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定军山之战简介定军山之战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定军山之战简介定军山之战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16 更新时间:2024/2/14 16:45:22

定军山之战简介:定军山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定军山之战详细过程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定军山之战简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

刘备率精锐万余人,分十部夜袭张郃,张郃率亲卫奋战反击,刘备不能克,夏侯渊派张郃守备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备鹿角南部。

刘备于是全力猛攻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遂分军一半往救张郃,于是刘备又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趁夏侯渊前去救火,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渊军,夏侯渊遂战死。谥曰愍。

定军山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建安十九年(214年),当刘备破刘璋、攻克成都后不久,曹操也攻占汉中。

汉中与蜀唇齿相依,蜀若不控制汉中,它的京师成都的安全就时刻要受到曹军的威胁。因此刘备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入汉中,进屯汉中西面的门户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与曹军守将夏侯渊争夺汉中,但两军相持一年多,互有胜负。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复率蜀汉大军进击汉中,与张郃守备的阳平一线酣战连年而未有突破性进展。攻的艰难,守的顽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听从法正的谋划,率军强渡沔水,直插定军山,占据了定军山有利的地形,曹军夏侯渊部来争,定军山之战就此打响。

定军山之战主要人物

一、黄忠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郡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

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

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刚侯。

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三国演义》里,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其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而黄忠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二、夏侯渊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常常出敌不意,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征伐关中与凉州,斩梁兴、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屠各等外族势力,虎步关右。

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在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谥曰愍侯。

定军山之战详细过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一月,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法正向刘备进言:“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遂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建议刘备乘机攻取汉中:“此盖天以予我,时不可失也。”

刘备采纳此建议,遂决定发兵北进,攻取汉中.

次年春,刘备以诸葛亮总理益州(今成都)后方兵粮补给,以征虏将军巴西太守张飞、平西将军马超等率吴兰、雷铜等将,先进攻下辨(今甘肃成县);刘备与法正率翊军将军赵云、讨虏将军黄忠、牙门将军魏延等,向汉中进军。

时曹操已进爵为魏王,以征西将军夏侯渊驻守阳平关(今勉县老城西),平寇将军徐晃驻军马鸣阁道(今四川广元西北),荡寇将军张郃守广石(今勉县西)。

二月,张飞进攻固山(今甘肃成县南山),扬言要断曹洪军后路。曹洪进击张飞、吴兰。吴兰战败,被斩杀。张飞、马超引兵退走。

四月,刘备攻马鸣,派将军陈式断绝马鸣阁道。魏军徐晃率兵截击,陈式军堕落山谷伤亡众多。不久,马鸣阁道为刘备军攻克。刘随即进攻广石及阳平关,夏侯渊与徐晃、张郃集兵抗击,刘备屡攻不克,遂急书益州增兵。

诸葛亮征询从事杨洪意见,洪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于是诸葛亮迅速调集兵力,派往汉中,增援刘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久攻阳平关仍未克,乃引军南渡汉水,于定军山前扎营。夏侯渊率兵前来争山,筑围与刘备军相峙,自率轻兵守南围,以张郃守东围。

刘备军乘夜先攻东围,张郃军首战不利,渊分兵助郃。于是刘备用法正计策,命黄忠数次鼓噪而不攻,使夏侯渊松懈戒备,而后突然进攻南围,摧锋进击,势不可挡,渊军大败,黄忠刀劈夏侯渊于定军山下。

夏侯渊死,张郃急忙退守阳平关。魏军失帅,慌乱不知所为。督军杜袭和司马郭淮号令军中:“张将军国家名将也,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举张郃为主将,出兵安阵,军心方定。

次日,刘备欲再渡汉水攻阳平关。魏军诸将以为众寡不敌,欲以水为阵阻击刘备军。郭淮认为:“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阵,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之,备可破也。”刘备见魏军退后远水布阵,迟疑而不敢渡江。

三月,魏王曹操以汉中危急,自长安出斜谷道,亲临汉中指挥作战。刘备集中兵力,扼险据守,不与交锋,拖延时间,消耗魏军。刘备派黄忠引兵袭取魏军北山下粮库,黄迟迟未回,又派赵云率数十骑前往侦视。

赵与魏军突然遭遇,即勇猛冲其前阵,魏军大乱,赵且战且退。魏军散而复合,追至赵云营下。时沔阳长张翼正想关闭营门据守,赵云玩起了“空城计”,让兵士大开营门,偃旗息鼓。魏军到赵云营前,疑有埋伏,不敢再追而回。

此时,赵云令士卒擂鼓震天,以劲弩于后追射,魏军惊骇慌乱,自相践踏,堕入河水溺死者无数。次日晨,刘备至赵云营视察,赞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魏军与刘备军对峙月余,士卒逃亡甚多,军粮接应不上,士气低落。五月,曹操以“鸡肋” 为口令放弃汉中,撤军北还。

七月,刘备自立汉中王,于沔阳(今勉县)旧州铺筑坛,陈兵列众,马超等46人上书东汉朝廷,请立刘备为王。群臣陪位,读祭讫,戴上王冠,就王位。

以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率兵屯守汉中。刘备率兵回成都,次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从此,汉中遂成为蜀汉的北大门、诸葛亮伐魏的根据地。

定军山下摆战场,刀劈夏侯阵前亡。这一战,奠定了蜀汉基业,开辟了三国鼎立局面,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战。从此,中国进入了三国时代。

如何评价定军山之战?

