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西人朱熹竟在成都有宗祠 春熙路科甲巷还因他得名

江西人朱熹竟在成都有宗祠 春熙路科甲巷还因他得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天府新生活 访问量:551 更新时间:2023/12/8 8:41:28

成都、十陵、朱熹宗祠,我相信即便是热衷化旅游的人,也很难把这三个词语关联到一起。

在成都十陵明蜀家族墓地,也就是今天的青龙湖湿地公园里,居然有座规模不小的朱熹宗祠。本期内容,我们就讲讲这件和“考神”朱熹有关的趣事。

朱熹画像

朱熹,祖籍南徽州婺源 (今江西婺源县),出生在剑州尤溪 (今属福建建阳,也是他的埋骨地),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他所校订的《四书》后来成为科举应试科目。

据族谱记载,朱熹一共有4个儿子,在他去世后,其中3人回到了老家婺源,1人继续留在福建,这一支族人里,后来又有人去了广东。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1719年,朱熹第20世孙朱必达从广东五华县来到成都。

这里分享一个关于四川历史的小技巧,在四川旅行时,但凡看到人文遗迹历史上“曾损毁严重”或“来自外省”等字眼,大胆往“湖广填四川”猜几乎不会错。

洛带古镇博客楼

五凤溪古镇关圣宫

言归正传,朱氏族人来到成都后,在13支朱姓川人的支持下,在今天春熙路的科甲巷建了主祠。

前文我们曾提到朱熹校订的《四书》后来成为科举应试科目,于是每逢科举,便有学子去到科甲巷朱熹主祠拜“考神”,逐渐形成了去成都赶考必逛春熙路,逛春熙路必拜考神朱熹的风气,朱熹后人干脆把自家门前的巷子也改名“科甲巷”,意为“登科中甲”。

成都春熙路科甲巷

宗祠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加上春熙路那时已经是热门商圈,祭祀活动常受到影响,朱氏族人干脆在十陵一带建了陪祠。

沧海桑田,如今位于青龙湖湿地公园核心地段的陪祠,成了四川唯一的朱熹宗祠。

经过近一年的修缮,朱熹宗祠恢复了一殿六堂一书院的格局,即文公殿、赣粤堂、入蜀堂、贤孙堂、庶裔堂、神佛堂、报本堂、文公书院(书院待建)。

青龙湖湿地朱熹宗祠

赣粤堂和入蜀堂揭示了成都朱熹宗祠的由来。庶裔堂原用于供奉为宗祠修建出过力的那13支非朱子后裔的朱姓川人,现在供奉明朝所有的皇帝,我个人觉得,不妨再发展发展“本土化战略”,把十三代明蜀王也请进来。

贤孙堂原本供奉4位朱氏祖先,后来朱德朱老总的儿媳赵力平来到朱熹宗祠认祖归宗,这件事情对朱熹宗祠后来的修缮影响不小,所以贤孙堂今天便用来供奉朱德。理论上来说,朱老总也好,明皇、明蜀王也好,应该统统放在贤孙堂,不过介于祠堂还未正式落成,加上庶裔堂13支朱姓川人还待确认中,才有了今天的布置。

另外,文公殿的左右两边还设置有男女殡室,这解释了为什么科甲巷主祠变成“网红打卡地”后,“拜考神”和祭祀活动的冲突。

青龙湖湿地朱熹宗祠

据朱氏后人介绍,每年春分,四川各地的朱熹后人将会来到朱熹宗祠举行传统“春灼”祭祀活动。那时青龙湖湿地公园樱花正好处于盛放期,不如踏青赏樱,顺便拜拜“考神”。

地图地址

更多文章

  • 解读四书集注说朱熹,大事难事看担当,小事琐事看修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朱熹,四书集注,孟子,科举,儒学

    儒学在无数儒家弟子的奋斗下,成就了2000多年的主流文化地位。最牛的一个人,一定是朱熹!他写下一本《四书集注》,把儒家的四部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变成了科举教材。《四书集注》形成了朱熹的理学思想根基,被统治者定为官方参考书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集注》对朱熹到底有多重要?朱熹临

  • 高清经典 | 朱熹《复允夫纠掾书》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朱熹,贤弟,宋朝,理学家,复允夫纠掾书

