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
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
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
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
怨者以直报之,
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
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
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
若衣服之于身体,
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
可不慎哉。
《朱子家训》翻译及解读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别号紫阳,又号晦庵,祖籍江西婺源,是南宋时期集理学之大成者,一位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教育家,著作众多。《朱子家训》是朱熹关于治家方面的一篇重要著作,是朱熹一生立身处世、修身齐家的经验总结。
《朱子家训》也称作《朱文公家训》,原载《紫阳朱氏宗谱》,全文三百余字,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尊为千古“治家之经”。《朱子家训》字字珠玑,文句工整对仗,言辞清晰流畅,具有极强的感召力,流传较广,八百年来,不仅成为朱氏家族教育后代的名篇,也成为其它姓氏教育后代的范本,其所蕴含的理性思想,对于现代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朱子家训》虽寥寥数百字却言简意赅、文意深广,实为修身、齐家、安身、立命之典范。若能日日读诵并身体力行,定能获得吉祥圆满的人生。
翻译
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
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
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
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
作人的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
作为弟妹,则要恭敬兄长。
作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
作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
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
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
遇见老者,当有尊敬之心;
看见幼者,当有慈爱之心。
对品德高尚的人,虽然年纪比我小,我也应当尊敬他;
对那些素行不端者,虽年纪比我大,我们也该离他远点。
千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更不可以仗侍着自己的长处而自以为了不起。
对人有恨意,化解之道就在于检查自己是否站在合于道义的一方;
对于那些自己所怨恨的人,则应以平直的心态,正常地对待他们。
随便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当心平气和地接受。
别人有小过错,则应有包容之心;
别人犯了较大的过错,则应将正确合理的作法明白告诉他。
不要以为只是一件小小的善事而不去做,更不可以认为是小小的坏事而大胆地去做。
别人的缺点,(面对他人时)我们应帮他稍加掩盖;
别人的优点,则应该帮他宣扬。
处世不应为了私事而与人结仇;
治家更要注意不可因为私心而有不公平的作法。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有妒贤嫉能的心态。
遇到不顺的事情,切勿因气愤而求一时之快;
不要违背正常的行为规范而去伤害别的物体。
遇有不合正义的发财机会,则应该放弃;
遇到合情合理的事情,则不妨从事。
古圣先贤所流传下来的经典,不可以不读;
待人的合理规范与处世的正当态度,则不可不知。
对后代子孙,不能不重视教育;
对仆人帮佣,则必须能体谅关怀。
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不可不尊敬;遇到灾变打击,则不可不相互扶持。
谨守本分,必须有赖于了解做人的基本规范;
而我们一生的命运,则是由老天来决定。
一个人能做到以上各点,则老天必定会来相助的。
这些基本的道理,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做的。
就像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是每天都不可离开,每天都不可缺少的。我们对这些基本的生活道理,怎可不重视呢?
01
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感悟】鲁定工曾经问孔子:“君主使用臣子,臣子服事君主,各自应该怎么样呢?”孔子认为:“君主应该依照礼来使用臣子,臣子应该忠心地服事君主。”以礼行事,是实行仁德的基本保障,脱离了礼的实践,仁也就流于空谈,而没有仁德核心价值观指导,那么礼也仅仅是空具条文。君仁臣忠这是相互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02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感悟】身为父母者,理应尽到父母的责任。但是这份责任不是简单粗暴的棍棒加胡萝卜,做到张弛有度,适当教育。以慈爱之心感化孩子,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精神上树立起一个标杆。身为人子者,所谓孝,不仅仅是吃穿用度之养,这是最基本的底线,理想之孝应该是和颜悦色以奉双亲。
03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感悟】兄长既年长于小弟,自当亲爱扶持兄弟。弟弟作为后辈最尊贵的品质就是恭敬谨慎。
04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感悟】夫妇之道,以和为贵。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
05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感悟】对待师长应该以礼相敬,朋友之间贵在一个“信”字,人无信不立。敬老爱幼,人之常情。
06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
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感悟】年龄并不是待人的唯一标准,不能做好好先生、乡愿,见到什么人都点头哈腰。只要是有德君子,虽然比我小,也要尊敬对待。对于那些无德之人,即使比我年长,也要远离三尺。
07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
随所遇而安之。
【感悟】不要轻易谈论别人的长短,不可到处炫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
08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
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感悟】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这才是大度之人,明智之举。
09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感悟】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这才是对待他人错误的正确态度,切不可幸灾乐祸。
10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感悟】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
11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感悟】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
12
守我之分者,礼也;
听我之命者,天也。
【感悟】谨守本分,必须有赖于了解做人的基本规范;而我们一生的命运,则是 由老天来决定。
13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
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
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感悟】一个人能做到以上各点,则老天必定会来相助的。这些基本的道理,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做的。就像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是每天都不可离开,每天都不可缺少的。我们对这些基本的生活道理,怎可不重视呢?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