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京陷落前一个月, 3000兵马对10万湘军精锐, 李秀成如何过!

天京陷落前一个月, 3000兵马对10万湘军精锐, 李秀成如何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庞跃辉数码知识 访问量:2422 更新时间:2024/5/29 10:36:24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狱中写下数万言《自述书》,对其参加革命之经过做了详细介绍,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珍贵资料。自述中,李秀成提到:天京陷落时,城内士兵只有3000余人,故而无法阻止湘军入城。那么,此时湘军围城部队有多少呢?不少于十万,曾国荃鲍超彭玉麟、张运兰等部,全部参与围城,夺取“攻克金陵首功”。

天京陷落前一个月,洪秀全因拒绝服用药物,大量食用“杂草”,还美其名曰“甜露”,终于驾崩上天。此时,太平军守城3000兵马,要对抗10万湘军精锐,李秀成如何应对呢?李秀成很痛苦,很无奈,诠释了什么叫“大势已去”、“气数已尽”。

洪秀全留下烂摊子,李秀成善后

1864年6月,食用大量“杂草”,营养不良,病情加重,洪秀全奄奄一息,找来李秀成等大臣托孤。洪秀全言:我准备上天求耶稣基督,派来天兵天将,全歼曾妖头,你们好好等着,“求天父、天兄,下凡诛妖,尔等尽力辅佐。”

天京被合围,大难临头,洪秀全还想着天兵天将下凡,李秀成也是醉了,搭上这么一位君主,可惜了一帮英雄好汉。天兵没下凡之前,洪秀全让李秀成好好辅佐幼天王洪天贵福,帮他渡过这次危机。

洪天贵福,温室中长大的孩子,说话都不利索,压根无法应对危局。湘军全面合围天京,城内弹尽粮绝,李秀成善后工作难度大。之前,堂弟李世贤让他出走溧阳,不要回天京“送死”,可他不听。

洪氏兄弟昏招百出,人神共愤,李秀成很无奈

驾崩之际,洪秀全还不信任李秀成,并未全权授予,朝中大事都交给洪仁发、洪仁达这两位“草包”,忠王李秀成只是协助而已。洪仁发、洪仁达主管政务、军事,对太平天国而言就是个灾难:之前“气走”石达开,这次可就“坑死”李秀成了。

天京即将陷落,洪仁发、洪仁达都做了些什么呢?忠王李秀成《自述书》言:“搜刮城内民众,金银细软全收;守城皆为洪氏之人,出入之人,一一搜身”啥意思呢?太平天国大势已去,洪氏兄弟大肆敛财,为日后出逃做准备。

洪氏兄弟如此,只能说太平天国“气数已尽”,李秀成虽然尽力辅佐幼天王,也是独木难支,大厦倾覆乃必然。当然,李秀成也无法阻止,因为没这权力。

城内灾民遍地,李秀成发放粮食赈济饥民,反遭诬陷

城内弹尽粮绝,洪秀全曾号召民众食“甜露”,说此种美食营养丰富,并带头吃下去。“甜露”,其实就是“杂草”,过多食用必然出问题。城内粮荒严重,饥民遍地,整天来到忠王府门前“静坐”,求得一顿饭。

李秀成于心不忍,将府中仅存米粮拿出来,分给穷人,“将自家之米谷,发救于城内穷人;不得已,将家内母亲以及妇女首饰,贩卖充当军资”。但是,城内饥民数量庞大,忠王府存粮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如此,李秀成放民众外出,去曾国荃开设的“粥棚”觅食。

李秀成努力解决粮食危机,安抚饥民,结果反遭诬陷。洪氏兄弟说他私下收买人心,对太平天国怀有二心,李秀成也是欲哭无泪。《自述书》中,李秀成对此事可没少“吐槽”,遇上这么个“猪队友”,只能感叹英雄末路了。

宋永祺投敌,李秀成无辜躺枪

发放粮食赈济饥民,开城让难民外出,这是守城之常规方式,结果却遭诬陷,李秀成无处诉说。恰在此时,“宋永祺事件”发生,让李秀成陷入舆论漩涡,差点被处死。

宋永祺,何许人也?李秀成小舅子,暗中与九帅曾国荃联络投降事宜,结果被人告发,舆论哗然。宋永祺投敌,李秀成并不知情,可毕竟是小舅子,也逃不脱干系。补王莫仕葵斥责他:“尔做忠王,恐有不便”,意思是你忠诚度不行。

小舅子投敌,李秀成无辜躺枪,百口莫辩。此时,洪氏兄弟想借此机会,准备除掉李秀成。结果呢?李秀成威望高,没人敢抓。李秀成也不想将事情闹大,于是拿出银两,“送给”洪氏兄弟,以及参与审案人员,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率兵迎敌,天京陷落前一天,还袭击湘军营垒

李秀成内外交困,英雄末路,却并未放弃希望,他一直都在为突围做准备,并连续出击湘军,试图撕开防线缺口。3000兵马对付10万湘军精兵,李秀成除了采取突袭手段,别无选择。当然,李秀成之努力并未能扭转局势,只能延缓城池陷落之速度,苟延残喘而已。

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知,天京陷落前一天,他还亲自带兵出城,偷袭朱洪章大营,因兵力太少,没能取得成功。次日,湘军在城墙下“爆破”,李秀成带兵堵住缺口,抛掷火罐,烧死400湘军精兵,朱洪章仅以身免。

也许是李秀成守城太过卖力,区区3000兵马就让10万湘军吃尽苦头,曾氏兄弟害怕他押往北京后,将“军情”一一“爆料”,让清朝知道曾氏兄弟虚报战功之事,于是将其绞死,并篡改供词。本来,慈禧还想亲自审判李秀成,连圣旨都下发了,但圣旨没到,李秀成就没了,死无对证。

