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朱熹陷害入狱的青楼才女,最终惊动皇上,从良后嫁入皇家

被朱熹陷害入狱的青楼才女,最终惊动皇上,从良后嫁入皇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斯基栀子 访问量:375 更新时间:2024/1/10 1:40:34

浙江台州天台县,有座军营,营中有一营妓叫严蕊,字幼芳。她姿色超群,技艺不凡,是一位超级明星,是营中的头牌。

严蕊自小擅长弹琴下棋,能歌善舞,不仅会演奏各种乐器,而且字写得不错,更重要的是,她的容貌非常出众,如此条件,不成为明星,才是不正常的。

现今的演艺界,有如此条件的,也没有几个。令今天的明星晕菜的是,严蕊还能写诗填词。

严蕊善于交际,服务态度又好,有不少人竟不远千里登门拜访。当然,得要大把的银子。

唐与正,当时台州的知府,很会享乐的一个官员,他的宴会,几乎每次都有严蕊的身影。曾经有一次,唐与正以“红白桃花”为题,让严蕊现场作词,严蕊稍加思索,即成《如梦令》一首。

《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唐与正听后十分高兴,也很赞赏严蕊的才华,就赏了她两匹细绢。

又有一次,是七月七日,一个叫谢元卿的读书人,豪爽大方,是唐与正的座上宾。他早就听说过严蕊的大名,有意试探严蕊的才气,就让严蕊以“谢”为韵填一首词。就在大家举杯畅饮之际,一首《醉鹊桥》完成了。

醉鹊桥严蕊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不知是因为人美,还是因为歌美、舞美,抑或是才华过人,谢元卿陶醉了,彻底被严蕊征服了,于是在严蕊的住处待了半年多,一直到花光身上所有的钱。谢元卿本是带着巨款旅游的,如今囊中羞涩,只好悄悄回家了。

后来,朱熹以渐东提举的身份巡察台州。人还没有到台州,投诉唐与正腐败的人就络绎不绝,朱老夫子认定唐与正不是个好官(其实南宋清官不多,唐与正和大多数官僚一样,并不是很过分的),便下定决心要收拾唐与正,一连向朝廷上了六七份奏折,可都石沉大海(唐与正朝里有人)。

这让朱老夫子很不爽,他是高举道德大旗的圣人,他的哲学是“存天理,灭人欲”,如此道德败坏的人还是一州之长,天理何在?

既然在朝廷扳不倒你,我只有另辟蹊径了。听说你与严蕊关系暧昧,那就从她那儿开刀吧。根据大宋的律法,官员如果与官妓(或营妓)有性交往,是要受处分的。如果坐实,不经朝廷,我朱熹就可以惩治唐与正(当然得向朝廷备案)。

严蕊被投入大牢,尽管严刑拷打,可她没有说一句唐与正的坏话。

朱熹有些郁闷,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尽快拿到证据,朱熹决定异地审查,将严蕊移交绍兴府审(据说绍兴知府是朱熹的学生)。

再次严刑拷打,一样毫无结果,便派狱吏诱供,说:“你的罪行并不严重,即使认了,也不过是打一顿板子而已,如今屡受皮肉之苦,这是何苦呢。”严蕊回答说:“我是个低贱的人,但做人要有底线,说话要讲良心,怎么能胡说八道,平白败坏太守清白的名声呢!”

狱吏无话可说,但狱吏有上峰的命令,也有使不完的力气,严蕊再次被狠狠打了一顿。

案件毫无进展,朱熹很纠结。迟迟拿不到证据,让各种传言快速扩散,以至传到了皇帝的耳中。不像话,太不像话了,你们不要官面,我朝廷还要颜面。一道圣旨,调走了朱熹,调来了岳霖一岳飞的三儿子。

岳霖不像朱熹那样在意“道德文章”,他只是觉得严蕊可怜。岳霖让她写一首词,陈述自己的冤情,严蕊不假思索,当即吟了一首《卜算子》。

卜算子严蕊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她在词中讲述自己堕落风尘,非为自愿,希望地方官能为己作主,重获自由生活。“山花插满头”,就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此词反映了一被压迫被侮辱的弱女子渴望自由生活的心情,因而流传甚广。

岳霖不仅判严蕊无罪,还撤销了她营妓的身份,允许她嫁人。据说,严蕊嫁给了一位和皇室有关系的人,但不是妻而是妾,此后就没有消息了。

自古红颜薄命,才女命薄,红颜加才女的严蕊,能有如此结局,在封建的旧社会,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标签: 朱熹才女岳飞严蕊青楼皇上宋朝卜算子

