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首让你捧腹大笑的幽默诗词,原来苏轼、李白、辛弃疾这么可爱

五首让你捧腹大笑的幽默诗词,原来苏轼、李白、辛弃疾这么可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综艺小霸王 访问量:521 更新时间:2024/1/26 0:56:15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们平时熟知的诗人,或婉约,或豪放,或寄情山水,或家国情怀,但其实他们也有调皮的时候,分享五首幽默诗词,一起开怀大笑吧!

1

《戏赠杜甫

唐. 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

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总为从前作诗苦。

杜甫的年龄比李白小很多,李白在当时名气已经很大,而杜甫初出茅庐,杜甫给李白写过很多诗,作为前辈的李白,自然也要回送几首,这就是其中的一首。

李白在饭颗山上与杜甫相遇,当时刚好是正午时分,杜甫头上戴着一顶斗笠。

李白不禁问道,自从上次见面后,你怎么看起来还消瘦了,是不是作诗太辛苦,所以身体越来越瘦了,言下这意,大哥劝你一句,小弟可千万别因为写诗,累着自己。

李白,你还真是皮啊!

2

《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诗人来到初春的凉州城中,在经历漫漫辛苦旅程之后,看到道旁榆钱绽放的春色,酒馆旁一位老翁在安然沽酒待客,一时有感而发。

用诙谐的语调,戏问七十岁老翁,老人家,我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同意不?

这要是在今天,估计老翁会骂岑参一句,你是不是有病?

3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宋. 苏轼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陈季常与苏轼是非常好的朋友,中文里有一个词“季常之癖”,指的就是陈季常因为怕老婆而远近闻名,得了一个惧内之癖。

想来陈季常的夫人嗓门一定很高,一开口吓得丈夫手里拐杖掉落,心里空空,惊呆在原地茫然无措,不过估计苏东坡也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到现在“狮子吼”还是指絮絮不休的妻子。

东坡,我们还是兄弟吗?哪有这么揭自家兄弟短的,让我贴着怕老婆的标签流传千古。

4

《西江月.遣兴》

宋. 辛弃疾

昨夜松边醉倒,

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昨天我酒喝得有点多,醉倒在松树旁边,问一问松树,“我醉成什么样子啦?”风吹松枝摆动,我疑心松树要来扶我,连忙用手去推松树说:“去!”

估计醉酒诗人中最搞笑的也就是辛弃疾了,能跟松树聊天,还要推松树一把。

估计松树地问,你喝醉,关我什么事啊!

5

《一树梨花压海棠》

宋. 苏轼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的好友张先在80高龄时,娶了18岁的小妾,苏轼调侃张先写下此诗。梨花指白发苍苍,海棠指新娘红妆。

张先活到88岁,8年时间里小妾为她生了两男两女,据说张先一生共有十子两女,最大的大儿子,和最小的小女儿相差整整60岁。

张先去世后,小妾伤痛欲绝,几年以后也郁郁而终。

这个,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苏轼你这么毒舌,朋友还真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签: 李白苏轼辛弃疾杜甫陈季常

更多文章

  • 辛弃疾最恬静的一首词,开篇即经典,短短十二字,惊艳后世八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明月,诗人,茅店,开篇,南宋,金朝,宋朝,辛弃疾,古典乐,千古名句

    辛弃疾生于齐鲁大地,与济南人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二人一婉约一豪放,闪耀宋代词坛。提起辛弃疾,率先想起的画面便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此等豪放之景。辛弃疾可以说是宋代能文能武的典范,在那个重文轻武的年代,更是尤为难得。不得不承认,时代就是一个舞台,如果生不逢时,那对于一个像辛弃疾这样的

  • 作为南宋第一武林高手,辛弃疾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

    历史解密编辑:可乐历史标签:辛弃疾,陶渊明,贺新郎,瓢泉,宋宁宗

    淳熙15年,在漫天的大雪中,辛弃疾正在追赶一位刚刚分别的朋友。由于雪深泥滑,天色已晚,实在没有办法前进了。辛弃疾只好在旁边的村子里喝了一气闷酒,写下一首《贺新郎》“佳人重约还轻别,”“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辛弃疾为自己没能够挽留住朋友而感到遗憾,他甚至埋怨朋友不该来,这个让他恋恋不舍的

  • 辛弃疾的一首词,句句带“笑”字,读完却笑不出来,令人悲从中来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侍女,典故,词句,南宋,诗人,金朝,辛弃疾,豪放派,古典乐

