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枚最经典的10首诗词,月下吹笛,雪照明窗,第一首就让人惊艳

袁枚最经典的10首诗词,月下吹笛,雪照明窗,第一首就让人惊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典文学和诗词 访问量:3897 更新时间:2024/1/3 21:02:21

他是诗人、散文家,也是美食家。

他是清代三大诗人之一,

他喜欢收弟子,收了很多女弟子。

他是清代诗人袁枚

也许,你不知道袁枚这个人,但你一定读过袁枚的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白日不到处,也学牡丹开”……

2018年,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一首《苔》飞入千家万户,袁枚再次走入大家的视线。

这位能诗、能文又能吃的全才,他写的诗作确实值得我们一再品读。

诗词君分享袁枚最经典的10首诗词,不输唐诗宋词,不信你来读一读。

1、最有童趣的诗:《所见》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是一首超可爱的儿童诗。

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歌声穿透树林,传到很远的地方。

突然,歌声戛然而止,牧童紧闭了嘴巴,不再唱歌,因为他想捕捉树上的知了。

全诗20个字,读完之后,大脑中就出现了一幅可爱的画面。

牧童唱歌是出于童心,不唱歌也是出于童心。

这首《所见》让无数人回忆起了自己童年时的时光,曾几何时,我们也这样,自由自在,想唱就唱,想停就停。

童年,真的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时光。

2、最发人深省的诗:《马嵬》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千百年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一直打动人心,无数人为他们的爱情惋惜,甚至流下泪水。

可袁枚却说:大家用不着去歌唱当年帝妃的悲剧爱情,在人间,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他们的泪水比长生殿上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泪水多多了。

是啊,一直以来,人们歌颂惋惜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叹息他们的遭遇,可是, 这人间,比他们更惨的夫妻多的是。

杜甫曾写下《石壕吏》,一对老夫妻,面对徭役,不得不老来分别,他们流下的泪水比唐玄宗杨贵妃多多了。

一个高尚的人,不仅看向高处,更可贵的是,会看向尘土,怜悯苍生。

3、最浪漫雅致的诗:《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朋友总是能激发诗人写诗的兴致。

一个秋天的夜里,袁枚来到园中拜访友人。

来到园子里,没有看到朋友,先听到了从水中传来的音乐声。抬头一见,朋友正在月下吹笛。

夜凉如水,袁枚静静地听着,悠悠地笛声飘荡在空中,诉说着主人的心事。笛声嘹亮,穿透了空中的云层,池中的红藕,散发出阵阵香气。

主人迎了过来,他们相逢在清凉的月色下,相对无语,衣襟也被清凉的露水打湿了。

这是一场奇妙的相聚,也是一场浪漫的拜访,月下吹笛,好友相逢,真美呀。

人世间,总有不期而遇的美好。

4、最豪迈的诗:《独秀峰》

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独秀峰,位于桂林靖江,孤峰突起,气势雄伟,有“南天一柱”之称。

袁枚来到桂林,见识了独秀峰,很感慨。

全然找不到来龙去脉,只见一座高峰突然出现,直耸入云端,插入南斗星。桂林山水太奇了,这独秀峰是最奇的。

几百级台阶直达见仁见智,全城的山水尽在眼前。

最后两句,袁枚从山讲到了人生。

青山还有如独秀峰般直如琴弦的,人生孤立无援又有什么可伤心的呢?

从矗立的山,讲到孤立的人生,很突兀,却又很贴切。是啊,人生孤立又怎样呢?

孤独,有时候不是折磨,而是一枝独秀,是一种享受。

5、最唯美清新的诗:《十二月十五夜》

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辞官后,居住在江宁,“静处光阴多,闲中著作妙”,他过得悠哉悠哉。

深冬来了,夜里,闷声的鼓声一阵又一阵地传来,人们都回家了,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听不到一点人声了。

袁枚也准备睡了,他吹灭了灯,却发现窗户更亮了,原来,月亮高悬,又下了大雪。在雪月的映照下,室内显得更加明亮了。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只是冬夜一个普通的场景,在袁枚笔下,却显得那么浪漫和清新。

雪映月,照窗明,谁没有经过这样的场景呢?可是,谁又能如袁枚一样,生动地描绘这一场景呢?

