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大儒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吗?

一代大儒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遇旧人 访问量:1893 更新时间:2023/12/29 6:52:12

如果说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朱熹可以说是三圣了!朱熹配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之一,在儒家文化中,地位崇高,影响巨大。他最有名的话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其实,原话是存天理,遏人欲)。老朱一辈子以“道学”先生自居,给这儿立立规矩,给那儿正正名分,特别是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俨然一副反三俗的斗士形象!

关于朱熹“扒灰”的传闻,出自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的奏章。1196年冬,监察御史沈继祖上书宋宁宗,弹劾朱熹十大罪状,其中包括“不忠于国”、“不敬于君”、“玩侮朝廷”等,还说朱熹曾携两位尼姑去旅游,然后引诱,有了苟且之事,后纳尼妾,此为“诱引尼姑以为宠妾”之罪;还说朱熹的儿媳在丈夫死后怀了身孕,此为“家妇不夫而孕”,丈夫死了还会怀孕?无非是公公的功劳嘛,于是,朱熹便有了“扒灰”的恶名。“诱引尼姑以为宠妾”、“家妇不夫而孕”,就是后人指责朱熹为“假道学、伪君子”最喜欢引用的罪证。

中国人高度重视个人品德,古人讲修齐治平,修身是一切的基础!个人品德好,可以做官、立牌坊;个人品德有问题,一切白搭,就算你满腹经纶,也一钱不值!所以,攻击别人最厉害的一招就是找品德问题,特别是男女作风问题。

其实,朱熹也没少用这招来对付他的政敌。比如当年他要办台州知府唐仲友,就从与唐相好的妓女严蕊下手,开展刑讯逼供,非要让人家承认通奸!谁承想,严虽然是风尘女子,却不属于“婊子无情”之流,宁死不屈。最后,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后来朱熹被调走,岳飞的三儿子岳霖上任后,才放了严姑娘。被释前,严姑娘写了一首词: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当时朱熹是宁宗的老师,宁宗为何对自己的老师下手?这是因为朱熹确实就是个书呆子,他秉性耿直,曾经在宋孝宗时期连上六本奏疏,弹劾贪赃枉法的台州知府唐仲友,得罪了一大批权贵。宁宗继位后,经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出任焕章阁待制兼待讲,即是皇帝的顾问,又是皇帝的老师。朱熹虽然65岁了但心智并不成熟,他总想以老师的身份当皇帝的家,一边面奏“克己自新,遵守纲常”一面还要干预皇帝的生活,劝诫皇帝远离近臣,逼得宁宗只能客气的说:“您老年岁大了,我担心您难以站着讲授,还是去做个宫外官吧!”但是朱熹依然不知趣,动不动就以辞官胁迫皇帝,宁宗只好假意挽留。

程朱理学对后世影响很深,在元明时期,几乎不容置疑。一直到明武宗时期,王阳明的“心学”的诞生,才在群魔乱舞的儒家思想中开辟出了一条靠谱的路来。尽管王阳明被称为“儒家最后一位圣人”,但他那有着“中国古典唯心主义思想最巅峰”的“心学”的影响力远没有“理学”的影响力大。究其原因的话,是王阳明的弟子们不如朱熹的弟子们给力啊。

更多文章

  • 朱熹的“三纲五常”延续了几百年,但他阻止佛教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朱熹,佛教,宗教,僧侣,道教

    朱熹主张“三纲五常”“女性缠足”等,一直延续了几百年。朱熹也曾经阻止佛教,但是他却没有成功。宋代,佛教已超越了读经义、释佛典的研习记诵,注重对人心性的体认与感悟。同时佛教对佛教义理进行通俗化解读与讲演,在伦理道德方面逐渐向儒家思想接近,同时宋代儒学吸收容纳了佛道二教思想,形成独具特色的宋代理学,于是

  • 第2216期: 倔强的朱熹 (外一篇)

