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汤和不愿帮朱元璋猎黑熊,亲信们不解,汤和:把熊字拆开看就懂了

汤和不愿帮朱元璋猎黑熊,亲信们不解,汤和:把熊字拆开看就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乐聊文史 访问量:4982 更新时间:2024/1/26 7:55:04

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这一说法,皇帝身为九五至尊,一句话可以让人鸡犬升天,一句话也能让人株连九族。待在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虽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一不小心也会丢了性命。

因此,要想保住性命就要学会察言观色、审时度势。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他身为乞丐,最终靠着自己非凡的才能夺取政权,建立大明王朝。

大家虽然钦佩朱元璋的胆识和魄力,但是他对帮他建功立业的大臣们下手狠辣,展示了他暴虐的一面。明朝的开国功臣能够得到善终的没有几个,这其中有朱元璋的原因,也有大臣们自己的原因。

朱元璋的天下是抢来的,他没有任何的根基,所以在他当上皇帝之后,深怕别人会篡夺他的皇位。他为了让朱家能坐稳天下,只要对他有一点威胁的人都会赶尽杀绝。

在这些功臣中,有一位不仅没有遭到朱元璋的迫害,而且还得以安享晚年,他就是汤和。那么,汤和有什么本领能够逃脱这一劫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他的故事。

忠心耿耿、立下无数功劳

汤和是朱元璋的同乡,两个人在小时候就一块给地主家放牛,所以感情非常的深厚。汤和早早地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因为他英勇善战成为了千户长。

这时候的朱元璋,因吃不上饭不得不在寺庙当和尚,汤和念及旧时的情谊,捎信给他让他来投靠自己。朱元璋来到起义军后,先是做汤和的手下,他凭借着他过人的智慧和胆识,深得郭子兴的喜爱。

在朱元璋立下数次战功后,他的级别竟然在汤和之上了,虽然汤和成为了朱元璋的部下,但他一点儿都没有怨言,还替他的好朋友高兴。

此后多年,汤和跟随朱元璋到处征战,立下了不少的战功。他在攻打大洪山寨的时候,捉获了元军800多人,被升为万夫长,也算是一位大将了。

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不断壮大,他逐渐脱离了郭子兴,自己带领义军攻打元军,而汤和一直跟随朱元璋,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不久,朱元璋打败元军之后,汤和被派去镇守常州。

当时,朱元璋最强大的对手张士诚,想要打败他,便数次带人攻打常州。但是汤和带领城中的官兵全力奋战,一次次击退了张士诚的进攻,守住了常州这个军事重地。

时间来到公元1367年,汤和跟徐达等人一起将张士诚围困在平江,最终将他捉获,为朱元璋除去了心腹大患。在明朝成立以后,汤和继续追缴元军的残余部队,为大明政权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酒后失言被怀疑有二心

汤和为人冷静沉稳,虽然功高过人但他没有自傲过,对朱元璋也是非常的敬重。不过,他有一个爱好——嗜酒,喝酒之后就爱发点儿牢骚。

汤和在常州的时候,因为有事找朱元璋商议,但是过后朱元璋就忘记了,没给他任何回应,这让汤和心中有些不满。由于心情不好,汤和在喝酒的时候就喝多了,他便忍不住跟手下抱怨说:

“我镇守常州就如同坐在屋脊之上,我向左就可以投降张士诚,向右就可以为朱元璋效力。”因常州是朱元璋和张士诚两军的交界地,汤和的意思就是,朱元璋要是对他不好的话,他可以随时投靠张士诚。

然而,汤和只是因酒后发泄随口说的话,竟然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本就多疑,听到这样的话心中就对汤和产生了芥蒂,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话说,明朝成立对开国功臣封赏的时候,跟汤和同时期的将领都得到了爵位和封赏,只有汤和封了个中山侯。这还不算完,汤和在带兵讨伐四川回来后,朱元璋不仅没有奖赏他,还责怪他带兵去的不及时,差点儿就延误了战机。

