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征被李世民视为镜子,凌烟阁功臣中排第四,为何死后墓碑被推?

魏征被李世民视为镜子,凌烟阁功臣中排第四,为何死后墓碑被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宠物不求人 访问量:1870 更新时间:2023/12/31 7:51:53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已经45岁,按照古代平均年龄来看,李世民已经可以被称为老年人了,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容易怀旧,即使是英明雄武的李世民同样也是如此。

李世民经常回忆起早年四处征伐、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但随着岁月变迁,曾经熟悉的面孔一个个逝去,李世民也不免感到有些伤感,于是他命令阎立本绘制24功臣画像,挂于凌烟阁中以便随时缅怀。

而以直言进谏著称,帮助李世民实现贞观之治的魏征就在其中位列第四。后世多将李世民与魏征称赞为君臣相得的典范,那么李世民又是出于什么原因非要推掉为魏征立的墓碑呢?

“讨人厌”的魏征

魏征早年做过道士,在瓦岗寨当过土匪,后来跟随李密投降李渊,结果又被窦建德擒获,等到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之后,魏征又回到了大唐的怀抱,不过在选择主公时,他选择效忠太子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被诛,身为李建成阵营的重要谋士,魏征的结局自然是被李世民俘虏。于是,魏征被 压到 李世民面前问话,李世民责问魏征:

尔阋吾兄弟,奈何?

你为何要离间我们兄弟?李世民的问话杀气腾腾,谁知魏征却无比冷静,他的回答更是令人吃惊:

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

所有人都认为魏征必死无疑,然而李世民却放过了他,并且还委以重任。李世民爱惜人才,他认为魏征是辅佐他成为明君必不可少的人物,不过,魏征可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媚上者,他对李世民有不少的“成见”,于是魏征开始在朝堂上一步步“刁难”皇帝。

有一次,李世民称赞魏征为忠臣,没想到魏征却表示不想做忠臣,而想做良臣,摆出一副我与其他人不同的样子。李世民见此自然追问良臣、忠臣有何区别,魏征进一步解释忠臣就是关龙逢、比干这类的人物,只有在“君陷昏噩、丧国夷家”时期才会出现。

魏征不愧是“阴阳怪气”的行家,这一出口就背刺李世民。其实,忠臣、良臣都是皇帝需要的好臣子,但在魏征口中,忠臣和良臣反而成了对立的一面,这让李世民非常难堪,但李世民也只能称赞魏征的机智,夸他是忠臣都能说出那么多花样。

死后极尽哀荣

魏征一有机会就在朝堂上“劝谏”李世民,经常令李世民下不来台,当然,魏征的劝谏也的确是利国利民,为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出了力,但皇帝也是人,也爱面子,魏征经常这样做,李世民能不生气吗?

而魏征的高明之处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劝谏李世民,让李世民有火也发不出。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伤心不已,为此还专门在苑中建造高台以眺望埋葬皇后的昭陵,有一次李世民让魏征同登高台,结果魏征却故意说他什么也没看见,李世民不疑有他,指着昭陵方向示意。

魏征却阴阳怪气地说他以为李世民望的是献陵(唐高祖李渊的陵寝),李世民作为一个丈夫,思念亡妻本是人之常情,魏征却硬要提起他的父亲,以不孝这一点来压制他,使得李世民不得不拆掉高台,怪不得古往今来,像魏征这样的人都不讨人喜欢。

不过,也正是在魏征的直谏下,李世民才缔造出“贞观之治”,因此当李世民得知魏征病重的消息后,亲自带着太子李承乾和衡山公主(与魏征之子有婚约)到魏府探望,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不仅亲临魏府吊唁,还宣布罢朝五日,令太子在西华堂为其举哀:

是夕,帝梦徵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太子举哀西华堂。……谥曰文贞,……陪葬昭陵。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亲自为魏征撰写碑文,这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为24功臣画像,悬挂于凌烟阁,其中魏征位列第四。

李世民的愤怒,墓碑被推

那么后来又发生了何事,让李世民愤而推倒魏征的墓碑,并且终止了女儿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贞观年间发生的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牵连到了魏征。太子李承乾是李世民与皇后的嫡长子,也是李世民着力培养的继承人,只不过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并非稳如泰山,因为他有足疾,行动不便,很难想象大唐未来的主人竟然是个残疾。

李承乾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加上魏王李泰同样深受李世民宠爱,这让李承乾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与杜荷、侯君集等人密谋起兵,逼迫李世民退位。

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幽禁,其他参与人员要么被杀,要么被贬,那么这与已经去世的魏征有什么关系呢?首先,魏征此前是 太子 太师,作为太子的老师未能及时发现、纠正太子的过错,导致李承乾后来犯下谋逆大错,魏征难辞其咎。

其次,参与谋逆案中的几位重量级大臣中有些是魏征举荐的,比如侯君集、杜正伦等,魏征曾在李世民面前夸赞两人有宰相之才,结果两人却参与到谋逆案中,李世民有理由怀疑魏征是在结党营私,他对此感到非常愤怒。

而最终令李世民怒火迸发出来的则是魏征曾经把他的谏言整理成册,交给史官褚遂良看。众所周知,李世民是个好面子的君主,特别是他身上还有着“玄武门之变”的污点,所以他极其看重自己在史书中的评价,而魏征的做法彻底惹恼了李世民,于是李世民下令:

