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师道:谁配给我当老师?

陈师道:谁配给我当老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水终南 访问量:4612 更新时间:2023/12/30 20:27:53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陈师道都不知道自己是官几代了,不过到他的时候,却已经穷的不得行,好在家里虽然没有遗传金银财宝,却遗传了一个好脑子。

他自己又勤奋好学,娶了一个好媳妇,因为穷,妻女就吃住在岳父家里。

16岁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章泰斗曾巩,一看到他的文章,就称赞他将以文章著名:当时的陈师道还籍籍无名,曾巩留着陈师道,让他在他的门下读书。

这个陈师道虽然穷,但是脾气倔,嫌弃王安石经义之学以取士,也不去应试。曾巩奉命修本朝史,荐陈师道为属员,但是陈师道是个白衣,这事就不了了之。

执政大臣章惇曾托秦观致意,让陈师道去拜见他,准备加以荐举,他却回答:"士不传贽为臣,则不见于王公。"拒绝了抛来的橄榄枝。

直到任翰林学士的苏轼推荐他任徐州州学教授,这才上任。四年后,苏轼出任杭州太守路过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陈师道到南京送行,结果以擅离职守,被劾去职。

陈师道穷是穷,交游还是蛮挑剔的。

后来苏轼任颍州太守,说要收陈师道为弟子。陈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说我的老师是曾巩曾南丰,婉言推辞。苏轼却没有不高兴,仍旧指导,提携。

就是因为这个吧,后来陈师道被当做苏轼余党,罢职回家。

他不沾苏轼的光,却仍要跳苏轼的“坑”。

虽然陈师道后来曾又起任为官,但还没有上任,就病逝了。

快哉亭位于徐州,是苏轼起的名字,写这首诗,算是对苏轼的致敬吧。不过陈师道还有一个身份:

元代诗人方回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

“一祖三宗”在诗坛上是很有名气的。

这首诗,就颇有老杜的气概。比如起句与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境地相仿。

第三联是名句。那横空而过的飞鸟,正是人生匆匆的象征。杜甫诗说:“仰看一鸟过,虚负百年身。”唉,人生倏忽如鸟过,可与此句同参。

当然也和杜甫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诗意相仿佛。方回说“如‘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确实越读越有意味。

这样看来,陈师道认为曾巩是他的恩师,虽然他很敬重苏轼,但是在诗句里,还是流淌着老杜的血液呀!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

更多文章

  • 为怀念老师,陈师道一首“爱情诗”成千古名作,却被骂:不伦不类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陈师道,苏轼,妾薄命,爱情诗,曾巩

    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许多学生开始“谢师”。在古时中国,最受尊重的人是谁?是皇帝?是父母?还有一个人,超越权威血缘关系的存在,受到世人的尊重,他就是老师。古人最是尊师重道,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古人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宋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老师去世了,他写下一首爱情诗,却感动世人900年。

  • 陈师道,李清照的姨父,为一件衣服被冻病亡,孤芳自赏地凄凉谢幕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陈师道,李清照,苏轼,黄庭坚,杜甫

    陈师道: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他的名气很大,但凭良心说,真正识得他的人应该是很少,这不仅仅说他的诗文,即使人生也少有人关注,这似乎与他的“苏门弟子”的身份不太相符,此人便是陈师道。提起苦吟诗人,头脑中便立即会想起“郊寒岛瘦”这个词,但好像没人知道宋代也有一帮苦吟者,而最具代表性的则非陈师道莫属了。书

  • 瀛奎律髓107·卷42寄赠类,陈师道寄岳父五律,方回评价学杜逼真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五律,述怀,方回,律诗,诗人,宋朝,陈师道,瀛奎律髓

    前言方回在瀛奎律髓第42卷中,选录了38首五言律诗,唐人五律有23首,宋人五律有15首。在宋人的这些作品中,最受好评的是陈师道写给岳父的一首诗。一、穷人陈师道陈师道《寄外舅郭大夫》: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陈师道江西诗派的代表诗

  • 陈师道在冬日里写下的这一首诗,尽显豁达情怀,不愧为苏门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陈师道,平野,一首,诗人,人语,乡愁

    季节摇落繁华,岁月渐行渐远,时光带着我们走进了深邃沉稳的冬季。菊暗荷枯,北风猎猎,清霜飞雪,季节深处,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寒凉萦绕心间。很喜欢北宋诗人陈师道在冬日里写的一首诗,“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写尽了冬日的温暖宁静。陈师道三十八岁时,由徐州教授改任颖州教授。这次调动,是由于他私送被贬杭州的苏轼

  • 苏门四学士张耒的十首诗词,其诗词平易流丽明快,语言香浓婉约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张耒,苏门,苏轼,诗词,白居易,黄庭坚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和秦观、黄庭坚、晁补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他的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他就是张耒(lěi)。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进士出身,他的外祖父以诗文名世,长于写诗,深受当时的

  • 张耒:他是苏东坡的弟子,诗文洋洋大观,为何现在竟没几人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张耒,苏轼,黄庭坚,白居易,苏辙,苏东坡,弦乐器,王安石,书法家

    张耒:淹留君莫叹,荣辱竟虚空要说文学史上被低估的人物,张耒绝对位列其中,按说他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在老师和学友们都故亡后,一人独撑苏门旗帜,以闻道苏轼自负,仍作为文坛中流砥柱,传道受业,光大文风。故《宋史》称其:“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被低估或被忽视也很正常,先生东坡就不用说了,那秦观有“两情

  • 《千家诗》116《夏日》张耒 |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夏日,千家诗,月影,燕雀,诗人

    夏 日宋·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译文: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

  • 晁补之:心中有梅,眼中方得见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边边标签:晁补,中香,梅香,梅花,桃花

    「人生每个边上,都有风景美丽。」图文原创:人生边边欢迎转载,谢绝抄袭01骨相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这段论述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世间皮相美者不多见,骨相美者更是罕有。皮囊与灵魂,就这样清晰地被界定出来,一语惊醒梦中人。用同样的准

  • 经典古文 |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晁补,新城游北山记,苏轼,宋神宗,诗词,鸡肋集

    每天读一篇古文试试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畅读经典,莹目怡心。 天清而明: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地深而幽: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这篇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画面感极强,景物幽深之处,如同身临其境。语言简洁精炼,恐怖氛围烘托得尤其突

  • 晁补之一首《忆少年·别历下》,在不舍中感叹世事无常,年华易逝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诗词,苏轼,宋朝,唐朝,刘禹锡,陶渊明,晁补之,古典乐,世事无常,唐宋八大家,忆少年·别历下

    对于“苏门四学士”的诗词,前段时间陆续学习了不少,但唯独没有学习过晁补之的诗词。究其原因,大概就是从众心理所致。现如今,网络上流传很多秦观、黄庭坚的诗词,张耒稍微逊色,但也有一部分拥趸,唯独晁补之显得悄无声息。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晁补之竟然是我们山东老乡,今山东菏泽巨野人。他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