综上所述,天京陷落前一个月,李秀成内外交困:湘军10万精兵合围,城内粮草断绝;洪氏兄弟猜忌,昏招百出,公开劫掠民财。区区3000兵马,怎能扭转乾坤呢?李秀成明知不可为,却依然坚守到最后,对得起洪秀全授予他“万古忠义”四个字。

至于李秀成“投敌”一说,罗尔纲先生有专文论述,驳斥此观点。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李秀成自述》

更多文章

  •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学者: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达浩然说奇闻标签:灭门,清朝,诗人,李秀成,曾国藩,曾国荃,洪秀全,科学家,书法家,太平天国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晚清时期,中国出现一个短暂的政权——太平天国。而说到这个天国很多人也会想到在天京慷慨就义的李秀成。另外,李秀成在死前还留下过数万字的自述。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先在1963年的时候,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选择将家中珍藏百年的《

  • “忠王”李秀成的自述,为何到上世纪60年代才被公开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廷,太平军

    点击下方关注,旧闻有新说《清代通史》:志在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德难侔。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从此之后,西方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与之相伴的还有鸦片。“饥民地荒无人问,朝堂皆是饱腹臣。”国内,清廷腐败,朝纲不振,加上清朝皇室的横征暴敛,老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很多人甚至难有立

  • 李秀成眼中的“十误”: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曾国藩,石亚达,洪秀全,胡林翼

    1864年7月,忠王李秀成应两江巡守曾国藩之命,在狱中写了几万字,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总结为“十错”。他们分别是:林凤祥和李开芳参加过北伐,曾经支持过长北,秦日刚,林少章在湘潭的失败,天井事变,义王离开。主要的想法是不要求政府事务,授予太多的国王,不需要人才,政府混乱。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绝对支

  • 面对李秀成的鄙夷,曾国荃疯了!命令亲兵:割,给我一块块地割

    历史解密编辑:芳芳食录标签:李秀成,曾国荃,太平军,太平天国,洪秀全

    面对李秀成的鄙夷,曾国荃疯了!命令亲兵拿起刀,对着李秀成一划,顿时一块肉掉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还要从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城(今南京)沦陷说起。1864年4月,天京城被湘军合围,天王洪秀全去世。忠王李秀成带领仅余的三四千名太平军守城,城内粮草紧缺,情况危急。为了稳定军心,李秀成扶洪秀全15岁的长子洪天

  • 62年李秀成供词原稿公开,被曾国藩删除的2万字,暗含被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笙箫尽陌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太平天国,曾国荃

    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的头号人物,他在与清军和洋枪队的战斗中曾多次胜利。就是这样一位太平天国的主力将军,却在被曾国藩俘虏后,屈膝投降写下供状。从此,他被人视为叛徒。在《历史研究》中,戚本禹就对他这样评价说:"忠王不忠",并评判忠王李秀成没有将领气节,这也是供词未出前后世人们的普遍看法。直到1962年,曾

  • 李秀成“误解”一:不是不救陈玉成,而是实力不允许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陈玉成,石亚达,太平军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绝对顶梁柱,在东西两线同时迎战湘军、淮军,延续洪氏王朝命运的忠王李秀成,总体上评价非常高。洪秀全册封他忠王荣千岁,寓意是“万古忠义”;给他“秀”字,丝毫避讳,可见天王对他的态度。但是,李秀成有两点深受后世诟病:是否晚节不保,对藤县老乡陈玉成见死不救,坐视安庆沦陷。第一点,罗尔纲先生已

  • 李秀成犹豫不决:坑死慕王谭绍光,4万太平军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谭绍光,太平军,程学启,慕王,李鸿章

    1863年7月,李秀成10余万精锐在皖北挑战野外生存之极限后,无奈渡江返回天京;适逢大雨倾盆,中途又遭湘军彭玉麟水师截杀,太平军损失殆尽,只有一万余人回到天京。祸不单行,李秀成回到天京没多久,苏州大本营传来急报,淮军逼近城池,合围苏州,郜永宽等八大将即将叛投李鸿章。苏州危险,李秀成心急如焚,只好向洪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早期有哪些军事活动?如何逐步崭露头角?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清军,李秀成,太平军,陈玉成,洪秀全,古装片,历史片,军事活动,太平天国忠,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参加起义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二月,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建立,是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八月,太平军在桂平突破清军围困,经平南、藤县向永安州进军,路经藤县,李秀成就在这时加入了太平军

  • “万古忠义”李秀成:天京陷落时,忠王尽到了臣子本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曾国藩,太平天国,清军

    1859年底,李昭寿在江北投降胜保,李秀成处境非常被动。李昭寿,李秀成从两淮“捻军”挖掘过来的悍将,此时不但投降清朝,还引诱李秀成投降,这让洪秀全非常恼火。为防止李秀成投降,天王洪秀全不但扣押家属做人质,还封锁长江,不让他回京解释缘由。结果呢?李秀成坚守浦口,绝不投降清朝,洪秀全过意不去,便册封李秀

  • 李秀成的供词为何到60年代才公开! 因为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木子李趣闻录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太平天国,太平军,李秀

    朝代的更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旧的朝代因为腐败逐渐衰落才会被人们给推翻,我国历史中大部分新的朝代兴起是从农民起义开始的。农民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当他们的利益受到极大侵害、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就会迫不得已奋起反抗,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次大型的农民起义,比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瓦岗寨起义、黄巢起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