汤和这才意识到,朱元璋对他一直心存怨恨,赶紧向他请罪,这才没有被追责。从此之后,汤和真正了解了朱元璋,知道他不再是从前那个可以交心的朋友了。

他虽然在战场上非常勇猛,但心胸狭窄,不容任何人有一丝的异心。于是,汤和变得小心翼翼,平时也不敢随便喝酒了,生怕再说错话让朱元璋怪罪。

正是因为汤和提前知道了朱元璋的为人,所以他才谨言慎行,没有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而胡惟庸、蓝玉等人就是因为没有看透朱元璋的本性,居功自傲,最终丢了性命。

不肯杀熊逃过一劫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年事已高,他一心想要为孙子铲除一切阻碍,让他能安安稳稳地当上皇帝,守住朱家的天下,朝中有能力的大臣和将领成为朱元璋的隐患。

朱皇帝希望能收回他们的权力,让国家的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杀权臣便是朱元璋常用的手段。有一天,朱皇帝带领所有的重臣一起去打猎。

出发前朱元璋对大家说,你们都是陪着我闯天下的功臣,这江山是我们大家的。大臣们听到这话,都纷纷表达了感激之情,只有汤和没有任何表示。

他清楚朱元璋这么说的意图,是让大家认清自己的地位,等大家来到猎场以后,有侍卫前来报告说这附近有一头非常凶猛的黑熊。朱元璋便问众臣:“谁可以帮朕将黑熊给杀死?”

大臣们都踊跃报名,想要去猎杀黑熊,唯独汤和没有说话,朱元璋便问汤和为什么不愿为他杀死黑熊?汤和连忙表示自己不是不想为皇帝效力,只是因为年老体弱,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请皇帝不要怪罪。

朱元璋听了以后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让他回去好好休养。事后,汤和的亲信们就问汤和明明有能力去杀熊,为什么不趁机立功讨朱元璋的欢心呢?

汤和便跟他们说:“熊字拆开是什么?不就是下面四个点嘛。一个有能力的人一旦离开了战场,就会有一点贪、一点怨、一点愤、一点恨。

大臣一旦有了这四点以后,就会对国家产生威胁。”后来,果然不出汤和所料,那些争着为朱元璋杀兄的大臣一个个都被按上各种罪名而治罪。

朱元璋此次杀熊,其实就是想学习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希望大臣们能主动示弱交出兵权。但是这些大臣中,只有汤和看懂了朱元璋的心思。

汤和后来就主动向朱元璋告老还乡,从此只知享乐,再不过问朝政,安心得渡过了他的晚年。对于汤和此人,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朱元璋汤和郭子兴元军明朝张士诚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朱元璋,李韩公,胡惟庸,丞相,胡惟庸案,马皇后

    简而言之,从李善长来看,是他长于谋人,拙于谋己。从朱元璋来看,兔死狗烹是巩固皇权专制的一个手段。李善长,字百室,濠州人,少读书有智谋,投奔朱元璋后提出了“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战略思想,使朱元璋在明末群雄中迅速站稳脚跟,他在朱元璋扫平天下时负责出谋划策及粮草供应,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洪武朝

  • 朱元璋为何非杀李善长不可?只因多年以前刘伯温的一番话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朱元璋,李韩公,刘伯温,丞相,宰相

    洪武二十三年,大明宣国公李善长被洪武大帝朱元璋赐死,罪名是伙同胡唯庸谋反,时年七十六岁。毫无疑问,李善长死的冤枉,且先不说他是最早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特等功臣,就说他在风烛残年以朽败之躯谋反是为哪般?事实上李善长从洪武四年便赋闲在家,可以说对朱元璋毫无威胁,为什么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却非杀他不可呢

  • 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登基前要先除掉谁?刘伯温:此人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树人闲谈标签:李韩公,刘伯温,朱元璋,郭子兴

    河工们在清理河道时,从河底的淤泥中挖出了一具石刻人像,上面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几个大字。这具独眼石人的出现,成功搅动了元末的乱世风云,不堪忍受欺压的河工们组成了义军,打算推翻元朝的统治,由此揭开了元末乱世的篇章。那么,好好的河底下,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具独眼石人的存在呢?难道真是上天降

  • 真没想到,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竟死于这件小事!