生活中的惊喜总是给那么有心人准备的。

6、最激励人心的诗:《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018年春节,在中央台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乡村老师梁俊弹着吉他,唱了一首《苔》,如春风化语,吹进亿万中国人心里。

从此,许多人知道了《苔》这首诗。

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苔闪烁着绿意,绽放着青春。苔虽然如米粒一般小,却毫不胆怯,学着国色天香的牡丹,努力地开放。

微不足道如苔,一旦努力起来,毫不逊色于国色天香的牡丹。

小小的青苔,也有撼动人心的坚韧呢。

多少人从《苔》中吸取到了前进的力量。

每个不曾放弃坚持努力的自己都是最好的自己。

7、最沧桑感慨的诗:《湖上杂诗》

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袁枚33岁时父亲亡故,为了更好的奉养母亲,他辞官回家,在“随园”生活了近50年。

悠闲的生活,让人心情爽快。

这是一个春天,花儿都开了,来来往往的全是郊游踏青的人。

年迈的袁枚也在春游,听着来往的游人说着神仙,羡慕着神仙,他却摇了摇头:我的心和大家想得不一样,我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少年啊。

是啊,年少时,也许袁枚心中也有一团火,也有冲天的志向,可是,时光如水,转眼即逝,当垂垂老矣时,心中也有遗憾吧。

谁都想重回年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可是,时光不等人呀。理想没实现,人转眼就老了。

人间有多少芳华,就有多少遗憾,一个人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就会发现,青春真的是一个人拥有过的最美好的东西。

8、最高昂的怀古诗:《荆卿里》

荆卿里

水边歌罢酒千行,生戴吾头入虎狼。

力尽自堪酬太子,魂归何忍见田光?

英雄祖饯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

匕首无灵公莫笑,乱山终古刺咸阳。

战国时期,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四国,燕国岌岌可危。

太子丹,找到荆轲,以献城为名刺杀秦始皇

这注定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征程,在易水,燕丹送别荆轲,场面十分悲壮。

将近两千多年后,袁枚路过荆轲的家乡——河北易县,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袁枚开头说道:在易水边送别,荆轲独身进入虎狼之国。费尽全力,却没有完成使命,荆轲对得起燕丹,却对不起为保守秘密而自杀的田光。

荆轲肯定充满了遗憾,可是,袁枚最后却说:失手了,荆轲你不要遗憾,君不见,自古以来,乱山如剑一直刺向咸阳。

荆轲的精神,千古赞颂。

肉体会殒灭,生命有终止,只有精神长存。

9、最可人的春风诗:《春风》

春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吟咏过春天,袁枚也喜欢春日。

春风就像贵客一样,所到之处,都变得繁华了起来。扫掉了千山的积雪,留下了千千万万的花。

全诗只有20个字,朗朗上口,自然而然地从口中流出来。

有一种打动人心的诗,就是那么直白,直白的表达喜爱,却真诚的很可爱。

李白仰慕孟浩然,于是直白地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春风本就是世间最值得赞颂的东西。

人间的春风,带来希望,人生的春风,值得期待。

10、最凝重的诗:《谒岳王墓》

谒岳王墓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岳王,就是岳飞,他的墓在西湖边,作为南宋民族英雄,备受世人的敬重。

这一天,袁枚去西湖拜谒岳飞墓,面对美丽的西湖,追想英雄的往事,因有此诗。

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西湖的景色美丽如画,已入画境。

天下人之所以看重西湖,就是因为岳飞和于谦的墓祠就在西湖附近啊。

岳飞和于谦都曾官至少保,世人称他们为岳少保、于少保,他们的墓祠都在西湖。

刘禹锡曾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仰慕前贤,敬重先贤,是民族前进的力量。

对于许多人来说,袁枚是一位比较冷门的诗人。

他没有李白杜甫苏轼那么有名,可是,他的诗读来,却是要韵味有韵味,要内涵有内涵。

我国诗人共有几千位,细细品读,一定会发现其中掩藏的珍宝。

诗友们,闲来无事时,翻一翻诗集吧,也许,其中就有打动你的那一首。

更多文章

  • 袁枚一首《苔》立意新颖,理趣横生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袁枚,乾隆,唐诗,诗人,清朝,纪晓岚,散文家,千古名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诗虽说无法超越唐诗,甚至是宋诗,但仍在古诗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清代也同样拥有众多的优秀诗人。其中有一位特立独行的大诗人叫袁枚,他同时还是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美食家。其文笔与大学士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他被尊为“乾嘉三大家”之首。他天资聪慧,五岁识字,

  • 袁枚笔下的奇男子:鲁亮侪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袁枚,吴王,鲁公,中牟,鲁亮,诗人,清朝,田文镜,散文家