更多文章

  • 一代大儒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朱熹,皇帝,儒家,宋朝,王守仁,唐仲友,伪君子

    如果说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朱熹可以说是三圣了!朱熹配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之一,在儒家文化中,地位崇高,影响巨大。他最有名的话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其实,原话是存天理,遏人欲)。老朱一辈子以“道学”先生自居,给这儿立立规矩,给那儿正正名分,特别是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俨然一副反三俗的

  • 朱熹的“三纲五常”延续了几百年,但他阻止佛教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朱熹,佛教,宗教,僧侣,道教

    朱熹主张“三纲五常”“女性缠足”等,一直延续了几百年。朱熹也曾经阻止佛教,但是他却没有成功。宋代,佛教已超越了读经义、释佛典的研习记诵,注重对人心性的体认与感悟。同时佛教对佛教义理进行通俗化解读与讲演,在伦理道德方面逐渐向儒家思想接近,同时宋代儒学吸收容纳了佛道二教思想,形成独具特色的宋代理学,于是

  • 第2216期: 倔强的朱熹 (外一篇)

    历史解密编辑:乡村精短文学标签:朱熹,孔子,纪纲,义理

    文/ 孙延宜(山东)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大学者,后人称其学术“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格物致知”是朱熹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贯穿于朱熹政治思想、学术成就、讲学与教育实践的始终。朱熹一生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要求皇帝,认为“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

  • 古来圣贤皆寂寞,“存天理,灭人欲”让朱熹背负了世人无尽的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尘谷行知标签:灭人欲,朱熹,王守仁,人欲,圣贤,道心

    文字/尘谷行知“存天理,灭人欲”这六个字让朱熹背负了世人无尽的骂名,其实他老人家真的太冤枉了,因为后来人大都搞不懂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微妙关系,误解为把作为人的一切欲望都剔除掉。看来,古来圣贤确实皆是寂寞的,世俗人不会去骂佛家的“戒欲”,却反过来去骂人家一个读书人的“灭人欲”,这算什么事呀?儒家十六字心

  • 朱熹: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学生们傻眼,却被10岁小孩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美妃爆笑社标签:朱熹,孔子,史书,崇祯,宋朝,王守仁,儒家思想

    中国通史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们看到的每一个短小的名词,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历史演变。我们的一切都那么厚重。这句话很沉重,因为它表达了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不寻常。一双筷子,一张纸,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其实都包含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甚至是无数代人的心血。但我们都对此习以为常,所以如果有人突然问起我们习以为

  • 杨陌书朱熹《春日》横幅

    历史解密编辑:漫斋艺术标签:朱熹,光景,横幅,杨陌书,古典乐,填词人,音乐专辑,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爱缪单曲)

    宋·朱熹《春日》69cm×138cm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养心,成人,厚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朱熹,儒家,孔子,风俗,养心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宗旨是“成人之道”或“人文化成”,即培养人使之具备高尚的人格境界。因此,中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人格精神的塑造与培养,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为此采取了多样的教育方式,其中审美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方法。先秦的孔子就注意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他特别重视“诗教”和“乐教”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 朱熹问10岁小孩,为何买东西不叫买南北?小孩一语道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朱熹,唐仲友,青楼,大儒,理学家

    西语是西方理性主义的产物,多具有逻辑性和思维辩证性,而汉语具有多义性、审美性等特点偏向感性色彩。其次,汉语历史悠久被分为了四个时期: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代、现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全国各地可能都有不同的方言,但“买东西”这一常用语是人人皆知,可大家都明白地买东西,却也是

  •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朱熹,汉语,夫子,理学,理学家

    在我国古代的朝代更迭中,不断有思想学派占领着思想高地。自春秋战国以来,儒道法墨等等学家不断发展,南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兴盛。朱熹本人作为理学代表也常在众多百姓面前开办学堂以“教化百姓”,让百姓们对世界万物有所认知。朱熹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并不局限于简单的“念书本”,而是在日常事物中善于发问,引导

  • 朱熹问学生, 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 10岁小孩一语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战小七标签:朱熹,孔子,讲学,宋朝,白鹿洞,儒家思想

    国际汉语水平考试里面的考题,在许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来,大多是非常小儿科的。然而这只是因为汉语母语者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中,潜移默化之下非常熟悉汉语的各种语法了,所以才会觉得简单。其实在很多外国人看来,汉语是非常难学且难理解的语言。就用一个“东西”举例,东西这个词不止能指代方位,还能表示物品、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