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知识,让生活充满诗意
欢迎关注槐序姑娘
01 | 一代奇士
李泌(bì),中唐史上最突出的人物,没有之一。
他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又力保顺宗登基。
“安史之乱”后,是李泌力挽狂澜,救大唐于水火,又与外甥张志和制策,大胆启用“回纥”兵,郭子仪才得以复长安。
顺便说一下,张志和就是写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位,同样也是一位奇人,25岁就官至左金吾卫大将军,封金紫光禄大夫,享正三品。
要知道,宰相也不过是三品官员。
但是,26岁时张志和却突然致仕,携渔童、樵青漫游五湖,自谓“烟波钓徒”,不问世事,这一点和他的舅舅李泌很像。
在雷佳音领衔的《长安十二时辰》中,靖安司小道士长源(易烊千玺饰)便是李泌的原型,长源为李泌的字。
在这部剧里,很多人物在历史上都有其人,如后来与李泌作对的元载(宰相),以及不良人张小敬,传马嵬驿杀死杨国忠的勇士,便是张小敬。
在唐代,做官未必能名扬天下,除非你能做到五品以上,但如果你藏书足够多,那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名士,这是最低调的“炫富”。
李泌便是藏书大家,充栋盈车,所以有“书城”之号。
他七岁能文,有“神童”之誉,擅“周易”,崇“老庄”,与白居易有知遇之恩的大诗人顾况,便是李泌的门生。
最重要的是,李泌不喜功名,玄宗朝得李隆基赏识,后遭李林甫排挤,遂子自请出朝隐居嵩山问道。
即便是肃宗朝,李泌独掌大权,“白衣卿相”与皇帝伴驾时,亦是几度请辞,一心悟道。
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泌虽为宰相,却有“国师”之名,可卜朝运,同时又擅军政,在李唐出现危机时,屡屡匡扶社稷。
就连嘴一向很刁的司马光也说:泌虽诡诞好谈神仙,然其知略实有过人者。至于佐肃、代复两京,不受相位而去,代宗、顺宗之在东宫,皆赖泌得安,此其大节可重者也。
所以就功业而言,李泌确为一代奇人,时无人出其左右。
我们也总是讲,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和他的思想高度息息相关,所以今天我们读李泌的诗。待解析完以后,或许你对人的一生将会有一个全新的审视。
02 | 品读经典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出自李泌的《长歌行》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李泌曾多次直言“我要当宰相”,现实中的李泌也确有这样的志向。
他潜心悟道,又志在功名,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但读完他这首诗,或许你就明白了。
诗文大意可解为:
人生于天地间,上有苍穹,下有厚土,天地养育了我们,到底是无意还是有意?
如果无意,为何有人辟谷求仙,有人追求功名利禄,宦游帝都,指点江山。
就连那些长久得不到赏识的人也不肯离去,空做一个慷慨激昂的大丈夫?
真正的大丈夫,我心目中的大丈夫,一定是肯用生生世世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未竟之志。
不信且向前看百年,诸如范蠡那般,亦是功成名就后才五湖泛舟,翱翔于天地间。
03 | 一生何为
苏格拉底有三个著名的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这也是哲学的终极问题,即人存在的意义。
而李泌这首诗的起句便是这样的思考。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生而为人,谁也不是无用的存在,至少没有人愿意去承认,哪怕是一个乞丐,他也有乞丐的尊严和人格,不然就不会有丐帮。
可如果把人视为一个单纯的个体,你的生与灭便是世界的存在和寂灭。
你呱呱坠地,对你而言,这个世界便有了新的意义,你可以选择为别人奋斗,也可以选择为自己奋斗,但本质上来说,随着你百年之后的离开,这个世界便不再和你有关。
从你的视角看,这个世界瞬间就坍塌了。
诸如一款《三国志》街机游戏,你投了币,选了关羽,张飞、赵云便是设定的角色,如果你不能通关,张飞、赵云会随着你被怪物打死,而一起消失。
但是在另一台机器里,张飞、赵云依然鲜活。
所以残酷点说,就个体而言,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和物,都是你生命存在的一个设定,包括你的父母、你的孩子。
李泌在这两句诗里,有这样的思考,并在接下来的诗文里加以佐证。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是虚妄的,那么还有奋斗的意义吗?若有神仙,为何我们当初不直接辟谷修行,得道飞升?
那些聚集在京师求仕之人,他们是看不开吗?宁可穷苦也不离去,空负一腔热血蹉跎年华,难道说他们都错了吗?
非也!
这是诗人提出的疑问,以问制问总是最聪明的方式。
但诗人确实给出了答案,就在下面两联。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此一丈夫,彼一丈夫,居农在田时可让粮食丰收,亦是大丈夫之举。
举第为官,可指点江山、匡扶社稷,同样是在行使自己的职能。
这也恰好说明了,人的品格无高低贫贱之分,一切都只在于自己的内心和世俗的眼光。
简单点说,生而为人的意义,就是做什么像什么,只要立下志向,就要勇往直前,把这份使命尽最大努力去完成。
老庄讲无为而治,既然无为,何谈于“治”,可仔细想来这并不冲突,“无为”是心态、是境界,治理则是行为。
有行为、有思想,就是后世的“知行合一”。
所以你看,哲学是有用的,读诗也是有用的。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在最后这一联中,诗人李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人要图志图业,这是生命的意义。
现代人,20几岁的孩子就漫看云卷云舒,这叫躺平,不叫看开了。
生命是一个过程,谁也不清楚我们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只有让每一天都活得有价值,完整的一生才更有价值。
范蠡功成身退,“鸟尽弓藏”,才携西施泛舟五湖,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之后淡泊名利,这才叫看透了。
同时,李泌叹“一丈夫兮一丈夫”,并不是强调人一定要位极人臣,或者富可敌国,不然这世界就没有平民和穷民。
诗人只是慨叹,人要有自己的梦想,并可以付出一辈子的努力去完成,用这样的行为去充实生命,实现价值。
所以不要因为生活层次不同而感到卑微,即便你是一个“外卖员”,如果你可以通过劳动齐家,让父母、老婆孩子有相对舒逸的生活,你也是成功的。
只要,你的目标就是拥有一个恬淡、平稳、简单的生活。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说着平凡可贵。
(精心打造,欢迎品鉴)???
#历史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