    袁枚〔清代〕鲁之裕,字亮侪,奇男子也!尊重民意,抛弃私利,冒险犯难,仗义执言,真正的有侠士之风!己未冬,余谒孙文定公于保定制府。坐甫定,阍启:“清河道鲁之裕白事。”余避东厢,窥伟丈夫年七十许,高眶,大颡,白须彪彪然;口析水利数万言。心异之,不能忘。后二十年,鲁公卒已久,予奠于白下沈氏,纵论至于鲁,坐

  • 太平天国“牛人”冯云山

    历史解密编辑:江涵谈生活标签:清军,清兵,义军,抗清,冯云山,洪承畴,历史片,古装片,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位于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地带的大别山区层峦叠嶂,形势非常险要明朝未年称之为英、霍山区,革左五营义军曾经在这里安营扎寨,抗拒官军的追则∶当地一些地主官绅为了对付农民军,也据险结寨,相互连保。1645年清军南下、弘光朝廷覆亡,江南百姓迫于清廷的剃发令奋起抵抗时,这一地区的纯民也闻风而动、利用原先的山

  • 冯云山号称太平天国第一完人,传言已绝后,实子孙繁多,隐居乡里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冯云山,太平天国,洪秀全,石亚达,李秀成,韦昌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南粤地区的历史人物并不特别出彩。尤其是广西地区,地理偏僻,民贫地瘠,多为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史上的英雄人物寥寥可数。直到晚清道咸年间,广西桂平金田义旗高举,风起云涌,两广男儿,特别是广西豪杰,纷纷横空出世。太平天国高层,除了洪秀全、冯云山两位,其他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

  • 太平天国在广西26:拜上帝会到底是冯云山,还是洪秀全建立的?冯云山才是太平天国真正的基石和奠基人,没想到吧?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洪秀全,冯云山,太平天国,劝世良言,石亚达

    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桂平风情!《大桂平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前言很多人认为,“拜上帝会”是洪秀全在公元1843年的时候,于花县建立的,其实这是不对的,他建立的只是“拜上帝教”。很多人会说“拜上帝会”和“拜上帝教”

  • 南王冯云山出身殷实之家,又熟读圣贤书,为何会走上起义反清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冯云山,洪秀全,太平天国,清廷,反清

    冯云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组织者、前期的主要领导者、永安分封的五王之一。但与参加起义的绝大多数人出身贫苦不同,冯云山从小“家道殷实”,虽不是特别有钱有势,但也衣食无忧。因此,其少年时期就进入私塾诵读四书五经,听圣人之言。那么如此一位青年,为何会走上起义之路呢?科举落地,出头无日作为像冯云山这样的知识分子

  • 太平天国在广西56:胡以晃正传,攻庐州杀江忠源报南王冯云山知遇之恩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胡以晃,江忠源,冯云山,太平军,太平天国在广西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豫王胡以晃第五集:豫王胡以晃和冯云山关系有多深前言清朝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也是太平天国丙辰六年,春夏之交,胡以晃在

  • 探秘洪秀全冯云山的“出游天下”:一场鲜为人知的清末版西游记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广东,广州,洪秀全,冯云山,历史片,神话片,太平天国,小说改编片,神秘题材电视剧,西游记(2011年电视剧)

    在初唐高僧玄奘法师西行求取真经的一千二百多年后,同样有四人踏上了衣衫褴褛凶险坎坷的宗教之路。不过前者为取经,后者为传教;前者为求取古印度那烂陀寺的大乘佛法,后者为传播洪秀全自创的“野生”基督教。这场清末版西游记有何离奇古怪,本文笔者就以洪教主的那柄斩妖剑说起,讲讲那场170多年前的洪、冯西行历险记。

  • 冯云山:太平天国第一完人,若非早死,其军事谋略样样压倒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冯云山,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劝世良言

    关于太平天国这段历史,历史教科书明确表述为广东花县人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古代历史最后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而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这场起义也是由洪秀全一手策划起来的:洪秀全通过接触西方基督教义,心有所属,信教、传教,创建了拜上帝会,发展会众,传授反抗压迫思想,揭竿而起,在金田誓师起义,在武宣东乡建制,正式宣布

  • 解密冯云山的拜上帝教,一个连接苦难现实与太平天国的虚构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史吴前例标签:清廷,冯云山,洪秀全,石亚达,杨秀清,韦昌辉,历史片,古装片,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运动源于拜上帝教,早期太平军将士、家眷皆是教徒信众。从洪秀全的升天奇梦到太平天国的成立,冯云山的创教传教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那么疑问有三:广西客家人为何信教造反;为何非冯云山传教不可;拜上帝教的本质是什么。要解开以上三点谜团,朋友们需要先来了解下人们讲故事的能力是如何影响历史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