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猛将高敖曹,是公认最神似西楚霸王项羽的人,连死法都一样

北魏猛将高敖曹,是公认最神似西楚霸王项羽的人,连死法都一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萌心生活馆 访问量:1778 更新时间:2024/1/17 3:20:08

把霸王项羽尊为战神,千载以降,无人不心悦诚服。

项羽善战、敢战、能战,有拔山倒海之威势,有横绝一世之气概,喑恶叱咤,千人皆废!

可惜的是,战略目光稍逊,政治格局太小,以至于让刘邦咸鱼翻生,最终垓下败逃,英雄末路,乌江自刎,将星殒落。

不过,就算死,项羽也死得悲壮激越,动人心魄。

他看到汹涌而来的汉军中有旧时相识吕马童,大喝道:“若非吾故人乎?”

吕马童一听,脸色大变,不敢与之对视,低头对身边的王翳说:“此项王也。”

项王豪迈不减,意气扬扬,大吼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拔剑自刎而死。

后世凡出勇将、悍将、猛将,人们总喜欢把他比喻成“小霸王”、“小项羽”。

比如三国孙策,又比如李密。

吴郡太守许贡曾暗中写信给曹操,密劝曹操拘禁和限制孙策,有提到:“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庾信的《哀江南赋序》也将孙策与项羽相提并论,称:“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

老实说,把孙策比喻为项羽,还是有几分相似度的,《三国演义》因此给孙策加了一条绰号:“小霸王”。

李密曾“牛角挂书”研读《项羽传》,把项羽当成自己的人生偶像;而他死后,魏征替他写墓碑文时,也把他比喻成项羽。

但无论如何,把隋末李密比喻成项羽,这差距就不是一般的大。

至于《水浒传》里的“小霸王”周通,就只能是一个周伯通式的笑话了。

这里说一个被众多史学家公认最接近项羽的猛人——东魏名将高敖曹

高敖曹是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魏东冀州刺史高翼第三子,幼时便骜不驯,年纪稍长,神力盖世,胆量过人,无法无天。

高翼遍求严师管束这个不肖子。但这个不肖子受尽严师捶挞,既不还手,也不放在心上,依然我故,热衷于骑马射箭,还放言说:“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当一个老博士。”

高敖曹此语之豪气远不如项羽幼时见秦始皇所发的“彼可取代之”,但其不同凡响,已见一斑。

高敖曹与长兄高乾最为相得,经常在一起喝酒赌博,聚众劫掠。

高乾看中了博陵崔圣念的女儿,派人上门提亲。

博陵崔氏自持是名门大族,看不上渤海高氏,再加上高乾完全就是一个二世祖、小混混的作派,断然拒绝。

高敖曹大怒,带了一伙人将崔氏女抢了出来,让她和兄长高乾在野外拜堂成亲。

老爷子高翼知道后,对这个逆子的做法是既激赏,又后怕,他仰天长叹说:“高敖曹这逆子如果不使我灭族,就应当光宗耀祖。”

因为高敖曹不断惹是生非,使得高翼饱受牵连,经常被关在监狱中。

高翼在狱中悲呼道:“我四个儿子都是无法无天之徒,我死后也不知还有没有儿子给我添土?”

