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妓杜秋娘如何成为唐宪宗宠妃,她晚年为何被逐出宫门,冻死湖畔

名妓杜秋娘如何成为唐宪宗宠妃,她晚年为何被逐出宫门,冻死湖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农民小阿蟹 访问量:1169 更新时间:2024/1/21 18:44:54

在唐朝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诗人,她写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 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世间的富贵如浮云一般的虚幻,做人应该爱惜少年的时光,应该珍惜自己的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写下这首诗的作者姓杜,名秋娘,她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杜秋娘原名杜秋,她在一个苦命人,她的母亲是名官妓,父亲岀生官宦世家。

想当年,这个男人偶遇杜秋娘的母亲,俩人也曾经有过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

不久之后,杜秋娘来到了人世间,可他的父亲喜新厌旧,在官职升迁后就无情地抛弃了这对母女。

无依无靠,举目无亲的母女俩只能再入风尘。

杜秋娘刚岀生就没了父亲,她只好随母亲寄住青楼,卖笑为生。

虽然命运如此不公,但杜秋娘天生倔犟,不愿委屈求全,她苦学技艺,坚持卖艺不卖身。

长大后的杜秋娘花容玉貌,闭月羞花。

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杜秋娘诗》中形容一一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杜秋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音律方面也十分有才。

妓院的老鸨见秋娘有才有貌,身边恩客如云,也就不再勉强她卖身了。

杜秋娘的艳名传到了时任镇海节度使李锜的耳中,他花重金赎岀了15岁的杜秋娘,做了府中的一名舞妓。

在一次宴席上,杜秋娘合着歌曲为宾客献舞,就是在这里,她写下了千古名句《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 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的这首《金缕衣》正合李锜的心意,他毫不犹豫地将秋娘纳为小妾。

一个风尘女子能够成为一方节度使的小妾,她的人生也算有个圆满的归宿了。

杜秋娘对李锜谈不上什么爱情,他们年龄相差悬殊,有的只有敬重与感激。

李锜天天搂着杜秋娘谈古论今,醉生梦死之际,大唐的天变了……

这个时候唐德宗驾崩,李诵继位为唐顺宗

唐顺宗在位仅8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

唐宪宗年轻有为,他很想恢复大唐盛世,介于节度使势力过大,他决定削藩。

李锜身为大唐宗室,又手握重权,还贪污腐败,唐宪宗决定先削他的藩。

听闻风声的李锜不想坐以待毙,他决定先发制人,起兵造反。

可是李锜举兵不得人心,仅仅3个月就被平定了。

自古以来谋反之罪累及九族,李锜与儿子们被押往长安斩首示众。

杜秋娘作为罪臣的家眷被送入宫中为奴。

因为杜秋娘艺色双全,她成为了宫中的歌舞妓。

在一次,美貌的杜秋娘在宫中为唐宪宗跳舞时,再次献上了《金缕衣》。

唐宪宗看着珠圆玉润,柔软无骨的杜秋娘,顿时觉得神轻气爽,爱慕之情由然而生。

唐宪宗不顾众臣的非议,坚持封杜秋娘为秋妃,长陪自己的左右。

杜秋娘秀外慧中,见识非凡,她以女人独有的温柔和宽容弥补了唐宪宗年轻气盛、性情浮躁的缺点。

杜秋娘常常劝说唐宪宗为君之道,要他以德服人,力挽狂澜。

唐宪宗起初只是爱慕杜秋娘的才貌,当他发现心爱的女人竟有如此见地,心中更是佩服不已,常常对外人说身边仅有秋妃一人足矣。

杜秋娘对唐宪宗一往情深,她真心希望这个男人可以成为一代明君。

但是此时的大唐己经不复往日之辉煌,朝堂上党争激烈,朝堂外宦官专权。

唐宪宗几次想要改革朝政,都被权臣和宦官阻饶。

渐渐地唐宪宗对朝政厌倦了,他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不如即时行乐。

杜秋娘见唐宪宗萎靡不振,内心十分焦急,她柔声相劝,却毫无结果。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驾崩了,他不明不白死了。