    历史解密编辑:乡村精短文学标签:朱熹,孔子,纪纲,义理

    文/ 孙延宜(山东)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大学者,后人称其学术“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格物致知”是朱熹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贯穿于朱熹政治思想、学术成就、讲学与教育实践的始终。朱熹一生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要求皇帝,认为“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

  • 古来圣贤皆寂寞,“存天理,灭人欲”让朱熹背负了世人无尽的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尘谷行知标签:灭人欲,朱熹,王守仁,人欲,圣贤,道心

    文字/尘谷行知“存天理,灭人欲”这六个字让朱熹背负了世人无尽的骂名,其实他老人家真的太冤枉了,因为后来人大都搞不懂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微妙关系,误解为把作为人的一切欲望都剔除掉。看来,古来圣贤确实皆是寂寞的,世俗人不会去骂佛家的“戒欲”,却反过来去骂人家一个读书人的“灭人欲”,这算什么事呀?儒家十六字心

  • 朱熹: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学生们傻眼,却被10岁小孩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美妃爆笑社标签:朱熹,孔子,史书,崇祯,宋朝,王守仁,儒家思想

    中国通史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们看到的每一个短小的名词,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历史演变。我们的一切都那么厚重。这句话很沉重,因为它表达了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不寻常。一双筷子,一张纸,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其实都包含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甚至是无数代人的心血。但我们都对此习以为常,所以如果有人突然问起我们习以为

  • 杨陌书朱熹《春日》横幅

    历史解密编辑:漫斋艺术标签:朱熹,光景,横幅,杨陌书,古典乐,填词人,音乐专辑,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爱缪单曲)

    宋·朱熹《春日》69cm×138cm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养心,成人,厚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朱熹,儒家,孔子,风俗,养心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宗旨是“成人之道”或“人文化成”,即培养人使之具备高尚的人格境界。因此,中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人格精神的塑造与培养,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为此采取了多样的教育方式,其中审美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方法。先秦的孔子就注意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他特别重视“诗教”和“乐教”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 朱熹问10岁小孩,为何买东西不叫买南北?小孩一语道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朱熹,唐仲友,青楼,大儒,理学家

    西语是西方理性主义的产物,多具有逻辑性和思维辩证性,而汉语具有多义性、审美性等特点偏向感性色彩。其次,汉语历史悠久被分为了四个时期: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代、现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全国各地可能都有不同的方言,但“买东西”这一常用语是人人皆知,可大家都明白地买东西,却也是

  •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朱熹,汉语,夫子,理学,理学家

    在我国古代的朝代更迭中,不断有思想学派占领着思想高地。自春秋战国以来,儒道法墨等等学家不断发展,南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兴盛。朱熹本人作为理学代表也常在众多百姓面前开办学堂以“教化百姓”,让百姓们对世界万物有所认知。朱熹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并不局限于简单的“念书本”,而是在日常事物中善于发问,引导

  • 朱熹问学生, 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 10岁小孩一语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战小七标签:朱熹,孔子,讲学,宋朝,白鹿洞,儒家思想

    国际汉语水平考试里面的考题,在许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来,大多是非常小儿科的。然而这只是因为汉语母语者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中,潜移默化之下非常熟悉汉语的各种语法了,所以才会觉得简单。其实在很多外国人看来,汉语是非常难学且难理解的语言。就用一个“东西”举例,东西这个词不止能指代方位,还能表示物品、人物等

  • 从朱熹与吕祖谦丧葬观看“江南无族葬”辨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朱熹,吕祖谦,“江南无族葬”辨,家礼,家范,韩琦

    20世纪中叶以来,浙江及其附近地区清理的两宋墓葬,尤其是南宋墓葬,数目众多。但是,宋墓的系统整理和综合性研究并不为学术界所重视。《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是一部较为系统介绍考古发掘的南宋墓葬的学术论著。澎湃新闻经授权选刊《“江南无族葬”辨》一文。该文从风水、朱熹与吕祖谦丧葬观的差异来辨析古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