北魏设置在北边防御柔然的六镇将士因为待遇下降,起动起义,天下大乱。

高敖曹兄弟四人趁势而起,在起义军和朝廷之间不断变换身份。

契胡人尔朱荣成为北魏权臣,忌惮高氏兄弟,将他们诱捕,囚禁在驼牛署。

北魏孝庄帝刺杀掉尔朱荣后,放出高氏兄弟,让他们兄弟去收拾尔朱荣的余党。

高敖曹披甲执戈,犹如猛虎出柙,三下五除二,就清除了洛阳周围的尔朱荣残部。

孝庄帝大喜,让他们赶赴山东、河北一带招兵,以拱卫京师。

高敖曹拔剑起誓,决意要为朝廷效死命。

然而,高氏兄弟才抵达河北,京城就被尔朱别部攻陷,孝庄帝被杀。

高敖曹时在信都(今河北邢台),收到噩耗,悲痛不已。

殷州刺史尔朱羽生在这当口率五千兵马袭击信都。

高敖曹勃然大怒,不穿戴披挂铠甲,双手执两条长槊,率领十余骑兵,急吼吼地出城迎战。

高乾听到军士报告,大惊,尽点起城中五百人追出助战。

但是,已经慢了一步。

高敖曹十余骑已大胜而归,不但驱逐走强敌,而且十余骑均毫发无伤,堪称奇迹。

史称:“(高敖曹)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

孝庄帝已死,高敖曹兄弟势弱无所依,最终投奔了新崛起的一代枭雄高欢。

高欢自称出身渤海高氏,称高敖曹为叔,并让自己的儿子高澄对高敖曹行子孙之礼。

高欢与尔朱余部在韩陵山展开决战。

高欢部仅有的三万两千人,敌军却有二十万之众,压力非常大。

初战不利,高欢被迫后撤。

尔朱联军趁胜掩杀。

情况万分危急。

高敖曹率一千骑兵猛然从栗园出击,将尔朱兆的军队拦腰截断,反败为胜。

清除了尔朱余部,进入高欢与宇文泰双雄对峙、两虎相争时代。

高敖曹曾从商洛山区进军,一路势如破竹。

但是,在攻陷上洛城之战中,高敖曹被流矢射中右肋,险些丢了性命。

高欢召还高敖曹后,任命他为大都督,统率七十六个都督,与行台侯景在虎牢练兵。

高敖曹专门为父亲大修坟墓,口中念念有词地说道:“您生前就怕死后没人给您添土,现在我来为您添土了!”

当时的鲜卑人普遍看不起汉人,认为汉人懦弱,但听说了高敖曹的名字,却大气也不敢喘。

高敖曹也很有性格,他反过来看不起鲜卑兵,自己带领的都是由清一色汉人组织的军队。

某次,高欢对高敖曹有些不放心,说:“高都督你所率领的都是汉族子弟,恐怕不济事,我不如另拨一千多鲜卑兵入你部曲,如何?”

高敖曹昂然答道:“我这些部曲训练已久,前后历次战斗,战斗力远胜鲜卑儿。”

高欢只好无奈地笑笑。

高敖曹不但看不起鲜卑人,还逮着机会骂他们是猪,是狗,动辄就将他们斩杀。

高欢所部以鲜卑人居多,高敖曹既然这样肆无忌惮地凌辱鲜卑人得罪了许多人,这也为他的死埋下祸根。

公元538年,高敖曹与宇文泰在河桥交战,由于轻敌,高敖曹军被冲散,他单骑逃往河阳城。

镇守河阳城的是高欢的堂弟高永乐,此人与高敖曹有旧怨,紧闭城门不纳。

后面追兵已至,高敖曹自知不能免,于是昂起头颅,对追兵吼道:“来吧!送你一个开国公的爵位。”

众人一拥而上,瓜分了高敖曹的首级。

高敖曹死年,四十八岁。

高欢闻高敖曹死闻,如丧妣考,追封高敖曹为太师、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曰忠武。

560年(皇建元年),北齐孝昭帝高演追封高敖曹为永昌王,并将他的灵位放在世宗高澄的陵庙中。

史学家蔡东藩对于高敖曹之死,一语以惜之,云:“高敖曹以轻敌而亡,轻躁者之不可行军,固如此哉!”而对于项羽之死,语多指责,称:“彼杀人多矣,能无及此乎!天亡天亡,夫复谁尤!”

标签: 项羽高敖高欢尔朱荣孙策北魏

更多文章

  • “当世项羽”高敖曹的战死为什么间接改变了北齐的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项羽,高敖,高欢,宇文泰,北魏,高祖

    元象元年(538年),东魏实际最高统治者高欢麾下的大将、人称“当世项羽”的高敖曹在河桥之战中被西魏斩杀。因为河桥之战算是以东魏获胜告终,所以高敖曹的战死当时对东魏尚未形成决定性影响。鲜为人知的是,高敖曹的战死间接改变了北齐国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正光四年(523年),北魏爆发了影响巨大的“六镇起义”

  • 炎黄国医传奇: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皇帝,文帝,姚僧垣,梁元帝,梁武帝,大将军,医学家,炎黄国医传奇

    姚僧垣,字法卫,是吴兴武康人,吴国太常姚信的八世孙。父亲姚菩提,在南朝梁任高平令。姚菩提曾经遭受疾病多年,于是就留心医药。梁武帝召见他讨论方术事,说话大多合意,所以受到礼待。姚僧垣年轻时很通达,服丧符合礼节,年方二十四岁,就继承父亲的医业。在梁朝任太医正,加文德主帅。梁武帝曾因发热,服了大黄。姚僧垣

