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北宋词人陈师道词中的相思情怀

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北宋词人陈师道词中的相思情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阴雨天讲故事 访问量:1181 更新时间:2023/12/30 20:24:57

《西江月》

楼上风生白羽,尊前笑出青春。破红展翠恰如今。把酒如何不饮。

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晚云将雨不成阴。竹月风窗弄影。

读这词,我眼前总会浮现一幅江南图:潇潇春雨,飘飘洒洒,随着阵阵春风的鼓动,陪伴着不老的翠竹,点红了人世间的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青山绿水,踏遍了神州,细细读这词,尤其喜欢这句“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

据传言,此首词陈师道是写给他心爱的女人的,倾诉了自己的相思情怀。她看到此词后,悲伤逾恒。虽然是传言,不足为信,但自古文人都是以文会友,以文赠佳人,除非史书记载得很清楚,其他的送谁,写谁,也只有词人他自己知道了。

字里行间描绘的是一幅唯美的图面。即便是“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离别时的忧伤,依旧被时间风化成历史。

让人“把酒如何不饮”。江南的黄昏,天边落下一片晚霞,夕阳时洒落的雨,不是珠,是丝。在窗外灌溉了大地,让万物都清醒。秋可以卷走绿,但是我眼睛里的春,永远停在三月,停留在相逢的地点。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16岁时从师曾巩。当时朝廷用王安石经义之学以取士,陈师道不以为然,不去应试。

元丰四年(1081),曾巩奉命修本朝史,荐陈师道为属员,因其布衣而未果。太学博士正录荐师道为学录,他推辞不就。从这些事情上看,他也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一个对名利没兴趣的人,他写的词所表现的心情也就比较轻松愉快。如《菩萨蛮》:

行云过尽星河烂。炉烟未断蛛丝满。

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

河桥知有路。不解留郎住。

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在词人的眼里,谁能逃得过爱情之毒,离别的愁绪,谁又不采摘这相思的红豆呢?深入骨髓的相思是无可救药的,是没有解药可解的,除非你没有思想了,成了痴呆的人。

话又说回来,不知道这“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指得是哪家的娇娘呵!离别虽痛,相思虽苦,可那刻骨铭心的相思却是情感中最美的享受,最美的收获!

陈师道的词最大特点是语言清丽,多用描手法,写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肺腑。

读这词,感觉陈师道描写的恋情没有悲伤,这词让我想起了关于他的一些野史,“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这句或许是他曾告诉最疼爱的女子的话吧。希望她能感受到来自心的柔情丝丝缕缕。但是,他或许想不到,心里的秘密,眼睛是会揭发的。

一句“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最终换来一句:“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曹雪芹的红豆词里说:“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只因岁月无情,沧海桑田,明月不知人间苦。也抵挡不了这句“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来得好,来得悲!

《南柯子》

故国山河在,新堂冰雪生。万家和气贺初成。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

今代无双士,当年第一人。杯行到手莫辞频。明日凤池归路、隔清尘。

关于他的资料很少,只说陈师道家境贫寒,但仍专力写作,欲以诗文传于后世。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上。

他自己说:“于诗初无诗法。”后见黄庭坚诗,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一起烧掉,从黄学习,两人互相推崇。可以说,他的爱情诗词算是写得最少的一个。多数都是如《绝句》: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这样言志之作。其风格也没有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的感觉,可以说和一贯的豪放派风格也有点区别,在立意用词上不一样。如《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或许也就是因为他个人对文学的追求不一样,所以他的作品里很难可以看见他风流的痕迹,关于他的风流传闻也是没有。他不爱红颜,爱笔墨。

不过,他也有一些感情朴挚的诗,如“极喜不得语,泪尽方一哂。”(《示三子》);“功名何用多,莫作分外虑。”(《送外舅郭大夫夔西川提刑》)。后一首诗对外舅提出规劝,方回评为“学老杜此其逼真者,枯淡瘦劲,情味深幽。”(《瀛奎律髓》)。他的词也有写得恬淡而有味的,再看看《浣溪沙》:

暮叶朝花种种陈。三秋作意向诗人。安排云雨要新清,

随意且须追去马,轻衫从使著行尘。晚窗谁念一愁新。

问君可否知道,这流动的人流,行走在滚滚红尘,叙述着悲凉与孤独。偶尔停泊在灯红酒绿的背后,依靠着繁华的城墙,聆听生命里寂寞的歌曲。打开沉重的窗户,拉上冷冷的华帘,让满眼都是细雨飘飞,打湿窗台,守候一份心灵上的宁静。