杜秋娘得知消息后,悲从中来,相伴20年的男人就这样走了。

至于唐宪宗是怎么死的,当时有人传言被内侍弘志蓄意谋弑。

不过由于宦官专权,宪宗之死不了了之。

杜秋娘虽得唐宪宗宠爱,但他们俩人没有孩子。

唐宪宗驾崩后,24岁的太子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而杜秋娘因为才华出众负责教育皇子李凑。

唐穆宗胸无大志,好色荒淫,不理国事。

由于长期无节制的声色犬马,唐穆宗不满30岁就驾崩了。

唐穆宗驾崩后,15岁的太子李湛继位,是为唐敬宗

唐敬宗的荒唐甚过父亲,他只知吃喝玩乐,厌恶国家大事。

不久之后,唐敬宗在宫中被刺身亡,凶手却逍遥法外。

杜秋娘眼看着大唐江山风雨飘摇,三位皇帝连续暴死,她知道这些都是宦官所为。

此时的皇子李凑已被封为漳王,他在杜秋娘悉心地教导下,心怀天下,为人正直。

没有孩子的杜秋娘将一腔母爱都给了李凑,现在李凑已经长大封王,杜秋娘不忍看到大唐江山毁在宦官的手中,决定联合宰相宋申锡,铲除宦官首领王守澄,立李凑为帝。

杜秋娘虽然胆识过人,可她到底是太单纯了。

在宫中到处都是宦官的耳目,杜秋娘与宰相的计划还未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漳王李凑被贬为庶民,宰相宋申锡贬谪为江州司马,杜秋娘则削籍为民,赶出了皇宫。

年老色衰的杜秋娘回到自己的家乡润州,这时候的家乡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

无儿无女,无家可归的杜秋娘只能住在道观,靠官府供养,勉强度日。

根据《旧唐书·李德裕传》记载一一

“大和八年(834)李德裕至润州,“奉诏安排宫人杜仲阳于道观,与之供给……九年三月,左丞王璠、户部侍郎李汉进状,论德裕在镇,厚赂仲阳,结托漳王,图为不轨。”

大臣李德裕同情杜秋娘,他在润洲时,杜秋娘尚能温饱。

可是李德裕因为“厚赂仲阳”之罪被罢免后,继任官员都不敢接济杜秋娘,怕自己惹祸上身。

杜秋娘的余生在贫困潦倒中度过,她只能用往日的回忆来打发自己惨淡的人生。

大诗人杜牧经过润州时,见到了贫苦的杜秋娘,不由感到无比的凄凉,随即赋诗一首一一

“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

杜秋娘的晚年衣食无着,自己织补缝衣,处境艰难。

两年之后,润洲兵变,杜秋娘沦为难民,不幸在逃亡的路上,冻死在南京玄武湖畔。

风华绝代的传奇名妓杜秋娘去了,无亲无故的她连个墓碑都没有。

杜秋娘虽然难逃红颜薄命的厄运,但她凭着自己的智慧活出了自我,也不枉到人世间走一遭了。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更多文章

  • 唐宪宗李纯削弱藩镇势力,实现了“元和中兴”,后追求长生不老

    历史解密编辑:墨落寻烟标签:唐宪宗,李纯,唐王朝,节度使,宦官,唐德宗,元和中兴,唐朝

    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整个国家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各个战区的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唐德宗李适即位以后,想要进行改变这种现状,大力削弱藩镇的力量,没想到却爆发了“泾原兵变”。自此以后,唐王朝对于藩镇的力量彻底失去了控制,本来还只是“河朔四镇”实行“世袭制度”,到后来直接演变为不论大小藩镇

  • 唐宪宗时期的“元和中兴”,为何成为了唐王朝的一次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虾仁不眨眼标签:唐宪宗,唐王朝,中兴,安史之乱,德宗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国祚达289年之久,而除却一百多年的初唐、盛唐外。“安史之乱”后的140年时间,被后世学者统称为中晚唐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每个皇帝都要面对前任皇帝手中的烂摊子。作为唐德宗之后的皇帝,唐宪宗李纯所接手的则是德宗时期遗留下的乱局。在德宗一朝,藩镇之祸极其严重,以至于最终演变成“奉

  • 唐顺宗实行永贞革新七个月便退位,不久驾崩,但唐宪宗继续其事业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唐顺宗,唐宪宗,唐德宗,宦官,永贞,李诵