    历史解密编辑:忘川风华渡标签:丞相,皇帝,李韩公,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明朝开国,中国古文献

    洪武23年深夜,钦天监向朱元璋奏报,星象出现异变,恐怕将有祸患降临。解决方法是,祸起大臣,除之即可。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沉默片刻,突然下令:速速准备好酒好菜,摆驾天牢!此刻,朱元璋要去见一个故人,一个自他起义便跟随他的故人。那一年,正值胡惟庸案的第十个年头,可还是陆陆续续有人因为涉及此案而人头落

  • 朱元璋问李善长:何时才能安定?李善长的回答决定了他的重要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刘邦,元朝,明朝,李韩公,胡惟庸,刘伯温,李善长,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跟随他的文臣武将有6位被封公,其中5位是征战沙场的武将:大将徐达、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百战骁将冯胜和名将邓愈,唯一的一位文臣就是李善长。虽然李善长是唯一的文臣,但是偏偏朱元璋对他特别看重,朱元璋说道:“善长虽然没有汗马功劳,但是跟随我时间很长,我在前线作

  • 刘伯温让驸马把两个黑白棋子转交李丞相,李善长:我侄子命不保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皇帝,元朝,刘伯温,李韩公,朱元璋,胡惟庸,李丞相,李善长,艺术家,天文学家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明朝开国功勋朱元璋曾把李善长比喻为自己的萧何把刘伯温比喻成自己的张良建国后李善长被封为中书省左丞相刘伯温被封为御史中丞然而两人之间的关系却不像西汉的萧何和张良李善长和刘伯温是貌合神离明朝初年发生的一件大案又把俩人的关系降到冰点也为刘伯温和李善长的最终结局埋下伏笔李善长(左)和刘伯温

  • 明朝建国,人称“刘半仙”的刘伯温官爵为什么远低于李善长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刘伯温,李韩公,建国,朱元璋,明朝,诸葛亮,明朝建国,刘半仙,李善长,中国古文献,元朝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而明朝建立之后, 朱元璋也对大臣们进行论功行赏,先后一共封了150位功臣爵位。其中,公爵25位,侯爵79位,伯爵12位,子爵11位,男爵23位。150位功臣之中,徐达位列武将第一,封为魏国公,李善长位居文臣第一,封为韩国公,授刘

  • 李善长为啥会被胡惟庸案牵连?

    历史解密编辑:淮下书生标签:李韩公,胡惟庸,胡惟庸案,丞相

    李善长为啥会被胡惟庸案牵连呢?因为他说过一句不该说的话!之前我们讲胡惟庸有五大罪状,所以他一点也不冤。胡惟庸五大罪状但是之后的李善长,似乎并没什么大的罪状。而且李善长是一个半退休的状态,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似乎对老朱没什么威胁,那么为什么老朱还要杀李善长呢?这里注意一下,洪武四年李善长因病告老还乡

  • 临死前,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冷笑:你看看金牌背面写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朱元璋,李韩公,胡惟庸,免死金牌,李善,明朝

    丹书铁券,免死金牌,皇权特许免除一死,这种东西在古代而言,可以说是种至高无上的东西,任何人在得到之后,都将好好地供奉,但是,这种“皇恩浩荡”的恩赐,真的能够免除一死吗?在明朝初年,1370年的时候,刚刚建立大明王朝,开始了论功行赏,对于一些功勋们朱元璋是该赏赏该封封,但是在这些功勋之中,却有几人却因

  • 韩国公李善长,七十七岁落得满门抄斩,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韩公,朱元璋,胡惟庸,刘伯温,汤和,张廷玉

    说起李善长,那可是大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看看朱元璋给他的封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这样的封赠是何等荣耀?古往今来太师这种荣誉,一般人活着压根得不到。国公这种爵位也是位极人臣,还世袭罔替。中书左丞相,相当于后世的国务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