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

这几件事情加起来,才最终导致魏征下葬没几年,其墓碑就被李世民下令推倒了。

结语

其实,李世民的这一举动得不偿失,差点毁掉了自己忍受魏征十几年塑造的善于纳谏的“明君”形象,不过李世民反应也够快,借助征讨高丽失利之机弥补魏征,不仅厚赐魏家人,还复立魏征的墓碑,由此来看,李世民还真的从来没有否认过魏征的功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唐太宗虽重用魏征,但其将谏表给褚遂良看以图青史留名使太宗不满

    历史解密编辑:鹏哥爆笑视频标签:李世民,魏征,褚遂良,侯君集,李密,唐太宗,军事制度,书法家

    生前称赞为镜子,死后却推倒墓碑、取消婚约,李世民为什么这样对待魏征?应该看看原因再做评判。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或恨,魏征能够被李世民重用,犯颜直谏只是表面原因,两人的互相需要、互相成就才是关键;而魏征遭受的波折身后事,则是他触碰君权红线的惩罚。为啥说李、魏二人是互相需要、互相成就?得先看看魏征的履历

  • 古代邢台每年祭祀名相魏征的典礼仪式

    历史解密编辑:牛城夜话标签:魏征,太守,巨鹿,李世民,邢台站,科学家,历史学家

    文: 丹枫飞云邢台自古以来就有祭祀巨鹿籍宰相魏征的传统典礼仪式,历经宋元明清,传承悠久,分为府级祭祀和县级祭祀,这历史悠久的魏征祭祀典礼堪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魏征是邢台三文贞公之首,祭祀典礼仪式也是最悠久和最隆重的。邢台的巨鹿魏氏始于汉代,西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至7年在位)时期,魏歆任巨鹿太守,又

  • 唐太宗李世民问大臣:魏征比诸葛亮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魏征,丞相,三国,诸葛亮,李世民,唐太宗,国防政策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因敢于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立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盛世,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其实,论魏征的官衔只是个光禄大夫,在唐朝时是个从二品,是个掌管谏议的职位,应该和丞相

  • 西游后传第一集:魏征斩杀泾河龙王后,他的剑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蜗牛看西游标签:魏征,唐僧,悟空,李世民,泾河

    文/蜗牛不知大家还记得这个面目僵硬的孙悟空不?正是他这个重要的妖踢三遍的动作,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鬼畜。据说,这是因为这部后西游记时长不够,所以孙悟空的扮演者曹荣想出来一个办法,时长不够,踢腿来凑,将一个动作重复剪三遍,没想到却产生了戏剧般的效果,引后人争相模仿。但是,不可否认,这却是至今为止,影响

  • 揭秘魏征子孙后代,在唐朝留下的历史痕迹,世传七代到唐末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魏征,宰相,李世民,唐文宗,薛稷,唐朝

    魏征的子孙后代,在唐朝史书上传了七代,几乎贯穿了整个唐朝的历史。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伤心,废朝五天以表达对魏征的思念之情。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贞观十八年二月,二十四功臣像放入凌烟阁,魏徵排名第四,这在外臣是第一位,前三位不是本家就是大舅子。魏征的儿女们因为侯君

  • 魏征曾经叛主,凭啥获得文人第一谥号“文正”?司马光:他真的配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魏征,司马光,宰相,李世民,文正

    魏征正在教训李世民谥号被认为是 “国之大典”,其作用有二,一是“谥之为言引也”,就是对有身份的人一生的总结;二是避讳,所谓“生有名,死有谥,名乃生者之辨,谥乃死者之辨”。后代出于孝顺一般都给逝者美称,至少也是中意词,太无恶不作的才会得到“纣”“炀”“谬”“丑”这种直接开骂的恶谥。在诸多谥号中,士大夫

  • 唐太宗曾经与魏征亲密无间,后来却砸了魏征的墓碑,能怪唐太宗吗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世民,魏征,长孙皇后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相彰得益的君臣典范,他们君臣唱和,犹如双星争辉,照亮历史的夜空,让感缅称颂,为后世君臣竭力仿效的楷模。这其中,有周文王和姜子牙,有齐桓公和管仲,齐景公和晏婴,有秦孝公和商鞅,有汉高祖和张良,有曹操和荀彧,有刘备和诸葛亮,有孙权和鲁肃,有苻坚和王猛,有唐太宗和魏征,有宋太祖和赵普,

  • “人镜”魏征:是真的刚正不阿,还是故意营造出来的人设?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魏征,李世民,李建成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中的“以人为镜”,说的就是魏征。也因此之故,魏征被网友们戏称为“人镜”。正如同现代社会中的“暖男”“海王”等说法一样,“人镜”可以看做是历史给魏征的一个标签。这个标签不能代表魏征,但也反应出他的一

  • 一代名相魏征生前很受赏识,死后为何被唐太宗质疑,并砸了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温文而雅标签:魏征,李世民,侯君集,李承乾,长孙无忌

    643年,魏征病逝,李世民以一品官礼葬;但半年后,李世民却后悔了,他先是砸毁魏征墓碑,接着解除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这些举动,不仅震惊朝野,而且令后人唏嘘……就连李世民自己,也不胜凄凉地自语:“这样做对吗?朕注定是孤家寡人了吗?”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一个是从谏如流的明君,一个是耿介直言的诤臣,君

  • 崔判官给李世民延寿20年,真因为魏征那封信?您想简单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锅粥品名著标签:李世民,魏征,崔判官,阎王

    《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细节都值得回味,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思考过没有,那就是魏征写给崔判官一封信,让他格外照顾下李世民,于是崔判官给李世民添加了20年的寿命。那么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崔判官如果大家真的这样认为,恐怕是把事情想简单了,虽说崔判官是地府的要员,并且掌管生死簿,他也确实可以弄点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