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学者: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学者: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达浩然说奇闻 访问量:1481 更新时间:2024/1/25 10:14:48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晚清时期,中国出现一个短暂的政权——太平天国。而说到这个天国很多人也会想到在天京慷慨就义的李秀成。另外,李秀成在死前还留下过数万字的自述。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先在1963年的时候,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选择将家中珍藏百年的《李秀成亲供》影印公布。

由于此时距离曾国藩去世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所以人们都想要知道,为什么直到这个时候李秀成的供词才被公开了呢?

李秀成之死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天京被彻底包围,彼时李秀成负责全城的防守事宜,他为了保住洪秀全长子洪天贵,让太平天国能够延续下去,率领百余人留下拦截清军。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李秀成流落方山,继而被董陶大俘献萧孚泗。李秀成被俘之后,直接被送到曾国荃的军营中,这两人之间有杀亲之仇,因此李秀成一直备受折磨。

在狱中的李秀成在刑罚结束之后,都会以每天7000字的速度书写“自述”,16天后,曾国藩派人告知李秀成,他的死期将至。这期间李秀成毫无惧容,并在刑场之上诵绝命诗十句,最后从容就义。李秀成死后,曾国藩将删减过的刘秀成自述上报朝廷,而原稿则被他送回家乡珍藏。

供词中的秘密曾国藩当时没有直接将原稿交给朝廷,主要是因为供词中藏有一些秘密。而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学者也表示,如果曾国藩早早公布出来,那么他恐怕会遭到灭门之灾。因为从那些直到60年代才被影印公开的资料中我们能够看出,彼时李秀成认真地分析了曾国藩的处境,然后非常明确地建议曾国藩拥兵称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在处死李秀成之时,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御令,也就是说,曾国藩与自己的手下应该是私自解决了李秀成。而他这样做的原因便是古代造反均为株连九族的大罪。为了避免供词中的内容被有心人窥见,于是曾国藩等人选择处死李秀成。

至于供词中的内容实在是太过敏感,曾国藩根本不敢将之完全交给朝廷,因此才会将删减版上报朝廷,这样就能够尽可能保全自己与亲眷的性命。

补充很多人都说曾国藩非常“愚忠”,他宁可守卫一个昏庸狼狈的王朝,也不愿意凭借自己的能力给百姓带来新生。虽然曾国藩为官期间一直兢兢业业,但当时的绝大多数百姓却对曾国藩非常不满。

当然了,曾国藩的出现不管是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发展还是文化经济改革,均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当时在他的主张下,中国建造了第一艘轮船,设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出现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而这些其实对中国后续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只是在处置李秀成一事上,人们对此确实争议很大。

更多文章

  • “忠王”李秀成的自述,为何到上世纪60年代才被公开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廷,太平军

    点击下方关注,旧闻有新说《清代通史》:志在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德难侔。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从此之后,西方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与之相伴的还有鸦片。“饥民地荒无人问,朝堂皆是饱腹臣。”国内,清廷腐败,朝纲不振,加上清朝皇室的横征暴敛,老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很多人甚至难有立

  • 李秀成眼中的“十误”: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曾国藩,石亚达,洪秀全,胡林翼

    1864年7月,忠王李秀成应两江巡守曾国藩之命,在狱中写了几万字,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总结为“十错”。他们分别是:林凤祥和李开芳参加过北伐,曾经支持过长北,秦日刚,林少章在湘潭的失败,天井事变,义王离开。主要的想法是不要求政府事务,授予太多的国王,不需要人才,政府混乱。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绝对支

  • 面对李秀成的鄙夷,曾国荃疯了!命令亲兵:割,给我一块块地割

    历史解密编辑:芳芳食录标签:李秀成,曾国荃,太平军,太平天国,洪秀全

    面对李秀成的鄙夷,曾国荃疯了!命令亲兵拿起刀,对着李秀成一划,顿时一块肉掉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还要从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城(今南京)沦陷说起。1864年4月,天京城被湘军合围,天王洪秀全去世。忠王李秀成带领仅余的三四千名太平军守城,城内粮草紧缺,情况危急。为了稳定军心,李秀成扶洪秀全15岁的长子洪天

  • 62年李秀成供词原稿公开,被曾国藩删除的2万字,暗含被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笙箫尽陌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太平天国,曾国荃

    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的头号人物,他在与清军和洋枪队的战斗中曾多次胜利。就是这样一位太平天国的主力将军,却在被曾国藩俘虏后,屈膝投降写下供状。从此,他被人视为叛徒。在《历史研究》中,戚本禹就对他这样评价说:"忠王不忠",并评判忠王李秀成没有将领气节,这也是供词未出前后世人们的普遍看法。直到1962年,曾

  • 李秀成“误解”一:不是不救陈玉成,而是实力不允许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陈玉成,石亚达,太平军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绝对顶梁柱,在东西两线同时迎战湘军、淮军,延续洪氏王朝命运的忠王李秀成,总体上评价非常高。洪秀全册封他忠王荣千岁,寓意是“万古忠义”;给他“秀”字,丝毫避讳,可见天王对他的态度。但是,李秀成有两点深受后世诟病:是否晚节不保,对藤县老乡陈玉成见死不救,坐视安庆沦陷。第一点,罗尔纲先生已

  • 李秀成犹豫不决:坑死慕王谭绍光,4万太平军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谭绍光,太平军,程学启,慕王,李鸿章

    1863年7月,李秀成10余万精锐在皖北挑战野外生存之极限后,无奈渡江返回天京;适逢大雨倾盆,中途又遭湘军彭玉麟水师截杀,太平军损失殆尽,只有一万余人回到天京。祸不单行,李秀成回到天京没多久,苏州大本营传来急报,淮军逼近城池,合围苏州,郜永宽等八大将即将叛投李鸿章。苏州危险,李秀成心急如焚,只好向洪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早期有哪些军事活动?如何逐步崭露头角?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清军,李秀成,太平军,陈玉成,洪秀全,古装片,历史片,军事活动,太平天国忠,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参加起义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二月,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建立,是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八月,太平军在桂平突破清军围困,经平南、藤县向永安州进军,路经藤县,李秀成就在这时加入了太平军

  • “万古忠义”李秀成:天京陷落时,忠王尽到了臣子本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曾国藩,太平天国,清军

    1859年底,李昭寿在江北投降胜保,李秀成处境非常被动。李昭寿,李秀成从两淮“捻军”挖掘过来的悍将,此时不但投降清朝,还引诱李秀成投降,这让洪秀全非常恼火。为防止李秀成投降,天王洪秀全不但扣押家属做人质,还封锁长江,不让他回京解释缘由。结果呢?李秀成坚守浦口,绝不投降清朝,洪秀全过意不去,便册封李秀

  • 李秀成的供词为何到60年代才公开! 因为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木子李趣闻录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太平天国,太平军,李秀

    朝代的更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旧的朝代因为腐败逐渐衰落才会被人们给推翻,我国历史中大部分新的朝代兴起是从农民起义开始的。农民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当他们的利益受到极大侵害、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就会迫不得已奋起反抗,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次大型的农民起义,比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瓦岗寨起义、黄巢起义等等

  • 从普通农民到天国忠王,李秀成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北风往事标签:李秀成,太平军,陈玉成,洪秀全,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中后期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因仁政深受苏州百姓爱戴,但手下太平军却四处胡作非为;他被洪秀全赞许“万古忠义”加封忠王,但被捕后却写下争议颇多的自述。究竟是怎样的命运之手在冥冥之中无情拨弄,本文笔者就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角度,说说那场横跨十余年改变无数普通人命运的连天兵祸。1864年天京城破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