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美诗词 |《送二兄入蜀》卢照邻

最美诗词 |《送二兄入蜀》卢照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喵咪文学 访问量:4218 更新时间:2024/1/8 12:38:58

送二兄入蜀——唐·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游子要踏上关险山高的旅途,这里是繁华热闹的长安城。

在这里我们分手告别,默默相望哀伤得说不出话。

注释

关山:这里指入蜀的关隘山川。

客子:旅居异地的人,这里指二兄。

花柳:古指游赏之地,这里形容繁华。帝王城:指长安,自汉至唐,不少帝王建都于此。

相顾:相看。怜:关切同情。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是卢照邻和他的二兄在都城长安同游了一段时间,后来卢照邻二兄入蜀,他为之送行而写的诗。

赏析

在古代,人们十分珍视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卢照邻的《送二兄入蜀》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其兄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亲情。

首句“关山客子路”,是“二兄”说明前方路途遥远、山峦叠嶂、十分艰险,提醒亲人要多加珍重。古时由长安入蜀,必须经过秦岭太白山、青泥岭和大剑山、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剑门关。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曾清晰描绘了蜀道的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剑阁有“天梯石栈相钩连”,却仍旧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最后不得不发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的叹息。

卢照邻这首诗没有细致刻绘,而用“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上的艰险,与兄弟惜别的沉重心情却清晰可见。

次句“花柳帝王城”,是指“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繁华似锦,歌舞升华,一派繁华的景象。

这一句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长安的“花柳”繁华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碰到的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倍显深沉。

三、四句“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是抓取临分手时的瞬间情景的一个细节描写,将兄弟二人依依不舍相互牵挂的惜别情态刻划地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相顾”二字将相互间情深意切的目光传神地刻绘了出来,一个“怜”字泻出了二人心中只有亲人间才会存在的滔滔挚爱之情,“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恸,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

诗人在短短四句诗中能够由远及近地刻划双方的心灵,善于节制感情,平衡抑扬,在前两句的对仗中巧含对比的成份,使全诗感情异常深厚浓烈,跌宕起伏,令人感动。

作为抒写骨肉亲情和送别诗来说,《送二兄入蜀》或许并非最上乘之作,但却以其简洁质朴的诗风和语言有力地冲击了宫体诗的形式主义藩篱,给初唐诗坛带来了清新之气,也为后来的盛唐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不想错过我们每天的推送?

您可 以进入【每日解读诗词】主页面,

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点图标,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更多文章

  • “初唐四杰”卢照邻在春节时写的一首诗,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王勃,杨炯,年年,李治,诗人,唐朝,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

    卢照邻,初唐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

  • “高明素闲”政治家卢照邻的形象塑造与政治实践

    历史解密编辑:甜腻小猫迷PLUS标签:李治,唐朝,诗人,卢照邻,高明素,唐玄宗,政治家,政治实践

    引言卢照邻是中国唐代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高明素闲”政治家,他为江南水利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马嵬坡之役和玄武门之变两场关键战役中表现突出,并在官场遭遇险境后依然取得了斐然成果。除了其丰硕的政治实践,卢照邻的思想对于中国历史也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他对政治观念、社会意识和道德操守的转变和实践。卢照

  • 卢照邻:中国历史上命运最悲惨的诗人,病魔缠身,最后投水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卢照邻,李白,诗人,杜甫,白居易,高适

    卢照邻:颖水知君苦,波拥沉疴人 历史上文人命运多舛者多多,有怀才不遇,有贫困潦倒,有疾病缠身,三者占其一便算是悲催了,但有一人把三者全部拥入怀中,生死两茫然,最后是在绝望中自沉颖水而死,这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 卢照邻是我知道的文人中最为悲惨之人,明代张燮《幽忧子集题词》有言:“古今文士奇穷

  • 【读书时间】卢照邻因病拜名师

    历史解密编辑:医药卫生报标签:卢照邻,孙十常,王勃,骆宾王,杨炯

    唐朝初年,文坛上出现了四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唐诗揭幕人,后人称之为“唐初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唐初四杰”都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之人,命运最为悲惨的,则莫过于卢照邻。卢照邻的不幸,是因为多病。但从来祸福相依,不幸的卢照邻却有幸找到当时的第一名医孙思邈为其治病,更为有

  • 生命的最后时刻,卢照邻写出了人生最精彩的篇章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卢照邻,诗歌,行路难,闻一多,初唐,自怜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8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1在“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的艰难岁月里,对于生命和人生的得失,卢照邻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一直风流不羁的他,第一次将自己沉淀下来,他回顾自己的一生,试图琢磨苍天的深意,在天地万籁之际,聆听宇宙的密语。在那篇思绪庞杂的《五悲文》里,他思绪凌乱又悲

  • 卢照邻:被病魔缠身,虽拜药王为师,却不堪忍受折磨,终投水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卢照邻,王勃,骆宾王,杨炯,杜甫,李商隐

    唐诗的盛行,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唐朝近三百年的时光,从赫赫有名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到后来盛唐时期李白、杜甫,再到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最后是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或许是命运的捉弄,这些万丈光芒的唐代诗人,却往往没有好的结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仕途不顺,屡遭贬谪,最后一个沉殁采石矶,

  • 卢照邻究竟得了什么病,居然连神医孙思邈都治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神医,扁鹊,唐朝,诗人,卢照邻,孙十常,李世民,释疾文,孙思邈,医学家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7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1常言说祸不单行,出狱没多久,正值壮年的卢照邻却被确诊患上了风疾。高宗李治也是风疾。史料记载风眩、风痹、脑廱是高宗风疾的不同发展阶段,用现代的医学术语说就是血栓形成导致头晕目眩,然后发展到脑栓塞致肢体麻痹僵化,最后会形成脑瘤终致全身瘫痪。风疾实质上就是

  • 卢照邻:曾名动京华,终自投颍水,半生病魔缠身,却写下最美情诗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卢照邻,长安古意,情诗,病魔缠身,司马相如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那一日卢照邻仰望窗外,感慨不已。曾经他犹如横空出世的天才,站在顶端光彩夺目,如今却黯淡无光,终日流连无望。自他出狱以来,便窝疾空山,久病不愈。怀想那三秋北地历经风霜而来的大雁,不远万里,南渡而来。此时的他便犹如一只大雁,曾经翱翔,如今沉沦病魔。曾经的朝阳地、凤凰池

  • 论心大,谁能比得过卢照邻,关在牢里居然还不忘研究骚体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杨炯,唐朝,诗人,卢照邻,武则天,武三思,徐敬业,骆宾王,长安古意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06万族皆有所托兮,蹇独淹留而不归。01后人将王、杨、卢、骆四人称为“四杰”,除了四个人都才气彪炳之外,想必和他们四个十分相似的人生轨迹也有关系。他们四个都是少年成名,也一样的命运多舛。王勃先是被高宗怒赞,然后又被无情驱赶,后来还因为杀人吃了牢饭。出狱后到广西看望被他牵连贬黜的父亲

  •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一个被病魔击倒的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白说宠物标签:杨炯,王勃,刘彻,唐朝,诗人,卢照邻,武则天,唐才子传,司马相如,初唐四杰

    卢照邻的少年时期的表现并没有像王勃,杨炯那样。一直不温不火,只是他出身在范阳卢氏。如果关注世家大族的朋友一听到范阳卢氏马上就会感叹,这是一个人才辈出,传承久远的大族。最久远的就要追到引发秦始皇坑儒的始作俑者卢生,后有刘备的老师卢植,有八相佐唐。从汉代到唐朝被记载到正史中的人有几百人。卢照邻的出生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