    朱熹《复允夫纠掾书》纵33.5厘米、横45.3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朱熹,字符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之一,工书法,用笔沉着顺畅,洒脱自然。释文:七月六日,熹顿首。前日一再附问,想无不达。使至承书,喜闻比日所履佳胜。小一㛐(嫂)千一哥以次俱安。老拙衰病,幸未即死。但脾胃终是怯弱,饮食小失节,便觉不快。兼作

  • 齐白石传人汤发周书小楷,宋代朱熹的《劝学诗》,告戒年轻人惜时

    历史解密编辑:齐白石书画院标签:齐白石,朱熹,劝学诗,汤发周,小楷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出自宋代朱熹的《劝学诗》,全文如下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是齐白石传人、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白石山堂文化传媒的首席运营官-汤发周先生用切身体会告戒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因其“易老”、

  • 朱熹家训仅317个字,却亿万人收藏——只因其太有价值了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朱熹,孔子,宣扬,朱子家训,礼义,修身

    《朱子家训》朱熹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

  • 被朱熹陷害入狱的青楼才女,最终惊动皇上,从良后嫁入皇家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朱熹,才女,岳飞,严蕊,青楼,皇上,宋朝,卜算子

    浙江台州天台县,有座军营,营中有一营妓叫严蕊,字幼芳。她姿色超群,技艺不凡,是一位超级明星,是营中的头牌。严蕊自小擅长弹琴下棋,能歌善舞,不仅会演奏各种乐器,而且字写得不错,更重要的是,她的容貌非常出众,如此条件,不成为明星,才是不正常的。现今的演艺界,有如此条件的,也没有几个。令今天的明星晕菜的是

  • 一代大儒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朱熹,皇帝,儒家,宋朝,王守仁,唐仲友,伪君子

    如果说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朱熹可以说是三圣了!朱熹配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之一,在儒家文化中,地位崇高,影响巨大。他最有名的话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其实,原话是存天理,遏人欲)。老朱一辈子以“道学”先生自居,给这儿立立规矩,给那儿正正名分,特别是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俨然一副反三俗的

  • 朱熹的“三纲五常”延续了几百年,但他阻止佛教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朱熹,佛教,宗教,僧侣,道教

    朱熹主张“三纲五常”“女性缠足”等,一直延续了几百年。朱熹也曾经阻止佛教,但是他却没有成功。宋代,佛教已超越了读经义、释佛典的研习记诵,注重对人心性的体认与感悟。同时佛教对佛教义理进行通俗化解读与讲演,在伦理道德方面逐渐向儒家思想接近,同时宋代儒学吸收容纳了佛道二教思想,形成独具特色的宋代理学,于是

  • 第2216期: 倔强的朱熹 (外一篇)

    历史解密编辑:乡村精短文学标签:朱熹,孔子,纪纲,义理

    文/ 孙延宜(山东)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大学者,后人称其学术“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格物致知”是朱熹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贯穿于朱熹政治思想、学术成就、讲学与教育实践的始终。朱熹一生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要求皇帝,认为“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

  • 古来圣贤皆寂寞,“存天理,灭人欲”让朱熹背负了世人无尽的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尘谷行知标签:灭人欲,朱熹,王守仁,人欲,圣贤,道心

    文字/尘谷行知“存天理,灭人欲”这六个字让朱熹背负了世人无尽的骂名,其实他老人家真的太冤枉了,因为后来人大都搞不懂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微妙关系,误解为把作为人的一切欲望都剔除掉。看来,古来圣贤确实皆是寂寞的,世俗人不会去骂佛家的“戒欲”,却反过来去骂人家一个读书人的“灭人欲”,这算什么事呀?儒家十六字心

  • 朱熹: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学生们傻眼,却被10岁小孩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美妃爆笑社标签:朱熹,孔子,史书,崇祯,宋朝,王守仁,儒家思想

    中国通史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们看到的每一个短小的名词,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历史演变。我们的一切都那么厚重。这句话很沉重,因为它表达了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不寻常。一双筷子,一张纸,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其实都包含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甚至是无数代人的心血。但我们都对此习以为常,所以如果有人突然问起我们习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