定军山之战是汉中之战的一部分,是汉中争夺战的前奏,也是打破蜀魏两军汉中长久对峙僵局的关键一役。

夏侯渊血洒定军山,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成就了蜀汉老将黄忠的英名和蜀汉王朝的事业。黄忠因杀了夏侯渊而从“讨虏将军”进位为“征西将军”,刘备在汉中称王时又擢拔其为“后将军”,位与关羽、张飞、马超同列。

因夏侯渊的离世和定军山的失守,而使刘备在汉中战事中的成果不断扩大,以至于曹操亲临汉中也挽回不了败失汉中的结局。

曹军于219年5月撤出汉中战场,也就默认了与刘备继赤壁之战后又一次较量的失败。从此,汉末军阀混战的局面被鼎立态势所取替,三分天下的格局得以确立,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段——三国。

正如曹操在汉中所言,他在完成了对荆州、汉中的争夺后,未能一举发动对益州的争夺,是不明智的。这样战略部署的后果是导致了刘备最终在巴蜀立足脚跟,进而为保障川中的地盘,转而向汉中等地发动进攻,从而延伸了刘氏集团在西南以及长江上游的势力范围,为最终三国鼎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安帝司马德宗生平经历简介晋安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安帝司马德宗生平简介:晋安帝的经历是怎样的?晋安帝究竟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晋安帝司马德宗生平简介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司马德宗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419年驾崩。时

  • 位面之子刘秀是什么时候称帝的 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时河北地区形势极为复杂而混乱,铜马、大肜、高湖、重连等各路农民军,多则十数万,少则数万,四处流蹿劫掠,地主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也往往建筑坞堡,募兵割据。刘秀以汉官的身份巡查河北,所到之处考察官吏,释放囚徒,废除王莽的苛政,最重要的是,他恢复了被王莽改变的所有汉朝官名和地名。这后一项虽是表面文章

  • 东汉建立后刘秀实行了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都城定在洛阳,因此历史上称此王朝为东汉或后汉,以与刘邦建立的西汉或称前汉朝相区别。东汉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朝代,它并非从废墟中新建起来的政权,相反,它延续了大部分西汉朝的典章制度,也延续了大部分西汉朝的社会矛盾。光武帝不像王莽那样鲁莽,他希望用比较和缓的方式来改革社会,削弱矛盾。他首

  • 党锢之祸什么意思 党锢之祸的起因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延熹九年(166),李膺又办了一个案子,成为政治风暴的导火索。河内有一名善于预测吉凶的术士,靠着他三寸不烂之舌,和许多宦官都套上了交情,甚至一度被引见给汉桓帝。他从宦官们口中得知,朝廷不久就会颁布大赦令,于是就怂恿儿子趁机去杀死了仇人。案件被送到司隶校尉李膺处,李膺核实无误,正准备判决,朝廷的大赦令

  • 西汉与匈奴:汉武帝是如何开始反击匈奴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从建国以来一直受匈奴的欺负,因为打不过人家,所以一直都是和人家笑脸相迎和亲送东西。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这个局面终于要改变了。汉武帝先是在马邑城设下伏兵要全歼匈奴主力,虽然匈奴人机灵逃走了,可汉匈之间也算是真正宣战了。后来汉武帝几次派兵攻打匈奴,在战斗中卫青成长了起来。公元前127年,卫青率领汉军一

  • 东汉统一战争:东汉什么时候完成了天下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眉军的主要成员都是失去土地的贫民,他们虽然拥立刘盆子做皇帝,却根本没有建立一个完整而巩固的政权的能力,进入长安城后更是重蹈更始帝的覆辙,将领内讧,士卒抢掠,搞得一团糟。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豪强、地主们只得联合起来,建筑坞堡自保,以对抗赤眉军。赤眉数十万大军很快就消耗光了城中的粮草,于是放一把火烧光了

  • 汉桓帝时期为什么宦官可以乱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政变就发生在梁皇后去世的当年(159)。虽是厕中密谋,梁冀也很快就探查到了蛛丝马迹,他立刻派中黄门张恽统率禁军,把守宫廷。具瑗指责张恽“擅自入殿,图谋不轨”,派人把他捉了起来。看到时机紧迫,桓帝就亲到前殿坐镇,把内朝的尚书们都召集起来,分派士兵守卫皇宫。然后派具瑗和司隶校尉张彪一起率领羽林军和虎贲军

  • 外戚是什么意思 东汉外戚势力是什么时候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炟是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生母贾贵人,是明帝马皇后的表姐妹。因为马皇后没有生子,明帝就把小刘炟托付给她抚养,并且说:“人不一定要自己生孩子,但一定要自己来抚养孩子。”刘炟19岁继位,是为东汉孝章皇帝,尊马氏为皇太后。他一直把马氏当作亲生母亲一般孝顺,把马氏的娘家人当作自己关系最近的亲戚,给予无微不

  • 第二次党锢之祸是怎么回事 和黄巾起义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二次党锢之祸的规模比第一次更大,所牵扯到的范围也更为广泛。年仅14岁的灵帝看了宦官们传递上来的奏章,疑惑地问道:“什么叫钩党?”宦官们回答说:“就是指的党人。”皇帝问:“党人做了些什么,而必须严惩?”宦官们回答说:“他们互相举荐联络,欲图不轨,必须清除!”于是灵帝准奏。大搜捕开始了。逮捕令下达到汝

  • 一代明君汉武帝为什么杀太子太子被冤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是一代明君,刚继位就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而且很想干出一番事业。他继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汉朝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有了稳步发展。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结婚后一直没有儿子,大臣们和他都很着急,在封建社会,国君如果无子,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汉武帝心里也很焦急,但是妻妾就是