂对曰:“敖曹所将部曲练习已久,前后战斗,不减鲜卑,今若杂之,情不相合,胜则争功,退则推罪,愿自领汉军,不烦更配。”高祖然之。)

可以说高敖曹与鲜卑化的六镇基本不是一路人。再加上高敖曹“当世项羽”的战斗力和刚猛暴烈的性格,导致高敖曹完全不惯着六镇将领。六镇将领的代表、高欢的好友刘贵曾经当着高敖曹的面说:“头钱价汉,随之死”,结果当场差点让高敖曹砍了脑袋,险些引发东魏内战。

鲜卑化的六镇军人对高敖曹是又恨又怕,不敢在他面前反汉化。因为六镇坚持鲜卑化,所以高欢一般都用鲜卑语对军队下命令。但只要高敖曹在场,高欢就会使用汉语对军队下命令(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怿昂。神武每申令三军,常为鲜卑言;昂若在列时,则为华言)。

可以说高敖曹是东魏当时唯一能抗衡六镇的汉族大将,高欢也为了制衡六镇而纵容高敖曹与六镇相争(神武知而不责)。如果高敖曹能活到北齐正式建国,那么战功卓著又是汉族世家的高敖曹很可能会成为改善六镇独大问题的政治力量,那么北齐或许也就不会国运短祚了。

标签: 项羽高敖高欢宇文泰北魏高祖

更多文章

  • 炎黄国医传奇: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皇帝,文帝,姚僧垣,梁元帝,梁武帝,大将军,医学家,炎黄国医传奇

    姚僧垣,字法卫,是吴兴武康人,吴国太常姚信的八世孙。父亲姚菩提,在南朝梁任高平令。姚菩提曾经遭受疾病多年,于是就留心医药。梁武帝召见他讨论方术事,说话大多合意,所以受到礼待。姚僧垣年轻时很通达,服丧符合礼节,年方二十四岁,就继承父亲的医业。在梁朝任太医正,加文德主帅。梁武帝曾因发热,服了大黄。姚僧垣

  • 故事:古代故事——京师兵官,乐昌公主,娄江妓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娄江,乐昌,杨素,京师,歌妓

    京师兵官吴地人姜子奇,娶妻三年,遇到明军南下。洪武初年,被大军冲散,失去了妻子下落。他妻子被一个军官带到京师。姜子奇流落四方好几年,辗转乞讨到了京城。走过一个高大的门口,有个妇人看到他就哭起来。送他酒食,又用布袋装了一斗米送他。姜子奇不敢抬头,作揖离去。第二天,这个女人又看到他在门口乞讨,就把他喊过

  • “破镜重圆”,隋灭陈后,乐昌公主引发了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遇双未央标签:杨素,乐昌,陈后主,徐德言,小妾

    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有一个妹妹,被封为乐昌公主,嫁给了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夫妻俩郎才女貌,非常恩爱。徐德言是一个有政治眼光的人,他看到陈后主昏聩,国事衰微,预感到陈朝可能会被隋朝吃掉,就对乐昌公主说,一旦国破家亡,凭着你的才气容貌,一定会被掳入豪门。咱们夫妻恩爱一场,倘若情缘未断,还望有相见之日,

  • 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乐昌,陈叔宝,后主,陈宣帝,铜镜,徐德言

    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有意思的人物,其中有一个人物人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成语破镜重圆就是有她和她的丈夫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乐昌公主。乐昌公主简介中提到她是陈宣帝的女儿,同时也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从小就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方面她

  • “破镜重圆”后的乐昌公主,写下一首诗,道尽了自己的尴尬和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一袭素衣标签:南北朝,乐昌公主

    “破镜重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写的是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因为陈国被灭,她被迫和丈夫徐德言分开,后来又凭着一面被分为两半的镜子,重新团聚的故事。这个非常美丽的爱情故事,历来为人称道,然而,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乐昌公主最大的尴尬和无奈。当年,陈国岌岌可危,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分开之前,他和妻

  • 【诗词课堂】乐昌公主:一段“破镜重圆”的佳话『明月几时有』(159)

    历史解密编辑:我们的太空标签:杨素,丞相,杨坚,陈后主,陈叔宝,战争片,犯罪片,南北朝,破镜重圆,诗词课堂,乐昌公主,明月几时有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852期】 乐昌公主,南朝陈宣帝之女,南陈后主陈叔宝之妹。作为从小生长在皇宫里的金枝玉叶,乐昌公主却有着温婉娴淑的性情和深厚的才学,再加上生得端庄秀美、清丽脱俗,在陈宣帝的41位皇子、24位皇女中,绝对算得上是非常出众的一位。 这样一位“才色冠绝”的公主,自然是王侯公卿之

  • 农资人江总的经销路

    历史解密编辑:功效牛标签:农产品,水溶肥

    已是寒冬腊月,却还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在乡间村头。江总一大早就忙着给零售商、种植户送肥,天明到天黑,他总是热情洋溢,仿佛从未在他的脸上发现过一丝疲惫。江总做农资经销有14年了,今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我早些年在部队当兵,转业回来看中了农业的发展前景,就决定干农资,刚开始怕自己做着没经验,就找了朋友

  • 萧统:红豆树下编写昭明文选的好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萧统,昭明文选,红豆,文选,陶渊明,萧衍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旧时有“文选烂,秀才半”一说,这文选指的是《昭明文选》,是由南北朝时的萧统编撰的文选,可见其在旧时文人心目中地位之崇高,但由于离我们现在的时间实在是太远久,其实并不太适合现代人阅读。 我读这《昭明文选》那还是刚改革开放不久得到的一个选本,光那他写的那一个序就把我读得来头大,里

  • “昭明太子”萧统:君是人间惆怅客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人工厂标签:萧统,明太子,萧绎,陶渊明,昭明文选,李白

    1、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把《古诗十九首》翻出来读一遍,犹如在暮春或晚秋,与落叶飞花说说话,虽然矫情,但多少可得一点安慰。这《古诗十九首》,兀自横在《诗经》和唐诗之间,作者全部佚名,多亏了昭明太子萧统,以大敏感和大慈悲搜罗了它们,像把最伤心的叶子扫在了一处,相互有了依傍。作为虔诚的佛教徒,萧统

  • 萧统:比李煜还要悲情的皇室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萧统,李煜,梁武帝,昭明文选,萧衍,文选

    502年12月23日,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正式册立2岁长子萧统为太子,史称“昭明太子”。提起昭明太子,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他主编的一部奇书《昭明文选》。这部书最早打破了先秦以来文史哲不分的现象,是后来唐宋科举士子们的必读书目和必考内容。李白就是在通读此书基础上,逐步修炼成“诗仙”的;大诗人杜甫也告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