    辛弃疾的一首词,句句带“笑”字,读完却笑不出来,令人悲从中来引言:说到笑,在古代便有很多种。有文人领会到文章意思的开心之笑,有将士誓死拼杀换取平安时的安稳之笑,也有爱而不得的苦笑,奸人阴谋得逞的阴冷之笑……这些笑都是可以直接看出来,不用去猜测的笑。然而,却有这样一位词人,他的一首作品中句句含“笑”字

  • 辛弃疾最意难平的一首词,初心未改忧家国,值得一读再读!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诗词,苏轼,宋人,宋朝,诗人,金朝,辛弃疾,陶渊明,古典乐,千古名句

    编辑 | 柳色黄插画师 | 铜钱-盆栽的栀子花他被誉为“词中之龙”,豪迈疏狂,矫若游龙。他被誉为大宋第一猛人,是以五十人胜万人的少年英豪。他被誉为苏轼之后第一人,惊才绝艳。宋词三分天下,他也能独占一分。说起他的诗词,总觉得归属于豪迈词派,其词作沉郁顿挫,沉雄豪迈,笔势浩荡,而不失细腻柔媚,可称得上是

  • 友人来访,辛弃疾回忆少年事,写下一首词,看过的人都哭了,看懂的人都老了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辛弃疾,金人,虞允文,赵构,张浚,宋徽宗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1127年,是一个让北宋人永远难忘的年份。北方的金国南下攻宋,一路南下,北宋都城汴京陷落。在大肆抢劫一番之后,金人掳走了徽、钦二帝,还掳走了大量的皇族成员,后妃、朝臣后北归。皇亲贵族的命运如此不堪,更何况普通的百姓。北方大片土地

  • 辛弃疾暮年仍想北伐,连用五典写成一首千古名篇,成辛词压轴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久叔标签:辛弃疾,刘裕,孙权,曹操,诗词,五典,声乐,古典乐,南宋,艺术家

    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已经66岁的辛弃疾,听闻南宋朝廷有意北伐,他在满怀欣喜的同时,也为这次北伐深深地感到忧虑,于是他写下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岳飞的后人岳珂看到了辛弃疾写的这首词以后,就对辛弃疾说:“觉用事多。”意思是说,我觉得你在这首词里面,使用的典故确实有一点太多了。辛弃

  • 被誉为“辛弃疾词中第一、压卷之作”,结尾这一问成千古佳句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苏轼,诗词,宋词,宋朝,金朝,南宋,辛弃疾,李清照,婉约派,古典乐,千古名句

    说起辛弃疾,对于这个人我们都不是很陌生,初中高中甚至是小学的课本上我们都读过他的诗词,他是我国历史上词创作最多的人,在词上的成就颇多,与苏轼,李清照齐名,不同于李清照的婉约派,辛弃疾是豪放派。他将民族危亡与自身联系在一起,把恢复中原作为己任,但是他却郁郁不得志,空有一腔热血,不得重用。因此他将自己的

  • 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有人建议移出课本,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宣扬,抗金,诗人,金朝,南宋,辛弃疾,破阵子,婉约词,青玉案,古典乐

    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有人建议移出课本,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该词作于公元1174年,此时的南宋国力日渐衰微,金军的马蹄时刻逼近中原地区,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情势岌岌可危。然而,宋廷上下却日夜沉溺于歌舞声色中,全然不顾王朝与百姓的安

  • 辛弃疾最苍劲的一首词,被选入高中课本,成为念念不忘的历史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毛毛看海标签:刘裕,武帝,典故,诗人,宋朝,南宋,辛弃疾,信平君,永遇乐,古典乐

    最近,给大家介绍了几首辛弃疾的词,很受喜欢。辛词的风格沉郁苍凉,雄浑悲壮,重在抒发希冀统一河山的豪情壮志,倾诉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今天介绍的这首词,是辛词中的一首名篇,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重温此词,不知大家会有怎样的感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 济南名人传之辛弃疾:文能写600多首诗,武能50多人硬刚50000人

    历史解密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金人,皇帝,硬刚,辛弃疾,周宣王,官宦世家,济南名人传

    能跑得动的人,几乎都跟着新皇帝跑过了长江,而那些因为各种羁绊没能南撤,且活下来的人,自然就成了金人的俘虏,这其中就包括官宦之家出身的辛赞一家人。因为辛赞有一定出身,所以金人就安排他在金朝入职,辛赞出自官宦世家,常年学习圣人儒学,本心是非常不愿意给金人卖命的,但是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他不得不委曲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