    唐顺宗李诵应该是唐朝最惨的一个皇帝了,他小心翼翼做了26年的太子, 好不容易继位之后,却只在皇帝位子上坐了七个月,就被宦官逼成了太上皇,他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但即便是太上皇也并没有做久,只五个月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后就驾崩了,令人扼腕。而关于他的驾崩,究竟是病崩的还是被害的,也是莫衷一是,只能等着更多的

  • 唐宪宗李纯:前期一顿操作让大唐重归统一,最后却被宦官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唐宪宗,李纯,宦官,宰相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中后期难得的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李纯在位的一段时间,唐朝的形势终于有了一些好的改观,尤其是在藩镇割据上,经过了安史之乱之后,第一次恢复了大一统的局面,因此李纯也被成为“中兴之主”。他在位时候的年号是叫元和,所以这段时间,也被叫做“元和中兴”。宪宗李纯前期是一个英明果断、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 唐宪宗重用裴度消藩,李愬夜袭蔡州后,为什么出现“元和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裴度,蔡州,李塑,李愬,唐朝,唐宪宗,节度使,军事制度,五代十国

    题记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参与安史之乱的大批中层将领摇身一变成了新的节度使,大唐再也难以回到昔日的繁华,朝廷权威下降,地方藩镇势力强大。这些节度使父死子继,不服从中央委派,不仅把持军权,还把持着财权、政权,藩镇不再是边防军,而是“相望于内地”,成为时刻威胁唐朝中央政权的割据势力。代宗、德宗、顺宗先后实行

  • 帝国宰相遇刺身亡,唐宪宗下令严查,凶手到底有没有抓到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唐宪宗,宰相,裴度,节度使,武元衡

    元和十年六月三日(815年),黎明时分,大唐的都城长安还比较安静。宰相武元衡已经从静安坊的大宅子出来,在几个随从的拥卫下,骑马赶往大明宫。没办法,虽然宰相是百官之长,也要上班打卡,起床不能比别人晚了。武元衡一行刚出静安坊东门,听见路边有人压低了声音说话:“灭掉蜡烛!”一个骑马在前的护卫喝问道:“什么

  •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复兴,唐宪宗元和初期宦官势力的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泡椒小白兔标签:唐宪宗,安史之乱,宦官,唐王朝,后唐,唐玄宗

    大唐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而璀璨的王朝,曾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空前繁荣,但是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一片混乱,继位的皇帝都致力于唐王朝的复兴。唐宪宗继位后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元和初年宦官势力猖獗对此进行了反击。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影响唐高宗李治中后期身体衰弱,无力处

  • 唐宪宗有何作为,担得起大唐的中兴之主的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宪宗,宰相,裴度,节度使,李德裕,德宗

    唐宪宗李纯,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出生,贞元四年(788年),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他是唐朝第十二个皇帝,在位十五年。唐宪宗勤勉于政事,善于虚心纳谏,积极进取,改善吏治。此外,他重用了一大批能干的文臣武将,君臣同心同德,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就,重振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 唐宪宗暴毙之谜:一代英主是死于丹药中毒,还是政治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刘亦丝萌宠标签:宦官,皇帝,唐朝,唐宪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郭贵妃,官宦世家

    820年农历正月,新年伊始,唐朝的面貌焕然一新。唐朝在唐宪宗的治理下,渐次平定西川、夏绥、镇海、淮西、淄青等谋求割据自立的藩镇,结束了安史之乱后藩镇飞扬跋扈、无视朝廷的局面,重建了朝廷的权威和天子的威望。这是军事方面的成就,而在政治方面,唐宪宗通过让宦官领导禁军振兴了皇权,通过让宰相发挥职能改进了政

  • 唐宪宗国师,章敬怀晖禅师,祖籍考

    历史解密编辑:圭海四记标签:禅师,国师,万历,禅宗,贾岛,唐朝,唐宪宗,章敬怀晖

    唐章敬怀晖禅师,闽漳僧之祖也,然其籍贯几何,却似载非载,和而不同。△真寂寺@今日海沧最早关于怀晖禅师的详细记载,来自唐宪宗朝宰相权徳舆为其所作的《故章敬寺百岩大师碑》,文中称禅宗长老百岩大师“讳怀晖,姓谢氏,东晋流寓,今为泉州人”,短短数语,便将怀晖禅师前世今生简要概括。到了宋代初期,赞宁在其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