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为何轻易就被亲生儿子安庆绪给刺杀了?

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为何轻易就被亲生儿子安庆绪给刺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 访问量:1945 更新时间:2023/12/7 21:14:02

安禄山之死,又是历史上一个血的教训。

明太祖朱元璋,一辈子都不敢轻易责备给他做饭的御厨徐兴祖,就是担心这些人随时对他不利。而安禄山却将自己的儿子安庆绪,以及近侍李猪儿和最信任的大臣严庄全给惹毛了。这些人想要杀安禄山,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安禄山起兵叛唐之后,自称皇帝,建立了大燕。安禄山做了皇帝,立储自然就是首要的大事。不过,安禄山跟很多帝王一样,没能避免立储失误所带来的危机。

如果遵循嫡长制,安禄山应该立长子安庆宗为太子。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居住在长安的安庆宗首当其冲,被唐玄宗所杀。

此时,安禄山应该立次子安庆绪为太子。

可是,安禄山却因为最宠段夫人,爱屋及乌,就准备立段夫人之子、自己的第三子安庆恩为太子。

安禄山的这一想法,让安庆绪惶恐不已。因为安庆恩一旦继位,必然会想方设法除掉他这个对皇位威胁最大的哥哥。安庆绪为了自保,自然而然产生了杀意。

最受安禄山信任,替长居深宫的安禄山处理朝政的心腹大臣,中书侍郎严庄,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即将有大事发生。他为了避免自己在即将到来的变乱中遭遇不测,主动向安庆绪靠拢。

严庄找到了安庆绪,劝说安庆绪要把握住时机,大义灭亲,抢夺皇帝宝座。否则,很可能会自身难保。

安庆绪早已经惶恐不安,跟严庄是一拍即合,同意了严庄的提议,并且让严庄谋划刺杀安禄山。

严庄作为安禄山的心腹,自然对朝堂内外的事务,都了然于胸。他找到了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让李猪儿负责实施最终的刺杀任务。

安禄山因为身体肥胖,起兵之后,身体状况是越来越差,甚至双目都已经失明,无法视物,性情也变得十分暴躁。

安禄山一发火,就会责打正在身边伺候的奴仆,甚至是大臣。严庄都曾挨过安禄山的打,而安禄山的近侍李猪儿,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了挨打最多的人。

严庄找到李猪儿,两人同样是一拍即合。李猪儿爽快的答应了严庄,准备伺机杀死安禄山,助安庆绪登上皇位。

安庆绪、严庄、李猪儿三人串通好之后,在正月初一的夜间,开始实施刺杀计划。

安庆绪带人控制了守卫安禄山寝宫的侍卫,然后,持刀守住了大门。安庆绪是安禄山的次子,儿子给父亲把守大门,自然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异常。

严庄则和李猪儿一起入内,进入了安禄山的寝帐。一个是安禄山的宠臣,一个是安禄山的贴身宦官,同样不会引起他人的怀疑。

此时的安禄山,正躺在床榻之上熟睡。李猪儿上前,一刀砍向了安禄山的腹部。双目失明的安禄山疼痛之下,伸手去摸平时放在枕边的宝刀,竟然摸了一个空。刀早已经被李猪儿拿走了。

安禄山立刻明白了,怒吼道:“必家贼也。”

可是,任凭安禄山如何吼叫,已经无人能帮他了。李猪儿一刀接着一刀砍下,安禄山倒在了血泊之中,一代枭雄就此殒命。

儿子、宠臣和近侍,这些人都是可以随时接近安禄山之人,想要找机会杀掉一个早已经病重,双目失明的安禄山,自然不是难事。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不止发生过一次。后梁太祖朱温,也是被其子朱友珪闯入宫中所杀。三国张飞,也是因为暴打手下的部将,最后被张达、范强所杀。所以,千万不要让比较亲近的人产生怨恨,特别是儿子、近侍之类的人。毕竟,越亲近、越信任的人,如果有了异心,就越难防范。

正因为此,当朱元璋在得知自己的儿子晋王朱棡鞭挞厨师之时,“驰谕”警告朱棡,不罚并非是姑息,而是怨不在大,万一产生了怨恨,那这些近臣刺杀主人是最容易得手的。

刘备也曾警告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要不不罚,如果真的惩罚了,那最好不要将被惩罚过的人放在自己左右,否则,会招致祸患。

安禄山跟张飞一样,都是勇猛善战,性情暴躁之人。可是他同样没有吸取张飞的前车之鉴呀,那么被安庆绪等人轻易杀掉,也就是必然的结局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一个太监发挥了大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安禄山,安庆绪,安史之乱,史思明,唐玄宗,宦官

    755年的十一月,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打开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序幕,而这场叛乱在后世的名字,本该被命名为安禄山之乱,却变成了安史之乱,原因就是长达七年零两个月的叛乱,安禄山却只领导了最开始的一年零两个月,然后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给杀死了。后来安庆绪成为首领,史思明作为安禄山的老部下并不服安庆