  • 故事:古代故事——京师兵官,乐昌公主,娄江妓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娄江,乐昌,杨素,京师,歌妓

    京师兵官吴地人姜子奇,娶妻三年,遇到明军南下。洪武初年,被大军冲散,失去了妻子下落。他妻子被一个军官带到京师。姜子奇流落四方好几年,辗转乞讨到了京城。走过一个高大的门口,有个妇人看到他就哭起来。送他酒食,又用布袋装了一斗米送他。姜子奇不敢抬头,作揖离去。第二天,这个女人又看到他在门口乞讨,就把他喊过

  • “破镜重圆”,隋灭陈后,乐昌公主引发了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遇双未央标签:杨素,乐昌,陈后主,徐德言,小妾

    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有一个妹妹,被封为乐昌公主,嫁给了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夫妻俩郎才女貌,非常恩爱。徐德言是一个有政治眼光的人,他看到陈后主昏聩,国事衰微,预感到陈朝可能会被隋朝吃掉,就对乐昌公主说,一旦国破家亡,凭着你的才气容貌,一定会被掳入豪门。咱们夫妻恩爱一场,倘若情缘未断,还望有相见之日,

  • 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乐昌,陈叔宝,后主,陈宣帝,铜镜,徐德言

    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有意思的人物,其中有一个人物人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成语破镜重圆就是有她和她的丈夫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乐昌公主。乐昌公主简介中提到她是陈宣帝的女儿,同时也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从小就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方面她

  • “破镜重圆”后的乐昌公主,写下一首诗,道尽了自己的尴尬和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一袭素衣标签:南北朝,乐昌公主

    “破镜重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写的是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因为陈国被灭,她被迫和丈夫徐德言分开,后来又凭着一面被分为两半的镜子,重新团聚的故事。这个非常美丽的爱情故事,历来为人称道,然而,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乐昌公主最大的尴尬和无奈。当年,陈国岌岌可危,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分开之前,他和妻

  • 【诗词课堂】乐昌公主:一段“破镜重圆”的佳话『明月几时有』(159)

    历史解密编辑:我们的太空标签:杨素,丞相,杨坚,陈后主,陈叔宝,战争片,犯罪片,南北朝,破镜重圆,诗词课堂,乐昌公主,明月几时有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852期】 乐昌公主,南朝陈宣帝之女,南陈后主陈叔宝之妹。作为从小生长在皇宫里的金枝玉叶,乐昌公主却有着温婉娴淑的性情和深厚的才学,再加上生得端庄秀美、清丽脱俗,在陈宣帝的41位皇子、24位皇女中,绝对算得上是非常出众的一位。 这样一位“才色冠绝”的公主,自然是王侯公卿之

  • 农资人江总的经销路

    历史解密编辑:功效牛标签:农产品,水溶肥

    已是寒冬腊月,却还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在乡间村头。江总一大早就忙着给零售商、种植户送肥,天明到天黑,他总是热情洋溢,仿佛从未在他的脸上发现过一丝疲惫。江总做农资经销有14年了,今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我早些年在部队当兵,转业回来看中了农业的发展前景,就决定干农资,刚开始怕自己做着没经验,就找了朋友

  • 萧统:红豆树下编写昭明文选的好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萧统,昭明文选,红豆,文选,陶渊明,萧衍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旧时有“文选烂,秀才半”一说,这文选指的是《昭明文选》,是由南北朝时的萧统编撰的文选,可见其在旧时文人心目中地位之崇高,但由于离我们现在的时间实在是太远久,其实并不太适合现代人阅读。 我读这《昭明文选》那还是刚改革开放不久得到的一个选本,光那他写的那一个序就把我读得来头大,里

  • “昭明太子”萧统:君是人间惆怅客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人工厂标签:萧统,明太子,萧绎,陶渊明,昭明文选,李白

    1、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把《古诗十九首》翻出来读一遍,犹如在暮春或晚秋,与落叶飞花说说话,虽然矫情,但多少可得一点安慰。这《古诗十九首》,兀自横在《诗经》和唐诗之间,作者全部佚名,多亏了昭明太子萧统,以大敏感和大慈悲搜罗了它们,像把最伤心的叶子扫在了一处,相互有了依傍。作为虔诚的佛教徒,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