也有写得风流华美的,如:“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放歌行》),可惜不多见。

《南柯子》

天上云为瑞,人间睡作魔,疏帘清簟汗成河。酒醒梦回眵眼、费摩挲。

但有寒暄问,初无凤鸟过,尘生铜碾网生罗。一诺十年犹未、意如何。

像这样的词在他的作品里最多,也是他所喜欢的一种风格。所以,他的词都是这样平淡真实,丝毫看不到有装饰和故意折腾、追求那种唯美的感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和您一起品读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文章

  • 陈师道:谁配给我当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苏轼,秦观,诗人,宋朝,陈师道,陈与义,黄庭坚,杜甫诗,千古名句

    登快哉亭宋 陈师道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陈师道都不知道自己是官几代了,不过到他的时候,却已经穷的不得行,好在家里虽然没有遗传金银财宝,却遗传了一个好脑子。他自己又勤奋好学,娶了一个好媳妇,因为穷,妻女就吃住在岳父家里。16岁时

  • 为怀念老师,陈师道一首“爱情诗”成千古名作,却被骂:不伦不类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陈师道,苏轼,妾薄命,爱情诗,曾巩

    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许多学生开始“谢师”。在古时中国,最受尊重的人是谁?是皇帝?是父母?还有一个人,超越权威血缘关系的存在,受到世人的尊重,他就是老师。古人最是尊师重道,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古人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宋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老师去世了,他写下一首爱情诗,却感动世人900年。

  • 陈师道,李清照的姨父,为一件衣服被冻病亡,孤芳自赏地凄凉谢幕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陈师道,李清照,苏轼,黄庭坚,杜甫

    陈师道: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他的名气很大,但凭良心说,真正识得他的人应该是很少,这不仅仅说他的诗文,即使人生也少有人关注,这似乎与他的“苏门弟子”的身份不太相符,此人便是陈师道。提起苦吟诗人,头脑中便立即会想起“郊寒岛瘦”这个词,但好像没人知道宋代也有一帮苦吟者,而最具代表性的则非陈师道莫属了。书

  • 瀛奎律髓107·卷42寄赠类,陈师道寄岳父五律,方回评价学杜逼真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五律,述怀,方回,律诗,诗人,宋朝,陈师道,瀛奎律髓

    前言方回在瀛奎律髓第42卷中,选录了38首五言律诗,唐人五律有23首,宋人五律有15首。在宋人的这些作品中,最受好评的是陈师道写给岳父的一首诗。一、穷人陈师道陈师道《寄外舅郭大夫》: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陈师道江西诗派的代表诗

  • 陈师道在冬日里写下的这一首诗,尽显豁达情怀,不愧为苏门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陈师道,平野,一首,诗人,人语,乡愁

    季节摇落繁华,岁月渐行渐远,时光带着我们走进了深邃沉稳的冬季。菊暗荷枯,北风猎猎,清霜飞雪,季节深处,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寒凉萦绕心间。很喜欢北宋诗人陈师道在冬日里写的一首诗,“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写尽了冬日的温暖宁静。陈师道三十八岁时,由徐州教授改任颖州教授。这次调动,是由于他私送被贬杭州的苏轼

  • 苏门四学士张耒的十首诗词,其诗词平易流丽明快,语言香浓婉约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张耒,苏门,苏轼,诗词,白居易,黄庭坚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和秦观、黄庭坚、晁补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他的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他就是张耒(lěi)。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进士出身,他的外祖父以诗文名世,长于写诗,深受当时的

  • 张耒:他是苏东坡的弟子,诗文洋洋大观,为何现在竟没几人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张耒,苏轼,黄庭坚,白居易,苏辙,苏东坡,弦乐器,王安石,书法家

    张耒:淹留君莫叹,荣辱竟虚空要说文学史上被低估的人物,张耒绝对位列其中,按说他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在老师和学友们都故亡后,一人独撑苏门旗帜,以闻道苏轼自负,仍作为文坛中流砥柱,传道受业,光大文风。故《宋史》称其:“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被低估或被忽视也很正常,先生东坡就不用说了,那秦观有“两情

  • 《千家诗》116《夏日》张耒 |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夏日,千家诗,月影,燕雀,诗人

    夏 日宋·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译文: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

  • 晁补之:心中有梅,眼中方得见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边边标签:晁补,中香,梅香,梅花,桃花

    「人生每个边上,都有风景美丽。」图文原创:人生边边欢迎转载,谢绝抄袭01骨相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这段论述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世间皮相美者不多见,骨相美者更是罕有。皮囊与灵魂,就这样清晰地被界定出来,一语惊醒梦中人。用同样的准

  • 经典古文 |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晁补,新城游北山记,苏轼,宋神宗,诗词,鸡肋集

    每天读一篇古文试试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畅读经典,莹目怡心。 天清而明: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地深而幽: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这篇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画面感极强,景物幽深之处,如同身临其境。语言简洁精炼,恐怖氛围烘托得尤其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