  • 福祸盛唐(二七)史思明降而复叛,为何能扭转败局,吞并安庆绪?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唐军,唐朝,史思明,安庆绪,李光弼,郭子仪,安禄山

    从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起,安史之乱的战局便开始向着唐朝偏移,唐军也逐渐扭转了被叛军压着打的颓势。先是李光弼在太原保卫战中击败史思明十几万大军,迫使其溃逃至博陵躲避。然后又有郭子仪领军打通通向河东的通道,收复唐朝首都长安,迫使安庆绪放弃洛阳东撤。此时的叛军可谓是分崩离析,叛军的各路大将不断溃败,就连作

  • 安庆绪杀掉老爸安禄山,仅仅是为了抢夺帝位?还有这样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安禄山,安庆绪,唐玄宗,李世民,唐军

    李隆基当皇帝的时候,沉溺女色,独宠杨贵妃,不问朝政。杨国忠李林甫小人得志、把持朝政,他们胡作非为失去人心,给唐朝政权埋下危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杨贵妃的干儿子、胡人、胖子安禄山准确把握时机在范阳起兵,范阳、平卢、河东三镇之兵及罗、奚、契丹、室韦等胡人武装群起响应,共计十五万大军向李隆基发

  • 福祸盛唐(二四)安禄山攻陷洛阳和长安,为何巅峰时被安庆绪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长安,大军,唐朝,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唐玄宗,洛阳市

    安史之乱的初期,安禄山和史思明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战绩,让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瞬间化为乌有。当时叛军从范阳和卢龙等地出发,仅仅两个多月便攻陷了东都洛阳,兵临长安的门户潼关之下。然后仅仅过了不到半年时间,潼关失守,李隆基被迫放弃长安向蜀中逃窜,叛军的声势达到了巅峰状态。在这期间安禄山也完成了他的皇帝梦,

  • 安禄山称帝一年后即被亲儿子安庆绪所杀,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安禄山,安庆绪,节度使,史思明,哥舒翰,杨国忠

    汉皇重色思倾国: 唐玄宗在位后期独宠杨贵妃,重用奸相李林甫,荒废朝政,遂使藩镇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后期,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一场长达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唐睿宗在位期间始设节度使一职,最初只是统领边防军镇的使职。后来唐玄宗为了防御和控制周边的各游牧民族,将节度使增加

  • 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是为了帝位,还是身不由已?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安禄山,安庆绪,李世民,唐玄宗,史思明,李渊

    文|飞鱼说史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不过此人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好在他有一个极其出色的儿子。这个儿子无疑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正是因为李世民,李渊过早就当起了太上皇,拱手把天下给了他,不过不给他也没有办法,一来他的其他儿子都被李世民给杀了,二来如果看不清形势,那他的下场可不单单是让位那么简单了。还别说

  • 唐朝李季兰:是道姑也是女诗人,一首24字之诗,道尽心中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季兰,李冶,诗人,唐德宗,陶渊明,唐朝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八至》唐.李治李冶,字季兰,唐朝著名女道士,女诗人。出身于名门世家的李冶自幼时便聪慧机灵,又因受到家中读书氛围的熏陶,李冶自小便熟读诗赋并在这方面显露出一定的诗词才华。可就是这样一个聪慧伶俐的女孩却在其十一岁时被父亲送去了玉道观成为了一名

  • 唐朝才女李季兰:一个毁在父亲手中的可怜姑娘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李季兰,李冶,唐朝,陆羽,唐玄宗

    作者:甘棠或许是武则天当政的原因,在唐朝,女子的地位相较于后世,更加的高。可是再高的地位,也没有办法扭转多数俗人的眼光和言行。如果这些偏见,是因为父母,那么注定这个女子的一生,永无出头之日。李季兰就是这样一个毁在父亲手中的可怜姑娘。(一)6岁便令人刮目相看李季兰本不叫做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在李季兰离

  •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美貌招蜂引蝶,风流惊世骇俗,为何却孤老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季兰,陆羽,诗人,唐朝,刘长卿,玉真公主,唐玄宗,小说家,艺术家

    号称“唐朝四大女诗人”的李季兰,其美貌招蜂引蝶,其才情倾国倾城,其风流惊世骇俗。李季兰,浙江乌程人,本名李冶,出生于唐玄宗年间,其父人称李公,乃当地官员的一位幕僚。衣冠南渡之后江南文风起,历朝历代总有神童出世。李季兰就是如此,她小小年纪就在诗词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6岁那一年,家里种植的一株蔷薇开花了

  • 诗人李季兰:幼时被父亲送入道观在乱世之中,一代才女香消玉殒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季兰,诗人,道士,李治,才情

    喜欢我的文章的话,就请关注大闫同学吧!大唐盛世,文豪墨客,思想开放,所以出了不少有名的女诗人,其中被誉为“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李季兰,便是其中之一。李季兰与鱼玄机倒有几分相似之处,才华横溢,貌美如花,但最后都是落了个不好的结果。李季兰,原名李治,字季兰,她的出身不算高,但也不差,父亲是当时官员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